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情深深

绿野

<p class="ql-block">作者 贾先荣</p> <p class="ql-block">近日,翻看几位老同学、老同事赠予的回忆录和个人相册,不由得念及自己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贾先荣,男,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12月生,山西省武乡县上司乡兰家垴村人。</p> <p class="ql-block">1964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毕业,1981年被评为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曾任长治职工大学教务主任、校长助理等职,被评为长治市“优秀共产党员”,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1987年晋升副教授,被录入《学海明师》高校卷副教授名单。</p> <p class="ql-block">在本村度过童年,上的小学。</p><p class="ql-block">1951.9——1953.7 武乡县一高小15班学习,53年8月入团。</p><p class="ql-block">1953.9——1956. 7 武乡一中初中学习。</p><p class="ql-block">1956.9——1960.7 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太原机器制造学校学习。</p> <p class="ql-block">初出茅庐</p> <p class="ql-block">1960.9——1964.7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习。1960年7月,太原机器制造学校毕业留校,带工资到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进修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1962年各单位压缩人口,学校精简教师,经过考评转入该专业本科59-1班,完成本科学业。</p> <p class="ql-block">风华正茂</p> <p class="ql-block">1964.9——1975.4 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四川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机械动力处动力科工作,并派到机电修车间上班,主管全厂电气设备大、中修理技术工作。</p><p class="ql-block">该厂是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称雄”万人以上的大厂,除了买不到美国设备,都是国家用黄金买来的各个国家高大精尖的重型设备。如:万吨水压机、70米深孔钻、315吨吊车、40米井式炉(热处理用)、20米龙门铇、英国大镗床等。</p><p class="ql-block">1973年参与了用可控硅技术改造旧式B210龙门铇革新小组,改装调试,使一台几乎要报废的铇床复活。</p> <p class="ql-block">牛刀小试</p> <p class="ql-block">缘来如此——大学同学+“二重”同事</p> <p class="ql-block">1975.5——1978.10 在长治红星机械厂负责施工、安装、维修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应邀到防爆电机厂工具车间调试电火花加工机床,排除故障。</p> <p class="ql-block">公差去上海学技术,课余在黄浦江畔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8.10——1982.8 在长治汽轮机厂主管全厂电气设备方面的技术工作,并及时解决了省建刚安装的15吨吊车吊不起12.5吨重物的技术问题。</p> <p class="ql-block">1982.8——1998.12 长治职工大学工作。</p> <p class="ql-block">年富力强</p> <p class="ql-block">师生情谊</p> <p class="ql-block">1998年12月光荣退休。退休后,因学校工作需要,返聘数年。</p> <p class="ql-block">组织关怀</p> <p class="ql-block">夕阳红</p> <p class="ql-block">好朋友</p> <p class="ql-block">蓦然回首,八十有五,披荆斩棘,曙光普照。</p><p class="ql-block">悉数盘点,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人,从土坡山洼到危宇高楼,从“冰城”“东方莫斯科”到天府之国,从工厂到高校,从技术员到副教授,从四处奔波、忙于工作到光荣退休……年龄、地点、职业、地位、境遇在变,但初心不改,使命在肩!</p><p class="ql-block">细细想来,少小不识愁滋味,长大一一须承受。曾在夹缝中生存、苦难中挣扎、逆境中奋起;曾在荣耀时不骄、失败时不馁、顺境时不浮……一生有贵人相助,靠自身勤勉,潜心钻研、励精图治而充实幸福。</p><p class="ql-block">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人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深表认同。1963年2月,我与同村、同学武焕南喜结连理。</p> <p class="ql-block">百年好合</p> <p class="ql-block">但因各自学习、工作等原因,两地分居长达15年,只能在每年12天探亲假里短暂团聚。直到1978年8月,才在太行中学安家。一路走来,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p><p class="ql-block">劳燕分飞情不移,</p><p class="ql-block">相濡以沫一甲子。</p><p class="ql-block">二八佳人①心相印,</p><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韵依依。</p><p class="ql-block">(注释①:老伴1939年9月生,两个80+)</p> <p class="ql-block">舐犊情深</p> <p class="ql-block">隔辈亲</p> <p class="ql-block">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一生何求?</p> <p class="ql-block">信仰热爱伴左右,事业爱情双丰收。娇儿爱女成龙凤,老来子孙绕膝头。</p> <p class="ql-block">流金岁月情深深,日月如梭心不愁。人生代代无穷已,怡然自得度春秋!</p><p class="ql-block">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结笔之际,忽而想起“学习强国APP”里的几则“每日名言”,实乃人生箴言啊!特录如下与君共勉!</p> <p class="ql-block">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编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此句意思为,把内心纯正作为处世的根本,把完善自身修养作为做事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伊尹,商初大臣。此句意思为,对他人不会求全责备,而对自己的审视则应唯恐不够。</p> <p class="ql-block">韩愈,唐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韩昌黎集》等。此句意思为,树木根系茂盛,结的果实才丰硕;灯盏里的油充足,发出来的光才明亮。</p> <p class="ql-block">请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