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记忆】上山下乡五十年祭

<p class="ql-block">《 説 知 青 》</p><p class="ql-block">桥</p><p class="ql-block">难忘岁月议知青,前无古人史留名。 </p><p class="ql-block">经济危机就业少,社会维稳插队中。 </p><p class="ql-block">学识浅薄顶高帽,心智历练育老成。 </p><p class="ql-block">韶华两千七百万,锻造时代众枭雄。</p><p class="ql-block">知青插队,是当年安置城市待业(实为失业)青年的一种方式。一群涉世未深的中学生,不明白国家因动乱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城市很难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接受再教育,广阔天地练红心~等口号下,为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稳定社会做出“牺牲”。</p><p class="ql-block">升学无路,就业无门,前途渺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只读了初、高中的年少学生(有些尚未毕业),被赐予“知识青年”的高帽,为让学生去响应,各种说辞“诱导”就成为必然。全国一千七百万余万“知青”以他们的青春年华被贬值消耗,为维护社会稳定买单。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再不明白知青现象出现的真实原因,的确是“冤”。知青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失业群体”这一判断,必将载入中国史册。 很少有人能正确解析产生这段特殊历史现象的真实原因(66—76文革,68—78插队,两个十年关系密切,不是巧合)。总结历史为了不再走弯路,不再人云亦云,也是为了下一代人能正确认知知青历史,面向未来。对亲历岁月的“觉悟”是进步。知青插队后被认定“就业”计算工龄,是对其失业历史的回答。时光流逝,最好的生命年华被“荒废”,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回忆知青经历,是对青春的怀念,但捂着伤口唱“赞歌”也常令人无语。</p><p class="ql-block">以民生为本,拨乱反正的中央,以结束上山下乡的“决定”,对上山下乡做出了“历史性否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在谈到知青工作时说: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却得到四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国家不满意。一件事干到了各方都不说好的地步也是够极致的了。为啥会这样?说到底,就是“违背民心”。纠偏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正确抉择!</p><p class="ql-block">知青自己不应再继续沉浸在“洗脑综合症”里“自作多情”。我们的青春没有“无悔”的资格,因是被动的服从,不是自主选择 “悔”无从说起。</p> <p class="ql-block">《晚霞忆华年·泪说知青》</p><p class="ql-block">桥</p><p class="ql-block">泪说“知青”,悲壮历史,芳花转瞬白头。任年少无邪,叹上尘钩。且发闲怨轻恨,洗脑事、欲诉还休。思来瘦,非饮老酒,醉入寒秋。</p><p class="ql-block">咻咻,经济危机,千万人失业,城里难留。念维稳事大,号令红楼。惟有蹉跎岁月,知忆我、终生凝眸。凝眸处,青史又添,一抹新愁。</p><p class="ql-block">(观数场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年演出有感,捂着伤口唱怀念的青春之歌“可谓:知青不晓当年恨,桑榆犹唱昨芳华。)</p><p class="ql-block">知青记忆是国家苦难经历的一部分。66年“文革”开始,动乱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城市很少有新就业岗位 。68年始大规模动员知青上山下乡,至78年全国约一千七百万余知青插队。1978年,发生云南农场知青因反对将其改为农场职工和要求返城,三百余人集体绝食,一百多欲赴京请愿的知青途中在昆明火车站外卧轨,一人面对中央调查组,慷慨陈词,当场割腕,以死相拼,成为知青插队之绝唱。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下决心结束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四十五年,国家发展真正进入快车道。77高校恢复招生,使中学生有升学、就业、自我创业等发展机会选择。有谁不愿意中学毕业后能继续高校学习,而去农村插队?喊过扎根农村干革命,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需要的的地方去的“热血青年”,如今还有几人在农村?有人说知青经历对人意志品质有磨练,但入高校学习,当兵,进工厂是对人更好的磨练和增长才干途径。但我们无权选择自己的理想道路,只能插队。</p><p class="ql-block">现在有真正的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知识青年,深入乡村当村官、驻村书记,精准扶贫…发展高新科技农业,无土栽培,恒温大棚、滴灌、新品种种养殖业,无人机施肥、杀虫,全自动机械插秧、收割…他们新“插队”~使农村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缩小城乡差别才不再是“口号”。</p><p class="ql-block">正视历史,特别是苦难历史需要勇气与远见卓识,捂着伤口唱自己的青春“赞歌”,内心还在挣扎,对知青 是“失业群体”,发挥了缓解城市新生劳动力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的“功绩”还不自信。我们功在当代,利在社会维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