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访的蔚县柏树乡,正值小五台山脚的丘陵地带。此行的最后一站,是柏树乡的西高庄。西高庄,西高庄,既有平面的方位又有立体的表述。这里的“高”,据说因村东有沟,常泛水灾。古堡取址,多沿台地边沿,故有高度可言。<br><br><b>1、砖雕的门楼与戴帽子的元宝顶</b><br> 西高庄,位于蔚县县城东南方向,为柏树乡行政属地。虽名西高庄,海拔955米,但在柏树乡境为最低之村。柏树乡为丘陵地区,但西高庄已离开山脚,仿佛平原地带,一览无遗。于是,远的雪山,近的古建,还有之间的旷野,将雄浑、古朴、空寂、粗犷一并织进生命的遗痕里,演绎出这一方土地独特的苍凉与悲壮之美。<br> 已过下午三点,云层稀薄开来,不时有阳光洞穿,投射在高的雪山或低的原野上,格外明亮。此时,从远在山脊的风车,到扑面而来的电线,都极清晰,切割着视线,令人不能躲闪。就这样,我们走进了西高庄。<br>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 西高庄南望雪山(东南向)</h3> 刚进村,老夫就被路东的一座砖雕门楼所吸引。此门楼虽小,但做工精致。其正脊完整,清制尖顶布筒瓦,硬山箍头披水,下为博缝砖。博缝头有雕饰花卉,但无戗檐砖。两侧博缝头之间为仿木飞椽,上为兽面瓦头与花纹滴水,下为仿木檀枋。枋间有仿木门簪、荷叶墩及雀替,下为过顶木。门口两侧腿子,上端三层盘头,小巧精妙。门鼻上锁,不得进去,也不遗憾,此乃这一带很多人家的常态。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 西高庄门楼一(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 西高庄门楼一砖雕(北向)</h3> 退回主街,继续北进,但见一临街的硬山元宝顶上罩了一层彩钢板,呈尖顶、两坡。如此以来,坚硬的尖顶盖在圆润的弧上,便产生了些许违和感。老夫估计,或因此房年久失修漏雨,考虑全面的顶部挑修代价太大,遂以彩钢板外部支护,等于给此房多戴了一顶钢板帽子。老房是保住了,但原有风貌被遮蔽,如此保护手法不知该作何评价,看着怪怪滴。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 街东硬山元宝顶(东向)</h3> <b>2、带护坡的戏台及其最小干预修缮</b><br> 此房对应的路西,是一座带护坡的戏台。这护坡该不是防水的,而是以石筑墙支护戏台的山墙。这堵毛石墙以较大幅度的收分,对戏台东山墙的外倾实施逆向支撑。这座戏台已经修缮,毛石护墙可能就是修缮工程的一项内容。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 西高庄戏台(西北向)</h3> 此戏台座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为五架梁结构;也是硬山卷棚元宝顶、铃铛排山脊。规整的砖博缝两端都有雕花的博缝头,东山墙上的悬鱼位置是瓶插花图的雕花透气窗。垂脊后端破损,不知是修后脱落还是本未修补。垂脊的前端,有垂兽和龙凤狮三走兽,这种配置为此行首见。戏台的挑檐木,下有立柱支撑,也为首见。挑檐木上是常规的四层盘头,上为雕龙的戗檐砖,应为后补。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 西高庄戏台铃铛排山及透气窗砖雕(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 西高庄戏台(南向)</h3> 对比修缮前相片,此戏台的修缮相当有限,只加筑了护墙,修补了垂脊、檐口,现布瓦齐整,远看屋面前坡呈弧形滚向后坡,呈现出曲线独有的阴柔之美。另,飞椽与檐椽得以补齐并粉饰一新,其他未见改动。这种最小干预的修缮,应该点赞!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 西高庄戏台修缮前(南向),网络图片</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 西高庄戏台荷叶墩(南向)</h3> <b>3、老榆树守候的堡门和民宅各种的荷叶墩</b><br> 戏台北面,是座玉皇庙。很想观摩,但闭门落锁,只好先左转参观古堡遗存的堡门。<br> 这是一座全石遗迹的拱券门楼,坐西朝东,南北两侧接夯土堡墙。讲实话,此门的石料规整度欠佳,但不妨碍其应有的荷载,以及支撑力与抗剪力。北壁柱上端和楣额上部缺失,但能看出原有的四个门簪残骸。进门回看,北壁柱上端有修补痕迹。北壁柱北侧的土墙上有棵榆树模样的老树向门楼倾覆,虬枝如龙,造型生动。本来,有狮守门,可保平安,那有龙蟠踞呢?此为老夫不解的天象。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 西高庄东堡门(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 西高庄东堡门(东向)</h3> 透过拱券,有蓝天、白云洞见,有雪山、古寺洞见。只是太高的信号塔和杂乱的电线破坏了画面,但不可以说讨厌。理想,必须为现实让路。一切的相遇与相守,都是缘。所以,老夫反对,任何形式与程度的“后期”。古建,及其相片,都是如此 。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2 西高庄东堡门双券(东向)</h3> 紧贴堡墙,路北一座残破的门楼,却不乏看点。此门楼正脊,两坡瓦垅下顺,瓦头与滴水皆无,前伸的飞椽便如牙呲出,但檐下的檀相当浑厚。枋间也夹有荷叶墩,枋与柱所夹的雀替也相当考究,且都有彩绘痕迹。最漂亮的,当属腿子上五层盘头的荷叶墩,雕得那叫一个玲珑剔透、精细美妙,如若摆到家中的文玩架上绝对称得一彩。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3 西高庄门楼二(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4 西高庄门楼二雀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5 西高庄门楼二荷叶墩(北向)</h3> 走进门洞,两侧墙壁各有时代标语留存,右“反帝”左“反修”。这也五十年以上的岁月,够得“历史建筑”最基本的年头了。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6 西高庄门楼二门口标语(西向)</h3> 此门开着,大着胆子迈入,迎面是座坐山影壁。但影壁所坐的厢房山墙倒塌,显得影壁格外高大。厢房山墙这一倒塌,可以看清影壁屋顶的结构,该是圭角、盘子、瓦条组成的清水脊,只是少了蝎子尾巴,但那用来插尾巴的砖洞敞开着。壁影的兽面瓦头与花纹滴水下,是规整的仿木砖檐椽。打磨光滑的仿木檐檩下,是带门簪的仿木砖枋,荷叶墩是标配,但被黄泥覆盖着。门簪下垂着莲头,是垂花门的形态。莲头所在的是撞头,里侧是宽大的大枋子与精致的小枋子,方砖、素面的影壁芯上贴着对联,右联“五福临门气象新”,左联“四季平安展宏图”,横批“家和万事兴”,好象上下联位置反了。影壁芯下是影壁座,是那种带束腰的须弥座式基座。其中,最精妙的还是荷叶墩,上下对应,但荷叶造型不同,愈看愈喜。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7 西高庄门楼二影壁(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8 西高庄门楼二影壁(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9 西高庄门楼二影壁须弥座(北向)</h3> <b>4、三涂之制的山门与配公示牌的文保牌</b><br> 听队友说,去找玉皇庙管匙钥的人了,大家便复于庙前集合。等候期间,遂观山门。<br> 据说,通常寺庙为避开市井尘俗多建于山林之间,故有“山门”之称。近代寺庙即使建于平地或市井之中亦称山门。山门一般有三,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br> 眼前山门恰为三门。其中,中一间门口宽、门顶高,为殿堂式,座北朝南。其硬山布瓦顶,正脊带龙吻,两坡布瓦,檐口兽面瓦头与花纹滴水;硬山垂脊上只有垂兽无走兽,博缝头有花纹,里侧为雕饰葡萄的戗檐砖,五层盘头最下一层为荷叶墩,也是极为精妙。楣额的檀、枋、雀替、莲头俱饰沥金粉,相当耀眼。门口腿子上贴有红纸对联,上联“坐宝殿执掌世界”,下联“察三门统治乾坤”。此门现有栅条封闭,平时不开。两旁侧门各一,为正脊、券脸的青砖随墙门样式,门口较小,也各贴对联。东侧门,上联“金炉不断十年火”,下联“玉盏长明万寿灯”。西侧门,下联为“雪满中空鹤一群”,上联卷起,应对“云归大海龙千丈”,但看字迹不似。隔墙能望见里面的松树和东西配房的屋顶。<br>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0 西高庄玉皇庙山门(北向)</h3> 靠近发现一块“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高庄玉皇庙”的文保牌,队友说是“2008年10月公布的省级文保”。文保牌旁边,还有一块“不可移动文物责任人”的公示牌。正是根据此牌上的联系方式,队友联系上了管匙钥的文物保护员。此牌设的好,点赞!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1 西高庄玉皇庙正殿(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2 玉皇庙文保牌(北向)</h3> <b>5、涂料覆盖的前檐与殿内檀上的施工牌</b><br> 文物保护员来了,与老夫相仿的年岁,一看就朴实、憨厚之人。开锁进院,是常见的四合院格局。其东西厢房为配殿,各面阔三间,是这一带常见的单坡屋顶形式,从檐口开始起坡,直至院墙顶部。东、西厢房与正殿之间,都开砖券随墙门。门口很窄,但拱券与门簪工艺讲究。券门接正殿廊心墙,廊心已涂为黑板,唯楣额的荷叶墩最具魅力。居中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正脊饰龙吻;垂脊上也只有垂兽无走兽。正殿与山门之间,现在雕花覆莲须弥座,不知是碑座还是狮座?此座北侧,石基之上有牌楼遗址。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3 西高庄玉皇庙正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4 西高庄玉皇庙正殿修缮前(北向),网络图片</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5 玉皇庙东便门(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6 玉皇庙廊心墙(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7 西高庄玉皇庙碑座(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另外,玉皇庙北为后园。可以说,整个院落以南北向为纵轴,布局严谨有序,前后均有古松点缀,被专家赞誉“整个古建筑古朴、典雅,是研究明代古建筑艺术风格及彩绘的重要一例。”但是,修缮一新的正殿,前廊的立柱、斗拱等部构件涂为灰色。队友讲,可能是防火涂料。但里面的木构并没有涂,不知这么做有何科学依据。不可否认的,是涂料遮覆了构件原有的彩绘,使之失去了艺术性与生命力。即使,原有彩绘因风化脱落而模糊不清,如此做法也恐欠妥。</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8 玉皇庙新修的柱、檀、枋、雀替、斗拱(北向)</h3> 殿内还好,没有再涂灰色,所有的木构还保留着应有的质感和彩绘的斑斓。这又是五架梁的“五檩四挂”,梁上饰金龙彩绘,乃神圣象征;檀上饰太极彩绘,乃道家标志。另一檀上订施工牌,上有拨款重修玉皇庙正殿项目的时间、单位,及甲乙双方及经办人名称。白牌黑字,一目了然,有点责任公示的意思。心想,门外涂料覆盖了立柱和前檐,门内有施工牌高悬。说不定前檐木构上的涂料没问题,而是老夫多心了,否则人家能这么公示吗?如果列上联系电话就好了,可以请教一下木构涂料的利弊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9 玉皇庙正殿梁架(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0 玉皇庙正殿梁上彩绘</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1 玉皇庙正殿檀上彩绘与施工牌</h3> <b>6、没有玉皇的正殿及刮烂的壁画</b><br> 殿内墙壁上,也多有壁画,只是大多线条被遮掩及断续,看得出很重的刮痕。几番行走蔚县,看多了泥墙壁画,知其在“破四旧”中得以保存下来的有效方法是涂上黄泥。现今要壁画重新面世,当然要去除黄泥,但要讲究方法、小心操作。否则,就会泥刮完了,画也刮烂了。本来如王家庄南堡真武庙一般完好的壁画,如今已是惨不忍睹。对此,老夫不想问“这是谁干的?”,但一声长叹总是有的。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2 玉皇庙正殿壁画</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3 玉皇庙正殿壁画</h3> 现在的玉皇庙里空荡荡的,没有大帝,也没有文官、武士及侍女彩塑形象,只有一盏大红福字灯笼,在恭喜着人们吉祥如意。香炉是有的,就在本该大帝塑像的位置。如果考虑木结构防火问题,香火该移殿外吧。也许,目前的设置只是象征性的,理解万岁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4 玉皇庙正殿灯笼</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5 玉皇庙正殿香炉</h3> 王家庄的真武庙里,虽没有真武大帝,可壁画是那般好,但即将房倒墙塌。西高庄的玉皇庙也没有玉皇大帝,毕竟修缮了,但壁画却严重破坏了,还把前檐彩绘涂料了。来的路上曾经想,“这王家庄与西高庄,南真武,北玉皇,到底谁的地位高、本领强,谁听谁呢?”现在,真想把王家庄真武庙的壁画搬到这西高庄的玉皇庙里来。如此,那么好的壁画可以遮风避雨了,这个重修的玉皇庙也排上用场了。当然,老夫这是瞎胡闹,也是心酸的玩笑。<br> 大家还在殿内留恋,老夫退出来隔院墙望见了雪山,刚才还有些抑郁的心绪仿佛阳光乍现。于是,很想多看几眼这惊蛰时节的雪山,这道不掺假、不后期、不粉饰也没人破坏的风景,为这趟蔚县访古画个句号吧!<br> 院里有墙挡着,雪山便小了。出院上堡墙,地势高了,视野便开阔。于是,便有屋脊上的雪山、垂兽嘴里的雪山、松枝上的雪山和大喇叭上的雪山面面观,收尾大撒欢。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6 隔墙望雪山(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7 西高庄堡墙(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8 屋脊上的雪山(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9 垂兽嘴里的雪山(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0 大喇叭上的雪山(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1 松枝上的雪山(东向)</h3> 傻帽同志的座右铭,“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一般旅游是,历史文化体验之旅也是。您说咱这一趟,收了天照疃的五券五伏、极尽雕饰的“平安门”,还有特别“松鼠吃葡萄”的博缝头;收了永宁寨那美到灵魂的牡丹门簪、“佛手”木雕、草龙雀替、福字影壁、象眼彩绘、成对上马石、带格扇“内斗”、组合式“花罩”和“万”“寿”同枋的门头;收了庄窠那村口的麻潢坑、穿心过街的戏台、带佛龛的影壁、四百多年的“福禄门”和杏花古堡的美韵;收了王家庄那清晰逼真的壁画、带雕花的碑座、过木顶的堡门和不同内容的残碑,再加上西高庄修缮完整的戏台、洞见蓝天白云雪山古寺的券门,青松映掩、五檩四挂、梁檀彩绘的玉皇庙和这天作之合的雪山古堡风光照,还想怎滴?<br> 清明蔚县访古专题活动到此结束,回家喽! 集合路上,还是忍不住,又拍些牛呀人呀,这才美美哒返程啦。西高庄,再见!蔚县,再见!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2 西高庄村边的黄牛(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3 田间劳动的村民(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4 路上走来的村民(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5 再望一眼雪山</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关链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rug582r" target="_blank">天照疃南北堡访记(走进蔚州51)</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thtsn4h" target="_blank">永宁寨,雕进骨髓的灵魂(走进蔚州52)</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u10zcd1" target="_blank">庄窠,杏花开,雪山来(走进蔚州53)</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uo81zm3" target="_blank">王家庄,南堡的壁画北堡的碑(走进蔚州54)</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