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改变的力量——校长智库“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与立项指导”

清雅🌻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学成果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挖掘梳理提炼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经验,提高对国家教育政策的把控性,以及实现我校教育成果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8月10日,教学校长于欣和科研主任高丽芹赴上海参加了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组织开展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与立项指导”专题研修班。</p> <p class="ql-block">  研修主题是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与立项指导。研修内容是结合获奖案例,详细解读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方向,路径,凝练方法,切入视觉视角。成果申请书的撰写方法,支撑材料的挖掘,选用等内容,既有政策的解读,又有实例研讨。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答疑的方式,给予经验分享和一对一的把脉之道。本次采用线下研修模式,既第一阶段教学成果培育集中培训。</p><p class="ql-block">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四年评审一次,是迄今为止我国教育领域中唯一一项由国务院设立并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国家级教学奖励。此奖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三大奖比肩而立,为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是教育领域意义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国家级奖项。</p> <p class="ql-block">  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乃庆发表讲座《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评审、培育和打造——基于中、小、幼案例》。</p><p class="ql-block"> 宋乃庆教授提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代表着各级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最高水平。激励广大教师长期投身教学一线,改革创新。引领示范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p><p class="ql-block"> 对于如何培育和打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宋乃庆教授提出要做到以下六点:加强教学成果奖的宣传与指导;建立健全教学成果奖奖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抓典型成果培育与推广;加强教学成果总结提炼;改革创新,持之以恒。</p> <p class="ql-block">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毓珣带来专题讲座《怎样才能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王毓珣教授提到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具有以下特征:导向性、科学性、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问题性、实效性、方案性。并特别指出成果奖是衡量省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一定要重视早培育。</p> <p class="ql-block">  广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师培训首批教学专家费伦猛根据参培老师调查问卷中的培训需求,带来专题讲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典型案例学理分析——从教学成果选题与技术表达开始》。</p><p class="ql-block"> “好”的教学成果“好”在哪里?费伦猛老师提出以下四点:</p><p class="ql-block">第一,突出育人导向(方向引领)</p><p class="ql-block">第二,注重解决问题(问题解决)</p><p class="ql-block">第三,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p><p class="ql-block">第四,经过实践检验(专业影响)</p><p class="ql-block"> 所有成果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李政涛带来专题讲座《优秀教学成果的生成逻辑——如何精准提炼、充分展现基础教育成果的特色价值》,并分享一等奖案例,提出成果要细读-研读-磨读-抄读。</p><p class="ql-block"> 对于如何理解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李政涛教授提出要凸显以下八点导向:实践、标准、国家、教学、育人、概念、突破、标杆。</p>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特级教师、第二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曾宝俊带来专题讲座《以优秀教学成果引领教育发展方向——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启示》。曾宝俊老师指出获奖成果的评选是对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检验。获奖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也充分展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厚的教育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自觉的创新意识。</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王月芬带来专题讲座《基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如何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王月芬主任指出教育研究,一般是指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知活动。</p><p class="ql-block">学校、教师的研究有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第一,聚焦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有价值的问题,以中观和微观为主;</p><p class="ql-block">第二,要辨证处理好研究问题的“新”与“旧”的关系;</p><p class="ql-block">第三,将研究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p><p class="ql-block">第四,研究的方法工具要管用,好用,可操作;</p><p class="ql-block">第五,研究的成果应该给要注重实效性。</p> <p class="ql-block">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校长袁卫星分享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拓展生命长宽高——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建设20年实践探索》。生命教育是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幸福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培训,对国家教育政策的深度解读,打开教育宏观视野,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名单的整体概括看,未来项目申报方向和趋势分享教学成果培育成功的关键要点和经验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和借鉴,结合获奖案例,详细解读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方向,路径,凝练方法,切入视角,成果申请书的撰写方法,支撑材料的挖掘,选用等内容,既有政策的解读,又有实例研讨。</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答疑的方式,给予了经验分享和专家一对一的把脉指导,早立项,早培育,早见效为基础,为今后的教学成果奖申报,做好充足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一审:高丽芹</p><p class="ql-block">二审:于 欣</p><p class="ql-block">三审:张 洁</p>

教学

基础教育

成果奖

成果

教育

国家级

培育

专题讲座

生命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