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杨杨

<p class="ql-block">  8月19日晚上,在临汾大剧院观看由翼城县琴蒲剧团演出的蒲剧《鞭打芦花》。鞭打芦花讲述的是在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闵子骞一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樟棉,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寒冬腊月外出时其父发现了这件事,决定休了李氏。但闵子骞念及李母13年养育之恩,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的故事,后人把这一故事称“鞭打芦花”。又有诗称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有蒲剧、豫剧、北京琴书、单弦、二人转等多种曲艺形式的《鞭打芦花》。</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戏的人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即使有年轻人看戏也是陪着老者去的,不入戏。戏曲逐渐被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取代,淡出人们的生活,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生活单调,看戏是一种向往并奢侈的文化生活。经常跟上大人逢集赶会或去亲戚村里去看戏,高亢嘹亮的唱腔,优美的台步和染板的音乐吸引着观众,喝彩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最有名的是运城蒲剧团及王秀兰、张庆奎、筱艾娜等知名艺术家的演出,万人空巷。村里年龄大的人对看戏达到了痴迷程度,有“三天不吃饭,也要看存才挂画”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看戏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上过几年学,热爱蒲剧,经常领我看戏并给我讲戏曲故事。小时候不一定能看懂戏,但一进入戏院,那种震撼的场面深深感染着我。喜欢那种喊破嗓子的吼声,喜欢震耳欲聋的乐响,喜欢精辟的台词,喜欢人头攒动的热闹的场面。随着到了买票的年龄,手头拮据无钱买票,经常和小伙伴翻墙进入戏院,逃票看戏,没少折腾。</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戏的人少了,演出也少了,即使唱戏都是婚丧嫁娶或喜庆包场,不需要买票,只要是有时间能遇到我都会去看,单位同事知道我有看戏爱好,也经常送票给我,从戏曲中体味乐趣,感受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看戏,与戏曲有缘。戏曲能够起到宣传教育群众、传播正能量作用,希望家乡蒲剧永远繁荣,常唱不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