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

Camellia

<p class="ql-block">  犹记得当我看到书中第一篇诗歌时,我就被这生动,富有情感的语句深深地吸引住了。看完后,我的心底里蓦然生出了大股大股的悲凉和苦痛,接着,我大声地将诗歌读了出来,声音有些哽咽,但我仍不停歇。</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真名蒋海澄(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画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4年5月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p><p class="ql-block">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p> 内容简介 <p class="ql-block">  《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运动”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p><p class="ql-block"> 《艾青诗选》共分8辑,收入作者8年所写诗和寓言90首(篇),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而英勇斗争。</p> 诗歌意向 <p class="ql-block">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一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p> 作品主题 <p class="ql-block">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土地-农民”“太阳-光明”便是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核心意象系列,常将诗的情思引领到总体象征的层次。它们集中地体现了诗作的基本主题:对中国乡村和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光明与温暖以及所有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而深沉灼热的爱国情绪将二者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作者将朴实无华的文字化为了一把把尖利的冰锥,刺醒了国人,也刺醒了国人的斗志,使我们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土地,不让他们再受到外敌的侵害。同时,也化成了来自太阳的无法熄灭的火焰,带来了可见的光明,让我们有了必胜的决心,有了对于“真实的黎明”的向往。我想,这就是艾青笔下“土地与太阳”的真正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