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听人说“观一座阎府院,读半部民国史”。2023年8月1日,我们慕名来到位于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原属五台县)河边镇的阎锡山故居参观,探访这位素有“三晋枭雄”、“山西土皇帝”之称的风云人物在其政治仕途上升降浮沉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b>牌楼</b></p><p class="ql-block">距离阎家大院还有几百米距离的大路上,竖立着一个挺气派的大牌楼,上面书写着五个大字:“阎锡山故里”。</p><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街道一直往里走,街道两旁的店铺和饭馆可以看出曾经的规模和热闹,而今却关门闭户十分冷清。</p> <p class="ql-block"><b>大门</b></p><p class="ql-block">走近阎府大门,传统宫殿式建筑,飞椽走兽,雕梁画栋,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景点</b></p><p class="ql-block">据资料显示,阎锡山旧居,是从1913年开始建造,24年后的1937年才最终建立完成,耗资140万两白银。阎锡山故居原有占地面积61834平方米,30座院落,800余间房屋,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现在保存完好的仅有18座院落,500多间房屋,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电影《亮剑》、《走西口》曾在这里拍摄部分镜头。</p> <p class="ql-block"><b>文沱草廬</b></p><p class="ql-block">阎府大门上方有一块蓝色的匾,上刻四个金字“文沱草廬”。</p><p class="ql-block">故居内所有建筑均是以东为上,以东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阎家大宅背靠文山,面对滹沱河,坐东朝西,是块风水宝地。当地人称为“面对水,背靠山,代代出高官”。</p> <p class="ql-block"><b>“山西王”统治山西38年</b></p><p class="ql-block">在阎锡山统治山西期间,是全国公认的山西省“模范督军”,他先后为山西创办了轻、重工业,在战乱时期保护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并且积极修建铁路,办教育,为山西1100万人带去了繁荣,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b>山西“九面狐”</b></p><p class="ql-block">阎锡山又是个复杂的多面人物,抭战时期他奉行“中庸哲学“,巧妙地在中共、国民党、日本势力“三颗鸡蛋”上跳舞,将“中”的哲学玩至极致;他归顺蒋介石又极力阻止中央军进入山西;曾为早期的共产党武装提供援助,礼迎八路军进入山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却又多次派人与日军勾搭议和,但又守住了不当卖国贼的底线;曾与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却在抗战胜利后站在蒋介石一边,与蒋一起退居台湾。这是他的罪过。因此,他也被称为“山西九面狐”。这样一个深不可测的大人物,值得去追根溯源,探访一下他的出生和发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阎锡山故居影壁墙</b></p><p class="ql-block">一进院子,迎面有座红色的影壁墙,上面是李氓先生提写的“阎锡山故居”。东花园是阎府最大、最精典东花园,是一个三进院,建筑气势堂皇,格局变幻谲奇,是见证山西一代历史名人——阎氏家族的繁𣶹兴衰的珍贵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b>孙中山提字“博爱”</b></p><p class="ql-block">影壁墙后面是孙中山先生为阎百百川亲笔提写的“博爱”两个大字。因为阎锡山早年曾留学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了孙先生的“中国同盟会”。</p> <p class="ql-block"><b>东花园一进院</b></p><p class="ql-block">是阎府最大的院子,当年是守护阎宅的警卫们居住的,地面全由鹅卵石和青砖砌成几何图案,颇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b>东花园二院</b></p><p class="ql-block">是整个阎府最豪华气派的院子,建于1933年,占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2208平方米,有房屋125间。</span>正房为居仁堂,由三间大房组成。屋内陈设着桌椅,供阎氏家族议事及宴会使用。</p> <p class="ql-block"><b>正房东厅</b></p><p class="ql-block">曾是阎锡山父母晚年居住处。东厅一层中间是警卫的住房。一楼院墙上镶嵌了18条石板,是阎锡山亲笔撰写的家训。通过家训告诫族人:时刻不忘以“中道自处”,以“公道处事”。这些时刻家训在“文革”前有人就用石灰将其抹平了,后又写上了很多领袖语录,所以就奇迹般的保留了下来。1934年12月,阎老太爷去世,灵堂便设于此。</p> <p class="ql-block"><b>原谅人</b>——“自处要常常站在原谅人的地位,不可求人原谅。求人原谅是低人一头,能原谅人是高人一头”。</p> <p class="ql-block"><b>做事</b>——“做事是人生的结果,做的事多就是此生的结果大,做的事少就是此生的结果小。做人既应当做事”。</p> <p class="ql-block"><b>管人</b>——“管人须知识、能力、人格均足以领导人,还能通人情,有方法,善言语,以勤劳方指挥人,方能尽人之所长。“</p> <p class="ql-block"><b>人生“五要”</b>——一要有强健的身体;二要有正当的职业;三要有精巧的技能;四要有充分的知识;五要有公道爱人的热心。有此五种可谓之完美。</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朱德也曾路居正房西屋</p> <p class="ql-block">“行得通”</p><p class="ql-block">建于1932年,高1.85米,宽1.58米,材质为本地青石。两侧各有松、柏、梅、兰奇石图案,顶部雕有一只蝙蝠图案,寓意为“福到了”。下有一只蜘蛛,昂首向上,,寓意为“喜临门“这个地下通道,连接着阎家故居东花园二院与都督府、上将军府、南新院等文昌堡院落。</p><p class="ql-block">行得通寓意为“路路通”、“事事通”、“万事亨通”。</p> <p class="ql-block"><b>都督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得一楼”南面的建筑就是赫赫有名的都督府,建成于1913年,</span>占地580平方米。大门前匾书“都督府”。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任命阎锡山为山西都督,总揽山西政务。阎府建成后,阎锡山将其居所定名为“都督府”。</p><p class="ql-block">都督府是唯一一座东西合璧的院落。阎锡山的新潮做派由此可见。</p><p class="ql-block">都督府也是阎锡山接待重要客人的一处重要场所。院落二进东厅为正厅,阎锡山1934年在此宴请蒋介石夫妇。</p> <p class="ql-block"><b>“君子养源”</b></p><p class="ql-block">都督府二进院,<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眉砖雕有四字匾</span>书“君子养源”(<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养原 ”保养本源,涵养本性)。</span>该建筑具有古罗马教堂式尖顶,装饰图案为中西合璧。曾为阎锡山父母居住的居室。</p><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蒋介石夫妇亲临此屋看望病重的阎老太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阎锡山原配夫人徐竹青居室</b></p><p class="ql-block">徐竹青,字友梅,与阎锡山同乡同庚,陪伴了阎锡山一生。阎锡山和发妻徐竹青是典型的包办婚姻,阎氏却对原配<span style="font-size: 18px;">恩爱有加,</span>一生不离不弃 ,这在当时那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妻四妾的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唯一纳妾还是因发妻不能生育,经岳父百般劝说才同意的。</span></p><p class="ql-block">徐竹青的居室外有阎锡山为其题写的一对楹联挂在门前:“竹青四时真味在,莺芳一室古香存”。可见用情至深。</p><p class="ql-block">徐竹青后随阎锡山去了台湾,1970年病逝于台北,享年88岁。</p> <p class="ql-block">徐竹青年轻照</p> <p class="ql-block">徐竹青老年照</p> <p class="ql-block"><b>阎锡山如夫人徐兰森居室</b></p><p class="ql-block">新南院,建于1914年,占地面积456平方米,房屋22间,是阎府全部建筑群唯一彩绘的院落,先由阎锡山如夫人徐兰森和孩子们居住,徐兰森1948年病逝后,该住宅改成客房,接待过冯玉祥、徐永昌、赵戴文、张树帜、南桂鑫等民国要人。</p> <p class="ql-block">徐兰森,字圃香,山西大同人,1914年14岁时嫁于阎锡山,育有5子,<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48年于太原病逝,年仅48岁。</span></p> <p class="ql-block"><b>阎锡山全家福</b></p><p class="ql-block">这是1947年阎锡山的全家福,照片中的人是他和二夫人徐兰森、儿子阎志敏、阎志惠、儿媳裴彬、孙女阎树榕。</p> <p class="ql-block"><b>得一楼</b></p><p class="ql-block">穿过“行得通”爬过楼梯就到了“得一楼”,到这里就进入到阎府西部建筑群,统称为老院。院中有楼,坐北面南,挂匾“得一楼”。<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得一楼”建于1914年,是在阎锡山被袁世凯封为一等侯爵后建立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老子《道德经》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之意,而取名。</span>是阎府的最高点,可俯瞰全府,凭栏远眺,文山在望。也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阎老太爷避暑喝茶观景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也是阎锡山接待重要客人时的场所之一,1934年蒋介石、宋美龄前往阎府,与阎锡山重回和好,阎锡山请其登临此楼赏景。冯玉祥、朱德也曾登此楼。小楼因此也增加更多的神秘政治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楼和二楼的红色立柱上都挂有牌匾。</span></p><p class="ql-block">楼上楹联:</p><p class="ql-block">“柳香浮半月,轻研竹露裁唐句;</p><p class="ql-block">松影乱清风,细嚼梅花读汉书”。</p><p class="ql-block">楼上前廊立柱楹联:</p><p class="ql-block">品题风月归诗客,收拾江山赠故人</p><p class="ql-block">天外有山皆入画,楼中无酒不成春。</p><p class="ql-block">楼下前廊立柱楹联:</p><p class="ql-block">夕阳景好登楼望不言自笑看,</p><p class="ql-block">春雨茶香隔竹闻戒饮缘方得<b>。</b></p> <p class="ql-block"><b>阎锡山居室</b></p><p class="ql-block">阎府偌大,阎锡山的住处却不大点,还很背,位于东花园三进院当仁堂背后一隐蔽小院。院小,南北向仅三米,北房虽有五间,却较其它小而矮,阎锡山居住办公就在这五间房内,门前两幅对联:“业宏根于识足,国健凭于计周”。“思深虑远审微查渐,履中踏对慎始图终”。</p> <p class="ql-block"><b>阎锡山与朱德</b></p><p class="ql-block">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阎锡山成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与中国共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在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18集团军司令</span>朱德商谈华北抗日事宜。</p> <p class="ql-block">室内雕塑的阎锡山与朱德的蜡像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b>阎锡山住宅堂屋</b></p><p class="ql-block">推门便是堂屋,正面案几上悬孙文“ 博爱” 两大字,两旁垂联,很是显眼:雅量风清兼月白;高情涧碧与山红。</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院的东房是小巧的二楼,挺高,设了岗哨,住着侍卫,可在山顶歇息,此小院及邻近都在侍卫的视线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地道</b></p><p class="ql-block">阎府最具看点的就是这个地道,但是近几年来一直没开放过。据介绍,地道长约10公里,初进狭窄,里面却很宽阔,可谓别有洞天。有三条通道:一达其父墓园,二达火车站,三可远达西汇别墅。洞内有作战指挥室、弹药库、会议室等等。地道,这在当年实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b>五姑娘绣楼</b></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处幽静独立的阁楼,是属于阎锡山生命中一个重要人物“五姑娘”阎慧卿的住所。</p><p class="ql-block">抗战爆发后,阎锡山原配夫人徐竹青因某种原因离家,如夫人徐兰森又因照顾孩子和身体原因不能专心照顾阎锡山,五姑娘便承担起了照顾堂哥的部分责任,后来徐兰森病逝,照顾阎锡山饮食起居的重任全部落在五姑娘身上。</p> <p class="ql-block"><b>五姑娘阎慧聊</b></p><p class="ql-block">五姑娘生于1910年,比阎锡山小27岁,她的父亲阎书典是阎锡山的叔父。阎慧卿在家中排行第五,所以称之为“五姑娘”。阎锡山在河边村创办育英女子学校后,五姑娘才在12岁时入学读了三、五年小学,后来又在太原教会女子学校学习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文化程度。</p> <p class="ql-block">一楼是丫鬟住,五姑娘住二楼</p> <p class="ql-block">五姑娘阎慧卿室内雕塑蜡像是五姑娘少女时的着装,五姑娘两次婚姻失败后再次回到阎府居住。</p> <p class="ql-block">站在五姑娘二层小楼上可以俯瞰阎府,远处的山即为文山。</p> <p class="ql-block"><b>反贪碑</b></p><p class="ql-block">阎锡山尚武崇文,不仅擅长行书,而且楷书也非常漂亮。这是他所题写的26字“反贪碑”,字字遒劲有力,让人感到震撼。</p><p class="ql-block">督军兼省长阎示:“贪官污吏、劣绅土棍,为人群之大害。依法律的手续,非除了他不可”。这块警示碑表明阎长官对贪官污吏切齿痛恨的鲜明态度,在今天看来也非常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b>逃离太原</b></p><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29日,阎锡山飞往南京,阎慧卿与梁化之(阎锡山秘书)在机场送行。4月24日,当解放军向太原城发起总攻时,五姑娘和梁化之一起服毒自尽了。</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1883年10月出生,字百川、伯川,号龙池,乳名万喜,8岁入私塾,16岁在自家钱铺当小伙计,1900年钱铺破产,随父到太原躲债,1902年考入山西武备学堂。</p> <p class="ql-block">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国同盟会,1909年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国。</p> <p class="ql-block"><b>领导太原辛亥起义成功</b></p><p class="ql-block">1911年,时年28岁、蓄着北洋军阀中常见的德皇威廉式胡须的阎锡山成功地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受到孙中山先生很高的评价。至此开启了对山西的38年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1917年后历任山西督都、督军、省长。</p> <p class="ql-block">1927年参加北阀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p> <p class="ql-block">1927年还担任了山西省主席</p> <p class="ql-block">1928年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北阀后其势力范围扩大至冀、察、绥、京、津,称强于诸军阀。</p> <p class="ql-block">北阀战争期间与张学良合影</p> <p class="ql-block"><b>联合冯玉祥讨蒋</b></p><p class="ql-block">1930年阎锡山被推举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联合冯玉祥发动了讨阀蒋介石的中原大战。1931年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阎锡山身着戎装,手持军刀,全身挂满奖章回到太原。</p> <p class="ql-block"><b>退往台湾</b></p><p class="ql-block">1949年在广州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旋即退往台湾。</p> <p class="ql-block"><b>隐居阳明山</b></p><p class="ql-block">到台湾后,没有得到蒋介石重用,隐居到阳明山养老,被迫退出政坛。从此,67岁的阎锡山决心去做有阎氏特色的“陶渊明”。他废寝忘食,潜心写作,在台湾十年中,阎锡山的言论汇编成册的主要有《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阎伯川先生抗战复兴言论集》、《三百年的中国》、《大同世界》、《大同之路》。《三百年的中国》、《世界和平与世界大战》等著作。</p> <p class="ql-block"><b>感受</b></p><p class="ql-block">近2小时的参观结束了,我们对阎府这所深宅大院和阎锡山这个人物有了比较深的了解。阎锡山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的大军阀、土皇帝,他还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军事人物,在经济方面完全发挥了晋商优势,为太原打下了近代工业基础。奉行“中庸之道”的他,不只是完美的做到了对山西省的地方保护,也使得山西在民国动荡的年代,成为中国沦陷之前的唯一一个工业门类齐全,可以独立成批生产步枪、山炮的地区,并在八路军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很可惜最后他站错了队,最终落泊台湾。抛开政治因素来说,他个人在人品、才能、成就、贡献等诸多方面都是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的。</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既有鲜明的民间民俗色彩,也有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每一个院落,每一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太原驱车2个小时(路不太好走,颠簸不平)赶到阎家大院参观,所看到的却是许多院落都关门或整修,不允参观,房屋也年久破旧了,这个4 A景区应该得到更多地重视和修复。</p> <p class="ql-block"><b>遗憾</b></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仅参观了东花园部分院落,很多地方没有走到,没有细看,感觉十分遗憾。以后有机会一定再拜访。但愿再去时,阎锡山先生故居能够得到很好的修缮,恢复原有的样貌,向游人开放所有的区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