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贵阳甲秀楼,中国九大名楼之一,始建于明朝万历26年(1598年),1621年失火焚毁,清康熙28年(1689年)重修,1981年按明代原来式样重修,楼基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p><p class="ql-block">甲秀楼在贵阳城南南明河上,以河中万鳌矾石为基建造,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式建筑,现有七孔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涵碧潭,桥头立石木牌坊(牌坊中央有“城南遗迹”四字),桥南有古建筑群“翠微园”(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总结甲秀楼有三部分组成:浮玉桥、甲秀楼、翠微园。</p><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甲秀楼由桥面至楼顶,三层高约20米,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栏杆,在闹市中自取幽静清灵,于现代文明中闪烁历史的光芒。明代吴达善题诗“为寻胜地一登楼,四面远山尽入眸。多少春光题不出,柳烟轻宕小桥头。”</p><p class="ql-block">“甲秀”取“科甲挺秀”的意思,甲秀楼是贵阳的历史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贵阳接站旅店签约后,放下行李我迫不及待打车15公里前往南明区甲秀楼。</p><p class="ql-block">我从“城南遗迹”的牌坊穿入,经过涵碧亭,跟着游人沿浮玉桥挺进甲秀楼,再逛尽翠微园。甲秀楼不收费,但必须扫码报名,每座楼阁园院是限定人数进入参观的。可以说,甲秀楼就是贵州地区明清时期的一块光荣榜。碑刻、诗文、书画、建筑、两朝文武状元郎,我不甚懂贵州,通过甲秀楼略微感知这个边远地域的一种文化精神,谁能说它是蛮荒之地,就像刚踏上贵阳这片生疏的土地,最先感知他的高原气候和地貌一般(贵阳凉爽的风吹来埋没了我的故乡盛夏暑热的印象,接车不断穿越隧道,城外公路周边是低矮的山丘连连。)。</p> <p class="ql-block">三点半出发甲秀楼,酒店门口容易打的往市区。</p><p class="ql-block">甲秀楼闲逛遇见火车上相识的天津林女士,巧了,她是贵阳飞机回程中打卡甲秀楼的。于是他乡有了临时伙伴,一起逛附近小吃街,静等日暮灯垂拍甲秀。</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