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3日下午,在那个插满经幡海拔4025米的光盖山垭口,前后眺望洛克之路沿途的风景,堪比视觉上的饕餮盛宴。回首是翠绿色的山峦叠嶂,转身是青灰色的睚眦壁垒。洛克之路的精华所在,主要集中在车巴沟到光盖山的那黑卡这一段,整段路途仿佛在指环王的魔兽世界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那黑卡是洛克之路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古冰川的冰雪物质分流,并逐步侵蚀推进的大本营。由石灰岩构筑的山体在几万年缓慢的冰川推进下,渐渐被侵蚀成了巨大的冰槽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U形山谷。站在这里山谷的巨大和古冰川运动的痕迹,实在无法通过视频或是图片来感知,只能靠你自己去切身体会。</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半,在翻越了喀拉克垭口后,我们终于走完了传说中的洛克之路,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甘南扎尕那景区,远远的就看见天边斜挂着一束烟雨,被我们追着奔向那座神奇的巨石宫殿,神山脚下生机勃勃的村庄上空,穹顶着一抹七彩虹霓,这景象真是把现实照进了童话。</p> <p class="ql-block">在不大不小的雨中,驾车抵达了扎尕那的达日观景台。在这里可以居高临下,把景区全貌一览无遗。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是天然的石头城,这个位于迭部县西北30多公里处的古朴小村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整个景区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古城,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式村落掩映其中,构成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的东边耸峙壁立着顶天立地的峻峭岩壁,汇聚了石林、仙女峰、一线天、老虎嘴等主要景点。南边两座山梁如石墙般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扼守咽喉的纳加石门。西面是居高临下的那黑卡冰槽谷地。北面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得名。整个村落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与世隔绝、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初入境地如世外桃源。难怪约瑟夫.洛克第一次看见它,就把它盛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高原上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随着缓慢移动的车流,我们向山下的村落驶去。这个季节的扎尕那,也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人多车多如同过年般的热闹,一路上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停车休息的地方,只能沿248国道驶出景区,我们的计划本来也只是穿越洛克之路,扎尕那还是留给下一次的深度游吧!</p> <p class="ql-block">离开扎尕那景区,我们当天的目的地是赶到若尔盖县城的凯德丰酒店,原本还想从铁布镇穿越一下有着小独库公路美誉的550乡道至花湖,但得到确切消息说道路封闭施工,路中间摆了两块大石头只有摩托车能过,于是只能踏踏实实的走248转213啦,全程154公里。在接近郎木寺时,我们终于走出了甘南的深山峡谷,迎面而来的是阿坝州幅员辽阔的若尔盖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248国道在郎木寺东侧与213国道交汇,顺着213南下就是花湖景区和若尔盖县城方向。路过花湖时已经是晚上六点五十了,此时此刻夕阳西下,天空中的积雨云被辉映成金色,不时有闪电相伴,与祥云共同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傍晚七点半,我们终于赶到了若尔盖,下榻于凯德丰酒店,平时一两百的标间已经被炒到了六百多。</p> <p class="ql-block">办理好入住手续后,我们驱车前往西部牧场酒店的美食城吃晚饭,找了家食客较多的小店落座。老板告诉我们今天店里有宴席接待,点菜要等待的时间很长,最好是吃牛肉汤锅来得快。确实是饿了一天了,赶紧就点汤锅吧!果然,十分钟后一锅香味浓郁、热气腾腾的汤锅就端上了桌,再配上其他摊上买的军屯锅盔和烤串,准备美美的开吃啦。</p> <p class="ql-block">邻桌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江浙女子,看见我们来得晚吃得早终于宇宙爆发了,又哭又闹的向老板埋怨:等了40分钟还没有吃上饭,老板经不住闹腾,一边催促后厨上菜,一边劝阻她不要激动容易高反。菜刚上桌没吃两口,这女人又咆哮起来:宫爆鸡丁和麻婆豆腐为什么要放辣椒?为什么没人给个说法?整个餐厅里始终是她的哭喊声,半个小时后,她成功的把自己气走,跑去酒店前台要说法。我看她如此骁勇很是纳闷:人和人真不一样哈,这么折腾咋也不高反呢?</p> <p class="ql-block">8月4日,原本计划当天的行程是:先去逛逛若尔盖县城的达扎寺,再去大草原上转转,中午走213经川主寺到茂县,时间早了就直接回家,时间晚了就在茂县住一晚,第二天玩过茂县羌城或萝卜寨后再回家。一大早起床吃过酒店的自助早餐,退房后驱车前往若尔盖的达扎寺。</p> <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达扎寺,全称为“达扎寺吉祥善法寺院”。初建于1663年,由第一世达扎活佛曲吉·毛郎伦珠主持创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经七世活佛的主持和发展。其功能主要是一所静修院,寺院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既有藏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又有汉武建筑风格,两者合二为一,规模宏大壮观。</p> <p class="ql-block">达扎寺坐落于若尔盖县城东北处山坡下,主要建筑有三大扎仓的经堂、达扎活佛的寝宫、寺院藏医门诊部、宗喀巴殿、怙主殿、犀甲护法神殿、时轮塔、菩提塔、尊胜塔、降魔塔,还有僧众住的禅院、转经房等。寺庙里除了披迦修行的僧侣、转塔转经筒的信众、还有悠闲自在的牦牛、梅花鹿、信鸽。</p> <p class="ql-block">达扎寺的建筑不仅宏伟壮观,而且蕴涵了丰富的色彩元素,雪白、姜黄、深赭、枣红、暗黑,分布在寺院与庙堂的各个层面,堪称绚丽多彩、璀璨多姿。唯有浓妆艳抹,可以带给游人以宁静致远、庄重祥和、身心愉悦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仔细观察,相机一举,没准就能收获栩栩如生的人物特写,他们虽衣着简朴,肤色暗沉,疾病缠身,步履蹒跚,但是这里的人们却是精神饱满,信仰坚定,直面人生,目光深邃。在他们的平凡世界里,唯有潜心向佛,淡漠名利,执着渡劫,方能洗脱前世的罪孽,度过今生的苦难,祈盼来世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天高云淡风轻起的时刻,寺庙里诵经的梵音在金塔之上、穹顶之下传向远方,那些精美绝伦的浮雕,轻声述说着神秘的藏地故事,还有迎风招展的经幡和风马旗,舞动着雪域高原上无法抵御的诱惑。若尔盖的达扎寺啊,今天我把足迹留在青青的绿草地上,更把回味收藏在记忆的锦囊之中。</p> <p class="ql-block">依依不舍的离开达扎寺,准备去找寻213国道边的土拨鼠,路边有个祥鹿公园吸引着我们驻足拍照。多年未至,弹指一挥间,这片热土变得即熟悉又陌生。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来到若尔盖了,只记得第一次是2008年的8月,带着儿子骑着美多125小踏板上了高原,由于维稳的原因,进县城是在当地交警护送下,住到县城最好的若尔盖宾馆。那是第一次品尝高原的牛肉汤锅,也是第一次看见花湖里那水妖般的黄色小花。</p> <p class="ql-block">仲夏是若尔盖草原最美的季节,高低起伏的山丘,一望无垠的牧场,如同现实版的电脑屏保,真是应了那句:若诗若画若尔盖!亲临其境、犒赏双眸,这就是我们每年不惧高反上高原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在山坡上找寻了办很久,始终也没有看见憨态可掬的土拨鼠,但是另一种草原上的精灵鼠兔,却开心的与我们捉迷藏。小家伙虽然胆子很小,但却耐不住寂寞,在数不清的洞口间跳跃,它们也是这片绿色草原的主人,而我们只能是这繁华世界的匆匆过客。</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若尔盖县城边,一个名为8090酒店楼下的小川菜馆子里,点了水煮肉片、青椒盐煎、炝炒苦瓜和蒜蓉生菜四道可口的菜,边吃边商量后续的行程。早就听说有一条若尔盖去九寨沟的九若路,一直没有走过,考虑到213国道已经走过很多次了,这次干脆就走一次九若路。</p> <p class="ql-block">导航显示九若路有206公里,大约四个多小时的路程,中午1点,我们出发前往九若路的起点:位于213国道边上的班佑烈士纪念碑。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修建在若尔盖县班佑村。纪念碑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过草地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 纪念碑由碑身、碑座和“胜利曙光”纪念雕塑三部分组成。正面碑文选自时任红军十一团政治委员、开国上将王平回忆,记载着数百名红军战士,艰难走过草地却牺牲在班佑河的真实故事。“胜利曙光”四个大字是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p> <p class="ql-block">沿213国道南下在班佑路口左转,就踏上了九若路。而地貌也逐渐由高原牧场变为山谷森林。第一站是不远处的巴西会议遗址,在九若路旁的岔路右转即可抵达。1935年9月,中央红军在若尔盖巴西乡的班佑寺大雄宝殿,召开了一次特别的军事会议,会议批判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思想,确立了红军继续北上的战略方针。又一次将红军从严重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只是历经数十年的风雨,如今的班佑寺会议遗址,已经是断壁残垣了,一座崭新的班佑寺在它的旁边拔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沿九若路一路北上,风景堪称是十里画廊,两侧的山并不高,却布满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山脚下道路两旁,绿色的是籽粒饱满的油菜田,黄色的是即将成熟收割的青稞。</p> <p class="ql-block">前行至求吉乡,这里也是一处红色教育基地,求吉乡境内有潘州古城、然安古城、求吉寺西北局会议、红四方面军医院、给嘎山碉堡、“包座战役”求吉寺战场和红军三大主力同道北上通道等遗址。路边一处座奇特的雕塑吸引我们停车仰望。求吉乡距若尔盖县城48公里,而距甘南迭部的拉达乡只有29公里。</p> <p class="ql-block">走过求吉乡,海拔高度开始不断的攀升,我们即将翻越岷山。上山是连续22公里的转弯坡道,海拔从2700米提高到4000米,成片墨绿色的冷杉林,渐渐被嫩绿色的高山牧场替代,而到了垭口附近的山坡上,只剩下紧贴地皮掩不住碎石的杂草丛生。</p> <p class="ql-block">绵延伸展的岷山垭口,4000米的海拔高度,让它独有自己的特点,其风景远不及洛克之路上的怪石嶙峋有气势,但伟人的《七律.长征》,却道出了它令人豪情壮志的精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 <p class="ql-block">翻过岷山垭口,下山又是连续26公里的长下坡,如果运气好,路边坡上可以看见土拨鼠。来到山脚下有了岔路口,这里右转接205乡道,是去往九寨神仙池的路,据说从神仙池去九寨沟景区,还要走更险的路,要爬上一道山梁,走过风景不输新疆独库公路的28道拐才能抵达。</p> <p class="ql-block">我们当天的目的地,是继续直行前往九寨沟县城。路边有片空旷的草地,旁边是一条源自岷山的清幽小河,河岸边横七竖八的倒着几株朽木,正好方便停车休息,让刹车片冷却一下,我们也顺手拍几张美照。在小河边修整了20分钟,继续沿九若路前进,此时的白水江始终伴随公路向南流淌。</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了另一个景点“九寨天珠”,路边的山梁上竖立着一座椭圆形的岩石,无论从远看还是近观,与藏传佛教的天珠都是高度的相似。即将走出山谷时,发现江面变得宽阔起来,而江水也呈现出绿宝石般的色彩,这是到达在建的白水江电站了。傍晚六点我们终于到达了九寨沟县城,并顺利入住翰林阳光酒店,晚饭是在附近的美食城吃了一锅味道一般的酸菜鸡。</p> <p class="ql-block">8月5日上午9点30分,离开九寨沟县沿247国道驶向位于勿角乡的甲勿海。这是光辉岁月多次推荐的一处人少景美的小众景点,距九寨沟县城只有40公里,这段国道是伴随着尚未建成的绵九高速而行,许多路段都是在高架下穿行。到达甲勿海游客中心,票价是每人50元,包含了勿角的熊猫家园和甲勿海两个景点门票及观光车费用,不仅有美丽的山川湖泊还可以看见国宝大熊猫,非常划算。</p> <p class="ql-block">甲勿海又称甲勿池,位于九寨沟县勿角白马藏族乡,属原生态自然保护区,这里有鲜为人知的高山湖泊,被浓密的原始森林环抱,湖面水平如镜,湖水深不可测。这里林深水幽,珍禽异兽繁多,是国宝大熊猫集中活动地区之一。今年少雨这个季节的甲勿池水,比往年少了许多,虽然中午时分烈日当头,只要在树荫底下就很凉快。</p> <p class="ql-block">天上飘着五彩祥云,木制栈道上一群着装统一的大妈们在拍抖音,原本宁静的甲勿池此时显得格外喧嚣,受不了她们的闹腾,赶紧沿着栈道走向湖的对岸。</p> <p class="ql-block">走进原始森林,脚下是松软的枯枝腐叶,一股草木的清香沁人心脾,冷杉粗大的树干上,不时有小松鼠上窜下跳,由近及远的鸟鸣声,让人感受到轻松愉快。仔细观察脚下的枝干和落叶,那些五颜六色的小蘑菇会带给惊喜和回忆。甲勿池真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半赶紧坐上观光车前往熊猫家园,午睡后的熊猫就要走出圈舍与游客来个亲密接触了。勿角熊猫家园一共生活着24只野生大熊猫,其中只有四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圈养着,其他的都在附近的原始森林里自由自在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第一个被迫营业的小可爱叫新新,出门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游客面前急促的拉了一坨黄灿灿的翔,在一片叫好声中本打算爬上秋千卖个萌,结果憨憨地摔了个驴打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结束了熊猫家园的游览,沿247国道返程了,穿过黄土梁隧道,越过扒昔嘉藏寨边上的天母湖,来到绵九高速白马入口,从这里可以免费行驶一段尚未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桥隧比很高的白马至平武路段,走过平武走过南坝于晚上七点半回到了江油,圆满完成了2023年仲夏历时四天的穿越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