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减少课堂里的“吃瓜群众”

育竹成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课堂里的“吃瓜群众”,就是那些在课堂里无所事事、懒得去想,更懒得去做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减少吃瓜群众,对症下药的办法就是八个字:赋予角色,任务驱动。具体地说,就是赋予学生六种不同的角色和任务。</p><p class="ql-block"> 复述者——讨论之前,教师告诉学生:“讨论之后,我会请你复述刚这位同学的分析!”这句话,自然会促使所有同学认真倾听,尤其是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吃瓜群众”。</p><p class="ql-block"> 总结者——讨论之前,教师告诉学生:“讨论之后,我会请你总结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这个任务要比单纯复述复杂得多,不但要倾听、甄别每位同学的分析,还要对其进行筛选、整合、排序和表达。</p><p class="ql-block"> 评价者——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最容易成为“吃瓜群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评价者”。教师可以根据展示内容的特点制定评价指标,并让全体学生参与评价,也可以给每个小组(或每个学生)以一定量的投票权,展示结束之后再公开投票。</p><p class="ql-block"> 点赞者、找碴儿者、补充者——小组展示前,请所有小组的组长抽签决定自己小组的角色。“点赞者”要进行肯定、表扬,“找碴儿者”要指出不足和疏漏。同样,抽到“补充者”的小组,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其他小组展示后进行补充、完善。</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了自己的角色和任务,课堂里的参与者和思考者便会逐渐多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