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代严复,是何等人物?狂傲不羁的康有为说他是“精通西学第一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者梁启超说他是“于西学、中学皆是第一流人物”;自负的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称赞他是“伟大精深的学者,全世界至多只有二十位。”</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样一位神一般存在的大思想家,生前却是一位考场不如意、官场不得志,感时忧世,怀才不遇,郁郁寡欢,愤懑憋屈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b>【1】 文凭不管用,科场失利</b></p><p class="ql-block"> 严复是我国第一批留学生,有文凭吗?当然有,他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伦敦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妥妥的著名海归,而且学贯中西,在国外时就已名声大噪,以至于回国时,被许多单位争相录用,最终因专业需要被聘为福建船政学堂教习。但在满清,科举是汉族士大夫走上士途的主要途径。严复虽有满肚子的洋墨水,却因没有一个出身“正途”的科举功名,导致虽历经十年努力,也只做到天津海军学堂总办,这个职务不属正儿八经的官员,“不预机要,奉职而已。”(见陈宝琛《严君墓志铭》)几乎被边缘化。因此,科举功名是严复的心病。</p><p class="ql-block"> 于是,从1885年开始,年近不惑之年的严复连续八九年间,参加了四次乡试,但天不遂人愿,严复被碰得鼻青脸肿,铩羽而归,连个举人也没考上,严重影响他的仕途升迁,这使他苦闷到极点。他甚至悔恨“当年误习旁行书(西文)”,如今才落得“举时相视如髦蛮”,被人当笑话。</p><p class="ql-block"> 直至科举废除五年后的1910年,清廷才给已成名的一批人(包括严复)赐“文科进士出身”,严复也象征性地结束了他的“学历“尴尬。有过硬的洋学历且学贯中西的严复为科举功名一生折腾,你说他郁闷不郁闷?</p> <p class="ql-block"><b>【2】 上面没有人,官场失意。</b></p><p class="ql-block"> 尽管严复名气很大,知名度很高,但在官场一直不得志。前面说到,严复在一个岗位上苦熬了十年,才当上北洋水师学堂相当于副校长的“会办”一职,只是个不入官场主流、坐冷板凳的技术官僚。其原因除没有科举功名之外,主要还是因为他上面没有人关照。虽然他认识的人很多,其中不乏高官,且“晚清风流出侯官”,有不少老乡当大官,但这些人要么不把严复当自己人,要么爱护羽毛不肯帮人,真正提携他的人则一个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1889年,严复当“会办”时,李鸿章是高层主管,而且据说很看中严复的才华,严复的四弟严传安就苦劝他说,现在当“会办”了,应该多到李鸿章那里“走动”一下,有所表示。严复不得已勉强照做了一次,果然立竿见影,第二年(1890年)李鸿章就把他提升为“总办”了。严复不禁在给四弟的家信中惊呼:“用吾弟之言,多见此老果然即有好处,大奇大奇!”但仅此一次,严复清高孤傲,再没有去巴结过李鸿章,也没去攀别的高官的关系。不走“门子”,上面就没有人,官场失意也就很自然的了。有真才实学,有能力的严复心中当然很郁闷、憋屈。</p><p class="ql-block"><b>【3】 处世不圆润,直男吃亏。</b></p><p class="ql-block"> 有传记载,在生活中,严复是个不拘小节的豪放派。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个直男,讲话做事直来直去,喜欢说实话,喜欢评说时弊,城府不深。</p><p class="ql-block"> 严复是很有个性的。曾出使英国与严复成为忘年交的郭嵩焘就曾在日记中写道:“又陵(严复)才分吾甚爱之,而气性太涉狂易。”</p><p class="ql-block"> 清高自负的士人本性,决定了严复无法融入蝇营狗苟的官场。比如对大家都千般讨好、想方设法投靠的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严复不但不去“攀龙附凤”,还把自己内心瞧不起他的态度表达出来,时常发表直通通抨击他的言论,把本来想把严复收编为“自己人”的李鸿章给得罪了。</p><p class="ql-block"> 自由文人的个性,使他恃才自傲,口无遮拦,肆意评论朝廷。初莅北洋,他就因言辞“激烈”,不通人情,被官场视为“书生气”“不成熟”。因之,他常受到莫名其妙的诋毁和暗中掣肘,有人还经常跟上司打小报告,或向最高层举报他。严复深感“公事一切仍是有人掣肘,不得自在施行”,他的总教习变成徒有虚名,没有什么实权。官场的黑暗,世态炎凉,让严复黯然神伤。</p> <p class="ql-block"><b>【4】 跟人没跟对,晚年凄凉。</b></p><p class="ql-block"> 严复是聪明人,在吃尽没科考功名和上面没有人的亏后,他力图改变现状,既反复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功名,又找机会试图攀上可以实现自己理念的最高层。为此,他也确实与两个大人物搭上了关系。</p><p class="ql-block"> 一个是当朝皇帝光绪。1898年9月14日,严复很兴奋,他通过努力得到了光绪皇帝的召见,皇帝与他在乾清宫相谈了三刻钟。有意推动新政的光绪帝还特意询问了天演论的相关内容,严复抓住机会禀告了自己的建议。他说,他刚在报纸上发表了《拟上皇帝万言书》,希望皇帝要多多游历海外,一方面考察外国政绩,一方面能改善外交关系。光绪听了很是认同,命严复赶紧再抄誊一份万言书呈上。然而,只过了一周,万言书还没来得及传到光绪手上,政局就发生突变,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不但将新法废除,还将光绪帝软禁并追捕变法人士。与光绪皇帝接上线,严复反而差点引来杀身之祸,他急忙离京避风头,一次施展抱负的好机会就这么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是袁世凯。严袁两人在天津时就认识,且相互佩服对方的才华,虽然严复对袁有些做法颇有微词,但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相近,故一直推崇袁。他曾在袁失意时说:“世凯之才,一时无两……此人国之栋梁,奈何置之闲散。”袁世凯对严复的仗义执言自然是心存感激。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后很器重严复,让他当了南下议和代表、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北大校长)、总统府顾问和参政院参政等要职。</p><p class="ql-block"> 1915年1月,袁世凯以“筹得一国之治安”为名,命人组建“筹安会”,宣称施行“君主立宪制”,且命杨度怂恿严复参与。严复当时是有犹豫的,在没首肯的情况下,他被“盗名”为发起人。“筹安会”上有他的大名,也被许多人认为是严复一生之中的污点。</p><p class="ql-block"> 其实,严复的思想是一贯的,对袁世凯也是一直寄以厚望。哪怕是袁世凯称帝失败,被举国声讨,严复却依旧说:非袁世凯无以维持残局。然而历史时势汹湧,没有顺势而为的严复一帮人很快被时势所淹没,袁世凯倒台,严复避祸天津,也就退出了官场。</p><p class="ql-block"> “四条广路夹高楼,孤愤情怀总似秋“,严复晚年因心情、病情,家事、国事纠结于心,凄凉度日,郁郁而终。</p> <p class="ql-block"><b>【5】理想难实现,感时忧世。</b></p><p class="ql-block"> 严复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仁人志士。“得志当为天下雨”“平生梦想深饥溺”。在改造中国方案上,他“既反对固守传统而不知变通,又批评激烈反传统的革命理念。”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身贵自由,国贵自主”的主张;政治制度上受留学英国的影响,他极力主张“君主立宪制”。</p><p class="ql-block"> 他这种“温和渐进”的中间路线,对于当时“非黑即白”的政治势力而言,显得并不合时宜。</p><p class="ql-block">1905年,严复与孙中山在英国有一次对话。严复说:“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认为革命时机远未成熟,如果现在采用激进办法,中国将陷入无休止的混乱。而孙中山则回答:“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执行家也。”认为必须立刻开展暴力革命。后来的政治实践也朝这个方向推进。</p><p class="ql-block"> 严复一生立志兼济天下,渴望为国所用,却始终未获一展抱负的机会。政治的复杂,官场的潜规则,远远超出了一个“读书人”的想象。一再碰鼻使他渐渐地明白了一些做官秘诀,他说:“当今做官,须得内有门马,外有交游,又须钱钞应酬,广通声气。兄则三者无一焉,又何怪仕宦之不达乎?置之不足道也。”官场风气日下,他感叹“眼前世界如此,外间几无一事可做”。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理想之梦,更增添了他难以排遣的苦闷。在暗淡时光中他除了随手做些翻译工作外,百无聊赖,甚至染上了鸦片烟瘾。</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只不过赶走了宝座上的皇帝,却没有赶走人们心中的皇帝。袁世凯的倒台,意味着严复家国理想的破灭,他感时忧世,对时局极不乐观,预见中国将陷入“新居未建,而故居已拆”的尴尬境地,“一个糟糕的时期”来到了。</p><p class="ql-block"> 悲天悯人的严复一生怀才不遇,无法实现其教育民众、改良社会、君主立宪、救国救民的志向理想,他曾感叹“男儿生不取将相,身后泯泯谁当评?”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于官场失意中,于倦怠落寞之际,所做的《天演论》等一系列翻译著述,却令他名满天下、成为造就近代思想高峰的一流思想家。</p><p class="ql-block"> 1921年10月27日,严复带着无限的惆怅,离开了人事纷攘的世界。墓碑上刻着他生前亲题的四个字:<b>“惟适之安”。</b> </p> <p class="ql-block">(部分老图片源自网络,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