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黑山

昭日格图

《辽史●营卫志中》载:夏捺钵:无常所,多在吐儿山。道宗每岁先幸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赏金莲。乃幸子河避暑。吐儿山在黑山东北三百里,近馒头山。黑山在庆州北十三里,上有池,池中有金莲。子河在吐儿山东北三百里。… 辽庆州现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力嘎镇,索博力嘎地区于1952年由巴林左旗所辖到巴林右旗,庆州城北便是当前称为瓦尔乌拉山(又称瓦尔芒哈山)的辽庆陵区。瓦尔芒哈山蒙语意为有瓦片的沙山,山区陵中发现大量砖瓦而得名。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20日,我和同事巴图吉日嘎拉、斯琴巴图、斯琴巴特尔等从林东出发来到瓦尔芒哈山,以登山探查山上是否有水池为目的开始了一天的游览和观光。林东到庆州城约115公里,我们到庆州城边后打开了车辆行驶记录表,向北行驶至瓦尔芒哈山区南边哈日胡硕(蒙语意为黑山头)敖包处时行驶表记录显示了8公里,与《辽史》记载13里多了3华里,方位与距离与《辽史》记载黑山位置基本吻合。</p> 《辽史●地理志一●庆州》载:庆云山,本黑岭也。圣宗驻跸,爱羡曰:“吾万岁后,当葬此”。兴宗遵遗命,建永庆陵。… 瓦尔芒哈山是辽代皇陵重点保护区,这里有辽代三位皇帝陵,三座皇陵由东向西一字排开,分别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及钦哀皇后、仁德皇后的“永庆陵”,辽兴宗耶律宗及仁懿皇后的“永兴陵”、辽道宗耶律洪基及懿皇后的“永福陵”及后妃、太子等皇亲国戚的陪葬墓组成的陵园建筑群。 进入保护区后,管理站王林站长带领我们由西陵“永福陵”向本区最高点“防火楼”处登攀。我们沿细长的峡谷中林阴路上行约一小时后来到了人工修筑的石阶路,石阶路狭窄而陡峭,爬行只能前后排成一行向上登攀。王林站长介绍说,修筑石阶路的主要目的是标记行走路线为护林人员提供便利,尤其在冬季,没有固定路线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查岗放哨、传递信息的任务。山上位处石阶路虽然由长势茂盛的柴草所覆盖,但石阶路两侧树木并不高大,爬行时形不成太大的障碍。我们来到山顶端时发现地形十分平整,土层较厚,蓄水能力强,地表处见到了在河滩地或湿地所生的植物多了起来,并伴有成片的桦树林。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防火楼”处,“防火楼”是一处六面形二层小红楼,楼外沿墙体搭放着一把木制梯,是为护林人员爬到“防火楼”顶放哨所用。距“防火楼”南一百米处有一座堆砌精美的小敖包,我们此处简略行使了祭拜礼。 <p class="ql-block">从山顶处向四周观望视野十分开阔,山北是一条宽阔的峡谷,称为曹高突如格其芒哈,蒙语意为母鹿产糕的沙川;西面是连接海日其嘎(十八景山)山谷的哈麻日达坝(鼻形山梁)及阿拉坦敖瑞(金顶山)、孟根敖瑞(银顶山);西北面是巴拉吉日伦布山;南面是曹高图乌拉(有母鹿的山);东面是那日苏图敖瑞(松树岭)及哈日古那太罕乌拉(蒙语意为大黑山)等等,山峰蜿蜒逶迤,山体崎岖连绵,形成了面积浩大的山区。</p> <p class="ql-block">索博力嘎镇必图艾里曾格嘎日布老人曾经介绍,索博力嘎地区以“黑”命名的山水很多,比如,现称为哈日古那太罕乌拉,意为大黑山,还有哈拉沐沦河,意为黑河,建国后更名为查干沐沦河,意为白河等等,这些山水基本覆盖了整个索博力嘎地区。老人又补充说,这些山都属墩实形的肥胖山,顶端较为平坦,如果雨量充足基本都能够存留些水。其中,那日苏图敖瑞(松树岭)顶部为更加平坦,每逢雨水充沛的季节,山顶处就会存留大量的雨水能够形成小水池。</p> <p class="ql-block">依据《辽史》黑山为辽代夏、秋捺钵避暑打猎射鹿的重要场所及重要皇陵区等记载,结合实地踏查及走访,辽代黑山应该是包括辽庆陵区那日苏图敖瑞、巴拉吉日伦布山、哈日古那太罕乌拉等多处山脉的总称,其中那日苏图敖瑞为辽代庆云山,是辽代皇帝祭拜先皇,观赏金莲花的风水宝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