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水珠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水珠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家乡的山上生长着一些野生菌子,那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夏季不容错过的一场饕餮盛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夏天,雨水渐多,一阵热头一阵雨的天气最有利于野生菌子的生长,菌子们雨后春笋般地撑起了小伞。拾菌子的人也多了起来,说是“拾菌子”,“拾”的意思是从地上捡起来,感觉不费吹灰之力。而野生的“菌”,是山珍,蕴藏着大自然的精华。事实上,拾菌子就像捉迷藏,要有一双慧眼,识得了菌子的生长环境,辨得出菌子有无毒性。“拾菌”用“寻菌”更贴切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戴穿落叶忽起立,拨开落叶百数十。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莼丝无点涩。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宋代杨万里的这首诗将菌子的生长环境、样子、味道都动态地描写出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上常见的菌子有青头菌、一捏青、牛肝菌、黄老人、苦里子、白风菌、鸡枞、灵芝等。其中青头菌、一捏青是多数人的最爱。今年7月,美国财长耶伦访华,第一餐就在北京一家云南菜馆点了四道云南特色菌子一捏青,可见菌子像一个大家闺秀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干巴菌、鸡枞、灵芝则价格昂贵,是菌类中的奢侈品,不是一般人家消费得起的。而上世纪八十年代,菌子是村里人家餐桌上的常客,夏季的清晨,随便往后山溜达一圈,便可捡到一天的下饭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曾经吃惯了窝头的味蕾几度迷失在饮料方便面这些带有防腐剂甚至有害物质的深加工产品中突然有一天又开始回归,这种应季的原生态、无污染、高营养价值的菌子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从此,洛阳纸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菌子并非都是柔情美味,“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埋山山。”菌子是能毒死人的,每到菌子上市,为防市民吃菌子中毒,社区都要老生常谈,作科普提醒。可民以食为天,谁会对菌子记仇呢,前面有人倒下了,还有很多后继者;躺过一次板板,一旦起身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拾菌子的人分两种,一种拾的是钱,是生计;另一种拾的是乐趣,是心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里拾菌子的人属于前者。他们各自天不亮就出发,拿着手电筒,孤身深入山林中,钻刺棵子、攀岩走壁、踏遍沟沟洼洼。常拾菌子的人有自己的路线,知道菌窝,那是他们各自的秘密。菌子小的时候,他们像松鼠一样将菌子藏在腐叶下,待到菌子长大再去采摘,而菌子的成熟有时是一夜之间的事,他们不惜守在菌子窝边,像小时候守在鸡窝旁等候鸡蛋一样。有时满载而归,有时空手而返。拾来的菌子,将好的挑选出来,分门别类,待价而沽,卖给收菌子的人。卖样差的洗洗自家吃。在没有机会成本的前提下,这是一种无成本的收益,因而乐此不疲,一家倾巢而出,不放过菌子的整个生长期,当然,风调雨顺的年份,也有一笔可观的收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我们属于后者,约上几个好友,寻一座风水宝地,借着双休日亲近自然,不问收获。昨夜下了一场雨,空山新雨后,清泉石上流。整个山林一碧如洗,空气中弥漫着树木的清香。一行几人手拿坚硬的树枝,既当拐杖又当工具,隐没在山林。双眼睁得像铜铃,对着蓬松隆起的松针腐叶指指戳戳,希望在下面发现惊喜。每发现一朵就抑制不住的兴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惊叫声随风断续。相约归来,在山脚的农家,拼拼凑凑挑挑拣拣,能吃的也有一小盆,配一只土鸡,香气四溢,大快朵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朋友圈有个姐姐,最喜欢拾菌子,基本上从五月到十月都见她发拾菌子的图片,她说,拾菌子不是为了吃,那是一种乐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是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奇遇”;是可以治愈烦心事的良药。看那一朵朵的小精灵,立在枯叶蔓草间,瞅着一波又一波拾菌人从身边走过,叹前边人的有眼无珠,庆幸花落我家的眼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啊,食菌之乐,拾菌之乐,食菌者不知拾菌者之乐,拾菌者之乐不在菌,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菌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然是懂得回报的,靠山吃山,守住这一座座青山,便守住了这一朵朵精灵,菌子还是那些菌子,味道一直是那个味道,是宋代杨万里口中的味道,是美国耶伦口中的味道,是寻常百姓口中的味道,是历久弥新的自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20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