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醍醐灌顶”就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p><p class="ql-block">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作“不受拘束的心灵”。第一部分是“觉醒中的意识”。</p><p class="ql-block">我们不是我们的身体,我们不是我们的名字,我们也不是简单的头脑当中的思想。</p><p class="ql-block">头脑中所谓的我,总在对我们的某样东西感到不满?我相信你人生当中有过很多目标,但是你实现目标后,你的头脑就又开始帮你找事了,又觉得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所以头脑中这个所谓的我,处于一个持续不满的状态。而真正的我是一个见证者。</p><p class="ql-block">作者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叫“大脑已经习惯于帮助你”,它已经成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个室友。</p><p class="ql-block">要永久性地解决你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你的内心,让似乎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那一部分的你得到解脱。</p><p class="ql-block">各位知道什么叫瑜伽?瑜伽的含义就是学会与心理活动保持距离。你得懂得跟你的心理活动保持距离,这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你,因为真正的你是主体,是观察者(你能够看到心理活动在变化)作者教了一招:别说话,在你脑海中说一句“你好”,回应的那个就是你。</p><p class="ql-block">这个在佛教里边叫“自性”(佛教用语,指人本来就具有的智慧和精神本体),印度人把它叫作“阿特曼”(古印度宗教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每个个体最内在的本质),西方人把它叫作“灵魂”。这个才是真正的我,这个“我”是不增不减、不会变化的,无论你生活得好还是坏,你发现那个东西是如如不动的。知道自己痛苦的不痛苦,知道自己伤心的不伤心,知道自己焦虑的不焦虑。人最怕的是什么呢?是只会觉得焦虑,却找不到“知道自己焦虑”的那个自我。</p><p class="ql-block">给大家念一段:“一个明智的人会让意识保持足够居中,每当能量转入防御模式时就放手。一旦能量开始流动,你感觉到意识开始被它吸引,你就要放松和释放。放手意味着不跟随能量流。你只需有意识地做出一点努力,下定决心不去那里。你只管放手,虽然这有些冒险,但赌放手比跟随能量而去对你更有好处。当你摆脱了能量对你的控制,你就可以自由体验你内心的喜悦和广阔了。”</p><p class="ql-block">我最近就一直在尝试这种方法,当你觉得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让你烦躁时,怎么办呢?放手,看着它发生,这些都没关系。你该做什么事你就接着做,但你心中不要纠结、不要痛苦,不要被它所带走。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生活,对你来讲都是一种体验。当你把这点做好了以后,你才能够真的做到自由自在、乐在其中。整个生活就是一个能够自由自在、乐在其中的过程。</p><p class="ql-block">世界只是你观察的对象,而不再是一个问题。</p><p class="ql-block">佛陀在开悟以后讲:“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妄想执着是什么?就是入戏过深,你被外在的世界带走了,所以整个世界都成了你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我们人生当中有两大奥秘,第一个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自我的奥秘</span>,这是我刚刚讲的内容。第二个就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能量的奥秘</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枯竭到光彩照人,可能是一瞬间的事。这个东西在东方叫“气”,在印度叫“沙克蒂”(古印度教中女神的创造性力量),在西方叫“精神”。</p><p class="ql-block">庄子讲的“至人之用心若镜”,其实就是在讲内在能量。</p><p class="ql-block">从来就没有任何事物值得你为之关闭自己的心灵。</p><p class="ql-block">稻盛和夫讲过最有名的一句话叫作“不要有感性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么释放恐惧,要么躲避恐惧。释放恐惧就是让这个能量过去,无论发生什么,我不再害怕了,我能够接受。因为作为一个观察者,我觉得我没有太大的损失。那么,你就会活得非常喜悦,非常有体验感,因为你能够观察这个世界。但是,一旦你开始躲避恐惧,你就会发现恐惧无穷无尽。</p><p class="ql-block">“随着你在精神上逐渐成长,你会认识到,试图保护自己不受问题的困扰其实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如果你试图支配人物、地点和事件,以免它们干扰到你,你就会觉得生活在与你作对。你会觉得生活是一场斗争,每一天都很沉重,因为你必须控制每一件事情,与它们做斗争。你在与天地万物做斗争,这就使得天地万物成为你生命中最可怕的东西。当你觉得一定要把自己保护得严丝合缝的时候,你就有做不完的事,你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疯狂的牢笼。</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让自己最脆弱的部分主宰我们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所以拔刺的真正方法,就是发现自我的方法。我不再跟我过去的伤痛纠缠了,我下定决心选择放手,我选择过开心喜乐的生活,任何事发生在我面前,我都会开心喜悦地来解决它。</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窃取自由,你的头脑老想绑着你,你那个疯狂的室友不会放你走。</p><p class="ql-block">佛陀讲法首先讲苦,但大家觉得很奇怪,大家说哪有那么苦,我们的生活其实还可以,<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体验过什么叫不苦。</span>当我们没有体验过什么叫不苦的时候,我们就完全感受不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有苦。真正的不苦是你内心可以变得非常健康,是极喜的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得停止告诉你的大脑它的工作是解决你的个人问题。这项工作破坏了大脑,扰乱了你的心理状态。它造成了恐惧、焦虑以及神经症。你的大脑对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任何控制力。它既不是全知的,也不是万能的。它不能控制天气和其他自然力,也不能控制你周围所有的人物、地点和事物。你赋予了你的大脑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求它操纵这个世界以解决你个人的内在问题。如果你想获得健康的生存状态,就别再要求你的大脑完成这个任务。当你的大脑不必再确保每个人和每件事都像你需要的那样发展,你内心就会感觉好一点。大脑不适合做这种工作,将它炒鱿鱼吧,同时也放下你内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要在自由的层次上生活,你必须学会不害怕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只要你害怕痛苦,你就会尽力使自己免受痛苦的伤害。</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想成长并自由地探索生活,你就不能把你的一生都用在躲避那些可能令你伤心或伤感的事情上。</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说如何超越。<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超越就是破除人生的各种藩篱。所谓的觉悟就是穿墙而过,穿破自己所构造出来的这些墙。不要用你的思想去补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你不再建造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心理模型,反正生活还在继续。只是觉知着这一切的发生就是非常舒服的状态。这个时刻到了,然后是下一个时刻,接着是又一个时刻。事情一直都是这样的,一刻又一刻地从你的意识面前经过。然而现在的区别在于,你在旁观它们的发生。你看着你的情感和思想对这些正在发生的时刻做出反应,但并没有阻止这一切。你并不想控制它们。你只是让生活在你的内在和外部延展开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超越一切而尊重一切”,当你达到这个状态的时候,你超越了这一切,但不是鄙视这一切,而是尊重这一切。虽然我超越这个生活,但是我尊重这个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你自己的恐惧和欲望之外,并没有什么需要你处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如果你觉得自己还做不到,我给你请了一个帮手,这个帮手叫作死亡。思考一下关于死亡的话题,</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死亡是我们人生当中最好的老师。</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没有一个人或一个情境能像死亡那样给你那么多的教诲。有人会告诉你,你不是你的身体,而死亡可以表现给你看。有人会对你说,你抓住不放的事物都无足轻重,而死亡可以瞬间把它们全都夺走。有人会教育你,所有种族的男女都是平等的,富人和穷人没有什么不同,而死亡可以立刻使我们毫无差别。</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最后一章讲“中道的奥秘”,他推崇中国的《道德经》。我们一定要学会居中行事。因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极端会浪费巨大的能量,</span>孔子讲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就是一个中道而行的状态。你只要不再执着,不再去构造内心的积木,就是走在中道当中。中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状态,就像骑自行车往前走的时候,身体绝对不是完全不动的,而是左右晃着的,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