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第九组读书分享

好大一棵树

《风物长宜放眼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季羡林谈传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九组书友共读分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023年8月19日共读内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天人合一”新解》</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人合一--中西文化精神之比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汪硕</p><p class="ql-block"> 中西文化相异的源头端在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文章对这两种理论的思想渊源、本质及利弊进行比较,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分开讲,而在中国则是把“天”与“人”合起来看。从而提出超越"天人相分",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即,在人和自然平等互动关系基础上实现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融入、渗透和改造。</p><p class="ql-block"> 所谓“天人合一”,简单点理解便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天人合一这也是研究中国哲学史学者回避不开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我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是,天人合一,就是人与万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怎么才能和谐,只有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更深入的了解事物的内在规律,采取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行为,才会和谐。在我的生活中,我也尝试着践行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喜欢到自然中去散步、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我喜欢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感受它们的生命力和智慧。我也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节约能源、减少垃圾、保护环境。我认为,这些小小的行动,都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践行,也是对自然的尊重和珍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 戴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天人合一”新解》所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邓树仁</p><p class="ql-block"> 在季老眼中,“天”不是“天命”,不是有意志的上帝,也不是有智力有意志的自然,而是真实的大自然。“人”也不是“人生”,不是一个个芸芸众生,而是指我们人类。“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合一,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季老认为,东西方文化在处理“天人关系”过程中,思维方式和行动也大为不同。西方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向大自然穷追猛打,暴烈索取。短时间内看,似乎是成功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经济和社会发展极大改善,但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诸如生态平衡被破坏,江河湖海被污染,物种灭绝,新型疾病产生等,威胁着人类的未来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而东方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主张人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 但不幸的是,近百年来,全世界正处于三十年河西的时代,世界人类文化所宗,可说全在欧洲,全是西方文化,我们也不能例外,经济迅速发展的背后也产生了很多严重的后果,当前几年的这场疫情也该算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有没有挽救的办法呢?季老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就是“三十年河东”,用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弥补西方分析思维模式的不足,同大自然交朋友,与大自然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我不禁想到了中国古诗词:白居易诗《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李商隐诗《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p><p class="ql-block"> 教育工作者站在教书育人的角度思考,其实,天人合一”还有一层意思:“天”代表“真理”和“法则”,“人”代表着不同个体的学生,“天人合一”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前提下,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真理,敬畏、尊重并利用规则。</p> <p class="ql-block">  天人合一,“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结合,回归大道,回根复命。</p><p class="ql-block"> 宇宙自然是一个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故一切人事都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道法,道法自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易曼立</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是由道家和儒家两大哲学派别提出和发展的。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应当遵循天的规律,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天命所在;而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则强调静心、无为而治,归于道的本然和道德自然之中。</p><p class="ql-block"> 总之,“天人合一”是一种包容性、综合性、和谐性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人民的思想、文化、社会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探寻和谐共处的路径和方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许兴宇</p> <p class="ql-block">  所谓“天人合一”,古代先贤们,观天地人,思考天地人,把天地人合为一体来讲述。 </p><p class="ql-block"> 季老先生的观点是非常高尚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一切都可以看作自然,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其它生物共生,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应当遵从自然规律和自身本性去进行选择。</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不仅在课堂,在生活中,教育孩子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教师的精神修养也可以从〝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健康的教育环境,向真向善向美而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徐正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