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鑫培公园

诗和远方

<p class="ql-block">美篇名: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6891811</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谭鑫培公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城区以北,世纪大街与文化北路交汇处,东邻大花山,西望八分山,南接主城区,北连汤逊湖。公园第一期工程于2008年5月正式动工,2009年5月22日正式开园。地铁7号线经过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谭鑫培公园占地面积3000余亩,水面占三分之二。公园追求简约、自然,自然和人文相融,古典与现代渗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谭鑫培公园是为了纪念中国京剧大师、京剧谭派艺术创始人谭鑫培先生而建的一座融生态与人文为一体的京剧文化主题湿地公园。极具生活气息,亦是江夏慢生活的名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谭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本名金福,字望重,中国京剧演员、工老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1905年,谭鑫培在丰泰照相馆拍摄了黑白无声影片《定军山》,该片成为了中国第一部电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谭鑫培是京剧谭派的创立者,有伶界大王之赞。其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谭门七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一个世所罕见的艺术家族,它经历了国剧的中国京剧从兴起形成到繁荣昌盛并传承至今百年发展历史。一百多年来,谭门七代人,代代传承一门艺术,而且每一代都为京剧的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十面京剧雕塑玻璃墙首次做成半透光的冻石与金属的融合体,表现肌理及新科技光源构成七色渐变永放光芒,既有现代化手段,又有厚重的历史感。</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谭志道(1808年—1887年,谭鑫培父亲)出生于武昌江夏,素喜汉调,后下海正式演唱汉调,工老生和老旦。他将汉调老旦唱念引进北京,为京剧老旦行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是京剧谭派的奠基人。其父谭成奎先为武昌府衙捕快,后做米粮生意,家势较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谭鑫培(1847年—1917年)谱名声启,号英秀。京剧史上开宗立派并对京剧艺术走向鼎盛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代宗师,他不仅对京剧老生流派产生深远影响,还亲手培育出杨小楼、梅兰芳和余叔岩三位京剧艺术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谭小培(1883年—1953年,谭鑫培第五子)一代京剧名宿,曾与杨小楼、尚小云、荀慧生(艺名白牡丹)齐名,以“三小一白”享誉梨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谭富英(1906年—1977年,谭小培独子) 谭派艺术的中兴之主,新谭派的创始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即已成名,成就显著,是与马连良、杨宝森、奚啸伯齐名、且舞台生涯最长的“四大须生”之一。在上海天蟾舞台与雪艳琴合作演出并拍成电影《四郎探母》,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情节的京剧电影艺术片,公开放映于1935年。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谭元寿(1926年出生,谭富英长子),因扮演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郭建光而家喻户晓,是当代京剧生行的领军人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谭孝曾(1949年出生,谭元寿之子),现为北京京剧院当家老生,演遍京、津、沪、汉、鲁、台、港和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在美国获得“亚洲杰出艺术家奖”和“中美文化贡献奖”。其妻阎桂祥是优秀旦角演员,曾荣获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现为中国京剧演员,研究生导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谭正岩(1979年出生,谭孝曾之子),中国戏曲学院优秀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在读,在2005年全国京剧演员大赛中,一举夺得两项金奖,成为戏剧界一颗闪亮的新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谭鑫培公园里桥梁众多。有公路桥、石拱桥、栈桥和步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公园里最大的要数谭鑫培大桥,总投资1.18亿元,西起文化路谭鑫培公园二期,东至武汉纺织大学,横跨大桥湖湖面。2014年11月10号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5年5月份正式通车。桥长890米,双向六车道,桥面总宽30米,其中车行道23米,两边人行道各3米,按照国家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I级的标准建设。它将于中州桥、藏龙桥串联打造成汤逊湖上的“地标性”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游客中心旁的石拱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一众形态各异的汉白玉石拱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这是连接谭鑫培路的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公园里一条婉转流荡的河提分布有七座步桥,每座桥均以谭鑫培中国戏曲代表剧目取名字。步桥两边的护栏上,用连环画的方法携刻着剧中内容与人物角色样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谭鑫培公园是一座文化主题公园,也是一个湿地公园,更是一座桥文化公园。是江夏文化的明片。公园绿树成荫,小桥流水,荷花成片,面积大,容量足,常年免费开放,有地铁7号线相连,交通便利,欢迎你的光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