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闲渡一日,半醒半浮生过日子

郑万彬

<p class="ql-block">  凡是禅林寺庙,都劝世人从德从善,具备宽厚善良公平正直的品行,放下执念,最好能立地成佛,把各种收入用来购买与佛有关的实物或捐在功德箱内,称之为积德积善,还前世的孽,修来世的福或佑儿孙前(钱)途无量。</p> <p class="ql-block">  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7年),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朝,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由慈笃海月禅师重建,更名为“文殊院”至今。不知何时,今人修缮改造,佛殿气势雄伟,配套环境优美,免门票供游人礼佛、休闲。</p> <p class="ql-block">  文殊院的前世今生,远不是我这种佛学文盲扯得清楚的,只有专家学者慢慢地去考究,才能弄清楚渊源。我辈只是慕其名,跑马观花看看,在里面喝杯茶歇歇脚,静静心,然后回家过该过的日子,回单位上该上的班。</p> <p class="ql-block">  佛家渡信佛人,手拿佛珠、口念阿弥的未必是信佛人,也有诚心向佛,弥补前世之不足,修来世之福报的信众。喝茶聊天的更多的是半醒半浮生、无所世事的人,也有去杂念、端心境、平心态的众生。</p> <p class="ql-block">  其实,甭管禅林寺庙如何正面弘扬佛学,以佛音、素食、禅茶、优美环境等辅助佛学教义的传播,但世人在大生存背景下,该咋样还得咋样,不外乎“一茶闲渡一日,半醒半浮生过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