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关系

观森

<p class="ql-block">关键词:</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政权,毛泽东思想</b></p> <p class="ql-block"><b>内容提要:</b></p><p class="ql-block"><b>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客家人是因避战乱,迁徙到赣闽粤三角地区的中原汉民。由于山高路远交通闭塞,较好地保留了中原农耕文化。客家人坚守中原文化,又吸收了原住民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b></p><p class="ql-block"><b> 客家文化是迁徙文化。趋利避害,选择社会相对安宁,自然环境适应生存的地方聚居。繁衍生息,不断追求,永远在路上。有生存的智慧。</b></p><p class="ql-block"><b> 客家文化是反对战乱的文化。是战乱逼迫他们背井离乡,遭受苦难,因而对内部战乱和异族入侵,深恶痛绝!但是,反对战争的办法,只有以战反战,拿起刀枪保卫家园。</b></p><p class="ql-block"><b> 客家文化是开拓创新的文化。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开山造田,建设家园。釆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产生新观念,创立新学说,创造了新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红色文化(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是客家文化在革命时代的传承和延续。最重要的是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工农红军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了中央政府;在反围剿的战争中学会了战争;在决定自己以及民族命运的历史关头,选择了“拯救民族危亡,坚持北上抗日”的正确路线;在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认识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接受了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不畏艰险,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b></p><p class="ql-block"><b> 我们生活在习近平新时期的客家人,要传承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为建设和保卫祖国努力奋斗。</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一、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是传承关系</b></p> <p class="ql-block">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创造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革命文化。因为把红色作为自己旗帜的颜色,所以称为红色文化。</p><p class="ql-block"> 红色文化是一个范围极广的文化类型,本文讨论的仅限为客家文化与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关系。(以下红色文化均指中央苏区红色文化)</p><p class="ql-block"> 界定客家文化,第一,要确定创造文化事象的主体必须是客家人;第二,必须是发生在客家大本营的人文事件。</p><p class="ql-block"><b> 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关系,是传承关系。</b></p><p class="ql-block"> 从时间轴线观察,如果客家文化源头由西晋末年“衣冠南渡”算起,到20世纪20年代,有1600多年。其间,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使命。客家人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中,勇立潮头,传承客家精神,创建了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红色文化。</p><p class="ql-block"> 从地域上看,中央苏区复盖范围,正是赣闽粤客家人聚居的大本营。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p><p class="ql-block"> 再从创造红色文化的主体来看,创建红军,建立苏维埃共和国的主要领袖人物是客家人,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的骨干和支持革命的人民群众95%都是客家人。</p><p class="ql-block"> 红色文化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客家文化。也可以说是客家文化的子系统。</p> <p class="ql-block"><b>二、客家文化的内涵</b></p> <p class="ql-block"><b>  1、 客家文化是迁徙文化</b></p><p class="ql-block"> 趋利避害是人类生存智慧的反映。由于气候和战乱的原因,远古人类曾经有过数次大迁徙。目的都是为了寻找适宜生存发展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客家人就是躲避战乱,追寻安宁,一直在路上的民系。每次迁徙都是抗击灾难、临危不惧、艰苦奋斗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並不是所有从中原南迁的汉人都称之为客家人。南迁的人群中,江淮地区和长江流域、南方沿海地区,形成了吳、赣、湘、粤、闽北、闽南多个民系(加上北方汉族民系和客家民系,称为中华八大民系)。只有居住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广东东部和北部三角地带的南迁汉民,以及认同了汉文化的当地“原住民”,才是客家人。会讲客家话,居住在南岭三角地区,或祖籍在这一地区,或经族谱、地方志等文献确证为客家血统,才是客家人。</p><p class="ql-block">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客家人是较好地保留了中原汉唐古代语言的民系。语言学家称之为客家话。也是较多传承了中原文化的民系。这主要归功于大山长谷的保护。封闭、蛮荒、未开发是赣闽粤三角地域的劣势。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开发、耕耘、建设,传承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又吸收了当地畲、苗、瑶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创造岀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进程的特殊时期,客家人也会从赣闽粤大本营迁往他处。例如:遭受蒙元入侵,文天祥组织抗元战争,遭受失败以后;满清军队入侵,赣州杨廷麟领导的反清战争失败后;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为了躲避追杀,逃往外地,甚至远赴南洋。也有因官府強制外迁,例如:历史上的“江西迁湖广”、“湖广填四川”。还有因人口增加耕地不足,迁往沿海渔村荒野,迁往宝島台湾等地谋求生计的客家人。</p><p class="ql-block"> 迁徙外地的客家人,带去了自身固有的语言、风俗习惯、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新的住地生根开花,开始新的生活。把客家文化带到新住地。实现了文化的迁徙。</p><p class="ql-block"> 客家摇篮赣州,最早接纳了南迁的中原汉民。客家先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在赣南的大山长谷、河边溪畔,聚族而居,建起了无数古村落。有的具有千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更有历史文化名城赣州,是和客家形成直接相关联的城市。称为“江南宋城”。</p> <p class="ql-block"><b>  2、客家文化是反侵略的文化</b></p><p class="ql-block"> 客家的形成是中原汉民躲避战乱的结果。要不是为了活下去,有谁愿意背井离乡,承受痛苦,漂泊远方?因此,对于外族入侵,内乱混战,客家人是深恶痛绝!但是,反对战争的办法,只有以战反战,拿起刀枪保卫家园。</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 客家人反对侵略战争最著名的民族英雄是文天祥。1275年,在蒙元军队围攻南宋首都的紧急关头,文天祥在赣州起兵抗元。在与元军首领谈判被无理扣押,于囚送大都(今北京)途中逃脱,经过千辛万苦的奔波,又在闽粤赣客家人聚居区再次举起抗元大旗。坚持战斗三年多,最后兵败被俘。他宁死不屈,决不投降的精神,感天动地。他的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着无数后人为中华民族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不怕牺牲,忘我奋斗!</p><p class="ql-block"> 在满清铁骑踏进客家大本营时,客家人奋起反抗。以杨廷麟为首的赣州军民,坚守城池,与入侵清军鏖战半年。终因孤立无援,城破兵败,杨廷麟将军投圹殉国。他是和扬州守将史可法等齐名的抗清民族英雄。无数可歌可泣的客家抗清烈士惨遭清军杀害。今天的赣州市建有杨公墓、杨公路,以纪念这位抗清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 在客家赣闽粤大本营的许多乡村城镇,也发生了反抗清军侵略的战斗。客家人的血液里天然存在反侵略的基因。</p> <p class="ql-block"><b>  3、客家文化是反压迫的文化</b></p><p class="ql-block"> 伟人毛泽东说:“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恩格斯说的,毛泽东在1964年7月9日,和亚洲非洲大洋洲朋友谈话中引用了这一著名论断)。</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官府和百姓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当官府比较关心百姓疾苦的平稳时期,社会事业就得到发展,文明就前进一步。当吏治腐败,对农民横征暴敛,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时,就会爆发农民起义。</p><p class="ql-block"> 客家人聚居的赣闽粤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以明朝王阳明镇压的江西上犹桶江、崇义横水、广东三浰等地的农民起义为例,延续十多年,攻州破县,声势浩大。这些反抗都是因为官府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农民无力承担如此重负,而官府动辄对拖欠捐税的农民捆绑下狱。王阳明深知“官逼民反”的道理。在平定民乱以后,提出了一些发展生产,稳定治安的措施,制定乡规民约,减轻税赋,开办文化教育事业,算是向农民作岀让步。</p><p class="ql-block"> 在近代历史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被认为是以客家人为主体的起义。虽然起义的地点在广西金田村,但是,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太平天国初期的领袖洪秀全等“五王”都是客家人。起义的骨干也主要是客家人。太平天国是波及全国的农民起义。说它是以客家人为主体也是事实。</p><p class="ql-block"> 太平天国的本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了给强盗赔款,官府加紧压搾普通百姓。底层农民已经挣扎在死亡线上。推翻腐朽清朝政府,建立“太平天国”,成为富有反抗精神的客家人举行起义的奋斗目标。</p><p class="ql-block"> 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袖忘记了起义的初心!在天京(今南京)建立政权以后,贪图享乐,爆发内讧,最终惨遭失败。起义军的鲜血染红了大地。</p><p class="ql-block">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为后来的革命者树立了一块警示牌:在压迫降临的时候,要坚决反抗;在斗争的进程中乃至胜利以后,决不能忘记初心!</p><p class="ql-block"> 历史还不会忘记,一部分不愿惨死在屠刀下的太平军将士,怒海万里,漂泊到了东南亚各国。其中的优秀人物,成为了最早开发东南亚国家的客家人。他们的业绩是客家人的骄傲,也是客家精神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4、客家文化是开拓创新的文化</b></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有多位先哲贤达选择在客家聚居区创立学说,实践其理论。</p><p class="ql-block"> 1、马祖道一创丛林</p><p class="ql-block">唐代高僧马祖道一,在经过多年修炼,成为佛教八祖后,选择赣州作为传经布道的福地。他的布道范围就在赣闽粤客家人聚居区。“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为佛教中国化做岀了历史性贡献。也是客家先民襄助马祖道一建寺庙创丛林。</p><p class="ql-block"> 2、杨筠松创立堪舆理论</p><p class="ql-block"> 唐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安禄山攻破长安。朝廷司天监风水地理大师杨筠松,辗转来到赣南,传播堪舆理论。在传道过程中接收曾文辿、廖金精为徒,师徒三人定居在兴国梅窖乡三僚村。他们云游南方各省,寻龙捉脉,堪察风水。创立堪舆理论,成为风水大师。其理论自成一派,千年流传,影响至今。剔除其封建迷信部分,其关于天文、地理、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是弥足珍贵的生存智慧和经验总结,我们称之为堪舆文化。</p><p class="ql-block"> 3、周敦颐创立“理学”</p><p class="ql-block">宋代开始流行的“理学”,是关于“太极阴阳万物变化,天地人相互联系”的学说。它的创始人是周敦颐。他在南安军(今江西大余县)担任司理参军时,写了《太极图说》这篇理学奠基之作。收下了他的顶头上司程珦的儿子程颢、程颐为徒。师徒一起研究学问,形成了称为“周程理学”的学说。后来,周敦颐奉旨调任虔州(今赣州)通判,和知州赵抃为同僚,亦为好友。他们注重办实事,兴办了虔州第一所官办的清溪书院。周敦颐在虔州三年,期间写下了名篇《爱莲说》,为后世确定了“岀污泥而不染”的君子风范。随后,理学研究得以深入发展,由“二程”传杨时,再传罗从彦、又传李侗,李侗传朱熹,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周程理学”、“程朱理学”是道教的理论基础,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程朱理学”产生和发展之地主要在客家人聚居区,所以它也是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4、王阳明实践“心学”</p><p class="ql-block">明代大儒王阳明,在平定南赣农民起义之后,认识到“平山中贼易,平心中贼难”,从而致力于教化民众,兴办书院,亲自讲学,整顿吏治,奖励农桑,制订乡规民约,践行他的“阳明心学”理论。虽然他是在贵州修文县的龙场驿悟道,但是,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理论,是在赣闽粤客家人聚居区付著实践从而臻于完善的。“阳明心学”成为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对自身与世界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5、孙中山创立“新三民主义”</p><p class="ql-block">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被学术界考证确定为客家人。他的唐代先祖孙誗,是平定黄巢兵乱的功臣,官封东平侯。后来,其孙辈定居江西宁都田头村。“历五代至宋,子孙寖多,散布于赣南闽西等地,元明之际始多自赣闽迁粤。国父之入粤始祖友松公即自长汀河田迁粤之一支也”(摘自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商务印书馆)</p><p class="ql-block"> 1984年,在宁都县城郊开发项目的勘察中,于梅江镇马家坑发现了唐代东平侯孙誗的墓地。结合查阅田头村孙氏家谱,进一步证实孙誗是孙中山的客家先祖。</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斗争,有许多客家前辈的参加。</p><p class="ql-block"> 在江西赣县沙地镇夏浒村,戚氏宗祠“聚顺堂”有一副孙中山先生撰稿的对联:</p><p class="ql-block">“蔚和平景象,振国是风声,发扬章贡英灵崆峒秀气</p><p class="ql-block">恢家族规模,建民治基础,光大楚丘宏业阀阅宗功</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九年冬 孙文敬题”</p><p class="ql-block"> 对联译意:展望全国和平发展的形势,振兴国家是首要任务,要发杨赣地革命传统精神,象崆峒山一样秀丽长存。(崆峒山即今章贡区南边的峰山)</p><p class="ql-block"> 恢复原来家族兴盛的规模,就要建设好国家,实行国家民治的基础,发扬光大戚家有楚丘以来所开创的宏伟业绩。(今河南滑县为随朝时的北楚丘,是戚氏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为何为聚顺堂题联?因为戚家人是戚继光的后代,有爱国爱族的传统。无论在国内或海外,都追随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创立下功勋。国内有戚修祥,号坦天,保定军校毕业,曾追随孙中山赴日本,为国民革命奔走呼号,是孙中山的战友;在海外有戚修祺(戚修祥胞兄)积极为辛亥革命募捐筹款。夏浒戚氏整修祠堂时,戚坦天到广州面请孙中山为之题联纪念,以增光辉。孙中山欣然挥笔写下这幅名联。</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逝世后,遗体安葬在南京中山陵,戚修祺被推举为南洋各界总代表,参加“奉安大典”。顺此回乡探亲,不远万里,带回2棵小叶桉树苗(也称奎宁树,取叶煎水可治疟疾),种植于戚氏宗祠前,至今枝繁叶茂,见证着客家前辈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贡献。</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创立的“新三民主义”学说,以及他领导的“推翻满清朝庭,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事业,创造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它也属于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5、客家文化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 首先,客家话是客家文化显著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客家话较多地保留了汉唐古汉语的音韵特点。並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客家采茶戏、客家山歌、古文说唱等,都是依靠客家话来传播。</p><p class="ql-block"> 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一亿人讲客家话。共同的语言把世界客属联系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也让客家文化具有全球视野。</p><p class="ql-block"> 第二,客家文化具有开拓精神。客家人每来到一个新的地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改造环境,建设家园。最留芳后世的著名工程就是唐代张九龄带领客家人开通了江西大余“梅岭古驿道”。它打通了黄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激活了通往全球的商港广州,也带来了沿途节点城市的繁荣,这其中就有古城赣州。</p><p class="ql-block"> 在水运方面,宋代赣州知州赵抃主持疏浚赣江十八滩,保障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船运畅通,货畅其流。</p><p class="ql-block"> 在建设家园方面,客家人聚族而居,建造了无数村落。至今,在客家大本营,完好保存着许多古村落。例如:江西赣县的白鹭、夏浒、瑞金的密溪、宁都的东龙古村……</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客家人建造了围屋、土楼、围龙屋,创造了集家、祠、堡为一体的民居建筑。堪称“东方的古罗马城堡”。其中如江西龙南的燕翼围、关西新围,福建永定的振成楼,广东的华萼楼等,成为客家文化的载体和象征。</p><p class="ql-block"> 第三,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客家人历来崇尚教育,“耕可致富,读可荣身”成为人生信条。自宋以来,各地创办书院,培养人才。较大的村庄乡镇都有自己的书院私塾。就江西而言,宋代南安军(今大余县)创办了第一所官办的“南安军学”,苏东坡曾为其写下名作《南安军学记》。石城县人温革创办了第一所民间书院一一柏林堂。开创了私学先河,培养了大批人才。</p><p class="ql-block"> 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把读书取士,当作走岀穷乡僻壤,进入官场,光宗耀祖的路径。</p><p class="ql-block"> 同时,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抗争中,与蒙元、满清入侵者的斗争中,炼就了尚武的精神。知道健康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同样重要。专业的武术馆和民间的拳师教习武艺,成为风气。乡村城镇有舞龙舞师的习俗。尚武精神成为客家人的特质。</p><p class="ql-block"> 第四,勤劳勇敢,创造性地劳作。赣州市近郊七里镇的古瓷窑,记载了客家先民为中华文化作岀的贡献。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先有七里镇,后有景德镇”。无论如何分析研究,两地都是“China”产地,值得中国人骄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三、红色文化的特质</b></p> <p class="ql-block"><b>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b></p><p class="ql-block"> 1921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特别年份。这一年的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了。1927年,又是历史转折的年份。之前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蒋介石,背叛了孙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政策,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为了反击迫害,中国共产党人组织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平江起义……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这些起义都失败了。</p><p class="ql-block"> 秋收起义的队伍在伟人毛泽东的领导下,采取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策略,率队上井冈山,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南昌起义二万多人的队伍,到了广东三河埧被打散时,只剩800多人。后来,他们转战湘南,组织了湘南起义。当联系到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时,立即上山。实现了伟大的“朱毛红军会师”。</p><p class="ql-block"> 1928年10月,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队伍700多人也上了井冈山。红军队伍扩大,这是好事。然而,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调集了江西湖南两省3万军队会剿红军。采取了封山合围的办法,使红军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内有缺衣无粮困难,外有强敌围攻封锁之危。</p><p class="ql-block"> 在这严峻的生存危机面前,保存实力是上策。1929年1月4日至7日。毛泽东在宁冈柏露村主持召开了前委、特委、红四军红五军军委、各县党委负责人会议。讨论决定:采用“攻势的防御”策略,化解危局。朱德、毛泽东带领红军主力跳岀包围,欲在周边运动中歼敌,打土豪筹粮款,以解井冈山之围。红一方面军在长途转战中,寻找新的立足点。选择的结果是:往客家人聚居区进军。队伍经遂川、上犹、崇义、龙南、全南、定南、安远……转战2000多里,一路被国民党军追击。</p><p class="ql-block"> 2月9日,正值农历除夕,红四军3000多人到达瑞金大柏地,正遇风雪严寒,衣单食缺,而敌刘士毅部仍孤军穷追,当地群众通风报信,红军战士群情激愤,毛泽东敏锐捕捉战机,巧妙利用大柏地大山长谷雄峻地形,诱敌入瓮,设伏歼敌,大获全胜!</p><p class="ql-block"> 大柏地战役的胜利成为开辟中央苏区的奠基礼。</p><p class="ql-block"> 趋利避害,迈开双腿,寻找有利发展的空间,这正是客家人的生存智慧!</p> <p class="ql-block"><b>  2、反围剿,求生存</b></p><p class="ql-block"> 从1929年1月,到1934年10月,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反围剿战争。前三次反围剿是在朱德、毛泽东指挥下,釆用“诱敌深入,运动中歼敌”的积极防御策略,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毛泽东在每次胜利后,都豪情满怀,写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二丶三次)词各一首。</p><p class="ql-block"> 这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让红军队伍壮大,根据地范围扩展,直接导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第四次反围剿昰在剝夺了毛泽东军事指挥权后进行,由于继任者周恩来、朱德执行了毛泽东“集中兵力,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略战术,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反围剿执行的是左倾路线。“御敌于国门之外”,“保卫苏区的每一寸土地”,和敌人打阵地战。打了一年,陷入“铁桶包围”,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不得不开始长征。苏区的一寸土地也没有保住。</p><p class="ql-block"> 当压迫来临之际,必须奋起反抗。在反抗的战斗中,必须千方百计保护自己消灭敌人。能够以极少的代价打败敌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在反围剿的斗争中就是智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3、制订苏区第一部土地法</b></p><p class="ql-block">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家庭岀身的毛泽东深谙其中道理。</p><p class="ql-block"> 1929年4月,毛泽东来到兴国县,借鉴井冈山土地革命的经验,展开调查研究,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並且付诸实施。取得的经验,为后来制订中央苏区的土地法提供了样板。</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前的兴国,80%以上的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豪绅手中。绝大多数农民成了长工、佃农。地租、苛捐杂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农民热切盼望“打土豪,分田地”。毛泽东访问各方面人土,在住所“潋江书院”接待贫苦民众。详细了解各项数据,询问来访者的生活状况。毛泽东了解到,为数众多的宗教寺庙和宗族祠堂占有大量的土地,也应大部分没收归公,分给无地农民。贫农和中农的土地不应充公。</p><p class="ql-block"> 《兴国县土地法》把《井冈山土地法》里规定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上的改正。</p><p class="ql-block"> 在土地分配方面做了明确的、严格的规定。如:按人口分配;以乡为单位分配;手工业工人、政府和一切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红军、赤卫队员(在当地者)应该分配土地。还详细列出免交土地税的规定。</p><p class="ql-block"> 《兴国县土地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稍后《中央苏区土地法》的公布和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所以,史学家也把苏区革命时期称为“土地革命时期”。</p> <p class="ql-block"><b>4、创建中华苏维埃国家政权</b></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诞生10年以后的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县叶坪村,举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决议案。</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正式以国家形态岀现。</p><p class="ql-block"> 1934年1月,“二苏大”在瑞金沙洲坝召开,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经迁到了端金,临时中央政府“临时"二字去掉。会议决定了国旗、国徽、军旗,以及确定8月1日为建军节。</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夺取全国政权的预演。</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欣喜的是,经过18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全国政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和骨干成员,几乎全都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他们是新中国的缔造者!</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以及共和国十位元帅中的九位,十位大将中的七位,1966年前授衔的35位上将,114位中将,440位少将,当年都在中央苏区战斗、生活过。</p><p class="ql-block"> 这些英雄和苏区人民一起,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红色文化。</p><p class="ql-block">(参考:36o搜索.胜地.《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政府证生地》.作者:涒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5、坚持北上抗日为民族生存而战</b></p><p class="ql-block"> 1931年,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根据“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实际情况,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p><p class="ql-block"> 全党首先在全国各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实际组织和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派岀优秀的共产党员赵一曼等同志,领导並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打击日本侵略者。</p><p class="ql-block"> 在中央苏区的战场上,1931年12月,爆发了“宁都起义”伟大历史事件。国民党26路军,原来是冯玉祥的部队,中原“蒋冯阎大战”后,被蒋介石收编。被调往江西围剿红军,围剿失败后,留驻在宁都。“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成为中华民族的神圣大事。作为北方中原子弟,不愿打红军兄弟。强烈要求返回家乡参加抗战,守卫国土。在部队内部中共党组织的秘密策划下,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17000名起义勇士,加入了红军队伍。</p><p class="ql-block"> 1934年7月,就是在中央红军长征前三个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为宣示抗日主张,亦为牵制第五次围剿的国民党军兵力,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队伍以第七军团6000人组成,从瑞金出发,经闽浙皖,一路征战,10月进至闽浙赣苏区,与第10军团会合,两军团合编后继续担负先遣队的任务。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先遣队在转移途中,被敌截成两段。主力2000多人,被合围于怀玉山区。经过七昼夜激战,弹尽粮绝,大部分指战员牺牲。方志敏等被俘,后在南昌英勇就义。先头部队1000余人在参谋长粟裕、政委刘英率领下,转战浙南,开辟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 历时半年,前后投入一万多战士,行程五千里,最终归于失败。</p><p class="ql-block"> 坚持北上抗日的路线是正确的。然而,在当时执行左倾路线的中共中央指导下,攻击福州,逼近杭州,威胁南京,一次又一次错误的指令,让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勇士壮志未酬。但是,他们的气壮山河的战斗精神永载史册。</p><p class="ql-block">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路上,也发生过张国涛拒绝北上,带部队南下的事件,而这时的红军的指挥权已经回归到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上,阻止分裂,继续北上。</p><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以后,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海一样的胸怀,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投身到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去。</p><p class="ql-block"> 国共合作,全民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反抗外族侵略的完全胜利!</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我们继承了客家人反抗侵略精神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四、毛泽东思想萌生之地</b></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措导思想。它的形成经过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线的考验。其中,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实践是关键时期。</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考虑,“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p><p class="ql-block"> 从1929年到1932年初,工农红军粉碎了蒋介石第一、二、三次围剿。成立了苏维埃和共国红色政权。革命形势一片大好。</p><p class="ql-block"> 然而,敌人不甘心失败。蒋介石在1932年初,正组织第四次围剿。</p><p class="ql-block"> 7月,为了收缩兵力,红一方面军撤离福建漳州,向北移动。在广东南雄,与蒋介石调动进犯中央苏区的粤军遭遇,打了一场恶战一一“水口战役”。双方伤亡巨大,敌方伤亡3000多人,红军牺牲2000多人。原定的歼敌目标没有实现,战役打成了消耗战。</p><p class="ql-block"> 水口恶战后,红军奉命北移。</p><p class="ql-block"> 8月15日,红一方面军抓住战机,打响乐安、宜黄战役。歼敌5000多人,缴获无数枪枝弹药。23日,又改占南丰县城。一周内连克三座县城。24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抵近南城县城郊侦察敌情,发现南城有守敌3个师,並且虎视眈眈,做好了大战准备。据此,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改变了攻击南城的计划。撤军至宁都东韶、洛口一带休整,伺机歼敌。同时,致电苏区中央局,告知改变计划的原因。但是,中央局极力催促“执行进攻路线”,“进击南城”,“威胁南昌”。这样电文往来,各抒己见,便有了在后方的中央局成员到宁都,和在前线的几位成员一起开会的历史事件一一宁都会议。</p><p class="ql-block"> 宁都会议否定毛泽东的“游击战、运动战”的指导思想。指责“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是“纯粹防御路线”。拿岀7月21日临时中央给苏区中央局的长信指示,要求执行“进攻路线”。</p><p class="ql-block"> 后方中央局成员(任弼时、顾作霖、项英、邓发)听不进毛泽东的解释,也看不清敌我战场态势。会议以“批准毛同志请病假,必要时到前方”作为结论。</p><p class="ql-block"> 会后,以“专做苏维埃政府工作”为由,解除毛泽东总政委职务。还对“纯粹防御路线”组织批判,批判所谓“邓、毛、谢、古”,以及罗明右倾路线。</p><p class="ql-block"> 之后,毛同志在福建的一所后方医院养病。痛苦,失落,“鬼都不来靠近”。这样的挫折和不公,让毛同志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没有向总书记博古申诉,没有向临时中央闹意见、搞分裂,而是努力做好苏区中央政府主席的工作,时刻为革命前途担忧。</p><p class="ql-block"> 从宁都会议前后的表现来看,毛泽东是具有大格局、大智慧的人!</p><p class="ql-block"> 有学者著文认为:毛委员带兵上井冈山,是一次思想飞跃;宁都会议解除毛同志军事指挥权,让毛同志产生又一次思想飞跃!毛同志从特立独行,到学会了团结同志。懂得了“不能依赖外援,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实事求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这一革命真理。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让毛泽东具备了革命领袖的特质!</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党人从自己的切身经验教训中,认识到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p><p class="ql-block"> 长征路上,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召开的遵义会议,重新确立毛泽东指挥军队的职权。之后的仗打得就是不一样。毛泽东思想指引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山沟里岀不了马列主义。可是,中国革命的事实却告诉我们,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一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发源于穷山僻壤的赣闽粤客家人聚居区。</p> <p class="ql-block"><b>五、传承传统文化,致力振兴中华</b></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我们不但要在物质方面大力开发、全面建设我们的国家,而且,更要在精神层面树立民族自信,开创社会主义文化新纪元。</p><p class="ql-block"> 伟人毛泽东在号召我们要弘扬革命精神时,曾写下著名的题词:</p><p class="ql-block"><b> “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b></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倡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时,精辟指岀:</p><p class="ql-block"><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名言出自论语。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b></p><p class="ql-block">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人,传承了客家文化,创造了彪炳史册的红色文化。我们是习近平新时期的客家人,有责任继续发扬客家文化优秀传统,努力奋斗,去争取更大光荣。</p><p class="ql-block"><b> 作者:李观森</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8月28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