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半份”

淡淡书香

<p class="ql-block"> 勇敢的“半份”</p><p class="ql-block"> 文/荷舞清风</p><p class="ql-block"> 宿舍里有一个好友,是从山区来的,虽然家庭条件更苦一些,但是她勤奋刻苦,学习成绩还不错,而且性格开朗,胆子大,喜欢跟男生打交道,给我的感觉就是没啥自卑感。这点可以得到证实,到后来读师范,人家可以勇敢地跟军训男教官说话,甚至还去部队找过教官,这份勇气让人佩服。</p><p class="ql-block"> 不像我,跟男生说话都羞涩,哪像她,总是那么理直气壮勇敢大方。</p><p class="ql-block"> 她来自山区,我来自平坝,我们从不同的地方考上了一中的重点班,一起读了三年初中又一起考上了师范。说来有缘,同窗六年,我们又一直住同一个宿舍。初中三年,我和她还有后来在重庆工作的小鱼儿,我们仨经常互相走动,每逢暑假,总是要相互来往。那时候,同学感情很纯很真,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初中时去过哪些好朋友的家里,师范时又去过哪些同学家。或是周末,或是假期,大家就这样有来有往,说说笑笑,生活简单而又快乐。</p><p class="ql-block"> 前前后后去她山上的老家玩,我记得大概有两三次。</p><p class="ql-block"> 有件事印象很深。有一个周末,我们相约去她家玩,也许那是第一次去。</p><p class="ql-block"> 正值秋天,橘子快熟了,青红青红的橘子挂在树上,看上去挺诱人的。下午,我们从她家出来准备骑车回学校。从她的家到学校,大概有十几里路。从山上下来到镇上是一段下坡路,我那时候骑车技术还很差,从山坡上往下骑的时候,笨得竟然忘了捏住刹车,自行车就忽然直端端地往下冲,我强烈地感受到风在耳边呼呼吹,一时慌乱,吓得魂飞魄散,情急之中,把自行车往左边一歪,人和车就一下就栽倒在山路边的橘子林里。幸好这么一倒,不然自行车冲下去撞上远处一排房子后果就简直不堪想象。好在没大碍,只是腿和手擦破了一点皮。自从有了那一次的教训,我骑车就再不敢大意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她和小鱼儿到我们家来,母亲做了炒土豆丝,她直夸我母亲做的土豆丝很好吃,后来母亲说起这件事,我才回味起那个绵软绵软的土豆丝,不像现在一炒就是脆生生的那种土豆丝,的确,母亲当时做的那个味道的确美味。那时候,条件差,有同学来了,家里也只是买点猪肉来招待同学。晚上三个女生挤在一个床上,都不会评论谁家条件好谁家条件不好。快乐就这么简单。</p><p class="ql-block"> 写到此的时候,忆及往事,突然就泪眼婆娑了,可怜这位好友,在初为人母不及一年孩子仅八个月大的时候,她却因白血病撒手人寰。读书不易,工作不易,毕业后她分回到老家山上教书,后来她认识了当军人的男朋友,沉浸在甜蜜的爱情里。那些青春的日子,我们都曾看到过她恋爱时幸福的笑脸,见证过她的婚礼,可惜老天却早早地叫走了她,不幸的命运令人唏嘘。天道轮回,来世的她应该不会再受疾病困扰,得一世安宁。</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来,有时候还会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想起我们同窗共读的那些日子。尤其是初中那三年。</p><p class="ql-block"> 因为家里条件差,不可能经常吃到带荤的菜,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生对吃肉自然也是渴望的。到打饭的时候,她就勇敢地给食堂师傅说:师傅,我打半份。食堂师傅晓得这些学生没什么钱,心里可怜这些孩子,每次也是照顾他们,满足了他们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食堂有个掌勺的刘师傅,五十多岁,应该是食堂炒菜的大师傅。我们这个女同学每次在刘师傅那里打荤菜就只打半份,一来二去,刘师傅就把她记得很熟了,每次问都不问就直接给她半份。以至于后来我们也跟着她学,因为刚开始要我们说打半份真是不好意思开口,可是后来看到刘师傅对她都二话不说直接给打半份,看她每次都这么顺当,我们都有点羡慕,于是也就有样学样,遇到好吃的荤菜也申请打半份。不知道是不是那位老师傅对我们这几个小女生特别照顾还是因为他儿子跟我们一个班的原因。刘师傅的那个儿子在我们班上读书,成绩不太好,但是个子特别高。回过头来想想,刘师傅每天接触那么多学生,肯定是不认得我们的,只能说刘师傅人好,心地善良。</p><p class="ql-block"> 一中食堂当时做的菜还算可以的。有一种荤菜至今想起来都还觉得香——凉拌巴骨肉特别好吃,好像是一元二一份。我们寝室几个女生都跟着她学,全都打半份,哇,只花一半钱就解了馋,可真是幸福。久而久之,跟刘师傅就熟了。</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在校园里遇到食堂的那个刘师傅,他从来都不问我们叫啥名字,就开玩笑说,又打半份哇……我们几个小女生赶快笑着跑开了。</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们几个初中同学一起去看班主任刘老师的时候,刘师傅的儿子也来了,戴着金戒指和金项链,看样子刘同学一定是发展得不错,也不知道他父亲还好不好,那天匆忙都没问起。</p><p class="ql-block"> 初中三年,吃的饭菜自然是很简单的。大概到初三的时候,一中后门那里,就有一些小贩过来卖学生饭菜,不知从哪里来的,也许是附近的居民或者郊区的农民。工作后,在街上曾看到过当年在校门口卖饭菜的一些摊贩。</p><p class="ql-block"> 老板知道学生都没有多少钱,所以卖的素菜比较多。那时候,能一周吃一次回锅肉的都算家境殷实的。对很多学生而言,能吃得饱就是不错的了。小摊贩卖的菜油少肉少,不管是“凉拌三丝”还是炒时蔬,可是大家觉得味道不错且又便宜,于是学生来这里打饭菜的就多。后来我们也加入了这支队伍,反倒去学校食堂次数少了。那时候我们不会担心地沟油,也还没听说过地沟油这个词。</p><p class="ql-block"> 曾经沧海,时光远去。那一段青涩的岁月,刻在了脑海里,回忆起来,有些清苦,却又倍感充实。</p><p class="ql-block"> 2023.8.2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