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亚兹德省的省会亚兹德市位于伊朗中部,与设拉子和我们后面要去的伊斯法罕并称为伊朗旅游“铁三角”。亚兹德所在地区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聚集居住,形成城市也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亚兹德在伊朗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伊朗原始宗教袄教(拜火教)的发源地。尽管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铁骑征服了波斯帝国并推行伊斯兰化,大部分拜火庙被毁掉或改建成清真寺,拜火教逐渐走向衰败。但仍有少数坚定的拜火教徒躲避到亚兹德附近的沙漠里,继续恪守祖先的宗教教义,保护了拜火教的火种不灭,使古老的波斯文明得以维系。亚兹德也是今天伊朗的拜火教中心,是探寻古波斯文明发展脉络的首选。</p><p class="ql-block"> 亚兹德不仅是宗教文化中心,还是伊朗的建筑博物馆。这里不但有遍布城乡的各具特色的清真寺,还有建于1800年前的纳林城堡遗址和有千年历史用土坯修建的亚兹德老城区,共同组成了波斯历史的活教材。而充满古波斯人智慧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和有“自然空调”之称、用于调节建筑内温度的“风塔”,让亚兹德有了“风塔之城”的雅号。 至于久负盛名的豆拉塔巴特花园和众多有几百年历史的花园酒店,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亚兹德,这座几乎看不到现代化建筑,到处充满了古波斯气息的地方一定会像拜火教的圣火一样,成为你心中永不熄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亚兹德的地标建筑聚礼清真寺,也叫星期五清真寺。建于14世纪,是伊朗最古老的清真寺。它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高48米的宣礼塔,每到祈祷时间,宣礼塔上诵读古兰经的声音能传遍全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起源于古代波斯部落的原始宗教祅教(拜火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因其崇拜的主神是阿胡拉.马兹达,最初又称马兹达教。公元前7世纪后期,琐罗亚斯德对该教进行了改革以后,拜火教又被称为琐罗亚斯德教。祅教认为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火,也创造了物质世界。因此,用对火的崇拜作为崇拜火神阿胡拉·马兹达的仪式,所以袄教又被称为拜火教。</p><p class="ql-block"> 祅教的教义核心是善恶二元论,其最高善神为阿胡拉.马兹达,最高恶神为安格拉.曼纽。祅教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生前可自己选择善恶。死后,人的灵魂将根据生前功过是非接受审判,或前往天堂,或坠入地狱。以此来约束教徒的日常行为,向善除恶、自我完善。从而促进族群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无疑对波斯帝国的发展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拜火教在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被定为国教,并延续了上千年。直到阿拉伯人占据波斯帝国,拜火教被伊斯兰教取代而边缘化。但还是有虔诚的信徒保存了拜火教的火种,苦苦维系着古老的波斯文明,让我们还有幸能一睹火神的“真容”。西方学术界认为,祅教的末世说、死者复活、救世主来临和末日审判等观念,对后来诞生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教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亚兹德保存圣火的火神庙的建筑历史并不长,建于上个世纪的1934年。但里面保存的圣火却已经连续燃烧了1500年,证明了拜火教在波斯帝国生生不息。走进拜火庙的院落,绿树环绕的主体建筑朴素简洁,平淡无奇。但院内波斯风格的圆形池塘为整个寺庙平添了几分灵气,让人自觉的放慢了脚步,生怕惊扰了远古的圣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寺庙的门楣上镶嵌着带着翅膀的阿胡拉·马兹达神像。</p> <p class="ql-block"> 寺庙院子里有一块阿胡拉·马兹达神象含义的解释牌:向上伸的右手代表对神的祈祷和感恩,年长的面孔表示要对贤哲咨询,不断学习,握着金环的左手代表要遵守誓言和承诺,据说结婚戒指就来源于此。</p><p class="ql-block"> 两边的翅膀代表着善意、善言和善行。双翅越强大,则代表善意、善言和善行越多,人就腾飞的越高。</p><p class="ql-block"> 套在身体腰部的黄色圆环代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人一生做善事,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反之如果做了坏事,到头来就会得到恶果。</p> <p class="ql-block"> 建筑内部的装饰更是及其简单,除了供奉阿胡拉·马兹达画像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代表光明的圣火了。在用厚厚的玻璃和栏杆严密隔开的房间中央有一个大鼎,大鼎上供奉着被称为“波斯文明之光”的圣火。这取自公元470年的圣火,竟薪火不断、奇迹般的燃烧了1500多年,是波斯古老文明的最好见证。</p><p class="ql-block">(阿胡拉·马兹达”是拜火教所信奉的主神,也是“光明之神”)</p> <p class="ql-block"> 连续燃烧了1500年的圣火,至今温暖着人间。</p> <p class="ql-block"> 哈法丹老城区,是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的亚兹德保存最完整的一片街区。清一色砖土结构外敷黄泥的围墙,同样是土黄色的房屋高低错落、栉比鳞次。就像自然生长出来的“生物”,深深的扎根于这片荒凉的大漠之上,“郁郁葱葱”、生生不息。走近它,你仿佛能触摸到古波斯帝国的肌肤纹理,能够感觉在它平淡无奇的外表下蕴藏的古朴苍凉的质感。也许,这正是这个地球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土坯城市“活着”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发明于中国的瓷器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帝国,如今已经本土化了。</p> <p class="ql-block"> 幽深的小巷,斑驳的老屋,共同构成了老城质感的肌肤。</p> <p class="ql-block"> 弧形拱门既美观又起到外墙“加强筋”的作用,老城的建筑上到处充满了古波斯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古城大清真寺穹顶上镶嵌的伊斯兰风格的几何图案曲线优美、色彩雅致,成了鸽子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 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大门给颜色单调的老城增添了不少活力。</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清真寺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同框,走过昨天和今天的伊朗明天向何处去?</p> <p class="ql-block"> 在这些数不清的狭窄街道和宛如迷宫的弯曲巷子里,充满了古波斯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p> <p class="ql-block"> 在老城里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伊朗人用于节日或庆典游行的道具,要几十个人才能把它抬在肩上行走。</p> <p class="ql-block"> 坎儿井可以说是现今发现的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并沿用至今的“自来水”工程,而亚兹德正是坎儿井的发祥地之一。在亚兹德西约5公里的喀尔克有伊朗最古老的坎儿井,距今3000年,长达71公里。</p><p class="ql-block"> 亚兹德地处沙漠地带,气候炎热、干旱少雨,真正是滴水贵如油。绝大多数河流是季节河,不能全年供水。聪明的波斯人便在地下挖成井渠,波斯语kariz(井渠),利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达到先高后低的“自动”供水系统”。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他们在井渠上面加上盖子,形成了暗渠为主、明渠为辅的完整供水系统。在减少水分的自然蒸发的同时又保证了供水的清洁卫生。</p><p class="ql-block"> 近年的新发现又表明,坎儿井的发源地在阿拉伯半岛,阿拉伯人称作qanat(井渠)。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发现的阿勒·艾因坎儿井,始建于约公元前1250年。应该比目前在伊朗发现的坎儿井历史更长。但无论如何,坎儿井首先在波斯高原生根开花广泛使用。随着波斯人扩张的脚步,坎儿井传入中亚诸国,又沿着丝绸之路向东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维吾尔语也称坎儿井为kariz,这明显是来自波斯语,说明新疆坎儿井是“舶来品”而不是自己发明的。</p> <p class="ql-block"> 古波斯人不但用坎儿井解决了用水的问题,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坎儿井发明了调节室内温度的风塔。他们将坎儿井引入室内,并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建起高耸的四面通风的百叶风塔。坎儿井的水冷却了室内底层的空气温度,再依据热空气向上流动的空气动力学原理,用塔顶的百叶窗将热空气排出,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古波斯人还通过细心观察,掌握了波斯湾来自印度洋季风和沙尘方向的关系,巧妙调整不同地区风塔的窗口朝向,有效防止了沙尘进入室内的烦恼。如今,亚兹德仍然风塔林立、各领风骚,成为城市的一道独特靓丽风景线,亚兹德也因此被誉为“风塔之城”。</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高耸的风塔。</p> <p class="ql-block"> 在豆拉塔巴特花园,主动让我给他们拍照的父子俩,背景是高达33.7米的伊朗最高的风塔。</p> <p class="ql-block"> 风塔上安装的针状物据说是为了防止鸟类飞进室内而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 风塔内风道需仰视才见。</p> <p class="ql-block"> 有180年历史的豆拉塔巴特花园是亚兹德最大的花园,曾经是亚兹德省长的官邸。这座按照传统波斯风格建造的花园,主要包含了城墙、亭台、楼阁和水系四个组成部分。其设计理念依照伊甸园及拜火教对天堂的描述,突出了天空、水、大地和植物这四大元素,因此成为伊朗人心中的圣地和休闲度假、放松心情的首选。一年四季这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这人间天堂一点也不清净。201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豆拉塔巴特花园和伊朗其它8个花园一起“打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不过,对于让中国园林把眼睛养“金贵”了的中国人来说,最好以伊朗人对宗教教义的理解来观察和体会波斯园林,通过对建筑风格、门窗造型、线条图案和色彩搭配去感受生活在戈壁沙漠的波斯人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观念。千万不要直接与中国的园林艺术多比较,否则,你一定会失望。</p><p class="ql-block"> (被天空、水、大地和植物包围着的花园主体建筑——夏宫,波斯人心目中的天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花园的围墙更像个城堡,<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能因为这里曾经是省长的官邸,所以有防御和保护“首长”安全的功能。</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水池里戏水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夏宫美丽的窗户</p> <p class="ql-block"> 房间被彩色玻璃渲染的五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 玻璃窗精美的图案和花纹。</p> <p class="ql-block">拍照的波斯美女</p> <p class="ql-block"> 夏宫大厅穹顶,中间的八角形是风塔的通风孔。</p> <p class="ql-block"> 暖色的光线烘托出内心的平静,也许这正是伊朗人喜欢这里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Dad(发音近似:道德)酒店,是亚兹德著名的下沉式庭院酒店。酒店是20多年前用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驿站改建的,用酒店的老板的姓Dad(波斯语)命名。因为Dad在英语里是爸爸的意思,所以中国人又称呼这里是老爸酒店,听着就那么亲切。一座酒店能成为旅游景点,让我们通过图片来欣赏它的魅力吧。</p><p class="ql-block">(酒店庭院全景,典型的波斯风格)</p> <p class="ql-block"> 从二层环廊看出去</p> <p class="ql-block"> 酒店夜景</p> <p class="ql-block"> 移步换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晚风习习、花团锦簇,称这里是人间的伊甸园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 酒店的螺旋形楼梯</p> <p class="ql-block"> 透过回廊上的菱形镂空造型组成的“多棱镜”,酒店的夜景有梦幻般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翩翩起舞的情侣,使酒店温暖的夜色变得温馨浪漫,让人的内心柔情似水。</p> <p class="ql-block"> 把焦距落在盛开的紫色小花上,庭院里的灯光变成了梦幻般的圆形光斑,让人发出“此景只应天上有”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 鲜花成了虚化的前景,仿佛又回到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 仰望星空,心绪微澜。夜已深沉,不忍入眠。道德酒店,天上人间。惟愿美景,梦中再现。</p> <p class="ql-block"> 离亚兹德50多公里的梅博德古城,是伊朗保护比较完整的古城之一。这里不但城市保存比较完整,还有纳林城堡、鸽子窝、冰屋等众多古波斯帝国伊斯兰化以前的历史建筑,是了解波斯帝国历史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在纳林城堡最高处看梅博德古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纳林城堡的现存建筑建于1800年前波斯帝国的萨珊王朝(224年-651年),这座典型的古波斯泥砖建筑是伊朗现存最古老的城堡。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石榴城堡。大概因为城堡在阳光下呈现石榴的粉红色,而有了这个带有诗意的名字,当然这是我猜的。城堡曾是萨珊王朝政治中心,当时的建设者因地制宜的把城堡建在高地上。于是城堡成了整个梅博德的制高点,形成了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态势。当你登上城堡的最高处,整个梅博德古城一览无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石榴城堡共分三层,距考证其底层的基座有将近4000年的历史,但我们已经不可能知道它原来的模样了。现在的城堡虽然有些残破,但结构保存基本完整,围墙、拱门、通道以及上层的堡垒、瞭望塔和射击孔,让人们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古波斯人在这里生活和作战的场景。当你走过有1800年历史、曾经有无数古人留下足迹的台阶和通道,到达最高处的瞭望塔,手搭凉棚四处远眺,整个古城尽收眼底。此时你一定神交古人、豪情千万里。</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第一道拱门上面俯瞰城堡外,心中顿生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 进入城堡的第一道拱门后,迎面是高高的堡垒,这无疑增加了城堡的防守层次。</p> <p class="ql-block"> 从第二道拱门回看,第一道拱门的上方是有射击孔的防守平台。</p> <p class="ql-block"> 进入第二道拱门后是通向三层的弯曲甬道,右前方的平台是又一个防守屏障。</p> <p class="ql-block"> 三层高大的城墙给人一种压迫感,可以想象在冷兵器时代进攻的难度。</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三层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 三层的椭圆形的堡垒不但坚固,而且可以兼顾了城堡内外的防守。</p> <p class="ql-block"> 透过顶层残破的窗口,时光在这里凝固,古波斯帝国好像还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脚下是残缺不全、奇形怪状的古建筑,天空投射出罕见的光线,不知上天感知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堡最高处,走过千年的梅博德古城几乎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 要离开石榴城堡了,看着木门玻璃上映出的城堡的影像让我有些恋恋不舍。</p> <p class="ql-block"> 梅博德鸽子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卡扎尔时代,卡扎尔王朝建于1779年,也就是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波斯人很早就有饲养鸽子的习惯,鸽子塔则是波斯人智慧的又一体现。这座鸽子塔高10米,里面有超过4000个鸽子窝,最多可容纳25000只鸽子。其特殊的结构、使里面不但可以为鸽子遮风挡雨,而且冬暖夏凉,有利于鸽子繁衍后代,子孙兴旺。塔身的出入口也按照鸽子的体型量身打造,以保证鸽子不受天敌的攻击。鸽子塔除了是鸽子的住房,还方便人们收集鸽子粪便,做为农作物的肥料。在过去,发酵的鸽子粪还会用来制造火药和鞣制皮革,是当时重要的天然化学原料。</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来鸽子塔可以看见由数千只鸽子组成的飞行“军团”,在空中展翅翱翔的宏大场面。到现场才知道现在的鸽子塔已经不养鸽子,而是成了纯粹的旅游道具。让人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感觉。只能脑补一下当数万只鸽子同时起飞时,将会产生怎样的撼天动地的共振效应。</p><p class="ql-block">(鸽子塔全景,图片中间的圆形建筑是鸽子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 波斯风格的院落是养鸽人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 鸽子塔内景,墙壁上的小黑洞是鸽子的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团友在鸽子塔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冰屋。顾名思义,冰屋是用来制造和储存冰块的地方。据介绍,聪明的伊朗人在冰屋门口建两个大的蓄水池,在冬季的夜晚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水池的水会结冰。他们再把冰块取出,放进冰窖内储存。到炎热的夏天来临时再用来解暑降温,沙漠里的人们为了生存也是想尽了办法。</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只是远远的参观了冰屋的外观,算是此行中一个小小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至此,我们在亚兹德及周边地区的观光就结束了,下一站是伊朗著名的旅游城市伊斯法罕。</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