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

水雲轩

<p class="ql-block">秋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天气依然闷热,空气中弥漫阵阵“骚动”,久坐阳台前,俯瞰街道无法停息的车流,似乎明白了闷热的原因。泡上一小壶龙井茶,看着茶叶起起伏伏,最后沉入壶底,水色逐渐变得淡绿,然后打开茶盖,将水温降至80℃左右,这是我一个不懂茶道的外行操作程序,肯定被茶道高手嗤笑。人们常说,此一时彼一时,古代的茶树施的农家肥,而现代的茶树施的是有机肥料,加之,茶农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经常喷杀“杀虫剂”,茶叶早被化学制剂包裹,此茶非彼此,此水也非彼水,谈何茶道之说呢?</p><p class="ql-block">​拿出一个小绿色茶杯,端起茶壶,保持45度,茶水顺着壶嘴倒入茶杯,一杯龙井茶就可以品尝了。喝茶前,点燃一根烟,左手烟,右手茶是我多年的习惯,喜欢在烟雾缭绕中,慢慢地品味茶香,享受万籁俱寂的孤独。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而我并不认同。狂欢特指群体性,需要多人的互动,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属性之一,而孤独追求是一种空灵和独享的个人精神体验,排斥的是其他人。姑且认为,孤独是一短暂的远离俗世红尘的片刻安宁,心不着相,眼不留欲。</p><p class="ql-block">​人过知命之年,身体就像初秋的落叶,慢慢开始变黄,甚至一不小心就归于尘土!有时强打起精神冒充年轻人,眼角的皱纹早已出了卖年龄。近日,曾经相熟领导朋友相继离世,受朋友之托写一篇悼词,总感觉一个生命就在自己的笔下结束,惶恐生命的脆弱和不堪。</p><p class="ql-block">入秋以来,频繁的奔走在“白事”之间,按我们陕北的风俗来讲,喜事不去,礼到了人情就到,然而,老人和朋友去世,不仅礼金要到,还必须给朋友家帮忙,这是一种传承几百年的丧葬文化,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丢失。这种习俗充分体现了陕北文化的特色,更蕴含着陕北人重情重义、忠孝厚爱的特点。</p><p class="ql-block">陕北的秋别有一番滋味,它是一个渐变的秋色,没有北京的秋的深邃,也没有南方秋雨的缠绵多情,秋雨霏霏。行走在黄土高原,起起伏伏的塬、峁、沟,像一条长龙,横亘在北方的天空下。凸起的是龙头,凹下去的龙腹,散落在沟底是龙尾,独具一格的山川地貌,颇有“龙脉”气象!虽然没有秦岭的真正“龙脉”风水宝地,但也卧虎藏龙,将星云集。放眼望去,黄、绿、白三色交错,从沟底的绿色渐变成黄色或者白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秋色。</p><p class="ql-block">多年来,喜欢欣赏和领略家乡的秋色,工作闲暇时,总会约几个“狐朋狗友”一起采摘秋实,偷摘各个玉米棒子,揪几把毛豆,挖一些秋土豆,然后拣一些枯枝树叶,点起火堆烧烤秋天的意外果实,享受这种不劳而获的“快感”,几乎没有考虑观赏秋月、秋色和秋雨,更多是口食之味,这也许是对秋天的另一种欣赏!</p><p class="ql-block">喜欢秋色,大部分知识源自唐诗宋词的恩赐,诗人们的悲秋伤秋的情绪的感染延续至青春懵懂的伤感恋情,才真正明白了景也是情,情亦为景。</p><p class="ql-block">天气越来越闷热,随性走出房子,来到路遥书院,看着眼前400多年的古柏,望着树下凝视远方的路遥雕像,大院的秋意深浓,秋风萧瑟,这个曾经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悄悄诉说故乡的秋意秋色和秋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