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在我们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是一个家族起源、世系传承、迁徙及家族人物等情况的历史记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家谱是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之一。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保留几千年的家族文化。珍视、珍藏好家谱,是我们每代人的使命和责任!</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在读家谱的时候,都表示看不太懂。尤其是第一次看家谱的朋友,一般都会直接到世系的部分,去找一找自己家的祖辈,但由于对家谱体例的不了解,而不知该如何查找,或者因为一些家谱的专用词而看不太懂?</p> <p class="ql-block">从五个方面了解</p><p class="ql-block"> 首先,看谱序</p><p class="ql-block"> 家谱都是有“序”的,谱序的内容,一般来说都会介绍整个家族的变迁和发展历史,同时,随着每次续修,都会附有每次编修的时间和参与人员,以及为何修谱。阅读了谱序之后,就能大致了解家谱、族谱记录的时间、内容,记录的缘由和哪些人参与等信息。</p> <p class="ql-block">第二,看传记</p><p class="ql-block"> 族谱中通常会将当代的名人单列传记,所以,可以通过不同时代的人物传记,来了解宗族精英们的荣耀史。在家谱中对这些人物的呈现,有的是传记,有的是序文,“传记”多为该人物已故之后,在之后修谱的时候编录的史料记载,“序文”则多是家谱正在编修的时候,对这些还健在的人物的事迹记载。无论是传记还是序文,都是记录这些人物的突出事迹、功勋等,通过对这些精英人士事迹的宣扬,展现家族荣耀的同时 ,也是对家族后辈的勉励和鞭策,也体现出儒家的文化理念,使得后世的人们在阅读家谱/族谱的时候对先祖有可亲可敬之意。</p> <p class="ql-block">第三,了解族谱里的专有名词。老家谱中,特别是民国之前的族谱,大多为文言文,且会涉及到一些人物间的称呼、官职、年龄表述等等,都是用的专用词汇,所以在读谱的时候,遇到这些词汇,可以查询一下专门的工具书,或者在网上搜索一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比如“弱冠之年”,指的是年满20岁的男子。古人20岁时会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为弱冠。</p><p class="ql-block"> 对这些专用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加贴切的读懂谱中所记录的信息,画面感也会更加立体而鲜活。不同年代,人物的传记和序文,表述方式和一些用语也会具备不同的时代特点,通过这些文字的记录,也是对不同历史时代的侧写。</p> <p class="ql-block">第四,看世系</p><p class="ql-block"> 世系是家谱的最重要的一个单元,也是家谱的基石,是记录家族血亲的发展史。首先从自己家的祖辈为起点,向上追溯始祖之源头,此为本家这一条线的起点,然后横向来并线,就能汇聚成同宗的一个分支。再横向并线,综合各个分支汇聚成为一族。</p><p class="ql-block"> 在世系中,我们常会听到 “五服”、“九族”,“五服”的其中一个含义是,以本人为中心,向上数: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为五服;而向下数: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为“九族”。</p> <p class="ql-block">第五,看配图</p><p class="ql-block"> 族谱中也会有一些图像,较多的是先祖的像赞,也有家族土地的图示,或者茔墓图等,这些图像资料,也能很好的了解家族的财产积累、分配等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