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癸卯年七月下旬,流光似火,我随县作家协会组织的“感恩共产党,探访井冈山"活动,赴井冈山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旅游,所到之处,灵魂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特写拙文赋小诗以记!一一题记</p> <p class="ql-block"> 探访井冈山 </p><p class="ql-block"> 文/ 刘细云 </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赣湘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吉安市,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被称为“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拥有辉煌的历史和绮丽的自然风光,是一个集传统教育和旅游于一身的红色革命圣地,也是我心中向往已久的地方,这个盛夏,得以成行,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探访活动。 </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说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不是指它的海拔高度一千多米,而是指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之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可以说,没有井冈山就没有新中国。井冈山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的第一,它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被誉为红色革命的摇篮。新中国第一个造币厂,建在这里,第一个红军医院,设在这里,第一个被服厂,建在这里,太多感人的革命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星星之火,培育出了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队伍进入井冈山,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在宁冈胜利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井冈山,有新中国的5位元帅、3位大将、15位上将、21位中将、12位少将在这里浴血奋战过,在腥风血雨的战斗中,牺牲的仁人志士达4.8万人,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人,很多人成了无名英雄,长眠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两旁的青松应着一级级台阶,纪念碑高高地耸立,仿佛在讲述着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记录着那段历史。袁文才、王佐、伍若兰等这段历史中的重要人物,我们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感慨,也为他们的遭遇扼腕。</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茨坪镇毛泽东故居和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听讲解员讲述“黄洋界的炮声”和英雄们的事迹、见到当年毛泽东的亲笔手稿《西江月·井冈山》和《水调歌头·重回井冈山》、看艰苦条件下的煤油灯、将士们的简陋居室、残墙上的弹痕累累时,眼前浮现一个个画面,可以想象当年战争和先辈们朝不保夕的残酷,但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将士们始终保持革命的英雄气概和必胜的信念,正是这支英雄的军队用鲜血染红了井冈山的这片土地,滋润了一草一木,如今的井冈山,已经是“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一片祥和、安宁、生机勃勃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是信仰之山,精神之山。走出伟人旧居,我们来到房前宽敞的院落,环顾四周,四面青山雾气缭绕的大井村里,一棵神奇的“合欢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据介绍,原来这里是两棵树,却慢慢神奇地扭在一起长成了一棵树,繁茂的枝叶,缠绕的枝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令人动容,这是“军民一家亲”的真实写照,真是苍天有眼,见证历史。树前有一块读书石,据说是当年毛泽东读书、批阅文件和作出重要指示的地方,可以想象当年将士们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党的绝对领导,以及与人民心连心的思想作风。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如今井冈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来井冈山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人络绎不绝。鲜红的旗帜、握紧的拳头、铿锵的脚步,坚定的誓言,成了井冈山独特的风景。人民不会忘记,不忘那段峥嵘岁月,铭记那些先烈功勋,传承红色基因,让这笔宝贵财富、让井冈山精神世代相传,永放光芒。 </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也是生态之山,财富之山。井冈山具有无可比拟的“绿色资源”:黄洋界的奇峰险石、五龙潭的宜人瀑布、历经岁月却依然挺拔的青青翠竹,迄今保存最完整的7000公顷原始森林、国家38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还有全世界仅有的常绿阔叶林……井冈山还是避暑胜地、天然氧吧。走在山间,空气清新怡人,没有高空反应和负重的感觉,宛如仙境一般,一代学者郭沫若游井冈山后写下“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名句。江山如此多娇,人道是“黄山奇、泰山雄、庐山幻、峨眉秀”,而五百里井冈山兼而有之,大自然用独特的构造,铸就了这座多姿多彩的旷世奇山。这里还有我国最值钱的山峰——五指峰,群峰横亘连绵,宛若五指,乾坤在握,国家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的百元大钞背面图案正是五指峰。 </p><p class="ql-block"> 几天的风尘仆仆,感受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我们的灵魂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是啊,红色是中华民族的根,井冈山是红色革命的魂,这里处处印下不可磨灭的“井冈红”。滔滔赣江水,巍巍井冈山,我站在山脚下,仰望着那屹立山头的红色火炬,不禁吟诵出心中的赞美诗: </p><p class="ql-block">起义赤旗当顶飘,井冈星火耀苍霄。</p><p class="ql-block">燎原霹雳披荆棘,漫海风云卷怒潮。 </p><p class="ql-block">创业开基功不朽,求贤任命德恒昭。</p><p class="ql-block"> 江河之水流无尽,后浪应超前浪高。</p> <p class="ql-block">井冈行吟(组诗)</p><p class="ql-block">1.红色摇篮属井冈,风云弥漫救存亡。</p><p class="ql-block">当年地界深山里,升起一轮红太阳。</p><p class="ql-block">2.赞井冈山</p><p class="ql-block">起义赤旗当顶飘,井冈星火耀苍霄。</p><p class="ql-block">燎原霹雳披荆棘,漫海风云卷怒潮。</p><p class="ql-block">创业开基功不朽,求贤任命德恒昭。</p><p class="ql-block">江河之水流无尽,后浪当超前浪高。</p><p class="ql-block">3.井冈山行</p><p class="ql-block"> 草绿花红不用裁,驱车千里莫徘徊。 </p><p class="ql-block"> 井冈更有青青竹,细雨清风待客来。</p><p class="ql-block">4.井冈山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松柏森森呈壮悲,功勋不朽范长垂。</p><p class="ql-block"> 图存敢雪滔天耻,抵死争教上国危。</p><p class="ql-block"> 浴血杀身成烈士,回峰转路仰丰碑。</p><p class="ql-block"> 我来拜谒英雄魄,好记当年慷慨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刘细云 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嘉鱼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热爱教育,热爱文学,教育教学论文和各类征文,曾获国家级和省、市、县级奖项,指导学生作文荣获国家级优秀指导老师“二等奖”,2022年七月被中国诗书画大赛组委会授予“当代文化传播使者“荣誉称号。文学作品发表于《中华儿女》《湖北日报》《武汉文学》《大众日报》《劳动时报》《九头鸟》《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汴梁晚报》《齐鲁在线》《中国记录者在线》等各级各类杂志报刊和网络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