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巴厘岛是我们印尼之行的既定日程,可是在乌鲁瓦图神庙观看克差舞表演,确实意外收获,这得感谢一位老友的极力推荐,作为资深的戏剧学者,她深谙世界各地的舞剧。</p> <p class="ql-block">据说日落之前的那一场表演绝美,可是我们订票比较晚,没能如愿,就订了这场日落之后的表演,也好,日落和舞蹈两不误,都可以专注地欣赏。</p> <p class="ql-block">乌鲁瓦图神庙剧场建在山顶,三面座位,入口一面朝向大海,海浪撞击岩石的声音清晰可辨,远处海面上还有渺茫的渔火闪烁……剧场大约可容纳上千观众,入场后随便就坐。</p> <p class="ql-block">整部戏没有台词,所以观众只能根据票面上的简介猜想剧情。</p><p class="ql-block">这是开场前,祭司在点燃圣火。</p> <p class="ql-block">祭司为每个舞者播撒圣水,由此,也许可以获取神奇魔力,或唱或舞,皆拜神赐。</p> <p class="ql-block">这是50个以一块布裹着腰际的成年男子和男孩组成的“合唱团”,他们吟唱的基本调子是模仿猴群的“恰克-阿-恰克-阿-恰克”(chak-a-chak-achak)。人们把这称为“人声甘美兰”,是这个舞剧唯一的音乐伴奏。</p> <p class="ql-block">这个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在中国其实也挺有名,有一派学者主张,其中的神猴哈奴曼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灵感来源。</p><p class="ql-block">大致的故事是:王子罗摩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叫悉多,被魔王罗波那掳走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哪一个是悉多?右面的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魔王?</p> <p class="ql-block">魔王带走了悉多。</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个老者,他出来讲悉多被劫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法国剧作家阿尔托曾就巴厘岛的舞蹈阐释自己的理论:舞台上的戏剧必须拥有自己的语言,不是言语,而是以演员的身体为基础的一种语言,是“从错综复杂的动作和姿势以及仰天的呼喊中,从将舞台填得满满的一系列运动和曲线中”,产生的“一种基于符号而非基于话语的新的形体语言”。</p><p class="ql-block">简而言之也许就是,看这种舞蹈,我们更多要关注的应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错综复杂的动作和姿势以及仰天的呼喊。”</span></p> <p class="ql-block">猴王哈奴曼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猴王纵身火海?</p> <p class="ql-block">猴王与魔王的较量。</p> <p class="ql-block">演员谢幕。</p> <p class="ql-block">观众与演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能“从四面八方抓住观众的敏感性”,且最终能让观众感受到一种与“往日巫术”相似的力量——这是我们的学者朋友给我们临时投喂的学术论文里提到的戏剧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那学者说:巴厘岛戏剧与中国戏曲、日本的能剧或者墨西哥的宗教仪式等这类戏剧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重视对演员的身体和声音的训练,并将文本置于表演之下。</p><p class="ql-block">散场之后,玩味之际,确乎如此,我们的脑海里浮现的不是故事,而是演员的“克差”的声音和调子,还有演员们极具夸张的动作。</p><p class="ql-block">哈哈,本来的一次自然之旅,看了这出戏,竟填了些许学术的味道,也好,像个文化人一样地感受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