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也算是一名“知青”,不是因为最后选择了参军,我想也会像曾经的同班同学后来的妻子一样,步入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军之中。<br><br>虽说我没有当过“知青”但却对“知青”这一词并不陌生,因为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在农村的我,直到8岁方才到了省城太原,而就在这短短的几年农村生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让我也渐渐对几个说着“洋话”、穿着不一样的外地人有了初步的影响,并从奶奶的口中知道了他们是来自北京的“知青”。<br><br>然而,当我对“知青”有了更加深刻认识的时候,已经是1998年啦,因为就在这年的10月,我有幸与14位当年曾在我家乡插队的知青有了一次深层次的接触和交流,也用自己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他们在重新回到我的家乡时所流露出的真情和思念,写下了他们在一天的时间里所作的一切,并在南方周末报发表。<br><br>关于知青,那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有的名称,也是当代中国许多中年人所经历的历史。作为过来人,大家应该都知道,1968年的1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的一条指示,那就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从此,一场延续了11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兴起,前后共有1700万热血青年先后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开始了令他们永生难忘的知青生活,同时也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了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象……<br><br>而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1968年曾在我的家乡——山西省临汾地区临汾县大苏公社(现改为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插队的14名北京知青,在30年后的10月(98年),又相约回到了这块令他们魂牵梦绕的黄土地,来探望村里的父老乡亲,寻找他们青春足迹时的故事。 <p class="ql-block">那是他们回来的头天晚上...,有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有一批“知青”要回他们当年插队的地方去看望当年的父老乡亲,问我去不去,一问要去的地方,竟然是自己的老家,所以当即就确定了: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按着约定的地方,我早早的来到了那里,在那里看到了一辆中巴车和一辆客货车,等着朋友到来后,我们与这次活动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并坐在了中巴车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多久的时间,所有的人到齐后,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我和他们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从中得知他们都是北京二七铁路中学的学生,有的初中毕业有的高中毕业,在选择了插队下乡后被一起分配到了我们这里。</p> 知青们到村后的第一堂课就是听老贫农讲旧社会的故事,接受思想教育。(知青王瑞琴提供) 当年铁姑娘战斗队的队员们在一起合影留念。(知青王瑞琴提供) <p class="ql-block">回家啦,回家啦,三十年后,当他们再次看到那熟悉的村庄时一个个激动万分。面对着山坡上那一排排窑洞,一间间平房,凝望着村头对面那一道道起伏的山岗,一切对他们来说还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p> 水,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资源,这对自古缺水的山里人来说更显得珍贵,当年村头外一口深深的水井便是全村人赖以生存的源泉。老知青彭士芬在这里向我介绍说:“当年我们从城里来到这里,并不知道水在这山沟里的珍贵,每天在井台上戏水打闹,善良的村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此我们还和他们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直到老村长出面调解才平息了这本不该发生的纠纷。”如今,这井己经干枯,井台没有了、轱辘架子没有了,一切用于供水的设施也都不见了踪影,但面对这一口深深的黑洞,还是让他们一个个感叹万分。 这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大院,30年前插队住过的窑洞依然存在。几位男同学看着墙上已经脱落并已发黄的报纸,在争论着是不是这就是他们贴上去的。而西边的窑洞里就更加热闹了,几个女知青正在这里回忆当年居住的情景,看着那么小的土坑,不知当年是怎么住下她们6个人的。 <p class="ql-block">当他们相随着走到另一座院子里,更是笑声满堂,一位80多岁的老人站在房子中间正辨认着一个个前来看望自己的知青。“认识我吗?”、“认识她吗?”一连串的询问还真让老人一时反应不过来,当孙桂英这位当年调皮的小姑娘走进房门站在老人面前时,把知青们的情绪推向高潮。“她是谁?”一位知青站在老人身旁指着孙桂英问道,只见老人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你是皮猴!”老人不仅认出了在村里呆了不到一年的孙桂英,而且还叫出了知青们当时送给她外号来。就这亲切的一声,把孙桂英乐得一下子跳了起来,激动得和老人拥抱在一起……</p> 一天的时间很短,他们和村庄和村民的感情很深,而今天只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回忆,等有机会时,再给大家讲更多的知青故事。<br>三十年了,让我们在家里再照一张合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