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余绍宋在云和及浙江通志馆始末(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陈子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绍宋(1882一1949) 字越园,早年曾用樾园、粤采、觉庵、觉道人、映碧主人等别名,49岁后更号寒柯,浙江龙游人,生于浙江衢州。日本东京法政学校毕业。宣统二年(1910)回国,以法律科举人授外务部主事。民国元年任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兼教习。翌年赴北京,先后任众议院秘书、司法部参事,次长、代理总长、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北京美术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法政大学教授、司法储材馆教务长等职。1921年,应聘主纂《龙游县志》,四年成书,为方志界推重,梁启超为其作序。1928年南归,定居杭州,以书画自娱。1934年应聘主编《东南日报》副刊《金石书画》。1936年为东方文事业委员会撰写《续四库全书提要》子部艺术类提要。1939年任浙江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议员。1942年被选为省第二届临时参议会副议长。1943年任浙江通志馆馆长。着手编纂《浙江通志》,完成初稿125册。1947年以“社会贤达”被选为龙游县“国大代表”。1949年6月病逝于杭州寓所,月余,接到全国政协筹委会邀其北上参加政协会议的邀请函。1951年8月,错定为官僚反革命分子,1984年9月平反纠错,恢复名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曾与云和山城结下一段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9年11月6日,浙江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第二次会议在永康召开,参议员余绍宋提交了《拟请省政府设委员会征集通志、县志材料》的提案。时值抗战初期,杭嘉湖等地先后沦陷,文物惨遭毁灭。浙省其他地区亦随时有沦陷可能。余绍宋忧心忡忡,在提案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献赖志书以存,其为重要,自不待论。惟向来省、县政府,多未措意及此。故一遭变乱,散佚无遗。即如浙西各县,经此沦陷,一切地方掌故档案,从前因未有人负责整理,遂致无从移出,以后更无人考证。其损失之浩大,岂容思议。前车已覆,来轸堪虞。自宜略仿章学诚“各县应设志科”之议,通令各县,聘有学识士绅,组织委员会,专事其事.....省会则由省政府聘请淹通博雅士绅若干人,组织委员会,以总其成。......文献是历史概基,无历史则无人类社会,失其凭籍,而民族精神亦无从资以发挥,不可忽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案当即经大会通过,送省政府办理。然其时日寇铁骑已蹂躏浙省属县半数,实施颇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2年5月,敌寇大举串扰浙东,余绍宋随省府机关一迁再迁。浙江省政府主席在《五十回忆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时)永康就失去了临时省会的地位,省会各机关迁移松阳,敌人陷龙(游)、衢(县),再迁至云和,陷丽水,后迁至景宁、龙泉、庆元一带。九月初,敌人撤退,迁回云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年的五月,经浙江省民政厅厅长阮毅成、教育厅厅长许绍棣提议,浙江省政府决定成立浙江省史料征集委员会,任命余绍宋为主任委员,原省参议会副会长陈屺怀为副主任委员,陈辞而未就。委员则由主任推荐,余绍宋推荐了叶左文、刘祝群、袁道中、邵裴子、陈训慈、黄百新、姜卿云、王松渠、胡建中、查宽之、余铁山、沈复生等13人。但战时有很多委员根本无法到任,而余本人和少数在会委员坚持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浙江省史料征集委员会成立后,向省、县各机关发出征集史料的通知,除调查省、县档案,还向各图书馆汇集地方志书籍及材料。不久浙赣战役爆发,日寇退兵后,又于次年元月10日发出通知。史料征集委员会仅有十余名委员,人员很分散,又有很多史料流落在沦陷区未及撤离,工作进展极艰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3年8月1日,浙江省史料征集委员会改为浙江省通志馆,由浙江省政府聘请余绍宋任馆长。此前,省民政厅厅长阮毅成、教育厅厅长许绍棣曾多次与他面谈,力邀他出山主持。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亦致专函:“吾浙文物失坠,史材散佚,非急搜求整理,将恐所闻所见荡焉以尽,泯焉无传。夙钦先生道德文章,乡国矜式,乘笔方志,士流争推,敬请主持规划。”是年余绍宋已61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志馆馆址设在云和县城郊大坪村一座梅家大宅内。当年浙江省政府一部分机关移到云和,小小的六千人口的山城早已是人满为患。大坪村距县城五里,梅家大宅背靠白龙山,面对云和县城。梅家大宅主建筑三进三开间,走出大宅北门,面对的就是白龙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毛竹。山中蜿蜒下来一条小涧,山泉至大宅西墙脚。这里环境幽雅,非常适宜修志做学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馆址选定了,要把工作开展起来,余绍宋面对的工作实在是千头万绪。他清醒地认识到,这届修志有六大难处。一是缺史料。杭州沦陷,许多机关单位匆忙撤离,档案文献丧失殆尽。如今在穷乡僻野,交通阻塞,采访以及各县之联系十分不便。二是通志断修时间过长。《雍正浙江通志》距今已二百余年,这二百年正是我国剧烈变更时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庚子赔款、清帝退位、建立民国……这些大事都与浙省关系密切,记叙有相当难度。三是人才缺。馆长余绍宋,副馆长凌士均,总编纂孙延钊,这是省主席直接任命的,而具体的分纂、编纂须有相当学术功底之人士担任。对于余绍宋来说,肩负主修一省之志的重任,于当时而言,最缺的是人才。“国学沦亡,人才凋丧,于今为烈,聘请编纂实难。其人其地位高者不肯俯就,其国学无根底者未能从事。又文才已少,史才尤难。著述之事必归宏雅,非同记簿……昔司马公之成《通鉴》,以有刘敞诸人;纪文达之成《提要》,以有戴震诸人。环视群伦,可延聘而来者曾有几人?”(《筹设浙江省通志馆意见书》,刊《浙江省通志馆馆刊》创刊号)。四是时间紧。当时省政府方面要求大致八年完成通志,但在如此环境条件,人、财、物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谈何容易。五是通讯不便。云和地处浙南一隅,与杭嘉湖等沦陷区不能交通,因日寇侵扰,就连与金衢严等地的修志机构联络也难保正常。六是经费紧。时值国难,物价昂贵。“中央之加薪率不过二成三,物价之腾跃率为五十倍百倍”,省财政拨款能否保证通志馆同仁养家糊口及通志馆开展工作最起码的开销?所有这些,都是他当馆长必须考虑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诸多难题中,余绍宋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人才问题。他需要一批与自己志同道合者,而这些人又必须具备史才、史识、史德,而最好是在某一学术领域有超人的才干。他亲自撰写了《略评旧浙江通志兼述重修意见》、《浙江省通志稿编纂大纲》两篇文章在《东南日报》“文献汇刊”上发表,以期抛砖引玉。又写了《致本省旅外同乡书》,将浙江省修志这事通告,诚恳希望海内外“乡贤响应,党国精英,学林硕宿,凡关编纂义例……渴望指示宏裁……使全浙人士,咸晓敬梓恭桑之义而起图成也”,表达了他为修志求贤若渴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三篇文章发表后,即得到了社会上的热烈反应。科学家竺可桢写了《论通志星野存废问题》,学者李一飞写了《对通志编纂大纲之意见》,富阳学者章乃羹写了《略论修志意见》,瑞安学者宋慈抱(墨庵)写了《省志问题献疑》……一批学者进入了余绍宋的视野,有台州学者目录学家项士元,德清水利学专家俞寰澄,青田文史专家刘祝群,平湖戏曲史研究家、教育家钱南扬,诸暨学者蒋麟振(宰棠),杭州学者钟毓龙、韩登安、邓冶欧、谢燮堂,云和人高均、梅志初、王箬浮,龙游人劳泰来、祝鸿逵……共有三十余人。这些人都成了通志馆的编纂和分纂,他们能聚在山城云和,肩负修志重任,多半是爱国思想使然,同时也服膺余绍宋在学术界的威望、品行为人和道德文章,以及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般地爱才惜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瑞安人宋慈抱先生当年已近六十,一直在家读书,未曾外出谋过事。他见《浙江省通志馆馆刊》的征稿启事,遂寄来了《省志问题献疑》等几篇文章。这位老先生行文严谨,下笔飞快,善作六朝骈体文,著有《续史通》。他既无举人、进士的功名,也无博士、硕士的学位。余绍宋从未与他谋过面,却对他的著作十分欣赏,聘他为编纂。此后宋慈抱在通志馆专事《艺文考》的编纂。198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浙著述考》计120万字,就是宋慈抱在通志馆工作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一位陈豪先生,于通志馆成立之时,在《东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写在浙江省通志馆成立以后》的文章,提出了许多意见和看法。余绍宋读后,马上与报馆联系,寻查作者,欲聘其人来志馆工作。可惜未能找到此人,余绍宋深为惋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通志馆还有三位青年人——洪焕椿、刘衍文、唐家仁。这三位年轻人在通志馆工作的六七年中,受到余绍宋的谆谆教诲,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功底,后来都成了新中国卓有成就的学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洪焕椿(1920-1989),瑞安人,晚清国学大师孙诒让的外孙,通志馆总纂孙延钊的外甥。在通志馆,洪焕椿从事“经籍志”的编纂工作。解放后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著有《浙江文献丛考》、《浙江方志考》、《明清史偶存》等。1982年,他在《浙江文献丛考》后记中追忆:“在浙江省通志馆的那几年,在余绍宋等老一辈学者的指导下,从事版本目录和文献考订工作,得益较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衍文(1920- )、唐家仁(1924- )皆为龙游人,当时只读到初中毕业,在通志馆工作七年,负责《浙江省通志馆馆刊》编辑。生活上他俩得到余绍宋慈父般的呵护,而学业上又受到严格砥砺。解放后,刘衍文成了上海教育学院教授,唐家仁是《大众电影》杂志副总编,两人皆著作等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通志馆设编纂二十余人,由馆长确定人选,提请省政府聘任;另有分纂十余人,由馆长聘请。其后,又设浙东办事处、浙西办事处,每办事处设主任一人,分纂数人,另雇有办事员与工人;各县、市成立文史馆等组织,并聘有采访员。人员初步确定后,省志编纂计划也大致拟定。按计划省志编纂分为四期共八年时间,每期二年,前六年为编纂期,后二年为定稿期。第一期着手进行的有馆务、采访和编辑三方面工作。馆务方面,一是征集图书,以前史料征集委员会所征资料全移交通志馆,并从青田、庆元等县图书馆借调部分图书,并从书肆、藏家手中购买。二是编印《浙江省通志馆馆刊》,每年出四期,馆刊以“发扬浙江文献、报告馆务状态为宗旨”。三是促进各县重修县志,健全修志机构和网络。采访方面,建立健全采访网络,随时物色留心文献有学之士,为省志所用。编辑方面,在馆之编辑分纂可利用省府所在地各厅之档案,以人口、民族、生活习惯、职业状况、田地、物产、党务、议会、行政、司法、教育、实业、交通、财务、军事等凡有条件可编写者,立即着手进行。以后三期进程排得相当紧凑,内容也相当具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绍宋根据《浙江省通志编纂大纲草案》一文,拟定:重修通志体例依照龙游县志;叙述直到最近发生的事实为止;凡今日已有科学根据的资料,如天文、气候、地质、矿产资源及各种统计,均用图表述;旧志中各项虚伪、荒诞、迷信的记载全予删除;此次纂修《浙江通志》无时间上限,属重修性质,其主要内容与门类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纪:大事纪,采用编年体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考:疆域考,下设沿革、经纬度数。地理考,下设全省形势、气候、雨量、潮汐、地质、省县市沿革表。民族考,下设民族、人口、方言、外侨。社会考,下设生活情形、职业概况、谚语歌谣、婚丧祭礼、岁时礼俗、地方习俗。田地考,下设农田、山地、农户、田价、地价、山价、水利。物产考,下设矿产、农产、水产、特产。艺文考,下设著述、艺术。古迹考,下设古时公共建筑、碑碣、故宅、名胜、陵墓、古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略:党务略,下分省市县党部、三民主义青年团、民众团体、动员工作。议会略,下分省议会、县自治及议会。一般行政略,下分省政府及各厅处、行政督察区、县市地方自治行政、地政、警察、会计、救济、卫生、劳役。司法略,下分法院、诉讼案、监狱、律师、会计师。教育略,下分组织机构、学校制度及经费、社会教育、留学、印刷局、报社、训练。实业略,下分银行、合作、公共企业、农业、渔业、矿业、盐业、森林、工业、商业、物价、封锁政策。交通略,下分铁路、公路、水路、驿传、电报、电话、邮政。财务略,下分预算、决算、税务、海关、盐务、公债、专卖、公款公产。粮政略,下分田赋、仓廒、运输、备荒。军事略,下分海防、要塞及堡垒、征兵、自卫队、保安队、军械、军医、军法、军民合作。宗教略,下分佛教、道教、回教、基督教、异教。建置略,下分城池、桥梁、海啸、祠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传:有人物传、列女传、宦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谱:选举略,下分考试、学制、议员。职官略,下分历代制度及现制、文官表、武官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为正志,此外有附志。附志有杂记、两浙文征。杂记附于正志之后。两浙文征仿《昭明文选》之例,诗文并收。诗、文两类又分内、外编,浙江籍人所作诗文收入内编,非浙江籍人所作收入外编。编排以年代为次序,内编除介绍作者简历外,并注明所采诗文的出处。整部志书体例遵从章学诚“三书四体”。</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