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运漕镇,古称蓼花洲。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位于含山县城南40公里,距离马鞍山市区约50公里。运漕镇地处含山南端,东临和县、南濒无为、西临巢湖,三县交界,四周环水。</p> <p class="ql-block">运漕镇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年近1500年。公元530年左右,南朝梁武帝派东魏大将军候景引兵渡江,开发了这片荒芜的土地,取名“蓼花洲”。三国时,曹操举兵伐吴,在这里屯兵,为行军作战和粮草运输之便,开挖漕河。明朝成化年间,运漕镇由河名衍化而成</p> <p class="ql-block">明代以来一直是江北八大重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门内有荷塘回廊,参天大树,绿草荫荫。</p> <p class="ql-block">古镇鼎盛时期百业兴旺一片繁荣,沿街的商铺,酒楼,客栈等生意红火。</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运漕西大街的李鸿章当铺,坐南朝北,前临老街,背靠裕溪河,为五进四开歇山式悬山顶砖木结构平房,是当时运漕镇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商号。</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走进运漕古镇时,或许能够回忆起历史的一页,感受到古镇墙壁上承载的跳动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纹路纵横的木板门显得厚重而懒散,它们见证了无数商贾名流的足迹和历史故事。这些木板门上的纹路,如同岁月的痕迹,记录着古镇的兴衰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由于年久失修,这些建筑已经开始出现斑驳的墙面和破损的窗棂,原本的沧桑之中,更增添了一丝落魄衰败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一位老师看到这幢房子的模样,调侃的说:“当年潘金莲就是把撑窗户的竹杆掉下来,正好砸到了西门庆。才有了后来《水浒》和《金瓶梅》。”</p> <p class="ql-block">这所1900年法国传教士禄是遒建设的教堂,材料全部由水路从欧洲进口。可惜大门紧锁无法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圆通庵也大门紧闭,沉寂在岁月的深处,古朴而疑重。</p> <p class="ql-block">小镇传统文化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一行人中午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饭店吃了顿饭,上来的第一道凉拌“菱角筋”就惊艳到大家了。后来上来的每道都菜让我至今无法忘怀:清淡的盐水鸭肉质鲜嫩;香煎鱼外焦里嫩,囗香四溢;茭白炒肉丝,茭白鲜嫩多汁伴着淡淡的烟火气,让人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酒店小老板说从他爷爷开始到他接手,这家酒店在老街已经营了40多年了,历经三代人,是当地人常光顾的酒家。</p> <p class="ql-block"> 尽管当地政府花钱修缮了一些古迹,但老街 依旧很冷清。</p> <p class="ql-block">老街应该是一个文化载体,让初来者有鉴赏,让往来者有追忆!</p> <p class="ql-block">希望下次再来小镇除了美食还有其他的美好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