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人对于穴位养生都非常热衷,但知道正确找穴位的人却很少,而且穴位还非常难找,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女人的七大“黄金穴位”,来了解下它们分别都有哪些功效。</p><p class="ql-block">足三里,按摩足三里、胜吃老母鸡</p><p class="ql-block">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有些人吃东西就发胀、老是嗳气、胃痛,也可用来调理脾胃,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就能增加胃肠消化道动力。</p><p class="ql-block">合谷穴,镇静止痛、治疗感冒</p><p class="ql-block">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提示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如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p><p class="ql-block">气海穴,促进肠道消化</p><p class="ql-block">气海穴为任脉的首要穴道,为丹田之所在,称为生气之海。按摩气海穴有强壮作用,还能促消化、益气通阳。</p><p class="ql-block">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是说气海穴有强壮全身的作用。临床验证,气海穴确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的作用。对先天体质虚弱、后天劳损太过者有很大的保健作用。按摩气海穴的好处可以帮助解决大便不通、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p><p class="ql-block">关元穴,调节内分泌 治痛经</p><p class="ql-block">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p><p class="ql-block">常按摩关元穴,可以起到治痛经、补肾虚、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的功效。</p><p class="ql-block">涌泉穴,改善体内循环 促进代谢</p><p class="ql-block">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乃是肾经的首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膻中穴,活血通络 治疗“气”病</p><p class="ql-block">在人体躯干的黄金分割点上。提示膻中穴的具体位置为人体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按摩膻中穴可以扩张血管,调整心脏功能,还可治疗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呃逆等症。</p><p class="ql-block">按摩膻中穴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刺激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及消化道内腔径等作用,有效治疗各类“气”病,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证,如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p><p class="ql-block">风池穴,缓解头晕头痛</p><p class="ql-block">风池穴是一个祛风散寒、疏解头部经络、治疗头晕头痛的要穴,它在耳后稍下的位置(即颈后凹陷处)。其能治疗揉眼、眨眼等由颈椎病引起的眼睛供血不足、减缓偏头痛、治疗鼻塞晕眩等症状。</p><p class="ql-block">减缓偏头痛:突发偏头痛时,可以用自己的两个中指重力按压双侧风池穴,一边按一边揉,连续按压3分钟,再配合按压患侧的太阳穴3分钟、合谷穴1分钟,偏头痛的症状即可缓解。</p> <p class="ql-block">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一共八个穴位,所以叫做“八髎”,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p><p class="ql-block">八髎穴位于我们人体的腰骶部位,这个部位恰好是女性子宫的位置。八髎穴是盆腔的气血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所以一定不能让它有任何瘀阻!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经常艾灸这个穴位,就是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的向子宫传导热力和药效,温润子宫。</p> <p class="ql-block">三阴交属于足太阴脾经腧穴,还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所以叫三阴交。</p><p class="ql-block">咱们知道,脾主统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肾又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气足则天癸至,肾气衰则天癸竭。而且这三条阴经的经脉循行不仅经过小腹,经筋还在阴器环绕聚集,并且还和冲(血海)、任(主胞宫,阴脉之海)、督(阳脉之海)、带脉(固摄下元)有密切关系。</p><p class="ql-block">这就奠定了三阴交能补益肝肾,调和营血,通经活络,还能健脾利湿,所以三阴交不仅能治血,还能补血。</p> <p class="ql-block">1.扁桃腺疼痛——合谷穴</p><p class="ql-block">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指压“合谷”对于缓解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还对于缓解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p><p class="ql-block">2.消除失眠症——摩擦涌泉</p><p class="ql-block"> “涌泉穴”在脚心斜走处,用手摩擦脚也可以。但是使用脚心相互摩擦,能同时刺激双脚的“涌泉穴”是比较合理的。如此反复做三十六回,不久就会安稳入睡了。</p><p class="ql-block">3.自汗、盗汗——阴谷、肾俞</p><p class="ql-block">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在膝盖关节内侧的“阴谷”与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肾俞”,对多汗症非常有效。</p><p class="ql-block">4.低血压——百会穴</p><p class="ql-block"> “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会觉得很舒服。</p><p class="ql-block">5.风湿疼痛——内关、外关、百里</p><p class="ql-block"> 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p><p class="ql-block"> 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有效。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须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操作数次。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可按压患处,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p><p class="ql-block">6.感冒、发烧——大椎</p><p class="ql-block"> 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头。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大椎”的穴位。强力按压此穴位,能帮助退烧、快速缓解感冒的各种症状。</p><p class="ql-block">7.高血压——“高血压点”</p><p class="ql-block">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做10次。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p><p class="ql-block">8.更年期——血海</p><p class="ql-block"> 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慢慢的吐气,用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以大拇指继续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每天坚持不断的做,定会减轻更年期令人厌烦的症状。</p><p class="ql-block">9.解宿醉——摩擦足背</p><p class="ql-block"> 在足背有“太冲穴”,对于宿醉有极佳效果。“太冲穴”位于脚中指拇趾与脚板中央之处。其方法为站立着,用一只脚踏另一只脚背之中腹,如此交替的做即可。宿醉后的第二天早上会头痛,但不用但心,只需持续做此足背摩擦运动,三分钟后,头脑就会非常清醒。</p><p class="ql-block">10.喉咙痛——尺泽、上尺泽</p><p class="ql-block"> 喉咙痛可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就是“尺泽”。“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p> <p class="ql-block">11.假性近视、眼疲劳——眼周、行间</p><p class="ql-block"> 假性近视和眼睛酸痛都是眼睛疲劳所引起。现在为你介绍消除眼疲劳的穴道指压法。</p><p class="ql-block"> ①轻按眼睛周围——将眼睛闭上状态的眼皮轻按到稍微有疼痛感。按法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眼窝。</p><p class="ql-block"> ②“客主人”穴——指压此处视神经,能消除眼睛的疲劳。指压时一面稍强吐气一面使用手掌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p><p class="ql-block"> ③“行间”——是位于脚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这是针对眼睛和肝脏的穴道。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强压到稍微有疼痛感,如此重复2-3次。这个穴道对运动不足、暴饮暴食而引起的眼睛疲劳最有效。</p><p class="ql-block">12.肩膀肌肉僵硬、酸痛——天柱、肩井</p><p class="ql-block"> 能缓解肩膀僵硬、酸痛的穴位有二处。一处是颈脖子左右2厘米处的“天柱”、第二处是“肩井”,一压即疼。指压这二处穴道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钟,如此重复10次,就可有效缓解肩膀僵硬、酸痛。</p><p class="ql-block">13.鼻塞、流涕、打喷嚏——迎香</p><p class="ql-block"> 指压“迎香”,对去除流鼻涕、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之感都很有效果。“迎香”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先深吸一口气,将食指置于其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如此重复10次就能缓解鼻塞、流鼻涕。刺激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复活,使你能辨别各种香味激起食欲。</p><p class="ql-block">14.腰痛——摩擦腰部</p><p class="ql-block"> 腰部摩擦法为手掌按于腰部,而后大力的上下摩擦,透过此摩擦可刺激与腰痛有关的经络和穴位,如“命门穴”“肾脉穴”“志室穴”等,而使腰部觉得轻松。</p><p class="ql-block">15.风湿、关节痛——摩擦膝盖</p><p class="ql-block"> 平常若能做预防膝老化的膝盖摩擦法,根本就不心担心自己会有风湿症,其摩擦方法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用双手抱住膝盖使劲地摩擦,膝盖内侧也做同样的动作。膝盖摩擦法可利用空闲休息时轻易做到,摩擦到膝盖发热最好。</p> <p class="ql-block">16.慢性胃炎、胃痛——中脘</p><p class="ql-block"> “中脘”是针对胃肠病不可缺少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央。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使劲地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p><p class="ql-block">17.老花眼——“胃肠点”</p><p class="ql-block"> 指压“胃肠点”既能延缓身体老化,也能预防眼睛老化。“胃肠点”位于手掌生命线的正中央。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约6秒钟,每回做20次,每天做5回。</p><p class="ql-block"> 指压左手则对右眼有效,指压右手则对左眼有效。其次采用相同要领指压后颈左右2厘米处穴道,此处穴道是有名的“眼点穴”和“天柱穴”。</p><p class="ql-block">18.肋间神经痛——外关、临泣</p><p class="ql-block"> 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是“临泣”穴。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就能去除疼痛。</p><p class="ql-block">19.麻疹——里内庭</p><p class="ql-block"> 脚部第二趾趾根下的3厘米左右处称为“里内庭”,一面缓缓的吐气6秒,以免用两手的食指及中指强力按压至会疼痛。重复做30次。</p><p class="ql-block">20.目眩、头昏眼花——中渚穴</p><p class="ql-block"> 缓解头晕目眩的穴位称为“中渚穴”,是在小指与无名指指根间下2厘米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此穴位对目眩、站起来头昏眼花会马上见效,请务必记住。</p> <p class="ql-block">21.膀胱炎——中极</p><p class="ql-block"> 首先将肚脐到耻骨连成一线,将线五等份,由下算起1/5处的穴位称为“中极”。此穴不但能增强精力,对泌尿系统也有效果。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p><p class="ql-block">22.气喘——治喘</p><p class="ql-block"> 为防止气喘,在突出的第7颈椎下的“大椎”,与其左右2厘米处,有一称为“治喘”的穴位,按压该穴位对气喘非常有效果。一面缓缓的吐气,一面用力按压6秒钟,重复做3次。</p> <p class="ql-block">24.四种怯寒症——气海、梁丘、梁丘、腰之阳关</p><p class="ql-block"> 以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在肚脐3/10的位置,称为“气海”,对付脚部寒冷的穴位称“梁丘”。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该穴。肩膀及手腕寒冷的情况,用于上半身寒冷时的穴位,称为“梁丘”。请在脚踝根的凹洼处。腰部寒冷的情况。此穴位称为“腰之阳关”在第四腰椎与第五腰椎间的凹洼,上面四个穴位指压时,请把大口吸的气缓慢吐出,每6秒钟按压一次,做10次。</p><p class="ql-block">25.妊娠恶阻——天柱、三阴交</p><p class="ql-block"> 呕吐、恶心,可指压“天柱”和称为“女三里”的“三阴交”。天柱是在后颈凹洼下方2厘米之处。用两手握拳的同时,一面吐气,每隔一秒钟强力敲打。每10次为一组,一面稍做休息,做10组。</p><p class="ql-block">三阴交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至6厘米左右以上之处。与前面相同的要领敲打,做3组。</p><p class="ql-block">26.闪腰、慢性腰痛——上仙点</p><p class="ql-block"> “上仙点”位于第5腰椎正下方凹处,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就能使疼痛减轻。</p><p class="ql-block">27.湿疹——治痒</p><p class="ql-block"> 止痒、祛除湿疹的穴道之一称为“治痒”,刺激此穴位,有止痒之效。治痒穴是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即可止痒。</p><p class="ql-block">28.胃疼及腹痛——腹部摩擦</p><p class="ql-block"> 方法十分简单,用手掌以画圆的姿势摩擦腹部,首先将右手放在右胸部下,依逆时针方向,由上腹部绕到下腹部,再通过左腹部回到原来的位置,接着用左手同样从左胸部开始绕圈,用右手、左手交替使用,合计三十六回即可。此腹部按摩法能消除消化器官的疲劳且强化之,持续做下去,胃肠会好转。同时也能预防胃痛、腹痛。</p><p class="ql-block">29.手腕筋肉疼痛——肩井、手三里</p><p class="ql-block"> 缓解肌肉疼痛以指压“肩井”和“手三里”最有效。“肩井”位于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和食指,两肩同时捏到稍感疼痛程度6秒钟,如此重复10次。其次是指压手三里,要领相同,左右手交替指压10次,如此便能去除手部肌肉疼痛。</p><p class="ql-block">30.颈椎疼痛、麻痹等——天柱、大椎</p><p class="ql-block"> 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肌肉外侧凹处是“天柱”,凡针对颈部以上异常之处,都离不开“天柱”。</p><p class="ql-block"> 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其次是指压第7颈椎和第1胸椎之间的“大椎”。指压时颔部向前,重复10次。</p> <p class="ql-block">31.膝关节疼痛——膝眼</p><p class="ql-block"> 关节痛并不仅限于膝盖,有时脚脖子、手腕、手臂也会感到疼痛。指压“膝眼”对关节痛非常有效。“膝眼”位于将膝盖折成直角时下面的凹处。指压时用双手中指,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p><p class="ql-block">32.下痢——下痢穴、天枢</p><p class="ql-block"> 缓解下痢的穴位,一处是位于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的下痢穴。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p><p class="ql-block"> 第二处是“天枢”。它位于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指压时先放松筋肉,深吸一口气,一面缓缓吐出一面同时轻压6秒钟,气吐尽时才将手离开,如此重复10次。</p><p class="ql-block">33.月经痛——三阴交、内关</p><p class="ql-block"> 在此介绍对月经痛非常具有效果的两个穴位。</p><p class="ql-block">一个称为“三阴交”,是女性病症中不可欠缺的穴位,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往上四指压至最疼处。一面缓缓的吐气,每隔6秒钟用力按压一次,重复20次。</p><p class="ql-block"> 其次,指压称为“内关”的穴位。内关是在手腕的内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2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如此,月经痛便会消失。</p><p class="ql-block">34.坐骨神经痛——按压痛点</p><p class="ql-block"> 针对坐骨神经痛的穴道位于两腿后侧正中线上。但是所谓正中线并非指整条线,要在按压会有疼痛感之处才有效。会疼痛处由上向下,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15次。一条腿压完后换另一条腿。</p><p class="ql-block">35.头痛——太阳穴</p><p class="ql-block"> 一旦头痛,就立刻将大拇指压于左右的太阳穴上,一边用力压,一边做旋转的动作,共计做三十六次。注意每次按压后要稍微抬起拇指,并换气后再进行按压。</p><p class="ql-block">36.肩周炎——肩井穴</p><p class="ql-block"> 肩膀有几处穴位,其中肩井穴的摩擦对肩酸、肩膀疼痛、肩周炎最有效。</p><p class="ql-block">37.便秘、强化肠胃——摩擦手臂</p><p class="ql-block"> 手臂上布满着许多可以锻炼五脏六腑的经络与穴位,特别是位于外侧与肠胃相关的经络与穴位。当一个人有了便秘情况时,只要拼命地摩擦手臂即可,它能从体内缓解肠胃不适,并且有改善体质,恢复体力的功劳。</p><p class="ql-block">38.止牙痛、头疼——按压合谷</p><p class="ql-block"> 当手掌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有一个“合谷穴”。合谷穴对于头疼、牙痛等有效。它是止痛的特效穴。</p><p class="ql-block"> 当牙痛、头疼时,只要揉合谷穴即可缓和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剧烈的疼痛会缓和下来。</p> <p class="ql-block">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人体的穴位有409个,每个穴位有它独特的功能,生活上常出现的头痛、牙痛、肩部疼痛、腰椎酸痛等,都可以通过按摩穴位进行缓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