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写作?</p><p class="ql-block">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关于读书的好处,古今中外的名人专家学者多有论述。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我身上的一切好东西,都是书籍给予我的”;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蒲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籍是前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多读好书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改变命运,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读书的好处,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热爱读书,勤奋读书,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很多人通过读书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其实读书和写作是一对挛生兄弟,它们关系亲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很多人重读书而轻写作,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学习态度。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讲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我觉得把这句话套在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上也适合,这样一来,也可以写成“读而不写则罔,写而不读则殆”。造成重读轻写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那么,写作到底有些什么好处呢?这里我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p><p class="ql-block">好处一:写作是重要的“生存技能”</p><p class="ql-block"> 人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属性。人要适应社会,必定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打交道就得沟通,沟通方式有很多,如眼神、肢体、语言等,其中语言有口头语和书面语,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的方式,写作能力强,沟通的效果就好,事情就办得很顺畅。</p><p class="ql-block">好处二:写作是“倒逼成长”的好方法</p><p class="ql-block"> 写作过程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常常会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遇到困难怎么办?学呗!去调查研究呗!所以写作又会倒逼自己去学习,去实践。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人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老道。</p><p class="ql-block">好处三:写作是“学习效果”的放大器。</p><p class="ql-block"> 语文学习主要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最终落实到“写”上。平常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写作是最好的检测剂。有很多人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运用能力却差得离谱,这是典型的高分低能,其中有一项就是写作能力跟不上,写作能力低,证明平常的学习效果不怎么好,所以是驴子是马,写写就知道。</p><p class="ql-block">好处四: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写作不是简单的词汇堆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审题、立意、搜集材料、组织材料、详略安排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作者必须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思考,长期坚持写作,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大幅提高。</p><p class="ql-block">好处五:写作具有光明的前景。</p><p class="ql-block"> 德拉格威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做一件事如果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一万个小时,那这件事肯定会超出一般人,那么这个人完全可以凭此为职业养活自己。写作也一样,长期坚持,就能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强的人,会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写出了许多精品力作,写出了名气,完全可以把写作当作一门体面的职业。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古国,历来重视文学事业,文人墨客一直受人尊敬。从隋唐开始,选拔官员主要通过科举考试,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政治家或朝廷重臣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的,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大文豪、大作家,著名的有"唐宋八大家”、晏殊、范仲淹等人。到了近现代,出现了许多专业作家,他们待遇优厚,名气很大。鲁迅先生当年在北大教书时月薪300大洋,而当时普通的职员月薪才几个大洋。前几天看了今年的作家富豪榜,刘慈欣、余华、大冰等人一年的版税就超千万。</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普通人,出不了名成不了家,当不了大富豪,但通过写作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写作的好处还有很多,这里挑主要的讲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我是怎样读书、写作的?</p><p class="ql-block"> 我的读书生涯和大部分人相似,都经历过“小初高大社”五个阶段,读过的书有课本,有专业类书籍,还有文学类、百科知识等等方面的。</p><p class="ql-block"> 我写作的文字大致有三个方面,即学生习作、职业习作和业余生活习作。</p><p class="ql-block"> 我晚熟,九岁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又加上不懂事,不喜欢也不善于动脑子,所以小学成绩一直不怎么样,还好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大声朗诵课文和背东西,加上记忆力也强,读过的语文课文基本上都能背下来。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叫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巜金色的鱼钩》,结果我根本就没有翻开过课本就把课文背下来了,因此我赢得了一片掌声和喝彩声,这给了我巨大的鼓舞。由于背的东西多,所以作文也比一般同学写得好。记得初二有一次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看完后语文老师要求每人写一篇观后感,我按照老师的要求上交,或许当时班上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普遍较低,也或许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见识有限。总之,他先是高度肯定了这篇作文,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末了他说了一句很让我受伤的话:“这篇文章真是你写的吗?”我当时尽管很受打击,但也并没有被击倒,而是越挫越勇,我一如既往地背课文,认真写作。要知道,我们当时能读的书确实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巜三国演义》或巜水浒传》,还不敢光明正大地带到学校去,只能回家躲到一个偏静地方偷偷地看。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看巜封神演义》,结果被老师缴掉,我最终说尽了好话才博得老师的同情,书少没办法,只能背语文课文。读高三时,我几乎还能把小学至高中的语文课文背一遍,背的课文多了,写作时不愁没有素材可用,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我写的作文,几乎一直是班上的范文,只可惜那时"疲于奔命”,读书的全部出发点就是为"跳出农门”,根本没有心思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写的文章也没有保存下来,更没有投出去发表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以后,我得为职称而奋斗,所以所写的文章也多与职称挂钩。我最初为莲花县广播电台供稿,因为每写一篇会加适量的分,2000年,我向《萍乡日报》投了篇稿子并被录用,这应该是我第一篇见报的文章,后来我又陆续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周报》、《育人导报》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其中有省教育厅、省妇联、《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市教育局、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征文比赛,都获得了比较好的名次,2019年,县文化馆要我参加全国第五届曹灿杯原创作品征文赛,由于我没有足够重视,随随便便拿了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去凑数,结果只得了个优秀奖。尽管如此,我依然感到很满足,因为这些都是自己的劳动成果。现在教育存在很多乱象,有人为了评职称,不惜出重金请人代笔,有人削尖脑袋拉关系走后门,还有人剽窃他人作品。我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重视提炼总结概括,然后再形成文字,这样的文章往往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深受报刊杂志社编辑的青睐,所以这种文章不仅不要所谓的版面费,而且还有微薄的稿费。当然,我这个人也比较懒,职称评完后,我便再没有写此类文章了。去年《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让我填一张表,准备长期向我约稿,我因为事忙,也没有填写。</p><p class="ql-block"> 至于生活类习作,我写的不多,还是因为懒,当然最主要是水平不够,虽然我每天都会看书、做读书笔记和写日记,但要主动向平台发作品,实在有点自惭形秽。2015年,县里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向全县文友征稿,我根据我爷爷奶奶生前跟我讲的莲花人“走兵"故事,写了篇《记忆深处的伤》,结果被选编进巜莲江怒潮》,从此我接触到了莲花的文艺圈,2017年,我被学校派到老年大学系统学习诗词楹联创作知识,由于受不了诗词楹联的格律束缚,最终无疾而终。2018年,我被学校派去萍乡参加《江西教育》通讯员培训,当时几乎所有的培训专家学者都要求我们学员每天必须写1000字的习作,结果回来后,我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没有坚持下去。当然,我平常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写写美篇、写写日记,偶尔也会在《诗天子》、《散文选刊》、《萍乡头条》等媒体上冒冒泡,但都没什么建树,说来深感惭愧。</p><p class="ql-block">三、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写作?</p><p class="ql-block"> 读了很多年书,经了大半辈子事,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时不时也会涂涂画画,对写作,多少有些感受。</p><p class="ql-block">1、博览群书,打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教学生写作文,我往往会强调"四有”,哪四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法。其中言之有物的”物”指的就是写作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从哪里来?一来自书本,二来自生活,三源于思考。信息爆炸,书海浩荡,我们穷极一生也读不完天下之书。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既然书是读不完的,所以读书要有选择。古人强调熟读“经、史、子、集”,所以造就了许多文学大家,今天,我们仍然主张读名著读经典,从名著经典中汲取养分。茅盾为了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背诵《红楼梦》。当代有个90后作家叫李尚龙,小学三年级就通读完了巜二十四史》并背掉了《新华字典》,在军校读书时又熟背了《韦氏英汉词典》,这些人都是读书的狠人,唯其狠,才能成其才。</p><p class="ql-block"> 2.走进生活,长期积累。</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任何艺术形象的创造,都离不开生活原型和具体形象的积累。生活原型和具体形象积累得越多、越丰富,典型形象创造的基础就越雄厚,艺术创造的天地就愈广阔自由。唐代李贺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早熟、早逝,只活了二十七岁,却留下了不少名篇名句,大家熟知的有“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流传千古的名句。他吐玉泻珠似地写出许多具有独特艺术构思和想象的优美诗篇,是和他随时随地坚持搜集、积累具体形象和生活素材分不开的。他的一生精力绝大部分都消耗在作诗上面。他经常带着一个书僮“背一古破锦囊”,或骑驴外出游览,想起好的诗句,马上写下投入囊中,晚上回家再整理加工。</p><p class="ql-block"> 3.强化训练,提高思维水平。</p><p class="ql-block"> 写作是一个艺术创造工程,不是对前人经验的简单重复和抄袭,作家不是文字的搬运工,而是艺术的创造者,要创造,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主张。因此,思考在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熟知的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的诗歌可谓一绝,奇特大胆丰富的想象是他浪漫主义诗歌最鲜明的特色,因此他获得了”诗仙"的美誉。他的诗歌往往写着写着就写到天上去了。著名的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如"未敢髙声语,恐惊天上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等。 </p><p class="ql-block"> 想象和联想能力其实也是可以锻炼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有意识地做这方面的训练。比如看到粉笔,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黑板,想到课堂,想到老师,再想到牺牲自己奉献他人的精神,想到许许多多具有这种奉献精神的人。在巜天上的街市》一诗中,诗人郭沫若由地上的街市想到天上的街市,再由天上的街市想到街市上的物品,想到天上的银河,再想到牛郎织女。长期做这方面的训练,想象能力就会提高。</p><p class="ql-block">4.巧拟标题,先声夺人</p><p class="ql-block">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文字材料如滔滔江水迎面而来,同类题材的作品也不计其数,怎么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除了具有丰富详实的内容,立意髙远的主题,以及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外,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收到先入为主,吸引读者眼球的效果。优秀的作家大多会在文章标题上下是功夫。阅读四大名著,我们会发现,每一回的标题都取得十分精致,不仅概括了每回的主要内容,也揭示了人物性格,还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如《红楼梦》有一回叫做“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一看标题,我们就觉得很精致,标题是一副很工整的对联,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底有多深厚,再看标题我们就会产生疑问,葫芦僧是谁?什么是葫芦案?薄命郎和薄命女又是谁?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就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待到从头到尾看完,才会惊叹作者的高妙之处。四大名著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高考作文题是一幅漫画,漫画由五个画面组成,画的是一个人在挖井,他先后挖了五口井,最后扛起铁锹扬长而去,嘴里嘟囔着“这里没水”。题目要求大家根据这组漫画自拟标题进行写作,好多人以《坚持就是胜利》或巜坚持就是成功》为题,有一个考生眼光独特,他拟的标题是《五=零》(或5=0),结果作文得了髙分。</p><p class="ql-block"> 前两年县里举行“臻美铁路”征文比赛,赛后优秀作品结集成书,我也仔细拜读了一回,发现有些老师的文章标题取得新颖别致醒目。如张港继老师的巜我们走在大路上》,刘晓林局长的《踏上高速回娘家》,其他老师的如《心路》《赶考之路》《从羊肠小道到高速公路》,他们都在拟写标题上做足了功夫。</p><p class="ql-block"> 去年教师节前夕,我专门为我校刘小毛老师写了一篇报道,文章写好了,但取一个什么标题好呢?我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反复比较,到最后,我还是决定以巜六个支架 撑起信念的天空》为题。文章写好后发在“萍乡头条”,结果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去年9月8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苏建军同志在县委书记易刚、宣传部长刘美兰、教育局长贺洪等领导陪同下来到我校对刘小毛老师进行了亲切慰问。</p><p class="ql-block"> 至于怎样才能给文章取一个响亮的标题呢?我们不妨试试以下方法,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p><p class="ql-block">1)使用数字标题。数字式标题常用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比如之前讲过的5=0,就很简洁、新颖、醒目。</p><p class="ql-block">2)结合热门事件。借助热门事件、新闻创作文案标题,引导读者关注。</p><p class="ql-block">3)借助诗词、成语典故、谚语、歇后语等。提升文案的文化涵养,给受众一种不同的感受。初中有篇文章叫巜驿路梨花》作者就借助了陆游的诗句。</p><p class="ql-block">4)利用谐音。谐音富有幽默感、趣味性,能够亲近读者。有人要表现运动的好处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做《一懒众衫小》,我觉得这个标题取得很好,既化用了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显得典雅,有文学色彩,又巧妙地运用了谐音这种修辞手法,显得形象生动。类似的还有巜何以解忧,唯有暴瘦》等等。过去很多人说“文人相轻”而我不这么认为,利用谐音把它改成“文人相亲”,至今城厢中学语文组的网名都是这个。</p><p class="ql-block">5)借助情感色彩。借助情感色彩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置身其中。比如巜上初中的感觉 真好》等。</p><p class="ql-block">6)运用修辞手法。增加标题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使标题更有创意性。如《人心是道坎》、巜多情的校园》分别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p><p class="ql-block">5.精心组材,凸显主题</p><p class="ql-block"> 写文章犹如建房子,光有钢筋水泥砖头沙石这些建筑材料是不够的,如何将房子建得结实漂亮,必须合理的安排好这些材料。写文章也一样,怎么开头,怎么结尾,选哪些材料才能更好的突出主题,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必须详写,哪些必须略写,这一系列问题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精心合理的安排。有经验的写作者往往在动笔之前就会列个提纲,支起一篇文章的“四梁八柱”,在写作过程中,对各种材料的取舍他们都会进行精心细致的思考。材料必须为主题服务,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安排在前面,详细具体写;起次要作用的放后面,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不管多精彩多感人,一律不写。</p><p class="ql-block">6.反复修改,精益求精</p><p class="ql-block"> “好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我认同这种观点。曹雪芹写《红楼梦》曾经“增删五次,批阅十载"。鲁迅先生写文章之前总是经过深思熟虑,打好腹稿后才提起笔来,文章写完后,他一定要反复琢磨,不放松任何修改的功夫。他说:“写完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以上两位都是文学大师,大师对待自己的作品尚且如此严谨严格,我们初学者更应在修改上下是功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p><p class="ql-block">7.锤炼语言,锦上添花</p><p class="ql-block">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思想、美好的感情都要用华美的语言包装和传播,这样才能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怎样锤炼语言?前人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贾岛是一位苦吟诗人,他特别注重语言锤炼,他常说自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一次偶得一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用"推”还是"敲”上徘徊不定,刚好撞到大文豪韩愈马上。</p> <p class="ql-block"> 四、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让生活充满阳光</p><p class="ql-block">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冰心鼓励青年一代要“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可以充实精神世界,可以让人更自信,更通透,气质显得更优雅。苏轼也讲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写作则是将所学知识提升到实践层面,是更高层次的学习,通过写作,让所学知识得到消化,得到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常常会感到自己太无知太肤浅,这又会促使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再学习。在写中学,在学中写,学写结合,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升。</p><p class="ql-block"> 当然,要养成读书写作的好习惯并非易事,但唯其不易,才更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首先我们要对读书和写作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怎样培养读书写作的兴趣呢?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营造良好的读写氛围,在家里装备一间简易的图书室,配备自己爱读的书;业余时间多去书店、图书馆逛逛;多与爱读书擅长写作的人交朋友;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比赛,增强读写的自信心等。二要精心地挑选阅读书目,重在读名著读经典。三要制定好读写计划,按计划有序推进。四每天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让读写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做什么事都要有定力有毅力,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静得下心,沉得住气,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好习惯就养成了,有了好习惯,离成功也就不远了。</p><p class="ql-block"> 古时有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是古时对人才的要求,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大部分人是无田可耕,如果真要耕耘的话,那就在书的世界里耕吧,所以,这副对联可以改一改了,改成“一等人爱国守法,两件事读写健身”,让读写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好习惯并让这个好习惯伴随我们终生。</p><p class="ql-block"> 生命有限,文字不朽。最后,我想化用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作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作者留其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