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排在第一位,它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沉睡了一冬的小草悄悄地钻出地面,枯黄的树枝发出了新芽,桃、梨树随后开花,人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人们往往在这个季节要到郊外去踏青,亲近大自然、感受春的气息,呼吸新鲜的空气。</p><p class="ql-block"> 我闲来无事,也赶时髦去春游,就于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八日早晨七点坐上公交车,到锦州北普陀山去游玩。当客车行走到锦州老龙沟的公墓旁时,我下意识地往山上公墓处瞭望,此时清明已过,墓地里没有了祭扫的人们山上一片寂静,但见那一颗颗冒着新绿的松柏树间,一排排汉白玉做成的墓碑上,一朵朵红布花迎风招展,红、绿、白三色相间,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是那么的鲜活、壮观。我感觉这里真的是人生的后花园,也是故人修仙得道的好地方。这里有我的牵挂,是我思绪常到之处,也是我寄托哀思常来的地方。因为,这里安葬了我的三位亲人——父亲、母亲和姐姐,每年我都要来这里三次看望亲人,为他们祭扫。</p><p class="ql-block"> 虽说是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虽说是“人生自古谁无死”,但今天路过亲人的墓地旁,亲人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不能不让我陷入深深的怀念中。怀念亲人在世时,我们一起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怀念他们对我的那份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永远不能忘怀的爱。当想到父亲、母亲和姐姐都是出生在我的老家山东,是解放初期父亲为了生存,背井离乡闯关东沦落到了东北,他们辛苦了一生,最终安葬在离老家、离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千里之外的东北,我的心里就隐隐作痛,泪水又一次地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多想再看看他们那慈祥的眼神,多想再听听他们那亲切的话语,多想再感受一下他们那对我的爱意······此生是不可能啦!如若有来生,我一定要找到他们,让他们还做我的父母、还做我的姐姐。</p><p class="ql-block"> 有时我也在想,人的肉体死了,是否真的还有灵魂,是否真的没有了烦恼,没有了冷热、病痛之苦。父亲的腰痛好了没有,母亲的小裹脚是否变大,姐姐的眼睛还近视吗?他们的魂魄去了哪里?有一次,我到同志家去串门,她家有一个自称身上有仙的来客,曾经对我说过,我的父亲由于生前信奉了五十一年的佛教,魂魄已经去了天堂成了天神。姐姐生前由于受了很多病痛的磨难,她的魂魄去了五台山成了仙,是姐姐接走了我的母亲,在照顾着母亲。我虽然不相信迷信,我虽然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这次我信奉为是真,以这种方式来释放和解脱对他们的思念之苦。我每次来这里祭奠,不管他们听不听得见,我都要告诉他们,家里大人、孩子都很好,不要惦记我们,好好的在这里修行······</p><p class="ql-block"> 当客车来到锦州北普陀山的门口,我跳下客车随着一行人进入山门,进山有两条平行的路,一条是近几年新修的木制吊桥,另一条是水泥路,多数人走的是木制吊桥,木制吊桥上坡度小省力没有车辆比较安全。而我选择走的是水泥路,因为,这条路上留下了我父母的足迹。那是在一九九二年,我陪着父母来这里游玩,进山门到山脚下要走四、五里的上坡路程。当年,我的父亲是七十四岁,母亲是六十九岁,现在看来他们二老虽然不算高龄,但他们都是白发苍苍,尤其母亲是小脚女人,头发不仅全白而且还梳着山东已婚女人梳着的小卷,显得比实际年龄老了许多。我和父母行走在当年进山这唯一的水泥路上,人们都投来赞许的目光,有的人说:“你看那老两口都那么大年龄了,走的多有劲。”还有的人对同伴说:“起来吧,别歇着了,你看看那老头、老太太都那么大年龄了,走的还那么快。”当时,觉得我的父母也是一道风景线,我为有这么健康的父母,感到无比自豪。虽说时隔二十多年,现在回想起来心里都美滋滋的,心情都比较兴奋。</p><p class="ql-block"> 我不紧不慢地游走在这条幽静的小水泥路上,回忆着父母当年在这里行走的情景,听着园内播放着那悠扬、欢快的歌曲,看着路两边向我招手的小草,望着远处发出新绿的小树林,树林里还有小鸟在叽叽喳喳地欢叫,我的心情逐渐的兴奋起来。我也边走边哼着小曲。我突然听到“咕咕咕咕、咕咕咕咕”,这是久违了的布谷鸟的叫声,这叫声是那样的洪亮,多少还有点凄凉。听说布谷鸟有很多种,有的说是播谷鸟,也有的说是秋收鸟,关于布谷鸟的传说故事也不少,它的叫声是四声一顿,其中的含义也很多,有的说是“哥呀哥呀、快快播谷、快快播谷。”也有的说是“播谷播谷、光种不出。”等,而我这时却想起了在老家山东省阳谷县闫楼镇毛坊村,我四、五岁时的趣事。我家门前有一条大河,河的两岸有好多大树,树上有很多鸟,每当春天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时,我们小孩也跟着叫,就是往里面套词。“咕咕咕咕”,这四个字的声调是“阴平、阴平、阳平、阴平”,当布谷鸟叫到:“咕咕咕咕”,我们小孩就跟着大叫:“你在那里”听到布谷鸟好像在回答:“我在阳谷",我们叫道:“你吃啥饭”,布谷鸟叫到:“我喝糊度(糊度就是粥)”我们叫到:“谁给做地”。布谷鸟叫到:“我二姑姑”。布谷鸟不叫了,我们还要引它再叫,我们就不停的“咕咕咕咕,咕咕咕咕”,想到这里我自己偷偷地笑了。</p><p class="ql-block"> 来到停车场附近,我看到一块慈母碑,附近有四尊朔像,一座是有一位勤劳、慈祥的母亲,边干活边带着自己的孩子,另一座是一位母亲在给孩子讲故事,还有一个鸟母亲用嘴里的食物喂自己的孩子,最后一座是蜗牛妈妈带着小蜗牛游玩。这些感人的朔像,都体现着母爱的伟大。从停车场向右走是正在修建的新庙宇,庙宇的后边是一百多位的罗汉朔像,再上边还在修建中。庙宇的前面耸立着高大、白色的观音菩萨朔像,这座朔像足有三十米高,好似观音菩萨俯视着大地观看着云云众生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 我走了一圈后,又来到一块写着“天然吸氧区”的木牌前,为了呼吸新鲜空气,我钻进了氧吧林这里路的两侧都是各种树木、放着新绿、放着氧气。小水泥路也是步步上坡当走到尽头时,已经很累了,我坐下来休息,看到还有几百米就到山顶,犹豫着是否还爬山,我想到我已是六十六岁的年龄,往七十岁上数了,能爬上山的能力不多了,在同伴的陪伴和鼓励下,我一鼓作气爬上鸡冠山的顶峰。山顶上有一做将军的朔像,底座上写道“苍山观海”四个大字。我到过山西五台山,也爬过西安华山,鸡冠山虽然没有五台山那样曲折连绵,没有华山那样雄伟壮观,但站在近千米的高处,沐浴着春日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迎着缓缓的春风,纵观着锦州北普陀山的全景,俯视着锦州新兴城市的全貌,心情无比的畅快。顺利的下山后,结束了这次的春游。</p> <p class="ql-block">北普陀山的主要塑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