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从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来,人类便群居的方式,聚集在一个村落,在那里繁衍生息,从事耕作种养,从而分化出各种手工业的发展,在大多数人从亊种植业和养殖业外,还衍生出打铁匠,木匠,石匠,竹篾匠,补锅匠,剃头匠,还有妇女纺纱织布,裁缝做衣,打锡,小店铺,耍杂卖艺,落村串户叫卖小商小贩,每个村落都是由一个姓氏或多个姓氏混居而成,他们祖祖辈辈代代相传,有相传几十代人,他们少数人拥有大部份土地,掌握着村民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出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大多数没有土地的村民靠佃耕地主的土地为生,由于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很低,大多数佃农一到春荒便是无米下锅,常常靠瓜菜充饥,虽然生活艰辛,却无怨无悔,经过一代又一代,仍然是难有出头之日。村里大多数人没有上学的机会,只有少数地主,富农,富裕中农家庭的子女才能有读书的条件。几千年来,农村教育都是有钱人的专利,穷人百分之百都是文盲,妇女的地位更低,不但穷人的女孩没有上学,就是富人的女孩,多数也没有读书。穷人的女孩子,穷人的女孩出生后就被卖给穷人做童养媳,只有富人的女孩才有条件长大到十四五岁门当户对嫁给富人为妻,出嫁时要大办筵席,吹吹打打,红巾盖头,新娘坐着轿子,一路有人欢送,男家则在家等着迎亲,好不热闹。而穷人的男孩则是在出生后父母筹备着抱个童养媳喂养,等到十四五岁后,给他们结婚成亲。旧社会男女结婚都是靠事实婚姻,族人默认即可。没有去政府部门登记。政府部门也没有规定男女结婚一定要到政府机关登记。</p><p class="ql-block"> 在旧社会,上面县政府没有管理乡村的行政机关,几个村只有一个乡长和一个副乡长,很多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纠纷,都是由村里有钱的族中老大去调解,在村与村的民众发生纠纷时,由两村的老大协商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两村或两姓之间时常便会发生械斗,那时候村民叫做冤家,对方互相搭起哨寮,各姓青年男人组织武装队伍,每人配有土枪或洋枪,富人负责出资,穷人出人,两方进行武力冲突,有时打死人了,死者抚恤金由富人捐款解决。</p><p class="ql-block"> 有时两姓有矛盾,也会去县衙门上诉告状,有钱的大姓人家仗着人多钱多,他们不接授县官法办,一意孤行打压姓小人单的一方,至使县官也无可奈何。有时姓小人单的一方上诉告状,因没有钱和关系,也打不赢官司,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当时流传着这样一条顺口溜,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就是旧社会几千年来的官场司法腐败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 在旧社会,农村人际关系都是很实在的,虽然富人有富人的圈子,穷人有穷人的圈子,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还是比较融合的,在当时没有乡村公路,没有车辆,到处都是羊肠小道,探亲访友,一走就要一天或两天以上,由于靠步行,去到亲戚家还要住宿,住在亲戚家,晚上就有时间聊天互访对方的家事,这样便可以增加人际感情,走亲戚的风气,一直沿续到毛泽东时代,如今走亲戚便是逐渐被淡化了。</p><p class="ql-block"> 办红白喜事,这也是农村人的一道风景线。在那时的农村,青年人结婚都要请亲朋好友吃喜酒,可在解放前,这都是富人的专利。在上面已讲了。还有小孩出生,做满月,也是只有富人的份。老年人做生日请客,热闹非凡,猜拳对酒,也是富人家才有的事。对于穷人只有望天兴叹。村里有人去世,如果村里富人家庭,要请法师做七天七夜的法事,女的去世,叫拜血盆。族中的穷亲人就出力帮助料理丧事,在送葬时,要对死者进行祭奠,族中房亲都有来参加祭拜送葬,在送葬前,先让好几名家中媳妇及女儿及侄媳们点燃火把,让她们一起把火把送到坟前,稍等祭奠完后,才可让抬棺的叫八仙开始抬棺,在抬棺后面,跟着有人高迎着亲戚送来的奠布,写有某人一位千古,自称某人送的字样,再后面有罗鼓喧天,又后面便有孝子贤孙披麻戴孝,亲戚戴在左臂上扎有黑色孝布,从而风光大葬。而穷人家,因没钱,很多都是实行简单葬礼。这些习俗一值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在当时的南方农村,农忙就要赶季节耕田,早造要在惊蛰前浸种播秧,春分前后要进行施肥壮秧,清明前后进行插秧莳田。晚造要在小满之时播下大田秧,小暑后大暑前开始收割水稻,立秋开始晚造插秧莳田。由于没有现代化肥,仅靠农家肥,庄稼产量低下,亩产只有二百至三百斤,除种子和地租,到手的所剩无几,这就是几千年来的农业状况。在农闲季节,种些蔬菜和猪饲料,还要上山採鲁草砍柴以供做饭烧水之用,长年不论寒热季节,或是风雨天,都要起早摸黑无日休息,即使在家,还要砻谷碓米磨粉纺纱织布缝补衣服。在春荒时节,还要上山採摘野菜供家人充饥度日。很多穷人在春荒时借到富人的高利贷,一到夏收之时,要还一倍的利息,所以穷人的日子越过越穷,富人越过越富。</p><p class="ql-block"> 在旧社会,农村有一种田叫公尝田。所谓公尝田,是宗族祖上遗留下来的公众田,是农村某一位祖公的遗财除分给其儿子后,留下一部分财产作为为祖公祭祀活动和扶持族中后裔由于贫穷而付不起学费而设的一项基金,这个公尝田由有名望的后裔富人掌管,在出租给佃农后,所收得的租谷在荒月又可通过高利贷借给穷人,经过利滚利年年增值,一值沿续至解放土改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