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赵州桥还古老380岁的响水桥

华夏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o.mbd.baidu.com/r/153OugaZeHC?f=cp&u=110707be02aaa51b"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网页链接</b></a></p> <p class="ql-block"><b>响水桥,原名临水桥,坐落在唐山市滦县榛子镇的龙湾河上。始建于曹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可惜原桥被毁,仅留残迹,明万历十五年至十九年期间重建,改名承流桥。康熙五十一年复修,嘉庆八年(1803年)再次重建,原桥设木栏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乡民捐资改雕石栏杆。方志记载都称为承流桥,响水桥是民间俗称。2012年,响水桥被唐山市评为二级保护文物,政府为了保护古桥,在古桥上设置了隔离墩,但因为其所处位置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任由机动车从古桥上通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建桥背景</b></p> <p class="ql-block"><b>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唐山滦县榛子镇一带被公孙瓒占据,公孙瓒十分好战,与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发展到互相攻打,后公孙瓒杀死刘虞,占据辽东,后公孙瓒又为袁绍所灭。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氏集团和乌桓塌顿的统治,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使本地成为三国时代较早安定下来的地方,也成了曹氏集团后来征战的后方补给基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曹魏建立后,与东吴交战数次,消耗了较大国力,公元226年曹丕死,魏明帝曹睿继位。公元228年诸葛亮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实施他的北伐计划,曹魏又陷入被动的战争漩涡之中,巨大的战争开支促使曹魏不予余力的发展农业,以支撑巨大的战争开支。与他的父亲曹丕相比,魏明帝曹睿更加注重农业生产,每年二月五日,明帝都会照例到属于他名下的籍田中从事象征性的耕作劳动。魏明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率蜀军进犯天水一带。而北方从上一年开始,已经十个月没有雨,明帝率朝臣举行盛大的祭祀求雨仪式,也是在这一年,北方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族人及丁零大人儿禅到幽州贡献名马,又重设护匈奴中郎将,北方成为支撑曹魏对抗西蜀的重要基地。就在这一年,响水桥,时称临水桥始建于管河流域的承流河上,足见曹魏集团对这个大后方的重视和需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历史传承</b></p> <p class="ql-block"><b>临水桥建成到明万历大规模重修,期间经历一千多年历史,这一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已无从考证,但至少知道,明代的张荣先曾对临水桥的源流始末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张元庆始建于魏明太和五年的记载,也应该来自张荣先的记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魏晋以后北方又进入战乱时期,各政权割据更替。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经八次北伐,统一北方,滦州从新稳定下来,明成祖朱棣迁都以后,响水桥所在的榛子镇,成为畿辅重地,蓟辽之咽喉,起着连接京城与辽东的关键作用,京榆驿路在榛子镇设铺,如此要冲之地,修桥就显得十分必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明万历14年,张元庆到任滦州,这时已历千余年前的临水桥早已破败,主体基本没有了,只有很少的遗迹存留。张元庆到任后,命当地人郭文显负责管理修桥一事,本镇的庠生韩应箕等人都捐了款,后又有兵部使者叶梦熊,部院使者马翰如,程宗伊,知府孙维成,推府沈之全等也都捐了钱。几个月后大桥修完,并正式改名为承流桥,同时在桥南建了关帝庙,除了可以四季祭祀,也可以供来往的人休息。知州张元庆为这次修桥专门做了一篇《承流桥记》,并被记入了嘉庆十五年编纂的《滦州志》卷八《艺文志》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明朝灭亡后,清军入主中原,响水桥所在位置不但仍为畿辅重地,还是清帝回家祭祖的御路,作用更加突出,康熙五十一年响水桥有过一次修复,到了嘉庆年间,主体部分已破坏严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嘉庆七年十月,知州莫謩做《倡修承流河桥引》,呼吁大家集资修桥,镇人朱宝树、王廷勋、郭天印积极响应,奔走乡里,筹备募集建桥费用。江桂森从北京请来工匠,嘉庆八年(1803年)正月动工,七月完工。知州莫謩于嘉庆九年再做《重修承流河桥记》,并载入史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桥重建完成时是木栏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乡民捐资改雕石栏杆,并增修水簸箕。自此古桥再无大的系统修复记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整体结构</b></p> <p class="ql-block"><b>响水桥成南北走向,横跨在龙湾河上(古称承流河),南北长15.6米,东西宽约5.7米,高约6米。桥面铺筑矩形条石,桥面净宽4.8米。桥面两侧原设木栏杆,光绪二十八年改雕石栏杆,两侧各有石栏柱8根,高1.5米,平顶均为28厘米见方,各雕有不同形态的荷花图案,有的含苞未放,有的莲瓣盛开,冷硬的石料显出婀娜的神采,确属不凡。石栏柱间距2.13米,以两根石雕扶手相连。</b></p> <p class="ql-block"><b>全桥由三个石拱构成。中拱高4.9米,净跨3.7米;两个侧拱各高4.65米,净跨2.7米。整个桥体所用石料均为精琢长方体巨石砌成。最大的重量可达一吨,巨石向外的一面凿刻平整,并刻有斜向密集平行纹。石与石之间刻有结构凹槽,类似榫卯结构,使构筑更加稳定,古人用糯米熬粥搅拌石灰成浆,灌注粘结石块,石与石与之间缝隙结合紧密,浑然一体,极为牢固。西侧中拱顶端是浮雕镇河神像,依稀尚存;东侧中拱的顶端原是一幅立体透雕的龙首,双目炯炯,双角峥嵘,龙须两缕,龙口含珠,一幅威严慈和之像,是北方难得的雕刻精品,可惜"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拱下为桥墩,以矩石层迭砌成,桥墩西侧迎水面呈三角形,起到分水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上游水流阻力,面向下游俗称"水簸箕",是流水产生轰响的所在。水簸箕共设计成五层阶梯,每层之间落差40厘米,第一层纵宽4米,第二层4米、第三层2米,第四层3米,第五层淹没于水下。流水从近两米的高度,连落五步台阶,发出的响声相互叠加,声传十里,故附近的乡民形象的称其为响水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桥体两侧各有八字翼墙,长13米、高5.4米,各镶嵌一石雕神龟头像,以镇河水,同时起到"标识安全线"的作用,可惜文革中也遭到破坏,现只剩下一小段脖子根,但仍鳞片清晰,足以窥见当日雕刻之精美。顺河还砌有护岸,向两侧延伸数十米。现已被压在桥两侧的商户建筑之下。统观全桥,造型匀称,牢固坚实。二百多年中,古桥经历过1948年冬人民解放军炮车从桥上隆隆驶过;1953年抗美援朝凯旋的志愿军坦克铁流威武穿过;又经过1935年、1937年1976三次破坏性地震,响水桥仍屹立不倒。这充分显示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才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始建年代考</b></p> <p class="ql-block"><b>光绪二十四年《滦州志》记载"承流桥在榛子镇东北魏时建明万历重修······"古代文章没有标点,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按地理方位,响水桥正好在榛子镇城的东北方向,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承流桥,在榛子镇东北,魏时建,明万历重修······"或者是"承流桥,在榛子镇东,北魏时建,明万历重修······"两种解释都可以通,以后的史学家都偏重了后者,包括民国25年《滦县志》,在承流桥的记载上按后者加注了标点,此后始建于北魏成了铁案,包括以后滦县的很多史学方面专家,在介绍响水桥的文章里,都采用北魏始建的说法。而在更早的嘉庆十八年版《滦州志》里,有一篇明代知州张元庆的《承流桥记》,里边清楚地记载了承流桥的始建年代,原文如下"镇城东北偏山、桃谷、龙湾之水如万马自天而下,澎流飞泒,皆汇于临水桥,桥创自魏明太和五年,迄今千有余······"。</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历史上北方政权中,称作魏的朝代有两个,一个是三国时期,曹丕建立的魏,另一个是拓跋珪创建的北魏,巧合的是,两个魏都有太和这个年号,一个是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曹睿,另一个是北魏的拓跋宏。他们都曾使用了太和这个年号,这也是始建年代容易搞错的根本原因,那到底是哪个时代修建了响水桥呢?这个就要看这两个皇帝的谥号了。曹睿谥号正好是明帝,与记载中的魏明太和五年完全吻合,拓跋弘谥号文帝,而且所处的朝代是北魏而不是魏,这样问题清楚了,魏明太和五年肯定指的是魏明帝曹睿的太和五年,不可能指向北魏文帝太和五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魏明太和五年是公元231年,北魏文帝太和五年是公元481年,两者相距整整250年。也就是说,响水桥的始建年代要比传统认识早250年。距今已经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比著名的赵州桥还要早三百八十多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历史作用</b></p> <p class="ql-block"><b>响水桥真正辉煌是在明清两代,明代灭掉元以后,国土向东北有了巨大延伸,宁远、锦州乃至藩属朝鲜都在大明的统治势力之下,而正北方确先属北元,后属瓦剌、鞑靼;从渤海湾到迁安长城一段狭窄区域成为连接山海关以外国土的咽喉地带。榛子镇正好处在这一咽喉要道之中,关内外所有商旅货值,军事调动,物资运输都要从此桥上路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明代张元庆的《承流桥记》里记述"滦州西与蓟镇接壤,州西北有榛子镇城在焉,尤蓟辽咽喉······" 《重修榛子镇旧署记》里这样描述"北平之西一百一十里至榛子镇堡,系蓟辽孔道·····""留梨径路之旅,騊駼骏骑,动于千万嗷记,势需出没于市街······"莫謩的《重修承流河桥记》"榛镇为滦西冲要之区······。</b></p><p class="ql-block"><b>崇祯二年冬十月戊寅,清兵以数万骑入大安口。十一月壬午朔,督师袁崇焕自宁远进山海关,急趋榛子岭调援。十一月六日袁崇焕进永平府,大约十一月八日到达镇子镇,就在榛子镇驻扎期间,崇祯皇帝的圣旨传到,命袁崇焕全权调度指挥各镇援兵。袁崇焕在所经过的蓟州、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各城,都分兵留守。自己则带兵直接到京城护卫,不久,遵化、三屯营失守,清兵直逼京城,袁崇焕浴血奋战,击退清军,可他却以放清军入关,通敌叛国之罪下狱。崇祯三年正月甲申大清兵入永平,生员韩原洞,东胜卫人,在大兵破榛子镇时战败,不屈,死。"崇祯十七年五月摄政王入京师。秋九月清世祖福临入关,大明灭亡。明代两次清兵入侵,都提到了榛子镇,可见响水桥所在的榛子镇地理位置之重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军入关后,响水桥除了以上重要作用外,又有了新的增加,因清王朝发源于关外,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葬在关外,所以榛子镇的响水桥又成了历代皇帝回家必走的御路,所以满清时期地方官员对响水桥非常重视,分别在康熙三十九年,嘉庆八年,光绪二十八年多次对响水桥进行规模不等的修缮。</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桥名考</b></p> <p class="ql-block"><b>始建称为临水桥,这个在张元庆的《承流桥记》里有明确记载,承流桥的叫法始于明万历年间的那次重修,那次重修具体在那一年没有记载,但从张元庆赴任的时间可做一个大概推断,根据《滦州志》职官表所记,张元庆是万历十四年到任滦州,离开没有具体时间,不过他的继任是万历十九年到任,从而可以大致推断,明朝第一次重修应该在万历十四年至十九年之间,(公元1586年-1591年)承流桥的叫法即源于此时,清代莫謩在《重修承流河桥记》里对桥名含义解释为"恐东万里同天,承上德意,宣布中外,绵绵流行,千万年如一日也。"此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官方一直沿用解释承流桥这个名字。可老百姓不吃这一套,仍称其为响水桥成,响水桥是当地人对这座古桥唯一的称呼,问他们承流桥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但响水桥人尽皆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响水桥一般认为是民间俗称,名字来自桥下水簸箕震耳欲聋的流水声。细考方志,其时响水桥的叫法并不是只流传于民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滦县志》里有响水桥的记载,"响水桥,在榛子镇北门外,道光年间建。"只是简单一段文字记载,没有更为详细的信息,向上查光绪24年《滦州志》,榛子镇及周边各桥都有记载,包括西门外的永宁桥,前小寨桥,北小寨的牤牛桥,但没有查到响水桥的任何记载,而且历史上的榛子镇城只有东西两门,并无南门和北门。此事非常之蹊跷,民国版《滦县志》记载内容,需要进一步考证。</b></p> <p class="ql-block"><b>不管怎么说,所有的榛子镇人都认同古书上记载的承流桥就是响水桥,约定俗成,事实已经无法更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拢牛桥的叫法在小范围内有流传,这个则纯属误传,现存三个版本的县志里都记载有"牻牛桥"一说,地址在距响水桥3公里之外的北小寨村北,就是现在人们说的牤牛桥。牤牛与响水桥一脉相承,同在一条路的不同路段,牤牛桥规制比响水桥略小,为三孔平板石桥,据传始建于宋代,清末本村乡绅袁老万带头募捐重修,据传重修前是单拱石桥,拱度很高,两个人分站桥的两端,相互之间因过高的桥拱遮挡而看不见对方。车马难以行进,所以改建为平板石桥。桥在农业学大寨时被拆毁修建梅庄水库,仅留下很窄的一段桥面,勉强可供一辆车通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响水桥传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鲁班献石</b></p> <p class="ql-block"><b>据老人们口头传说,在嘉庆年间修桥时,桥边有一周家老店,一日店里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说要住上一段时间,店主见老者鹤发童颜,一副仙风道骨,就留下老者住店,可这老者平日并不出门,而是没日没夜的凿一块大石头,就在大桥将近完工时,老人和店主人说要走了,可是没钱付住店的费用,想用这块石头充抵住店钱,店主不知道石头有什么用,所以有些不愿意,但看老者神貌气度非凡,也没有难为老者。</b></p> <p class="ql-block"><b>便放他走了,没过几天,大桥即将合拢,可中间一块石头不合适,工匠拿去再凿,结果不是大,就是小,怎么弄都不合适,最后周家老店的店主发现,所缺的石头和老头留下的很相似,于是告诉工匠,店里有一块石头可以拿来试试,结果工匠将那块大石头往里一放,大小合适,丝毫不差,众人惊异,问店主石头怎么来的,店主便把老头住店没钱,拿石头充抵店钱的事说了出来,众人称奇,纷纷传言,老者乃是祖师爷鲁班降临,专为大桥填石而来。众人感叹之余,为老者付了店钱,另外还有多于馈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乾隆题联</b></p> <p class="ql-block"><b>响水桥正好处在清朝皇帝回东北祭祖的御路上,所以响水桥留下很多和帝王有关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乾隆爷和刘罗锅的故事。据传乾隆皇帝携重臣刘墉等去盛京祭祖,路过榛子镇。当轿至镇西三里之遥的烂石山时,皇帝见遍地黧黑嶙峋的怪石零落散布满山坡,即令停轿问左右此山何名,答曰烂石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皇帝脱口吟出--"烂石山、山上石、稀烂棒硬";遂即要刘墉对仗下句,刘当时未答出,起轿东行,至响水桥畔听见水声,问后得知此桥为响水桥。刘随即对上下句--"响水桥、桥下水、翻滚冰凉",君臣大笑,脍炙人口的佳句流传至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相关的对联还有"白草洼里绿草生,野鸡坨上家鸡鸣",白草洼在响水桥西20里,野鸡坨在响水桥东40里。都在清朝皇帝回家祭祖的御路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金牛护桥</b></p> <p class="ql-block"><b>相传清朝滦州一带多次发生地震,但响水桥纹丝未动。 《滦县志》载:"大震之前,连日阴雨,山洪爆发,大水冲走大树,卷走房屋,急流中大木翻腾,将桥孔堵塞,水中无数大龟,沉浮于波涛之间,大者如车轮状。官府急招善泅者二十余人,下到桥孔割断大木,大水方顺流而下"。但接下去的应为传说了,相传阴雨之后,突然放晴,当夜发生大地震,地声隆隆,闪电通天接地,削山如谷,房屋尽摧,村民吓得伏在地上,任其抖动,只见黑夜中,大桥剧烈摇晃,突然一道银光闪过,一条金龙钻到桥下,提起桥身,四头金牛在桥墩四角死死顶住,这才保住了大桥。天明,地震渐渐平息,不见了金龙和金牛,古镇遍地瓦砾,只有大桥安然无恙,从此改名"拢牛桥"。这个传说或者有误,拢牛桥在前文已经提过,指的是北小寨村北的牤牛桥,这个传说是吧把两座桥弄混淆了。</b></p> <p class="ql-block"><b>此外,响水桥边古物胜迹很多:镇东门口的"一步三座桥"、龙王庙墙角巨石浮雕群像"十(石)人一品箫"、关帝庙前"七砂二绵九阶梯"的紫红浅褐相间的巨石台阶、"三杨二柏一株椿"的参天大树和三灵庙里五人伸臂才能合围的千年白果树。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除响水桥和他南侧东岸的一口古石井外,其余文物胜迹,由于战乱和"文革"的破坏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人们的回忆和流传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历代建造者</b></p> <p class="ql-block"><b>因明代张荣先对临水桥的源流始末记载佚失,魏初建时有谁倡导,何人出资已不可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明万历重修由知州张元庆(明史有传)倡导,本镇郭文显负责,出资人有本镇庠生韩应箕,兵部使者叶梦熊,部院使者马翰如,程宗伊,知府孙维成(明史有传),推府沈之全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嘉庆八年重修,由知府莫謩倡导,本镇朱宝树、王廷勋、郭天印号召乡绅集资。江桂森从北京请来工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古桥现状</b></p> <p class="ql-block"><b>古桥最后一次大修已经是二百多年前的事,经过多年车压马踏,地震洪水,甚至坦克炮车碾压,古桥已经岌岌可危,桥面石栏杆大部分损毁,南侧桥墩有两个明显的地基沉降坑,桥体巨石错位开裂,宽处超过15厘米。沉降部位一块巨石明显向外移位,上边一层干脆缺失一块。桥墩内部的填充材料已经被掏出很大的空洞,如果继续任凭洪水冲刷,古桥很有可能轰然倒塌。2014年7月17日,在镇政府的协助下,镇子镇吧的吧友自发对古桥进行了一次抢救性加固,用水泥封堵了大裂缝,补上缺失部分,并向空洞的桥墩内部灌注水泥砂浆。使古桥不至于被洪水冲垮,但网友们的修复,只是针对眼前威胁古桥安危的隐患进行有限的排除,文物修复是个专业复杂的工程,不是一般非专业人员能够实现的,所以真正的修复还是需要文物保护部门和当地政府协同完成。可古桥危象已现,网友在积极抢救,媒体报纸也帮助呼吁,就是不见有关部门的动静,古镇人民非常担心,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古桥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吗?响水桥是榛子镇唯一存留的古代建筑,是我们祖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榛子镇的地标建筑,是古镇人民古老文化传承的载体,正如清代知州莫謩所言"昔人之创此桥也,竭虑尽谋,初不愿有今日,而未始不计今日也,是其不敢薄待今之人也,今日之重有建也,倍思加虑,不敢专美于昔人,而难保不有昔人之今日也,是犹不敢薄待今后之人也,后之视今,尤今之视昔,不令昔人尤蒙美声焉,于是乎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古人尚不敢负先人,亦不负后人,殚精竭虑,精心修造,如今古桥传至我辈,眼看岌岌可危,可至今没有一个可行的抢救方案,巍巍古桥,自嘉庆重修以来,历经六帝三朝,传承二百多年,当真要毁在我们手里,让我们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儿孙吗?</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r.baidu.com/r/1559pUkoqdO?f=cp&u=6522172bc00ec30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网页链接</b></a></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到此一游</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