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几天母亲住在我家,除了每天照顾好一日三餐,看她老人家精神状况还不错,就准备带她去外面转转。天气热,秦岭峪口里面最近又不安全,不知道往那转。突然看见朋友圈有人去铜川棉花库堡,我们也没有去过,就出发去铜川耀州。</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向北,驱车大概快2个小时,先导航去了网红打卡地,棉花库堡</p> <p class="ql-block">棉花库坐落在现在的药王谷,上世纪50年代末的时候,中苏关系紧张时,国内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资源紧缺,便在耀州挖了几十孔窑洞,用以储备棉花。</p><p class="ql-block">棉花仓库始建于1968年,于1970年建成,最宽处约有百米。两侧根据地势,修筑窑洞46孔。不少窑洞后壁都和另外的窑洞有通道连接,这样是为了方便转运装卸和利于通风。窑洞口宽阔高敞,这样载重卡车可自由进出运送货物。</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变化,棉花库做为战备储存物资的功能已经不复存在,当地政府在棉花库原有窑洞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维护和改建,新修了欧式风格的古堡建筑,红色砖块砌成的堡垒尖顶圆拱、巍峨耸立,竟有一种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老妈在我们的鼓励搀扶下,也登上高处</p> <p class="ql-block">转完棉花库,已经中午1点多了,先找地方吃饭。我们开车往耀州市区里走,在区委对面找了个红星酒楼吃饭,点了特色面食窝窝面和酸菜鱼,等饭的时候,我领着母亲转了旁边的文庙街</p> <p class="ql-block">饭店的旁边还有耀州中学,听服务员说只有高中部。这么气派的校门,一定是耀州最好的高中了</p> <p class="ql-block">哈哈,我们要的窝窝面上来了,原来像平时吃的麻食,但比麻食精致讲究。自己感觉口感比麻食好。</p><p class="ql-block">窝窝面是耀州的名菜。成品面形浑圆,漂浮碗内,汤清味鲜,红绿相映。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耀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我们来到药王山景区,买票进去后(每人70元,65岁以上免票,感觉票价有点高),因为天气太热,我们在大厅外面的长凳上休息了半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有点晚了,景区观光车只能坐半程(只负责拉到山顶,自己往下走),不知道从山顶走下来有多远,怕母亲走不下来,我们就没有坐观光车,自行走了100多米到山中央开始参观游览,母亲看见要上很多台阶才能去看景点,就选择坐在广场小卖部门口休息等我们。</p> <p class="ql-block">药王山原名五台山,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景区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历代修建的宫观庙宇使其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药王山石刻遍布全山,是中国保存北朝和隋唐造像碑最多的地方。景区分为南山和北山两大区域,其中最大的看点是药王大殿,它是明代所建,建筑古朴,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山上植被丰富,蚊子也特别多,我们不停的拿帽子扇,还是被蚊子咬的满腿包,又没带花露水或清凉油,只能忍着痒。</p> <p class="ql-block">1937年6月,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来到药王庙,对药王山隋唐以来的摩崖造像做了测绘,留下了林徽因在药王山摩崖造像西边体量最大的那座圆雕坐佛之上做测绘记录时的照片,十分珍贵。</p> <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过了5点半,我们到摩崖造像馆时已经关门了。我们便往下返,与母亲汇合,见到母亲后我们一起下山,到大门口时,正门已经关了,我们随景区内干活的工人从距离正门50多米的右边小门出了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