蒙洞

林桂

<p class="ql-block">蒙洞接龙风雨桥</p><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14日自驾中途停靠慕名而来与湖南仅一山之隔的广西龙胜县平等镇蒙洞村。这是一个纯侗族村寨,2018年广西第三批持色古村落,一条名叫迴龙河的小河傍着山脚穿村流过,一条叫硬州溪的在村头注入迴龙河,后山山后另一条名叫龙海溪在村脚下游约一百多来汇入迴龙河,接龙风雨桥如长虹似玉带般横亘在迴龙河上,为蒙洞最好去处。蒙洞接龙风雨桥是典型的亭廊一体的侗乡风雨桥,始建于清年同治年间,于1922年和1962年两次重修。全长近90米,一廊穿5亭共21间,亭塔3一5层,采用逐层桃大承重结构形式,上方下弧,造型特别,飘逸舒展。廊桥下沿两侧用本板封闭,桥面为木板平铺,两边有宽约5一60厚6一8公分长木条板搭在廊桥两侧间与间的横木上变成供人们可坐可趟可卧的板凳。桥下是用整条整条粗大的杉木做成的桥托,而最有特点的是这座桥的桥墩,不是大塔状也不是铁索桥两岸桥头堡垒式,而是仅用整块高约5米,宽仅5一60公分,厚度为10----20公分的石块以两块排成八字形状为一组共三组形成桥墩,整个桥面和廊桥都建在这3组呈八字状6个石桩和两间岸塔基之上,让人不得不惊叹侗族先民的胆识和智慧。</p><p class="ql-block">潺潺流水从桥下流过,微微和风拂面入怀,怎不叫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桥上木板凳过往斿人和村里的老人小孩在这炎炎夏日无不心驰神往不由自主地聚齐到这里休息聊天,这桥也就成了人们交流融汇的驿站,而且这里河道禁鱼,河两岸有告示并且重要河段有与公安110联网的监控系统。河里游鱼成群尽情嬉戏,流水潺潺,和风送爽带给人们愉悦的好心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到这里一点也没有感觉到生份,和他们聊天,这里村民纯朴热情见面都自然打招乎,一位老哥看到我看着接龙风雨桥桥头碑文,给我指出有点记载写错了,风雨桥廊桥长廊共21间而碑文上写成了12间。晚饭后在风雨桥上乘凉一位年轻侗族小伙子在得知我是来旅游的也是自然地聊到这桥,桥上没安灯,也就是隐约借着附近桥头路边太阳能灯看到对方,或者带着手电筒手机照明,他不知道我白天来的,也是主动提到这风雨桥桥墩是用整块石板搭建起来的,说全广西甚至全国都绝无仅有吧!语气中充满了朴质可爱的自豪和骄傲,充满对自己家乡的挚诚和热爱。而且完全是自然平静流露,当我们聊天聊到这里气候得知一年四季根本用不上空调,得知这里目前最长老人活了一百零三岁,就在前两个月刚去世的,现在九十岁以上的还有好多个,而这个村仅有150户961人,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宜人可见一斑。的确是养生的好地方。由于我从龙胜翻南山经龙坪沿河往上到达这里,冒险基因促使我按图索骥这里离湖南通道县仅有一山之隔,<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站在蒙洞村子里就可直接远远地看到麟麟山梁上风力发电站的大风车。探险般</span>咨询相关这里翻麟麟山到通道县城的路线,碰到一位热情的侗族大哥准确告诉我,要沿河往上游的平定村平会寨沿这两年在麟麟山搞风力发电站的陡峭急弯上山公路爬行约几公里即可到山顶往上洞,临口到达通道县城或者经潘家寨,马龙到达通道县城,并告知我路很差要带四驱的越野车才可稍放心通行,他弟弟前几天开着坦克300越野车从通道县那边翻山过来。而且现在本村就在蒙洞村头位置去年也修了通往麒麟山顶风力发电站的公路,但多处塌方更难通行。自己原本想从这手机导航找不到的最近公路通过的想法不得不心存顾虑,而随着中午时分,同样充满越野激情基因的好朋友骑行前来会合,则完全打消这一行程的念头,只好乖乖听导航的话,改道前往湖南通道县。但那时我正好开快到达半山上的平会寨,被告知翻山公路基本上全路段呈45度以上的陡坡,弯急路窄巅簸陡峭,片石磷立,风险系数极高,而且我的车仅两驱只好作罢。而且他从湖南通道县上洞那边翻过来,十多公里的翻山公路骑了一两个小时而且竟然有二、三台货车摩托车损毁抛弃于路旁,其中两台车轮己下空,估计置放在那已有些时日了。</p><p class="ql-block">麟麟山就是这里湖南广西的界山,湖南省通道县一侧有上洞,下洞,广西一侧有蒙洞,固洞这些地名不是巧合,是历史的记叙。山那边的上洞海拔900米左右,高山上个别当阳日照相当充足的水池水塘适合栽培一种叫莼菜的珍贵蔬菜,为早年间的出口品种,自己身为当地人也很难得吃上几次,实在太稀少实在难得碰得上。莼菜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性喜温暖,适宜于清水池生长。嫩叶可供食用,本身没有味道,胜在口感的圆融、鲜美滑嫩,为珍贵蔬菜之一。具有清热解毒、保护肝脏等功效。在多年前曾亲眼目睹村姑在池塘中捞取莼菜的过程,仿佛就如荷花园中一阵微风拂过将荷叶上露水珍珠巧无生息收走一般,是那么的轻柔灵巧,行云流水,过水无痕。</p><p class="ql-block">蒙洞村就座落在麟麟山广西一侧高大狭长山峡中的稍平的坝子上。村两边即前山和后山都是延绵高耸的大山,麒麟山主峰1100多米,蒙洞村海拔仅600米,高耸入云的大山上古树参天,动植物种源丰富,特别是寨脚接龙风雨桥靠飞山庙一头山上最为集中,也是全村先人们墓葬聚集区,是龙脉所在风水宝地。有树龄从三四百年到上千年的樟树,枫香数十株。据说是龙胜县最大的古树群。当然更是历代蒙洞人对山林树木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结果,有现在仍然立在接龙风雨桥头飞山庙旁就立有保护村旁树木村规民约大石碑为证。而最近于2020年在飞山庙一侧山上的一颗有5一600年的古枫香树倒下侧枝砸上了接龙风雨桥,造成了风雨桥5亭损坏两个亭和全桥21间损毁了9间,所幸桥面和石墩完好无损。2022年部份修复后才有现在的完整接龙风雨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蒙洞村这里还有一座全石板桥起名叫神仙桥,这也是一位老哥在我看接龙风雨桥时主动介绍给我的,但他也讲不出为什么叫神仙桥。就在蒙洞接龙风雨桥下游百米龙海溪与迴龙河会合口往龙海溪方向一百米处,神仙桥座落在龙海溪上,全长约20多米,神仙桥一手牵着</span>蒙洞村脚与蒙洞接龙风雨桥相距约两百米的样子,一侧携手约两千多级的上山石板台阶,石阶上升尽头是穿过层层上叠入云的寨枕梯田和梯田之上同样没入山尖云端的寨枕村,从蒙洞接龙风雨桥凭栏仰望,寨枕鼓楼直入天际,房屋田舍全都映衬在天际白云之间,夜幕降临天地一体,浑沌乾坤,唯有耀眼的星空广漠遥旷与同样镶入天幕里的灯光闪耀,与星空融为一体,甚至远比那遥远的群星更大更明亮,那里不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吗?!似乎这时我阵时体会到那桥取名神仙桥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石板桥墩</p> <p class="ql-block">廊桥长廊</p> <p class="ql-block">蒙洞寨门</p> <p class="ql-block">寨碑</p> <p class="ql-block">广西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龙头古井</p> <p class="ql-block">村中石板路</p><p class="ql-block">不远处村文化楼传来节奏欢快的舞曲,打听据说那是侗家阿妹阿嫂等村文艺队在排练中秋国庆的节目,欢乐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愉快的弦律,活力四射的演技,叫人不由得停下匆匆脚步欣赏起来,一同沉浸在这盛世大好年华的美好中。</p> <p class="ql-block">神仙桥</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石条桥墩</p> <p class="ql-block">树荫掩映下的神仙桥</p><p class="ql-block">从寨枕村往里达龙海溪上游有落差一二十米的瀑布,但现在干旱看不到他的状观,留下些许遗憾,待到丰水季有机会连带那云端上的景和美一起赏个够吧。</p> <p class="ql-block">寨枕梯田</p> <p class="ql-block">梯田春色</p> <p class="ql-block">石板云梯步道</p><p class="ql-block">有多少明珠撒落山川荒野,有多少美境美意遗落于人们的心房,由于设备的简陋和表达的局限,自信不能将美与好传达出一二,景在路上,美在心里。言不尽意,略为记忆。</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25日于通道双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