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作品真伪辨别既敦煌莫高窟壁画渊源

中戎典藏艺术馆

<p class="ql-block">戎扣洪原创编辑整理于黄海之滨盐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敦煌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其东南25公里处就是著名的莫高窟。据史料记载,公元366年,僧人乐僔行至此地,见此地金光闪耀,如现万佛,故而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隋唐时期,莫高窟的兴建达到鼎盛。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废弃,莫高窟才逐渐停止了营建,进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直到清末,随着西方探险队的到来,这里才重新被人注意,其中就包括著名画家张大千,他在抗战期间来到敦煌,耗尽家财,只为临摹壁画。通过他,国人才认识到敦煌艺术之美;然而,关于他"破坏敦煌壁画"的传闻却一直不绝于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促成他此次敦煌之行的有两件事:他有一位叫严敬斋的朋友,曾在西北任职,期间多次去过敦煌,在得知张大千移居青城山后,特意前来探访,他建议张大千一定要去敦煌看看。还有一位叫李丁陇的画家,他专门带着一批从莫高窟临摹来的壁画,打算在成都办画展,张大千知道后,赶到装裱店,见画大赞妙不可言,在得知李丁陇孑然一身前往西北敦煌,临摹壁画达8个月之久后,更是感叹:"你吃了太多的苦,不过这苦吃得值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0年4月,张大千决心西去敦煌,不料行至半途,惊闻二哥已在重庆去世的消息,他心中悲痛,只好回到陪都奔丧。第二年春,张大千再次踏上西行之路。考虑到一路上匪患猖獗,敦煌又是军阀马步青的地盘,他就找到了蒋介石的亲信张群,请他给予帮助。经过一番交涉,张大千一行人平安到达敦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到达敦煌后,张大千立刻全身心投入到临摹工作中。因为年代久远,自然的风化侵蚀加上人为的破坏,莫高窟壁画损坏严重。为了让所临壁画更加完备,张大千不惜重金,买了沙青、沙绿、赭红等颜料。在参考同时代壁画色彩样式的基础上,反复观摩分析,才敢下笔。每幅均手续繁复,大幅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完成,小幅也要十数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早年的张大千,虽然也有过名山大川中登高涉险的写生经历,但在洞窟中临摹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一些很小的洞窟,他只好卧着进去,临摹壁画底部时,要铺着羊毛毡趴在地上勾线着色,不到一小时,脖子和手背就酸的抬不起来,只好休息片刻,再继续临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位于大西北的敦煌,夏天炎热,冬季则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来敦煌的第二年,张大千已经熟悉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在夏秋两季集中时间临摹一些大中型壁画,进入冬天后,就临摹小幅壁画。两年多过去了,张大千一行共临摹276幅画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3年7月,张大千在兰州举办画展。同年11月,又相继在成都、重庆接连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画展" ,全国为之轰动,"前往参观人士,异常踊跃,莫不叹为观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大千此次敦煌之行,不但成为自己个人艺术生涯上的新突破,还极大唤醒了人们对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视,引发了一波"敦煌热",一些人就是因为看到张大千临摹的壁画,才萌生了去敦煌的念头。比如,陈寅恪先生就曾评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敦煌学,今日文化学术研究之主流也。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以窥见此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在吾民族艺术上,另辟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事,更无论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过,盛誉之下,也有负面声音,那就是张大千被指责损坏敦煌文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期间,傅斯年、李济听说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就给于右任写过信,要他阻止张大千对壁画的破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大千先生欲遍摹各朝代人之手迹,故先绘最上一层,绘后将其剥去,然后又绘再下一层,渐绘渐剥,冀得各代之画法。冯、郑二君认为张先生此举,对于古物之保存方法,未能计及。盖壁画剥去一层,即毁坏一层,对于张先生个人在艺术上之进展甚大,而对于整个之文化,则为一种无法补偿之损失,盼教育部及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从速去电制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此后,历史学家向达赴敦煌考察,在给友人的书信中,他描述道:"临画本是佳事,无可非议,而此辈对于壁画,任意勾勒,以便描摹,梯桌画架,即搁壁上,是否损及画面,毫不怜惜。并即以洞窟作为家人卧室,镇日上锁,观者裹足。而最令人愤恨者,为任意剥离壁画一举。千佛洞各窟,往往有为北魏隋唐原开、经五代宋元人重修者。画面偶尔剥落破损,原来面目,暴露一二。张氏酷嗜北魏隋唐,遂大刀阔斧,将上层砍去,而后人重修时,十九将原画划破,以使灰泥易于粘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故上层砍去后,所得者仍不过残山剩水,有时并此残山剩水而亦无之者。如张氏所编三0二号窟,窟外经宋人重修,张氏将宋画剥去,现唐人所画二天王像,遂续将此窟门洞宋人所画一层毁去,下乃一无所有,而宋人画已破碎支离,不可收拾矣。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夫千佛洞乃先民精神所聚,为中国艺术上之瑰宝,是国家所有,非地方个人所得而私。张氏何人,彼有何权,竟视千佛洞若私产,任意破坏,至于此极?此而可忍孰不可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此后,向达更是大声疾呼,保护敦煌壁画,可官方只是给张大千打去一封电报:"对于壁画,勿稍污损,免滋误会",以示"严重警告"。后来,这件事闹到了最高法院,因为证据不足,法院宣判张大千无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大千在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临摹敦煌壁画,对弘扬敦煌艺术做了突出贡献;也是为了临摹壁画,而任意损坏之。其中是非,还请您评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早年即张大千1941年43岁赴敦煌以前,山水主要学习石涛和八大山人,且大量摹仿他们的作品。其用笔利落,灵秀,画风俊俏,爽利。虽然山水中的人物画得笔简神足,很似石涛,但无石涛古朴厚重的风骨。而这一时期的张大千伪画,容易在山水画中的小人物和水边的细草上出现破绽。张大千的作品风格雄健灵秀,人物面相圆润,衣纹线条严谨流畅,与画面整体协调;而伪张大千的作品笔力软弱,呆板无神,极少有整体感。张大千的人物仕女画主要学习清代画家改琦,所画仕女瘦削、柔弱,具有一种“病态美”。其所画花卉、蔬果画,主要学习明清小写意的画风,如陈淳、徐渭,八大山人等,尤喜画荷花、芭蕉,技法以写意为主,但工笔兼而有之。其画风清新活泼、俊爽,设色明净秀润。所画梅花老干如铁,有一种耐寒喜洁的笔意。所画兰花,幽香清远,处处体现一个“清”字。所画菊花,其叶尖是圆形的,其花态有一种凌寒傲霜之姿,绝无俯首随人之态。其画墨竹,竹枝吸收篆书的笔法;画竹叶,下笔劲利,多为个字或介字形态,几乎没有川字形状;而所画竹杆,下下粗细差不多,无两头大,间小,蜂腰鹤膝的弊端。张大千的荷花(泼墨除外),多用大笔蘸淡花青色扫出大体,再用汁绿层层渲染,然后用线条勾出花瓣的轮廓和斑纹,以表现花瓣正侧向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何辨别张大千书画作品的真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大千(1899-1983)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其山水,花鸟,人物,仕女画以及诗文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当前艺术品市场中,他的作品成为抢手货,润格颇高,随之而来的赝品也很多。本文就如何辨别张大千书画作品的真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研究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一,要牢牢掌握张大千书画的用笔之法,或者说是他的艺术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个艺术家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用笔之法和习惯,一个伪手要在短期内全部学会是不可能的,即使临摹,也只能是表面的形似,要做到气韵生动,神似是不可能的,伪张大千的画也是如此。按张大千的山水,人物和花鸟画,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中期是指张大千赴敦煌后到1957年59岁患病前艺术的成熟期。此时,张大千由于深受敦煌壁画的影响,画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山水画除在所画细草,皴法,设色上仍有石涛的影子外,主要取法王蒙茂密繁复的画风,画面由俊俏爽利变为瑰丽雄奇,功力也比早年深厚。此时所画人物画尤其是仕女画,人物面相圆润,体态丰盈,色彩浓丽,线描严谨,衣裙图案精致。此时,他的人物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即变小巧为精密,变小乘为雄伟,变病态美为健康美,寓革新于复古的创作之中。其所画仕女,飘逸妩媚,衣纹细劲圆润,多重渲染,并留有水线以加强衣纹的凹凸效果。而衬景中的修竹、芭蕉,多浓施石绿,以衬托人物雅洁的衣冠,从而形成古艳精丽的格调。此时的花鸟,走兽画,除仍保留早期陈淳、徐谓、八大山人的余韵外,又学习了敦煌壁画工笔重彩画法,如明代陈洪绶,宋代赵佶等的画风,形成造型饱满,色彩华美,神韵俱足,工意兼备的风格。而伪作的仕女画,几乎无传统功力可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晚期从1958年60岁以后直到逝世,张大千的绘画品逐渐变工意兼备为大写意。此时,他苦心探索革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洋抽象主义画派的长处,创山水画破墨,泼墨,泼彩的新画风,使他的绘画创作达到最高峰。他的泼墨,泼彩画,把色与墨相融相间,将半抽象与写意的具象画法融为一体,是一种巧妙的中西合璧。而作伪之人容易把破墨,泼墨画成漆黑一团,无层次,灵秀之感。此时,张大千的人物画,多为写意之作,人物衣纹更趋于简练,点景多为意笔,笔墨酣畅,颇有“老大竟转拙”之意。此时他的花鸟,走兽画,主要以破墨,泼墨,泼彩为主,在继续保持陈淳,徐谓,石涛的影响外,又含英咀华,将水墨花鸟推向崭新的领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张大千的署款书画作品上的署款和题跋,是书画鉴定的重要依据,也是伪者下功夫最多的地方。张大千的书法,早年学习曾熙和李瑞清,书风稚嫩潇洒,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习石涛,八大山人以后,其书法有两种面貌,一种是老师曾熙,李瑞清细秀,方平,略带隶书味的书风;另一种是学石涛笔法劲健,豪放,不拘一格的书风。张大千此时的楷书,横笔上挑,捺笔外撇,有很浓的隶书味。以后,他又学习魏碑,《瘗鹤铭》和宁代的黄庭坚,从而形成利落,平中求奇,隶楷相参的书风。张在千的署款很有特色,他初名季,季爰,早年的“爰”字有虫字旁,因为古写的“猨”,“蝯”,“猿”相通,故又名“济蝯”。他拜曾熙为师后,改名“爰”,21岁出家时,才有“大千”这个法号。而作伪之人,由于缺少这些知识,往往把款写错,或者时间上出现错位。关于“爰”字的写法,从传世作品看,又有早中晚期三种不同的写法。张大千早年,约34岁以前,“爰”字字形头小,底大,“爰”字头上所谓三横(实为撇点横笔)最后一笔短,“爰”字下半部大,形态像一只猿猴,如《江村渔归图》和《黄山松涧图》上的署款。大约34岁以后,“爰”字用行草书,字形上头变大,三横最后一笔比早年长,用笔方劲流畅,字形较宽扁,已无头小尾大的形态。中晚年,约四十五六岁以后,“爰”字用草写,字头三横最后一笔最长,笔法圆润流畅,有时出现飞白,字形宽圆。关于如何署款,张大千有一套讲究。他说:“题字最忌高高矮矮,前后必须平头,若有高低参错,便走入江湖一路,如扬州八怪的李复堂,郑板桥,千万不可以学。”(引自《张大千画》台湾华正书局出版)笔者查看了张大千数百幅传世之作,画中的题款,均为平头款,几乎无高低不平的抬头或低头款。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鉴定的佐证。</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三,印章张大千的印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有50余方,有:张爰,张蝯,张大千,大千居士,蜀客,三千大千,蜀郡张爰,大风堂,昵燕楼,摩颉山园,摩登戒体,三到黄山绝顶人,老弃敦煌,长须张郎三十八,苦瓜滋味等印。张大千的这些印章,不仅是帮助我们搞好鉴定的凭证,而且也是我们了解作者生平和艺术风格的重要史料。如张蝯印,一般在他的早期画中用。张大千,大千居士印是张大千1919年21岁时在天门寺出家后才有的。三到黄山绝顶人印是他在1936年第三次登黄山后才有的,记载了他以大自然为师的艺术追求。老弃敦煌印是张大千1943年临摹敦煌壁画才有的。摩登戒体印只在他的仕女画中才用。苦瓜滋味印只在他的有石涛风味的画中才有用。张大千不仅印多,而且钤印很讲究。他说:“印章是方形的最好,圆印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工笔宜用周秦古玺,元朱布白。写意可用两汉宫私印信的体制,以及皖浙两派……”笔者他细观察了他传世作品中的印章,实践与他所说基本相符。印章还有真伪,此处就不多谈了。关于张大千书画的作伪人,主要是他的后学或亲朋,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作伪小作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总之,书画鉴定是一门学问,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外,还要多看实物,努力提高自己的眼力,纸上谈兵是搞不好鉴定工作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图片作品由中戎典藏艺术馆提供,部分为馆藏,欢迎学习交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