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跨越飓风岭 <p class="ql-block">一早5:30起床,陈队,李教头和我一起去树下取食物。食材完好无恙,看来晚上没有熊来过!我们这趟为防熊真是做了很多准备:TCT要求徒步者必须带熊桶把食物保护好,弄得我们每家致少买了一个新熊桶。像我们和谢飞腿家甚至带了两个熊桶。只是在取野营证时知道团队营地有熊箱之后,我们才在步道头留下一个熊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提顿山里有黑熊和棕熊。我们在仙能渡公园里常碰到黑熊。黑熊个子小且生性腼腆,一般很少攻击人。而棕熊则重达几百斤,不时有伤人的报道。本来我觉得碰着熊的机会很小,无需专门防备。无奈网上和公园都建议大家带上熊喷,就是射程比较远的一种辣椒喷雾器。胆小的太太们一旦听闻,都坚持要在机场租用熊喷。最后弄得我们九人的团队竞然租了五个熊喷!熊喷不能用飞机行李托运。在机场取行李处就有一个大柜台专门租熊喷。零租价$50的熊喷,租一周需要$28。如果用了或丢了,则只需再付$23。最后弄得我们傍晚散步时都人手拿着一支熊喷以防万一。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连个熊影都没见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徒步全程最重要的一天,因为我们将攀越飓风岭Hurricanes Pass抵达大提顿主峰。今天也是第一次要徒步超过10迈,还有近2000英尺的爬升。也正因为此,我们昨晚上要求大家早起,争取7:30出发。但是我们这组早上动作慢了,还是拖到八点多才出发。 陈队长是个早鸟,一般五点起床,经常在我们还在吃早饭时就先出发了!今早我们出发没多久,就看到他己在山顶平台上向我们招手了!为了减轻爬坡的负担,我们一致同意每人只需带一升水,从营地到山顶不过两迈的路程,过完山顶很快就有水源补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飞腿这次是真的来全程陪太太逛山,只要太太没起,从不早起,连看日出都免了,真是从此君王不早朝呀!😀 早上只有我和李教头到湖边看日出, 欣喜地看到了落日湖倒影的美丽彩云。出发之前,我们争相在谢飞腿的营地前,喝着咖啡,留下帐蓬前瞭望湖景的美丽照片。营地后面一棵树下住着一对很萌的土拔鼠,一灰一黄,爬出石缝在边上安静地觅食!这种土拨鼠似乎喜欢住在雪域高原的树线附近,生性腼腆胆小。他们主要以野草和野果为生,对我们的食物似乎没有什么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上步道,首先穿过一大一小两条小溪,然后就是在山谷里的一片绿草野花丛中缓缓爬升,路边的野花开得异常旺盛!据谢飞腿说,两年前他们走这条步道时,整个山谷都是齐膝高的野花,比今年的花更加旺盛!慢慢步道变陡了,变成之字形曲折爬升。从坡上回望整个阿拉斯加山谷异常美丽,我们纷纷在最高点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至坡顶,我们都坐下来休息喘气!其实我们并没有到达飓风岭,只是完成了最陡的爬升。往前看,大提顿主峰仍在远方,只是前面的道路变成长长的平缓爬升。缓坡上长满了一种紫色的野花,在微风吹拂下随风起舞。</p> <p class="ql-block">终于接近飓风岭峰顶了,前方的队员在大山面前走过的剪影非常有形!于是我干脆叫李教头夫妇继续往山上走,拍下了渺小的人在大提顿主峰前艰难攀升的特色照片!谢飞腿提醒我们,大提顿主峰和飓风岭是全程最有风景的路段,我们要在这里坐下来好好休息,细细品味,多拍美照。李猎头的Verizon手机信号好,在山顶又有手机信号了,于是赶快给先生女儿报平安。自己做生意不容易,我们在一边拍照嬉笑,李猎头则赶快利用难得的手机信号,赶快回复几个生意上的电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往前来到悬崖边,下方宽大碧蓝的冰湖展现在眼前!跟我们同时到达的另外两队都坐在悬崖边休息,对着雄壮的主峰和山谷的冰湖指指点点。高高耸立在我们面前的是大提顿山脉主峰的三个最高的山头,从北往南依次是大提顿主峰,中峰和南峰,最高的主峰海拔13875英尺(4230米)。粗旷的石纹使大山显得非常有质感,像三位颇具风霜的老者立在你的面前!山谷绿色草甸中一条弯曲黄色的土路在草原中往前延伸,就是我们一会下山的路。我们呼唤别的队员一齐到崖边拍照,地下石缝中的土拔鼠又在我们身边出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对大提顿主峰膜拜完了之后,我们沿着悬崖走到山边,再沿着之字形山坡走下飓风岭走向山谷中的冰湖。这面山坡异常巨大平缓,山间开满了各色野花。在步道拐弯处,谢飞腿放下背包往前走,试图找到两年前钻过的大冰洞。但似乎今年我们来得早,冰湖里仍有大冰块,上方的冰洞也还没有形式。来到冰湖,尝试了一下刺骨的冰水,我们纷纷在湖中一块摇晃的石头上比稳定性,比造型!李教头和谢飞腿的大鹏展翅造型非常有特色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湖下方一条小溪交汇处,旁边树下的大石块正是休息的好地方,我们决定在此休息,吃午饭并补充饮用水。陈队长赶快拿出过滤器,为大家过滤溪水。我们也敦促各位队友涂好防晒霜。高原的紫外线异常厉害,稍不注意就容易晒伤。我们每个都戴着防晒的日本鬼子式徒步帽,防晒又防蚊。我一般一大早不涂太阳油,上午第一次或第二次休息时再涂。而陈队长因为最近剃了光头,连头顶都要涂太阳油。😀 明天就要出山了,午餐时间,大家都在大方地推销多余的牛肉干或果仁,不然就要背出山了!李猎头还剩不少食品,感叹午餐真吃不了多少东西,赶快把昂贵的能量胶作为福利发放给大家!谢飞腿吩咐大家,我们今天才走完3迈,后面是沿着小溪长长的下坡路,要一直走完5迈,碰到往北的岔路才能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路是沿着South Fork Cascade Canyon Creek阶梯峪谷南分溪一直缓缓下山,小溪在大提顿主峰的北边窄小的峪谷中慢慢汇集了越来越多的水流,逐渐变成奔流的瀑布在陡峭的山沟中咆哮着奋勇向前!广阔的草原被石缝中高大的松林代替,中间有颇具风景的木桥穿过小溪。因为峪谷狭窄又松林密布,让我觉得风景似去年走过的加州的John Muir Trail. 山谷里温度升高了,大家都低头忙着赶路,走得有点机械麻木。终于来到第一个瀑布瞭望点,这是一条挂在半山的细长瀑布,大家纷纷停下来拍照!走过漂亮的小桥不久,我们又看到了第二个瀑布,这时小河已经汇集了更多的溪水,显得更加汹涌澎湃,颇有气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慢慢河床开阔了,河边的湿地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和灌木,很像尤山美地山谷的美景!终于来到平坦的小溪边,桥下清彻的河水奔流而过,大伙决定就在此休息泡脚,尽管还沒有到达谢飞腿预设的岔路口。河水冰凉,但大家都脱鞋泡脚,并在河边打起了水仗。其实,休息后不到一迈,我们就到达了岔路口,这是阶梯峡谷南溪与北溪的交界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上北溪分叉,就感到人多了很多。因为很多不扎营当天徒步的,都喜欢从Jenny Lake珍妮湖沿着阶梯峪谷徒步至Solitude Lake独处湖,来回约18迈,正好是一天可及的距离。我们的步道又变成了缓缓的上坡。谢飞腿告知大家,还有两迈就到营地了!经过两座漂亮的木桥,桥下飞流湍急,我们都停下来拍照。刚刚上了一段小坡,就碰到谢飞腿说已经到了营地。啊,幸福來得有点太快了!原来早先预设的两迈是到独处湖的距离,而我们的集体营地在离独处湖仍有1.2迈的林子里面。今天全程约9迈,比预计的10迈短1迈,历时7个小时,爬升只有1400英尺,下午3:30到营。下午在林间赶路没有风景,又闷又热,走得有点单调乏味!</p> <p class="ql-block">营地中心广场有一块大平地,广场正好对着大提顿主峰的北面,可以方便地看日出日落。我们都选择扎营在林间树下,似乎大树可以为我们提供保护似的。其实后来我们发现树下阴湿,蚊子多,都赶到广场大石块上聊天吃饭。时间尚早,大家都不急着搭帐篷,躺在谢飞腿的帐篷底布上吃零食和聊天。陈队长继续发挥勤劳的习惯,扎营之后,在两树之间拉起一根尼龙绳,把衣服洗了晒干!据说是去年爬勃朗峰时养成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发现今晚营地的一个缺点:取水远且路很陡。我们几个试探了几条不同的路都不理想。最后还是选择了陈队长找到的最陡最短直上直下的坡道,走慢点就好了!今晚是山里最后一个晚餐,大家都尽量把剩下的食材吃完,以免再次背出山。尽管营地只离独处湖1.2迈,晚餐之后也没人有体力和兴趣上山去看日落或游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餐之后大家坐在大石块上喝茶,大家熟悉了纷纷说起各家的夫妻关系。有人说他们家是奴隶社会,另一家说他们还停留在母系社会,又一家说他们是封建社会,很羡慕朋友家夫妻是君臣关系。我想不管是什么关系,能一起进山背包野营就是模范夫妻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蕾子和蕊儿今天走累了,正在筹划成立小分队,第二天早上不爬Paintbrush大坡,直接从阶梯峡谷走8迈的下坡路出山。该路段周日李教头练兵时己走过,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主要是省了爬坡。如果有小分队后撒,势必要把人员分两队出山,我们似乎还没累到那个程度,最后提议被搁置。当晚预报有40%机会下雨,好像是专门为了考验我们似的,果然在午夜之后下了一阵雨,还好只是把地面打湿而己!</p> 第五天:攀越画笔岭 <p class="ql-block">因为营地在山谷中,估计看不见日出,一直睡到快6:00才起床!爬到营地附近的石山上,欣喜地方看到朝阳让大提顿主峰一片红光的美景,赶快让各家轮番上阵,留下晨光中在提顿主峰下的美照。今天因为有很多路要赶,昨晚号召大家动作快点,争取8:00出发,最后还是拖到8:15才动身。陈队长则一如既往地提前一小时出发了!一早的山林间非常安静,只有几位在山里扎营人的身影,朝阳照在溪边的野花上非常亮丽。慢慢来到湖下方的开阔地,这里视野宽广,小河从中穿过,处于独处湖下方,是个理想的营地,也是两年前谢飞腿他们扎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到半山腰的独处湖Solitude Lake, 湖边只有两个人,湖水清彻平静,给远方的大提顿主峰形成完美的倒影,让人觉得这个湖特别神圣安静!湖上方的长尖形的积雪在湖中形成尖刀形的倒影!我们在湖边来回走动,发现还是南边远山的倒影最漂亮,于是给各位队员在湖边留下远山倒影的美照。蕾子似乎特别喜欢这个高山湖,总想在湖边多呆一会儿,但是湖边有很多蚊虫飞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湖边往上是长长的大之字形上山路,接下来的两迈路一直要爬升2500英尺才能到达画笔岭Paintbrush Divide。看到那几乎一条直线的往山上延升的步道,真是有点害怕,但庆幸是一路平缓上升,没有陡坡。安静爬到半山腰,从这里可能望见整个山谷和大提顿主峰,谢飞腿为我拍下了本次徒步的精彩照片,成了我的微信新头像!继续埋头爬升,终于到了之字形山路折反的顶端,我们几位都坐在大石山上休息喘气。鼓起勇气继续走之字形的另一边,不久碰到三位国家公园的修路队在垒石修路。三个小伙子就扎营在美丽的独处湖边,每天工作10小时,采取四天打鱼三天晒网工作制:连续在山上工作8天,每天10小时,然后回家休息6天,看来这个工作不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继续埋头爬坡,在穿过一条半山的雪坡后,坡道变成半山滚石坡上的步道,有些石块很大,让步道崎岖不平,很像我们去年爬过很多次的JMT上的滚石坡。正是在这一段,我们连续碰到两队五位越野跑的勇士,一路小跑从身边经过。这些越野跑者长得都很精瘦健壮,身后背一个水袋,每天跑15-30迈。我们才出发两小时刚刚走完两迈,他们已经从山口开始完成了4000英尺爬高,跑了近10迈。按此速度,他们不到中午就可以完成18迈的环路回到湖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到之字另一笔的顶端,向上仰望,才发现上面还有一个一样长的之字形山路通往天际!连我们的李教头都忍不住骂了一声来表达爬坡的辛苦!没有办法,只能静下心来一步步慢慢往上爬,多休息两次就好了!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爬坡,我们终于在中午12:30左右抵达画笔岭,我们都坐在山顶的指示牌前休息并吃午餐。也许我们走得太慢了,在山顶没有碰到早于我们出发的陈队长。</p> <p class="ql-block">画笔岭Paintbrush Divide是因为山顶冰湖边一片色彩丰富的彩色土而得名,海拔10700英尺,对望着有着褐黑色山头的木环顶Mt. Woodring。画笔岭以陡坡上有大片积雪著称,每年都要到七月初才能通行。我们出发前两周网上查询才刚开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开始下山的第一段雪坡就把我们恐高的队员吓坏了!这段坡顶尽头的雪坡并不宽,但是右边有陡峭的悬崖。最难的是雪坡最后一小段有快速的下降,形成几级陡台阶。大家在最后一段都小心翼翼地一脚脚把地走实了,生怕一脚没踩实摔下去。谢飞腿最后走过,为表示他的能力,故意一步不停的走速冲下来!😀 过完雪坡,紧接着是一段陡峭又有沙石的滚石坡!这种没有台阶的陡坡,一脚不稳就容易摔下去,而下坡的办法则各有奇招。走在前面的小翎干脆坐在地上慢慢地滑下去,而李猎头和蕾子则一手抓住山一边的石块保特平衡,一步一步往下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走完最陡的一段,前面又要走过一段很宽又慢慢下行的雪坡。雪坡不算陡,但往下行让人觉得每一步都要扎稳,生怕一脚不稳往下滑。我又是先把我的背包拿过去,再走回来帮蕾子拿背包并牵着手一步步往前走,漫长又下行的雪坡让蕾子走得快哭了!李教头和谢飞腿都站在雪坡尽头给蕾子鼓劲并提出具体的指导。过完雪坡,大家都高兴得欢呼起来,因为终于走完最难的路段了!每次有难走的路段,李教头和谢飞腿都等在路口,为惧高的蕾子出谋划策,弄得蕾子每次看见他俩在一起等她,就以为又有危险的路段了!也因为谢飞腿知道蕾子是真害怕,之后的路上他一再解释,他真不记得一路有这些危险路段,尽管计划行程之初蕾子曾一再跟他确认过。其实对于不惧高的人,这些路段确实不难,顶多是走得小心一点而已,很难留下什么印象!而对于惧高人士,那种心理恐惧是很难克服而又刻骨铭心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在我们以为雪坡已走完之后,后来又来了一个雪坡。我们又是依法复制:先走过去放下背包,再走过去帮蕾子背包,再手牵手一步步走过,这样每过一个雪坡都要花不少时间。我们在该山坡上一共过了五个雪坡,只有第一个和第二个最难,后面的都相对容易一些。不得不佩服蕊儿,她也是惧高的,但似乎全程没显示多少恐惧。而对阿芳和李猎头,似乎根本不是什么难题,似乎只要走慢一点的就好了。后来走到最后一个不大陡又很长很宽的雪坡时,大家都一致决定滑下去!小翎带头往下滑,我们一个个都高兴地背着包滑到谷底,省下不少下坡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头看,山顶的雪坡宽广陡峭,山坡上紫色鲜花盛开,非常壮观美丽!在画笔岭的下坡路段,蕾子的害怕耽误了全队的时间,非常感谢全队的耐心等待。当我们下完雪坡时已下午两点多,但是才刚走完4迈!于是滑完最后的雪坡,我们就专注于快速赶路。一会儿,我们来到山下的瞭望点,从这里可以望见山下美丽的杰克逊湖Jackson Lake,我们纷纷在此留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过山口是一个岔路口,指示牌显示沿小路0.7迈到达圣湖Holy Lake,因为我们前面耽误太多时间了,我连地图都没看就决定沿大路赶往山下,因此跟走在前面的陈队长一样错过了圣湖。其实沿着圣湖的小路走,路途反而短一些。也不知为什么更长的主路不经过圣湖。走在后面的谢飞腿和李教头他们正确地选择了圣湖路线,并在湖边休息,加水和泡脚,给我们留下了圣湖的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下山的主路上,路两边是松林和雪坡,步道在其间曲折婉转而下,非常漂亮,我不时停下来给李猎头,蕊儿和蕾子拍视频。我们一直在找水源加水,但一路转了两三个山口都沒有小溪。最后看到奔流的小溪是在与圣湖分路合并之后不久,我们赶快停下来休息,泡脚和加水。不久谢飞腿和李教头他们赶上来了。因为在圣湖没碰到我们,他们也只是在圣湖短暂停留,在这里进一步加水,泡脚和休息。</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于下午3:45继续赶路时,看到路边的牌子显示还有5.7迈。即使我们快走,也估计要6:30之后才能出山了!我们已经预先约好李猎头的先生杰夫下午五点在停车场等待我们的先遣队员,到达之后一起去提顿村取车,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既然我们一路没碰到陈队长,估计他己先期抵达,于是李教头决定一个人快走,尽快赶往停车场,剩下的队员按自己的能力慢慢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道在狭窄的山谷中沿着溪流而下,除了密集的松林和乱石,没有什么风景,跟我们去年走的JMT下山路很相像。大家都走得有点累了,但仍在尽力快步往前赶,只是走得有点机𢬿麻木。我打开手机,试图联系陈队长,李教头和杰夫,但手机信号漂忽不定,时有时无,只能偶尔发短信。我试图劝大家不必赶路,累了先休息一会儿,但是队友还是心急地赶路。李猎头的手机信号好,终于联系上杰夫了。5点过后不久,他们已接到陈队长,只等李教头出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走出了山,经过一条小溪之后,可以看到弦湖了!不久,李猎头女儿打来电话,说出口附近发现了熊,公园管理人员正在找熊,叫我们多加小心。我们走了五天连个熊影都没见到,难道我们运气爆棚,在出山前还可以碰到一头大熊?我们赶快把熊喷提在手上,以防万一。小翎走得快,跑到前面去了,我们大叫让她回来,生怕让她喂了熊。但是看着路上的人流,看着山下安静的弦湖,和湖里在玩船的人,怎么也觉得不会有熊出没。还好最后只是虚惊一场,一直到我们7:15到达停车场,我们什么动物也没碰到。今天全程12迈,总共4000英尺爬升,从早八点至晚七点历时近十一个小时,是这五天徒步距离和时间最长最辛苦的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对碰面地点理解有误,停车场手机信号不好,李教头赶出山之后花了很久时间才找到杰夫的车。当天晩上我们住在Colter湾营地,饭店不多且都是晚上9点关门。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耽天当天能否洗上澡吃上餐馆。后来陈队长,杰夫先开车回来接我们,顺利到达营地并让大家都在九点关门前洗了澡,而李教头则在倒车之余跑到城里为全团买好了泰国食物,啤酒,果汁和水果,晚上十点在营地野餐桌上,挂着头灯,大家举杯庆贺顺利走完TCT全程! 感恩李猎头一家在Colter湾定了一间旅馆式的小木屋,让后来回到的李教头可以洗澡,也让全团有机会充电用空了的充电棒。营地洗衣店24小时开放,晚餐之后大家还把衣服洗好烘干,一直忙到晚上12:30才进入帐蓬睡觉!</p> 徒步感受 <p class="ql-block">出山后的第一天早上,我们早上4:30不幸被上周设置的为赶早班飞机而设置的闹钟叫醒,于是顺势去Oxbow Bend去拍日出,惊喜地看到了大提顿国家公园早晨优美又生动的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有新老队员结合的大团队,能顺利按计划完成TCT近40迈全程,首先要感谢全体队员的相互支持和鼓励,特别是最后一天大家对惧高蕾子的耐心和等待;其次要感谢李教头的全力组织和协调,谢飞腿专程当向导和规划行程,阿芳不断寻找最佳折扣和优惠,杰夫开车专门接送,以及其他队员的全力配合;还要感恩全程的好天气,让我们沒有经受风雨的考验之余,体验了大提顿山脉雪山背面的精彩!我们都非常幸运完美地规避了当初计划行程里预见的各种风险,比如航班取消,高原反应,山里大雨,遇到棕熊,或队员受伤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纵观全程,TCT不愧是美国最流行的背包步道之一,总是在美国排名前五,六名。这条步道结合了丰富多彩的高山草甸,满天遍野的夏季野花,众多清彻多彩的高山湖泊,和激流奔涌的瀑布,小溪,和多座超过一万三千英尺白雪覆盖的高耸山峰!因为我们的徒步日子属于早夏,这是我们穿过最多雪地的步道,让我们充分体验了滑下雪坡的快乐!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成片的绿油油的大草旬,高山湖日出日落的美景,和站在峰顶冰湖边的震撼!尽管当中每一天都感到劳累,但仍然非常享受全程的每一天,和多日沉浸在大自然之中的美妙感受,真是累并快乐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清楚是因为高原缺氧,还是有太多新队员走得慢,或是年纪大了体能下降了,尽管行程轻松,大家每天到营之后都觉得累,觉得没体力再在营地附近瞎逛了!在路上累极之时,还有队员说回家就要挂鞋戒背包了!但是当走完全程之后,再回看这五天的照片和视频,又觉得其实没那么累,一路风景非常漂亮,一路欢声笑语很好玩很快乐!谁知道呢,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经不住远山的呼唤和大自然的神秘魅力吸引,再次组团集体走进另外一座美丽的大山!</span></p> <p class="ql-block">点击阅读 <a href="https://www.meipian.cn/4v0btr1e"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雪山背面的风景 (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