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音学常识并践行融合教学理念—教好汉语拼音,助力娃娃学好语文

杨德伦

<p class="ql-block">  <b>作者按:</b></p><p class="ql-block"> “汉语拼音”部分,教学意义重大,可因教学内容难度大,教学时间紧,学生起点低,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每位新教师凭借已有的积累,都能教,但如何教得正确,教得好,教得高效?这一直是个重要的研究课目。现与大家分享一篇文章,期望能给年轻教师们一些启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运用语音学常识并践行融合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b>教好汉语拼音,助力娃娃学好语文</b>(连载一)</p><p class="ql-block">杨德伦 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国际汉语教师</p><p class="ql-block">原“国培计划”培训教学和评审评估专家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在学生初入学的一段时间里,汉语拼音又是帮助学生写话的有效扶助手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一年级第一学期起始的数周内,务必要教学生学好汉语拼音,为他们借助汉语拼音认字、阅读、写话和学习普通话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他们学习其他语言提供有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那么,怎样才算是“教好汉语拼音”了呢?概括地讲,就是要让学生做到“三能”——能读、能写、能用。具体地说,那便是:要使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四声、轻声、变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激励并指引学生逐步做到直呼音节),以便于学生能准确、快速地认识注有音节的汉字;能按照字母在四线格中的占位、笔画与笔顺,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以便于学生在不具备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的情况下,能用正确的音节暂时代替写话过程中还没有学过的汉字;(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之前)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字母表,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26个字母),以便于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时,能快速地检索音节。至于隔音符号,可相机穿插到阅读及写话中去认识和练习使用。</p><p class="ql-block"> 怎样让学生做到如上所讲的“三能”呢?</p><p class="ql-block"> <b>第一,把握科学的导学步骤及方法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一、教学单韵母及声母</p><p class="ql-block"> 对于所学的每一个单韵母及声母(包括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指导学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写→及时练”,并使音、形、写紧密融合,认识掌握与练习拼读、直呼融合——这既是重要的教学要求,也是基本的导学步骤。这与识字和写字教学中,音、形、义、用结合,识字和写字结合的原则是相通的。 </p><p class="ql-block"> 1.读准音</p><p class="ql-block"> (1)借助卡片,教师范读。即,让学生看着卡片上的字母,听着教师的范读,使字母的正确读音率先进入他们的脑中。</p><p class="ql-block"> 要强调的是:由课本插图引出字母读音的做法是费时的,不妥当的。因为这些图画多数是不能准确呈现辅音声母读音的。</p><p class="ql-block"> (2)提示发音要领,指导学生正确发声。即,要深入浅出地提示发音的部位、口型、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字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的正确读音及读法。 </p><p class="ql-block"> (3)启发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借插图强化字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即,帮助学生将插图与字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建立联系,使他们在忘记字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时,能利用图画顺利回顾起它们的正确读音。</p><p class="ql-block"> 2.认清形</p><p class="ql-block"> (1)利用课本四线格上的笔顺跟随,指引学生观察课本中字母的笔画、笔顺,以及它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认识该字母的构成与形状。</p><p class="ql-block"> 要强调的是:笔画、笔顺是构成字母形状的要素。由课本插图引出字母形状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会直接影响学生记忆的准确性。</p><p class="ql-block"> (2)启发学生再次观看课本插图,借图画(指既表音且又表形的图画)强化该字母的形状。即,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助力学生在淡忘某个字母的形状时,能通过回顾插图,复现该字母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3)引导学生区别容易混淆的字母。</p><p class="ql-block"> 3.正确写</p><p class="ql-block"> (1)组织学生回顾书写该字母的笔画、笔顺,以及它在四线格中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2)利用实物投影,在带有四线格的小黑板上示范板书该字母,并示意学生跟着一同书空。</p><p class="ql-block"> (3)激励学生照着课本中的范例,先描红后临写,与范字比较之后再写。要充分发挥课本在扶助学生掌握书写要领方面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4.及时练</p><p class="ql-block"> 即,借助课本中提供的内容,引领学生练四声,练拼读、直呼,练习借助音节识字、学词、朗读韵语和儿歌等。</p><p class="ql-block"> 二、教学复韵母与鼻韵母</p><p class="ql-block"> 利用学生前期的学习经验,依据复韵母与鼻韵母的构成及发音特点,宜采取教、放结合的方式:教学生掌握首个复韵母或鼻韵母的读音及发音方法;而后鼓励学生运用这一规律性方法,独自练习并掌握其余复韵母或鼻韵母的准确读音。如此,在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的同时,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不论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还是复韵母与鼻韵母,它们的发音有着哪些特点和规律性的方法呢?</p><p class="ql-block"> (待续)</p>

学生

字母

读音节

读音

汉语拼音

课本

教学

正确

笔顺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