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 影 雪 沙 草 江 土 一一序:汉关秦月剑阁天水

薛行乐

<p class="ql-block">  这趟环北自驾万里行,起点原本设为乌鲁木齐,却因新疆不好租车,改为从安顺自驾过去,为使这3500多公里的渡车过程不至于太累,安排了剑门关和麦积山两个游点,作为此次环北自驾游的序幕,未启万里征程,先历汉关秦月。</p> 秦蜀要冲剑门关 <p class="ql-block">  第一夜要宿剑阁县,快要到时,在阆中服务给车加油,看了阆中二字,想起张飞的身在阆中头在云阳的梦魇。想着这一带是三国时的古战场。</p> <p class="ql-block">  旅店窗外,剑阁县城里的贯城河。</p> <p class="ql-block">  剑门关牌坊,匾额上注明了剑门关和剑阁名称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诸葛亮相蜀,砌石立门,于峭壁凿孔架木而成飞樑阁道以通行旅,剑阁故名焉”。</p> <p class="ql-block">  前行百十米,爬升数十步即到关楼,丝毫感觉不到关雄道漫,穿过门洞,回望过去,才有一点雄关的感觉。原来,我们是从北门进入景区的,关楼的北道平缓南道陡峭。</p> <p class="ql-block">  剑门关,剑阁崔嵬而峥嵘是由蜀入秦的感觉,由秦入蜀则没有那么险峥。</p> <p class="ql-block">  李白说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居于其浪漫主义的夸张,姜维在此抵御钟会的最好战绩,也才是以3万抗拒13万、坚持了三个月,最后误信刘禅兵败被俘而主动投降。以3:13≈4计算,也不过是“一夫当关四夫莫开”罢了。</p> <p class="ql-block">  北伐时走金牛道,必须仰对雄关!</p> <p class="ql-block">  谷底下的小溪,可是诸葛亮砌石建阁之前就是这个样子的?</p> <p class="ql-block">  满沟底的火山石,见证了这里的沧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  “唯有天设险,剑门天下壮”,五古《剑门》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离开长安,由秦入蜀的途中,大概也是经过此地有感而作。</p> <p class="ql-block">  “五丁开道迎金牛”的传说,神化了大梁山剑门峡谷通道的艰险,却贬低了古蜀开明王的智商。</p> <p class="ql-block">  错从南门出,没有见到这猿猱道!而走上东门的前面五人,过猿猱道时却怕历险恐高而坐缆车,真可惜。</p> 华族肇始天水城 <p class="ql-block">  跟着费玉清的歌声《天水流长》,感受那源于天水,流于历史长河5000余年的伏羲文化。</p> <p class="ql-block">  三皇之天皇、人皇、地皇,因史载零散而众说纷纭,生死不详。但人皇伏羲殁于天水却是共识,华夏文明以《史记》开篇《五帝本纪·黄帝纪》为起点,号称五千年,黄帝位列的五帝低了三皇一朝,中华文明的肇始点当是伏羲一代。天水古城的这两付匾额“继天立极”和“开天明道”极高的赞美了复习在医药和婚姻方面对华夏民族的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  泽被华夏一万年?导游词说:如果说北京是1000年的古都,西安市3000年的古都的话,那么天水则是5000年的古都!加上不可断代的史前文明,大数算“一万年”没错。</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6月22日,甘肃省政府都组织这样的公祭大典,近几年台湾都派人参加,规格堪比在黄帝陵清明祭扫。今天是19日,我们挤在节目彩排中间拍照。</p> <p class="ql-block">  配景女娲庙。</p> <p class="ql-block">  跟我们一样心情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伏羲,这里还经孕育秦朝的好几代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朝代秦朝的的龙兴之地。</span></p> 木筋泥敷麦积山 <p class="ql-block">  聆听梵音:《麦积山万物生》。</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名为第四石窟,为在敦煌、云冈、龙门之后,而这前面的三个都是石窟石像,麦积山的佛像确实木架泥敷,是泥塑佛像。</p> <p class="ql-block">  仰视摩崖中心佛窟主题,一佛二菩萨塑像,祝福高度请打十五点零七米。</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前的瑞应寺,像极了洛阳白马寺的风格,大概是取佛之圣教西来始于东汉明帝时期的寓意吧。</p> <p class="ql-block">  肃立!在佛面前,不信仰也要尊重。随后,怕爬山的哥们去了瑞应寺喝茶。</p> <p class="ql-block">  我随克全走上栈道,身临佛脚。</p> <p class="ql-block">  人流如潮。在这芸芸众生当中,好奇的多,欣赏的少,信仰的更少。</p> <p class="ql-block">  层层叠叠的栈道走廊。</p> <p class="ql-block">  石窟泥像,为了防止褪色剥落设置了保护网。</p> <p class="ql-block">  栩栩如生的大力神!</p> <p class="ql-block">  佛窟顶层坍塌,解说员说这是某次大地震所造成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个洞窟开凿于北周时期。参观这个洞窟时,巧遇给台湾代表团讲解的导游,我问:主佛面部为什么是发黑的?导游说,这些造相原来都是彩色的,银联带九月氧化了,变成了黑色。</p> <p class="ql-block">  夹杂在人流中的台湾代表团成员,他们是来天水参加伏羲文化节的,顺道游览麦积山石窟,刚才跟踪报道的天水电视台记者从我们身边走过。</p> <p class="ql-block">  随队偷听导游讲解。</p> <p class="ql-block">  平身近看主佛,侧立左边的菩萨泥身脱落,仅剩木架,</p> <p class="ql-block">  临时抱佛脚,算是探出个究竟了吧!</p> <p class="ql-block">  第13窟,开凿时期、造相方法、佛像内容的解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