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讨论问题时,课堂里的场景经常是这样的:教师发问,然后甲说、乙说,教师点拨,然后学生丙说、丁说,最后教师总结。这样做好像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有始有终,环节也很完整。但是和下面这个“五步讨论法”一比,就知道什么是深,什么是浅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阐述。这一步和过去相同,教师发问,学生甲说、乙说、丙说……当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这个步骤结束。注意:在这里,表面上能很热闹,但只是单向的师生互动。事实上,很多老师做到这里就鸣金收兵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复述。要求所有学生都复述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其他同学的答案。这不仅能强化所有学生的倾听习惯,更能促使多向的生生互动。复述别人的答案,是一种学习;被别人选择复述答案,是一种评价。</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比较。比较自己的答案和公认最好的答案,二者之间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又在哪里。在比较、辨析中,人的思维往往从浅显走向深入。</p><p class="ql-block"> 第四步,反思。经过前面的讨论,反思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以及对见解的表达,存在哪些优点或问题,哪些方面需要发扬或是调整。这是教学生学会对自己思维的思考,是瞄向人的元认知的。</p><p class="ql-block"> 第五步,总结。重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倡整合、提升同学的创见,然后把问题的答案写下来。</p><p class="ql-block"> 当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这么讨论。五步讨论法更适用于需要深度理解、有充分挖掘空间的问题,而不适用于只需浅层次理解的问题;更适用于有相当开放性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问题,而不适用于封闭性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学习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谁接受一个新知识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学生是这样,教师也不例外。我们要把一个新知识嵌进学生旧有的经验系统里去,是要颇费周折的,是要逐渐浸润的,反反复复的。若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学习知识,别说是嵌进学生的经验系统里去了,连他们的大脑皮层也没进去,甚至有的学生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学习就结束了。结果不用想也知道,他们还没出教室,知识就全都还给教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