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散记(第二季)——大理苍山

云朵

<p class="ql-block">此行苍山,我们追寻着徐霞客的足迹,走一走他曾走过的路,吹一吹他曾吹过的风。</p><p class="ql-block">1639年3月,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大理,他沿清碧溪攀苍山。记述如下:“峡中西望,重峰罨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从此以内,溪嵌于下,峡夹于上,俱逼仄深窅。”</p> <p class="ql-block">感通寺原名荡山寺,名气很大始建于元,兴盛于明。原寺有三十六院,现大部分已毁,仅存大片建筑遗址。元时,书法家圆护大师曾在此居住。明杨升庵流寓云南在此著《转注古音略》,清初的诗、书、画家担当和尚在此住至圆寂,其塔铭“一笑皆春”匾额至今尚存室内。</p> <p class="ql-block">在去寂照庵路口处这个手捧佛经披着袈裟摆摊的小和尚(或许不是),他没向我们兜售东西,却在我们踌躇时主动热心地为我们指路。拍下这张照片时感觉一切都格外美好!</p> <p class="ql-block">寂照庵,是我见过的最漂亮最雅致最古朴最有情趣的庵,没有之一。有原木搭建的粗犷,有石块堆砌的朴实,每个角落都有不经意的鲜花装点,有品茗看书的舒适座椅,有打坐冥想的隔间雅室……这里的每一面墙每一条通道都诗意盎然充满情趣。一贯肉食动物的我觉得可以独自一人在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若有良人相伴,在此长期修养也无不可。寂照庵所有的一切都踩在我喜欢的点上,是我理想中院子的模样。与其说是庵,还不如说是一栋很有情调的农家小院。</p> <p class="ql-block">从寂照庵开始便一路下山,下到我们怀疑人生,不是说好的爬苍山吗?直到遇见清碧溪,才开始沿溪蜿蜒向上。天空乌云聚拢,快下雨了,我们赶紧加快步子。过神仙渡后零星雨点变大了,我们在一亭子避了一会儿,见转毛毛雨了便继续向感通索道前行。过感通索道就来到徐霞客描述的“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情景。</p> <p class="ql-block">一番等待轮流拍照后,我们继续前行,还没走几步,雨势骤然变大,沿途有售卖雨衣吃食的,我们当机立断买了三雨衣穿上继续出发。雨势越来越大,好在这段跟非常平坦,云雾缭绕缥缈,让人有误入仙境的错觉,别有一番风味。</p><p class="ql-block">与我们一样冒雨前行的人很多,或撑着雨伞或穿上雨衣,但毫无例外的下半身都湿透了。也有一个冒雨疾步的牛人凶猛地不断超越。</p><p class="ql-block">由于下雨,担心下山路滑,我们决定坐洗马潭索道下山。在最后一个驿站,我们吃了一碗特别好吃的泡面,开始最后后的疯狂。爬上一条1175级台阶的长陡坡,到达洗马潭索道,可惜雨太大了,洗马潭和七龙女池不关闭不让去了。</p> <p class="ql-block">从洗马潭索道下山还附带一赠品——天龙八部影视城。</p><p class="ql-block">“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现在的孩子看到这句话只会莫名其妙,只我们那个年代喜欢金庸小说的人才会相似而笑,勾起多少或秉烛夜读或齐头并读的美好回忆?看过金庸的所有小说,对于我这样的金庸铁粉来说,这里的一切都好熟悉,显得格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这是风流多情的大理皇帝段正淳的皇宫</p> <p class="ql-block">为了易经,慕容博和萧远山假死多年窝在这里,还有那个被后世不断引用的牛人扫地僧。</p> <p class="ql-block">四大恶人的凶残往事,老大段延庆喜获好儿子的剧情大反转。</p> <p class="ql-block">我从已消失的姑苏慕容走来,但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是王语嫣,我也不喜欢慕容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