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初夏,我们哥俩去太行大峡谷益伏口村住了近三个月,这是从2007年到至今,我第十七次来到大峡谷,石板岩已由名气不大的乡镇变成了旅游圣地。有一天,当地的朋友想要十几年前的石板岩图片,我回京后翻箱倒柜只找到几百张图片。记得2007~2009这三年时间,春夏秋冬四季,我四次去石板岩生活累计半年之久,拍了一万多张数码照片。由于我保管不善,目前绝大多数图片都已找不到,现在想想就心痛万分。</p> <p class="ql-block">2009年,当时石板岩镇还是石板岩乡,这是石板岩乡政府所在地的全景图片。这期美篇主要是以2009年前拍摄图片为主,所有的俯瞰图片都是在高处所拍,因为当时没有小飞机。</p> <p class="ql-block">石板岩标志性建筑大桥,当时没有任何装饰非常朴实无华。</p> <p class="ql-block">当时石板岩街道上,所见的游客基本都是学生,一到晚上石板岩街道就相当冷清。</p> <p class="ql-block">太行大峡谷,以接待全国各地美术院系写生画画的师生为主,绝大多数师生集中在石板岩村、王相岩村、高家台村、沙岸村、益伏口村、桃花谷村和车佛沟村这几个村庄。当时收费景区有桃花谷、王相岩、猪叫石和冰冰背,太行屋脊当时叫圣相岩是不收费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中的村庄从下而上依次是核桃坪村、石板岩乡和盖楼泉村。</p> <p class="ql-block">太行大峡谷桃花谷景区大门非常简陋,停车场也很小,好在当时游客不多。当时到太行大峡谷的散客,主要是附近城市收入比较高的群体。</p> <p class="ql-block">沙岸村只有少数几家农家乐,条件相当简陋只能接待写生的学生,下图是沙岸村全景。</p> <p class="ql-block">益伏口村占有太行大峡谷中心位置,核心景区桃花谷的门户,现在是石板岩镇的“小香港”,最富庶的村庄。下图是当时益伏口村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益伏口村的主街道,益伏口还是很不起眼的小村庄。当时村里能接待游客的农家乐没有几家,有独立卫生间的客房只有清华苑一家。</p> <p class="ql-block">益伏口村前停车场还是村民的菜地。</p> <p class="ql-block">益伏口村前的河滩还没有治理,由于视野开阔景色好,是学生写生画画最爱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片荒滩是益伏口与王家地之间的河道,现在经过整治已是四面环水的小岛,岛上正在筹建小吃街。</p> <p class="ql-block">郭家庄是石板岩镇最大的行政村,好像有农家乐,当时的游客和画画的学生都满足不了益伏口村和沙岸村的接待能力,郭家庄鲜有游客入住。</p> <p class="ql-block">高家台当时就是小有名气的画家村,每年都有许多画画的学生入住。这个小房子就是高家台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高家台村口,村委会这里十多年变化不大,但村子里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林州市国际滑翔伞基地,当时起飞场设施十分简陋,但在全国滑翔伞爱好者中确大名鼎鼎,每年开春的国际比赛,在地球上也有一号。</p> <p class="ql-block">2008年,太行平湖(南谷洞水库)由于少雨干旱,水位下降很多,北岩和西乡坪村前的湖水全部干沽。</p> <p class="ql-block">当时太行平湖,允许快艇游览业务和水边建餐馆卖野生鱼,这两个项目是附近村民最重要的收入。</p> <p class="ql-block">石板岩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当地村民纷纷把旧房子拆除,盖起宽敞明亮的楼房做为农家乐或民宿,具有当地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居越来越少。直到2018年当地政府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令禁止当地人拆老房子盖新楼。</p> <p class="ql-block">当地传统民居,稍加改造装修一下,就能变成非常舒适的民宿。现在石板岩最贵的民宿(高家台村有一家),就是外部保持原样,内部现代化装饰,由老民居改造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二台阶上的马鞍垴村的一个院子,这要改成民宿应该相当不错。十多年过去了,不知这个院落还在不在?</p> <p class="ql-block">龙床沟瀑布上游的水段村,由于偏僻交通不便,没有农家乐。专业画家很喜欢水段这个世外桃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种秋收挂玉米的场景,现在很难见到。</p> <p class="ql-block">当时石板岩绝大多数农民生活来源,主要靠农业收入,还很贫穷。做柿饼削下来的柿子皮也舍不得丢掉。</p> <p class="ql-block">推着传统独轮车去收秋。现在想找个完整的独轮车,只能去桃花谷景区门前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秋收打谷子,我当时拍了几张,就这一张可以拿出来凑合看看。</p> <p class="ql-block">秋后闲下来打红薯粉,是当地村民一项重要收入,收购价就超过了十元。我们在城里买的四、五元一斤的红薯粉条能是真的吗?</p> <p class="ql-block">石板岩开采红沙岩打石板,已经绝迹。现在石板岩要求建农家乐或民宿,墙外要贴石板保持当地建筑风格,现在石板都是从河北石家庄那边销售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女人裹小脚是过去最丑陋的社会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人群越来越少。我记的当时拍过几张照片,现在只找出这么一张。</p> <p class="ql-block">这场面应该追着多拍一些,现在石板岩再想拍这样的题材,想都不要想没戏啰。</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叫三亩地,不是峡谷中的三亩地行政村,此处就在石板岩镇的头顶第二台阶的悬崖峭壁边。现在应该在景区内,不知这个石头房子和晾晒场还在不在?</p> <p class="ql-block">村民翻地还是使用传统耕牛犁地,现在使用手扶拖拉机,犁地又快费用还低。</p> <p class="ql-block">以上四张图片,是太行大峡谷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地方拍的。现在所剩图片不多,但由于时间过久,整理起来比较麻烦,等我全部整理后,发现已消失有价值的图片,再作美篇回馈石板岩的当地朋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