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六年的垦荒岁月(15岁-21岁)

留心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9年,我在北京107中学初中毕业后,正赶上上山下乡。9月,我踏上北去的列车从北京来到刚组建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27团(后改为6师27团),被分配到3连在农工班干农活。那时,我刚过15岁生日二个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说是初中毕业,实际上在中学只读了一年半,连课本也没见过。整天搞政治运动,到农村搞"教育革命"3个月。北京的1969年初中毕业生基本上就是小学毕业水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7团位于中国版图最东北角的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说是兵团,实际上就是农场,所不同的是由当时的沈阳军区管辖,团(农场)一级干部基本都是军区派的现役军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我虽然离开父母远走他乡,但还是好玩的心里,看到哪儿都是新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非常清晰,到农场的第一天干活就是"脱谷"。就是把人工割的麦子用叉子送进"收割机"里。那时,人小但也不知累,担心别人说自己干活不卖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大荒的冬天来的特别早,国庆节刚过就下了一场雪,大雪给秋天大豆收割带来一定难度。为了加快收割进度,全连老少拿起镰刀,人工、机车齐上阵,要抢在下一场雪到来之前收割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这些刚下乡不久的孩子,还没有经受过人工割大豆的考验,每天累的腰都直不起来,好在有老同志和早下乡的哥哥姐姐们的帮助和照顾,我们也适应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很快就融入到连队的生产建设当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3连工作还不到半年,又迎来我一生中最为艰苦的考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9年底,上级为改变边疆的落后面貌,加快开发北大荒,扩大耕地面积,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决定从老连队抽调人员和机车向荒原腹地延伸建新连队,团党委交给1营的任务是:1连负责筹建16连,2连负责筹建17连,3连负责筹建18连。要求年底组建完毕,1970年初进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3连是1958年转业官兵创建的老连队,底子好,执行命令坚决,接到任务后立即着手挑选人员和准备物资。元旦前夕,连党支部就宣布了新建连队的人选,上级任命傅贵胜为18连连长,张吉顺任指导员。我所在的男工班和两个女工班被编入18连,全连男女共48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1969年7月下乡前,摄于北京/作者15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1969年9月2日,离开北京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7团上山下乡,途经佳木斯时在刘英俊纪念馆前与哥哥留影。1969/9摄于佳木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北京知青乘坐当年的绿皮火车离开北京奔赴兵团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7团所处位置(红圈)。27团18连距黑龙江10公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1年10月摄于27团18连/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当时,知青坐上爬犁,由拖拉机开道进驻新建连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当时真实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0年3月初,我们48人准备出发了。那天我们起的很早,先把行李和生活用品装在胶轮拖拉机的拖斗里,三台履带拖拉机的爬犁装着帐篷、工具、面粉等物资,吃完早饭后,我们就告别了老连队,坐大爬犁向荒原深处前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车队穿过3连的农田后便进入茫茫荒原,四台车轰鸣着在雪地、塔头地上艰难地前行,从3连到新建点不到10公里路程,拖拉机走走停停的开了近2个小时才到。连长叫拖拉机在一口枯井旁停下,说道:“这就是18连的营地。” 我们立即下车把爬犁上的物资卸下,接着连长就开始布置任务,选址搭帐篷。3月初北大荒夜晚的气温仍在零下20度左右,所以必须先解决住宿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连长把我们分成搭帐篷的、割草的、伐木的和后勤炊事人员几个组,大家同心协力在太阳落山前把3顶帐篷全搭好了。接着我们用圆木搭成60公分高的通铺,再铺上厚厚的草和炕席,帐篷中间搭上用汽油桶改装的炉子取暖,一直干到晚上8点多才算完活,等安排好床铺就十点多了,大家累得躺下就睡着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0年4月,摄于18连/知青住的帐篷</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0年3月,18连就是这个样子,就是三顶帐篷。(图片网上下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春天,兵团连队主要的农活就是播种。广袤的三江平原,一个连队有上万亩土地不靠播种机是不行的。知青站在播种机的踏板上,一到地头需要加种子和化肥,春播农忙季节,天一亮就下地,看不见才收工,在地里要吃上3顿饭,季节不等人呐,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图为:播种机在播种</b></p> <p class="ql-block"><b>夏天,18连的知青们大多是盖房子。图为:盖"拉禾辨"土房。就是用草和很稠的泥浆拧在一起当作砖,把墙剁起来。</b></p> <p class="ql-block"><b>后来,好一些了。知青们可以制作"土砖"-土坯。图为:知青们在制作土坯</b></p> <p class="ql-block"><b>8月份,如果雨水多,大型收割机不能下田地(一进去陷得很深不能开动),知青们就下地收割麦子。图为:知青们在收割小麦。</b></p> <p class="ql-block"><b>那时一到冬天,18连知青们主要的工作就是进原始森林的无人区进行伐木。伐来的圆木用于连队盖房子使用。图为:两位知青在锯一颗大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大树伐倒之后,先把树杈用斧子砍掉,树干部分截成6米、8米或10米的圆木。截好以后,知青用"掐钩",4人或8人把几百斤或上千斤的圆木抬到一块儿,这叫"归楞"。下一步就是等待装爬犁,拖拉机给拉回连队。图为:知青们在"归楞"。</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零下30几度的冬季,知青们在"归楞"。</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那时的冬季,除伐木外就是兴修水利。知青们用镐头刨开30多公分的冻层后,用"桶锹"把黏土层甩到水渠的岸边。记得当时的任务一天每人要挖几方土。图为:知青们在挖水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8连建点的位置,听说是58年转业官兵当年开荒的位置,58年转业官兵人员不足,当年拖拉机都是进口的,农机不配套,沼泽上无法修路,粮食物资运输困难,生活无保障,撤点以后只留下这口水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口老井在荒原上废弃了十多年,打上来的水是铁锈红的颜色,烧开后水面漂浮着一层红锈,散发着腐朽的腥味,别说喝了,连脸都没法洗,好在冬天荒原上的积雪还没化,我们就收集积雪或到水泡子刨冰化水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春天到了,荒原上白天暖和了,大地的积雪也开始融化了。连长赶紧安排人淘井,几个人不停的摇着辘辘,把井里多年的污水提上来倒掉,再下到井底清除污泥。功夫不负有心人,淘过后的水井果然变清了,颜色也不红了,大家挺高兴,可烧开了以后水上又出现一层红沬,还是有咸腥的味道。怎么会是这样?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喝了,女同志到有办法,她们找来一跟软管,找些棉花用纱布把一头包上梱住,过滤一下水就清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我上大学毕业后分到煤炭部工作,在参与一些地质钻探项目时才找出答案。原来我们连所处的位置是沼泽低洼地区,地表下层是厚厚的腐烂草根,(俗称草炭)大量的地表水通过草炭层流入地下水井,使井水的颜色变红。我想起在3连曾经挖草炭喂猪,挖了几米深还没挖到底,也不知草炭有多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冬天主要任务就是伐木,为连队基建盖房准备木料。机务的同志开始检修机车,为开春开荒作好准备。全连上下起早贪黑拼命干,也没有休息这一说,就是让你休息你也没处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那时,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知青们还是很乐观的,从女知青的脸上可以看出当年的"革命热情"。图为:知青在吃午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0年12月,摄于18连。当时,整好团部分配给一台联合收割机,知青们跑到收割机上留下了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0年10月,摄于18连。图为:一女工班在新建的土坯草房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每年7-8月份,都是收获小麦的季节。上万亩金黄的麦穗,波浪起伏又是一个丰收年。图为:收割机在收割小麦,知青在收割机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进点以后,连领导就接到上级通知,说5月下旬,有一批天津知青到达27团,预计分给18连50多人,让我们做好欢迎和安置工作。又来新战友了, 18连的人员壮大了一倍多,大家都非常高兴!可天津知青来了后的住房成了问题,盖新砖房不可能,木料准备了不少,可是没有砖,27团只有一个砖厂,生产的红砖供应全团三十多个连队和机关,全团有一半都是我们这样的新建连,根本就不够用,即便能给也运不进来,再说4月还没开化,地基也没法挖;脱土坯、拉合辫、都不行,夜里上冻,一冻一化就散了。连队连一个多余的帐篷都找不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这些小青年遇到这种困难也真没了主意,可是在老转业官兵和老垦荒人面前这都不是困难,他们在这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具有丰富的经验,连长在会上说:“咱们就地取材,用地上的草筏子盖房,保证天津知青来了能住上新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什么是草筏子?没有到过北大荒的人也许不知道‘草筏子’为何物,还能用它盖房子?其实我们连脚下踩的都是草筏子,亘古荒原上杂草丛生,根系相互纠缠在一起,荒原下几乎是联在一起的大草筏子,厚度最少也有20多公分,冬天像铁板一样硬,开化后脚一踩像海绵一样有弹性。用草筏子盖房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具体怎么操做还一无所知,但有老垦荒同志指导,任务肯定能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说干就干,连长让木工先把房架子做好,我们男工班负责把房架子和柱脚抬到选好的位置,把柱脚一根根对称立直,接着用两根扬木杆在两侧稳住人字房架,1、2、3,众人齐心将房架抬起来放在马凳上,再齐心抬上住脚头安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69年10月摄于27团5连/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1年冬季摄于18连/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1年冬季摄于18连/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3年冬季摄于18连晒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仅用一天的功夫,一栋长20多米、宽近8米的房架子就搭建起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我们用冬天拉来的一些碎石块垫在地上当地基,木工用水平尺简单的找一下平,然后在留门的地方打个门框立好就可以了。晚饭后,连支部召集各班开动员会,这是我们兵团的规矩,也叫战前动员,我们统称叫‘大会战’,从连领导到后勤都要表决心下战书,激发全连斗志,迎接明天的挑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月下旬,荒原上的积雪已经融化了,一望无际的野草早已被融化的雪水浸透,踩上去直冒水。我们早早就来到工地,拖拉机拉着大犁早就把房架子北边不远处的草地翻了一遍,被犁开的荒草一条条翻扣在地上,这些翻扣过来的草筏子就是我们盖房要用的‘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盖房的工具:几把拍平了打磨的像刀一样锋利的筒锹,四角系着麻绳的麻袋片和抬扛,筒锹用来切断翻扣的草筏子,然后放在麻袋片上抬到工地,就这么简单。连长先讲了一下工作要领和安全事项,叫男工班跟老同志学砌墙(准确讲应叫码墙),女工班负责运草筏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会战开始了,女工班的战士先用筒锹把35公分宽,20多公分厚的一条条草筏子切成70公分左右的段,再搬起来放在麻袋片上,被雪水浸透了的草筏子又凉又沉,每块足有四、五十斤,一搬起来铁锈色的泥浆就住外流,女工班的战士们也顾不了这些,搬起来就往麻袋片上放,有放二块的,力气大的放三块,俩人用木杠抬起来就走,抬到工地后由老师傅指挥我们一层层码放成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说实在的,这是个又脏又累的活,四、五十斤重的草筏子要一块块抱起来码放,搭上架子后就要俩人举上去,弄的从头到脚都是泥水。在大开荒的年代,我们兵团战士表现的非常顽强,在我们兵团战士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5年10月,摄于黑龙江畔/作者与盛宏源</b></p><p class="ql-block"><b>1970年5月20日,盛宏源从天津下乡到18连。后来,我和他分配到瓦工班,他从此学起了木匠,我做起了瓦工。从那以后我们成了好友,他1979年返城以后分到国家电网公司,后通过自学考到了大专文凭并被单位聘任为人事科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3年春,摄于北京/作者与好友盛宏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用草筏子砌墙看似简单,其实也是有讲究的,不但要码放平直,还要压茬,每层都不用泥粘合,而是用几根一米多长的木棍钉在草筏子中,从地基开始往上码放4、5层钉一次,这样即挤出草筏子中的水份又夯实了之间的缝隙,木棍子如同钢筋一样把湿漉漉的草筏子连接在一起,风干以后非常结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只用三天时间整栋房的草筏子墙就砌好了,然后用筒锹改的铲刀把里外的墙两面削平后风干几天,再用大泥里外一抹就算完活。剩下的就是安门窗、搭炕和苫草了。我真佩服老垦荒人发明用草筏子盖房,真是解决了大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一前后是耙地和播种的最忙时节。全连主要任务是开荒种地,机车、人员都要以农业生产为中心,机械和人员明显的不够用了,连支部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基建,在援兵到来之前把房子建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18连通往17连的公路还没修好,水泡子都开化了,我们在3连订做的窗扇也没法运进来,这时,女工班的知青班长向支部请缨,我们班去把窗扇扛回来。女工班的铁姑娘们步行近10公里回到老连队,顾不上休息和看望同学朋友,每个人扛着几扇木窗就往回返。荒原到处都是泥水,开化的水泡子冰冷剌骨,可她们毫不畏惧,扛着沉重的木窗扇艰难地前行,有的鞋陷在泥里,有的脚被扎破了,但没有一个叫苦的喊累的,往返20公里硬是把窗扇扛回了18连。安好门窗后,装上玻璃,就等着天津新战友的到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3年春,摄于上海/陆秀芳</b></p><p class="ql-block"><b>1969年春,陆秀芳从上海下乡到兵团27团3连,同样与我一起来到新建连队-18连。我们在18连的同时也结识了我的终生伴侣。在那艰苦的岁月,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搀扶,从那时起我们憧憬着美好的生活,相信着美好的未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0年10月,摄于18连/右一陆秀芳、左一杨美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0年10月,摄于18连/陆秀芳 图为:知青在房顶上绑枝条。当时的女知青与男知青干同样的工作,几米高的房顶上也是毫不畏惧,且满脸笑容可见当时知青的精神面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4年夏天,摄于兵团18连/作者与未婚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0年5月20日,52名豪情壮志的天津知识青年来到18连,住进了为他们新建的草筏子房。天津战友到来后给18连带来新的活力,他们很快就融入连队的各项工作中。之后又有佳木斯等地的知识青年加入屯垦戍边的行列,18连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当时我们6师最流行的一首歌(也是6师党委的决心):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迎着困难上,踏着苦字走,不向上级来伸手,苦干实干加巧干,誓叫抚远山河变……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兵团战士屯垦戍边、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决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连党支部的带领下,全连官兵团结奋战,每天从早工作到晚,除了遇到雨雪天不能工作外,平时好天很少休息,夏天忍着蚊虫的叮咬,冬天忍受着烟炮严寒,工作再苦再难也没人喊累叫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短短的几年时间,我们硬是在这荒原沼泽地带开垦出近12,000亩耕地,让昔日的荒原变成麦浪滚滚、大豆摇铃的沃土良田,每年向国家贡献几百吨商品粮。几年间,我们从住帐篷、住草伐子房、住土坯房到住砖房,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那时,兵团连队里知青宿舍都是大通炕,10多人或20几人一个房间,一个人就是70公分的宽度。图为:连队宿舍的内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图为:连队家属房的外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北大荒的冬天非常冷,夜间零下40多度。有时雪大都封了门,第二天门推不开才知道下大雪了。图为:大雪封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北大荒兵团工作了近6年,其中:一年半的时间做连部的文书,半年多的瓦工,近四年的农工。6年收获不小,但也是迈向社会开始的6年,也是人生最艰苦的6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六年艰苦的工作和生活锤炼了我的工作意志和思想情感,对农村的基层生活有了充分的了解,这些对我后来的工作生活影响很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工作得到连党支部和战友们的认可,1975年10月,经过各班排的提名 和选举,连队党支部推荐我到牡丹江师范学校学习。我在牡丹江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担任班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7年7月毕业,分配到牡丹江北方工具厂子弟中学任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9年9月,我又考入吉林大学外语系,在大学期间,先后担任班长和校学生会副主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3年3月,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3年7月,吉林大学毕业,分配到煤炭工业部的中国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后改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北大荒还收获了爱情,我和上海知青陆秀芳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在开荒创业中并肩奋斗,经过近10年的恋爱,几经坎坷,不离不弃,终于在1983年大学毕业的前夕结为夫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50多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三江平原(建三江)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大农场群,昔日的北大荒,今日中华大粮仓。如今呈献在我们面前的是高楼林立,公路、铁路、机场四通八达,百里稻花飘香的壮丽画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曾用青春热血为中华大粮仓今日的辉煌添过砖加过瓦而感到无比自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50多年前的艰苦经历,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48名的开荒战友,我仍记在心中,每当我翻看保存的几张当年的留影时,我眼中都会含着泪水,照片上的知识青年在最艰苦的年代,他们的脸上仍然充满青春的笑容!记住他们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连 长:傅贵胜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指导员:张吉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司务长:杨慧忠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排 长: 孙长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会 计: 李玉洁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卫生员:王淑芬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统计员: 钟士河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木 工: 杨振洲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男工班:杨安平 刘晓忠 王树义 史西奇 石庆林 董炳坤 戴美发 付以官 鲍庆国 尹林根 李志杰 徐英琪 盛寿昌 金占江 刘新忠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女一班:杨美芳 姜 晖 陆秀芳 邓泉娣 郭燕虹 王帼英 杨子荣 张福珍 卢秀英 刘玉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女二班:陈玉杰 朱汉芳 李秀琴 许秀玲 乐 斌 李素华 王东红 李淑琴 王 旭 黄银凤 孟云田 崔秀华 何秀秋 陈逸珍 商立芬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 ~ ~ ~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刘新忠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54年7月生于北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69年从北京107中学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师27团3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0年3月调新建18连开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5年10月选送牡丹江师范学校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7年在牡丹江北方工具厂子弟学校任英语教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9年考入吉林大学外语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8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煤炭部中国煤炭进出口总公司(中煤能源)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3年5月任中国煤炭开发公司部门副经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4年10月任中国煤炭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5年10月任中国煤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04年10月任中国煤炭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并兼任中国煤炭国际咨询公司总经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3年3月退居二线(享受原待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4年7月办理退休手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4年8月受内蒙古满世矿业集团聘请担任该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海外开发部总经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5年5月任满世集团印尼泰姆矿业公司副总经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0年4月由于疫情辞去印尼工作回国(第二次退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 ~ ~ ~ ~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那时,知青开始也不能回家,直到2年多以后才公布一年一次探亲假。图为:第一次回京探亲弟弟和妹妹送我到车站,1972年2月,摄于北京/右一作者,右二作者妹妹,右三作者弟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那个年代回一趟家真不容易,从团部乘卡车(代客车)到建三江(师部),住一晚第二天再乘长途车到佳木斯,如果赶上当晚的火车还好,不行就在佳木斯住一宿,赶第二天上午的火车。乘火车需要30多小时,还没有直达到北京的列车,需要在天津换车才能到北京。那时回一次家需要三天两宿。图为:知青乘火车回京车厢内场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5年8月,团部下达各连队选送工农兵学员去学习的名额,18连选送推荐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经连队各班排的提名选举,最后由连队党支部研究决定,推荐我到牡丹江师范学校学习。由于知青都想去上学,竞争非常激烈,有几人的票数不相上下,所以在支部研究过程中,发生了争执,但马河副指导员坚持选送我去上学。这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是马河副指导员帮助了我,我一辈子没有忘记,从此我走向了新的征途。</b></p><p class="ql-block"><b>图为:18连副指导员马河同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5年10月,陆秀芳为我上学送行到勤得利。图为:作者与未婚妻陆秀芳/摄于勤得利黑龙江畔</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5年10月初,我踏上南去的列车,来到牡丹江师范学校学习,分在政文科二班,主要课程是政治和英语。1976年10月,中央粉碎"四人帮",拥护华国锋担任主席。牡丹江市各界召开大会拥护中央的决定。我参加了大会并代表牡丹江工农兵学员在大会进行了发言。当天的牡丹江日报还报道了我的发言。图为:作者/摄于牡丹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在牡丹江师范学校学习的两年期间一直担任班长,我所在的班级两年都被评为优秀班级。图为:师范学校的毕业班级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7年7月,我在牡丹江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牡丹江北方工具厂(原五机部121厂)子弟中学任英语教员。图为:军训课/给学生们讲话 1978年春季/摄于牡丹江郊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8年下半年,由于云南农场的条件恶劣,云南知青们开始酝酿返城的途径,开始罢工,逐渐发展到拦截火车,最后发展到去北京上访。由于当时大的国内政治形势的需要,最后中央决定知青有条件地返城。实际上,后来绝大部分知青都返城了。延续多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了。图为:云南知青进行集体上访(网上下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由于中央政策的放开,黑龙江的知青从1979年春季也开始大批返城。我的未婚妻陆秀芳在1979年9月几经波折也顺利地返回上海。图为:云南知青在进行绝食罢工要求返城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开始萌动参加高考的想法。按当时的政策,中专毕业生必须工作两年后才能参加高考。1979年初,我决定参加当年的高考,经过半年的复习,考试成绩比较理想。 5科339分,被吉林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录取。图为:1979年高考准考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1979年9月,我迈进了大学的校门,那年我25岁已经步入社会10年了。图为:1982年6月摄于吉林大学/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吉林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前两年担任班长;后两年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图为:作者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的奖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图为:学生会领导成员合影</b></p><p class="ql-block"><b>1981年秋季,摄于吉林大学/左一作者、左二学生会主席乔世波(2008年担任香港华润公司总经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图为:学生会全体干部与校长唐敖庆及校领导合影</b></p><p class="ql-block"><b>1983年5月摄于吉林大学/前排左三唐敖庆校长、后排左三作者、后排左五乔世波</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经过近十年的恋爱,在大学毕业前夕,作者和陆秀芳结为夫妻。图为:1983年摄于北京/作者与妻子陆秀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83年7月,我吉林大学毕业分配到当时的煤炭工业部中国煤炭进出口总公司工作。</b></p><p class="ql-block"><b>我15岁离开北京到29岁分配回北京,离开时还是个童孩,回来时已是成人。当时,思绪万千,感慨万分。回到北京……一切从头再来……</b></p><p class="ql-block"><b>我工作不久,正赶上全国的"严打",由于公检法人手不足,国家机关对口支援,煤炭部负责支援东城区,我当时借调到东城区法院刑庭担任陪审员。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我参与了10多个刑事案件的审理与定性、量刑、宣判等工作。</b></p><p class="ql-block"><b>我记忆最深的是参与了一个过失杀人的案件,案情当时在京城引起不小的轰动。东四妇产医院一名护士由于工作上不负责致使2名刚出生几天的婴儿死亡。</b></p><p class="ql-block"><b>图为:庭审场景 1983年12月摄于北京东城法院/左一审判员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84年初,当时胡耀邦总书记到前南斯拉夫访问,南斯拉夫方面提出合资建一炼焦煤的煤矿,总书记同意此事。后来,原煤炭部部长高扬文为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到南斯拉夫与当时南斯拉夫能源部洽谈了合作的具体内容。当年6月,南斯拉夫派出六人煤炭代表团,对山西省霍州市拟合作的交子里煤矿进行了考察,并将煤矿的地质资料和一吨煤样带回国进行研究。7月,中国煤炭部派出7人考察团,对前南斯拉夫可以提供的煤矿设备进行考察。由于代表团是具体落实总书记和部长的指示精神,故得到了南斯拉夫政府的高度重视。南斯拉夫负责能源的副总理接见了代表团。当地报纸进行了详细报道。</b></p><p class="ql-block"><b>图为:1984年8月,摄于贝尔格莱德多瑙河畔/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84年是我第一次出国,当时用出国补助的30美元购买了一台前s苏联相机。为了能顺利带回国内,使馆的商务参赞处还给北京海关出具了证明。图为:使馆参赞处出具的证明</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财力不足,世界银行贷款给中国建设能源项目,解决长期电力短缺的问题。当时,世界银行与中国财政部签署山西潞安矿务局的常村煤矿贷款文件,要求中方必须聘请一家咨询公司为项目建设提供"项目管理咨询"。通过有限招标,最终选择了一家美国的MK工程咨询公司。1985年9月,我陪同集团公司陈荣寿副总经理到美国考察该公司并进行最终商务谈判。</b></p><p class="ql-block"><b>在美国期间,我与大学同学郑德荣和曾丽萍在里诺见面。图为:1985年9月摄于美国里诺/右一作者、右二郑德荣、右三曾丽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86年夏季,第一次到香港出差,参加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管理培训。图为:1986年8月摄于香港会展中心/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91年10月,陪同世界银行代表团拜访山西省副省长吴俊州。当时,世界银行拟给予山西省的治理环境污染(太原大气环境治理)项目无息贷款。图为:1991年10月,摄于山西省政府/前排右四吴俊州副省长、后排右二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92年9月,陪同煤炭部副部长范文堂等出席澳大利亚使馆的招待会。图为:右二范部长,左一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95年10月,作者主持中美合作项目进口设备签约仪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98年,主持煤炭系统引进硬岩掘进机的技术进口谈判并获得圆满成功。图为:签字仪式后的合影。煤炭部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后排左三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99年,为平朔煤炭集团安家岭露天煤矿进口破碎机举行签字仪式。图中握手右侧人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1年夏,在深圳参加集团工作会议后,参观深圳几个先进企业时与经天亮总经理合影。图中左一为经天亮总经理(经总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之子,后担任中煤能源董事长直至退休)。图中左二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2年,为平朔煤炭集团安家岭露天煤矿进口大型采矿设备。图为:签字仪式现场 /前台签字人右一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2年,为中国矿业大学进口设备,与校方领导合影留念/图种前排左四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3年,陪同原煤炭部部长王显政参观煤炭设备展览会/图中左二为王部长,左一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4年,陪同中煤集团党委书记兼副副董事长宋勤访问欧洲(宋总是中顾委副主任、八大元老之一宋任穷长女)。图中右二为宋勤书记,右一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5年,访问瑞典的ABB公司总部。图为:与ABB集团董事会执行总裁合影。图中右一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6年,到南美巴西、智利访问。图为与皇宫警卫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7年,陪同中煤集团副总经理曹祖民访问加拿大。图中右一为曹总,右二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7年,陪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梅颖参观全国采矿设备展览会。图中右二为张梅颖,右一为王显政部长,右三为濮洪九部长,右四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8年,与美国P&H公司总裁在进口大型矿用电铲合同签字仪式上。左二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8年,与太原海关关长高志凯在进口矿用设备合同签字仪式上,左一为作者,右一为太原海关关长高志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08年,作者代表中煤能源与美国P&H公司、小松公司签署矿用大型电铲和300吨载重卡车进口合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0年,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参加仪式。</b></p> <p class="ql-block"><b>2009年,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习班上的合影。图为:第二排右四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2011年,陪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参观煤矿设备展览会。图:右一为作者。</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1年,作者与著名艺术家、煤炭文工团团长瞿弦和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2年,作者与自己中学老师孙文燕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7年,作者与内蒙古满世投资集团总裁刘强、印尼华侨领袖黄先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6年,作者与妻子在雅加达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9年春节,作者与父母和哥哥、弟弟、妹妹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2年10月,作者与妻子和儿子、儿媳合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0年4月,雅加达疫情日趋严重,作者乘包机返回中国。(作者在飞机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