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燃情八月,是丰收的季节,我们继续在北师大开展学习之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聆听了李蓓蕾博士的讲座《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李博士从“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学生的问题行为为什么无法改变”“家长工作为什么难做”三方面阐述了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她以先进的理论、典型的案例从心理角度深度分析了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李博士学识渊博、语言生动、娓娓道来,学员们听后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 下午,德育专家朱洪秋博士为我们开展题为《校长的德育领导力》的专题讲座,他用实际德育案例引领学员们以“三阶段四环节”简约化、操作化、效能化的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规律。朱博士还就如何建设中小学一体化德育建设进行阐述,从提升德育干部、班主任和家长德育基本功三方面强调德育治理体系的重要性。朱洪秋博士的讲座让我们方向明、思路清,各学员听后受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 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学习收获满满,将在今后教育教学中为学生点亮心灯,赋能前行。</p> <p class="ql-block">【学员心得】</p><p class="ql-block">怀集中学副校长李波明:</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在北京师范大学听了李蓓蕾博士和朱洪秋博士分别讲授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和《校长的德育领导力》讲座,强烈地感受到专家扎实的学术能力和高超的讲解能力,下面把学习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p><p class="ql-block"> 上午,李蓓蕾博士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鲜活的案例,她分析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从“能不能学”“愿不愿学”“会不会学”三个角度出发,为大家分享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和应对方法;从策略角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得高效的学习方法,以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下午,朱洪秋博士在讲座中提出了“三阶段四环节”的育人模式,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始于思考,源于实践,成于坚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系统全面且重点突出,让人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集县爱莲初级中学校长植中海:</p><p class="ql-block"> 上午,李蓓蕾博士以鲜活的事例、详实的数据、朴实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育的热点问题。对我来说感受颇深,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了解读懂学生个体、巧用表扬激励、因材施策是这堂课最大的启发。表扬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手段。每个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蕴藏着闪光点,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时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些叹息。不要怪学生思想品德差、基础薄弱、家庭教育不到位……,要多学习运用科学教育理论,从自身教育方法上找原因,要看到学生人人有才,但人无全才,只要扬长避短,多加培养,定能使他们成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集县凤岗镇初级中学校长高求知:</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听完李蓓蕾博士的讲座,收获满满。初中,是学生思想行为变化最突出的时期,而大多数教师因为不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面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变化束手无策。</p><p class="ql-block"> 作为校长,应想方设法,多为老师提供类似的研修学习的平台,让老师多接触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并切实应用于教学实践。而作为校长本身,也应不断加强自身领导力提升,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集县教育幼儿园园长林静:</p><p class="ql-block">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朱洪秋博士分享了研究成果,以“建模型”方法论为例,结合实际工作问题引领我们运用“三阶段四环节”的德育工作模式,解决学校与班级的德育热点焦点问题,可操作性强、接地气,给予我启发和指引。</p><p class="ql-block"> 的确,我们学校要建立现代化的德育体系,苦练三个“基本功”,立足于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实际与生活,家校协同、激励他们,促进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最终达成共识,达成自主发展、全员自治的德育工作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集县汶朗镇中心学校校长梁国雄:</p><p class="ql-block"> 下午聆听了朱洪秋博士关于“新德育”行动研究专题讲座《校长的德育领导力》,仿佛给我打开“天眼”,打通“任督”,给自己平时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一,学习是一个平台,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进行思考,是成长的一个过程;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思考,是学以致用的一个提升;学习必须要进行分享,形成分享是美德、分享是学习、分享是成长的理念。其二,通过这次讲座的学习,我更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工作开展前,首先要有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坚持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做好摸底和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开展工作中要按照“三阶段四环节”的模型去推行,照顾到每个层面人员的感受和参与,也照顾到每个层面问题的分析到解决的过程。其三,对我感触很深的,就是德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形成一个标准,做好学校顶层设计的规划:详细的工作布置要求落实到每周、每学期、每一年、每三年,同时每个部门每一周的工作都用这个模式去铺开。学校开好不同学段学生的动员会,开好各学段学科老师的工作布置和规范要求的分组会议,定好评价的标准、任务、时间表和整改措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集县凤岗镇初级中学副校长高远军:</p><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聆听了李蓓蕾博士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的专题讲座。李博士以先进的理论、详实的案例系统地阐述了学生不爱学习和学生问题行为无法改变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在李博士的讲座中,我对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也深深认识到自身的理论水平、业务修养还需大大提高。今后,我将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结合工作实践,勤反思、勤分析、勤总结,在教育教学专业化道路上不断前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集县凤岗镇中心小学副校长陈英明:</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了北师大教育部李蓓蕾博士的《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专题讲座。她的讲座从“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学生的问题行为为什么无法改变”、“家长工作为什么越来越难做”三个方面为我们作了精彩的发言。李博士通过国内外大量的数据统计、精彩的图文分析、视频案例等,为我补上了在教育教学中最欠缺也是最迫切补上的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短板。李博士整场讲座的内容极其丰富,金句不断。我认为里面的很多知识对自己之前的认知都是颠覆性的。比如对“因材施教”概念的理解、对“问题行为”的界定、以及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等等,之前对这些知识很多都是知之然,不知所以然。听了讲座,如醍醐灌顶,终身受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集县梁村镇永镇初级中学副校长杨衍能:</p><p class="ql-block"> 怀着希望,担着使命,带着问题,一路向北,远赴北京师范大学充电补能,参加校长专业能力提升研修!今天北京的阳光明媚,气温适宜。一大早,我怀着美好的心情,带着空杯的心态一早到达了教室,静候教授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由北师大教育学部讲师,硕导李蓓蕾博士给我们带来了主题为《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专题的讲座,李博士给我们分享了“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学生的问题行为为什么无法改变”“家长工作为什么越来越难做”三个方面的精彩内容。今天李博士分享的三个问题切合当下教育实际,讲座高屋建领,理论引领,案例分析,给策略,讲方法,充分展示了北师大最牛学科——心理学之所以“牛”,之所以为一流的学科的强学科风彩!李博士结合大数据,结合问题实际,深入浅出,覆盖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化的育人环境,给予自己要解决当前学校现实问题指引了方向,标示了出口,受益良多!感谢李博士,为李博士点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集县梁村镇中心初级中学副校长李道安:</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今天下午朱洪秋博士的讲座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他以“我有一条万能公式,能解决所有问题”为开场白,一下子激发起所有学员兴趣。接着把“三阶段四环节”这条万能公式进行详细的阐述。朱博士运用大量的生活例子,设置情境,通过现场提问、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员听有所悟,学以致用。最后,他还讲了六大教育原则、班主任“五治”、德育干部基本功与德育模型建构等理论。通过这一次讲座,我感受最深的是:一间学校最佳的管理境界是无为而治,要达到这个效果,必须要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以制度管理学校。面对问题时,要运用“三阶段四环节”这公式,抓住问题的本源,化繁为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集县梁村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慕有东:</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聆听了朱博士关于中小学德育实践分享,让我们怀集县校长品尝到了一餐德育"盛宴",让我如沐春风,心中感慨万千……朱博士的演讲风格独树一帜,佩服……佩服……他从自己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分享,从实践上升成理论。德育工作是讲究技巧的,有效模块化管理方式。如开展班会的“会前(自我认识),会中(同伴分享,达成共识),会后(落实行动)”。打造构想一个合适德育框架,框架打好了,我们做起事情,就简单了。学生是解决问题的专家,鼓励师生的三大功能。让学生有了快乐感,老师也就有了幸福感!我想,每个学校工作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有现成的套路,只有靠我们不断去思考,不断地实践才能获取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高远军 林静</p><p class="ql-block">图片:学员们</p><p class="ql-block">初审:李波明</p><p class="ql-block">终审:梁海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