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香巴拉

玄子

<div>夏末秋未至,六家十八口人相约,决定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去走一走。四辆车,开启了一场三天两晚的旅行。</div><div>香格里拉,藏语中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它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现代词汇中,被视为“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有对美好如意生活的吉祥寓意。同时,香格里拉也被解释为“心中的明月”,象征着一种清纯、高尚的精神境界。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著作《消失的地平线》中有类似描述,因此闻名于世。香格里拉是一个想象的、偏远的人间乐园,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br></div><div><br></div> 做好出行攻略,感谢网友们提供的地图。<div><br></div> <b><font color="#ed2308">第一天</font></b><div>从丽江市永胜县出发,经过丽江南直奔香格里拉。</div> 驱车170多公里,经214国道我们来到了第一站---虎跳峡景区。景区南岸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北岸是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受两岸高山的紧紧束缚,金沙江水流入峡谷后宽仅50多米,曾因山崩截流有巨石遗留江心,致使水势更加汹涌。传言曾有老虎从最窄处经江心石一跃而过,故名虎跳峡。峡谷距离丽江市区80千米,在金沙江上游,全长17千米,迂回道路25千米,分上中下三段。峡谷垂直高差39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div>景区路口,车水马龙,十分拥堵。交警温馨提示要三个多小时后才能进入。鉴于行程时间的需要,午饭后,随缘与它擦肩而过。耳边那声虎啸山林,一跃而过的情形在我心中被无限放大,那一跃的勇气深深触动着我的灵魂,激励着我继续前行......</div> 沿着214国道,我们途经小中甸。每年4、5月份,小中甸的花海也是难得的去处。眼下花期已过,遍地是一片葱绿,充满了生机勃勃和希望。 停下来,放松一下旅途的疲劳,想象一番置身花海的景象...... 顺路溜进对面的鼎思.碧水蓝天景区瞅瞅,初步感受一下当地的民俗文化。 离开小中甸,经过26公里的车程,我们到达香格里拉市区。在下榻的酒店稍做休息。晚餐后一群人沿着文化广场向独克宗古城走去。广场边,见到了消失的地平线地标,昔日的日月今何在? 地标对面的博物馆,建筑物具有浓烈的民族气息。馆内的红军雕塑,记录了长征路上那一段艰苦的岁月和不屈的信仰。向前! 来到独克宗古城,独克宗是藏语发音,意为“月光城”和“建在石头上的城堡”,为唐代吐蕃王朝所建,具有千年的历史。 古城依山而建,那些岁月久远的石板路上还留有深深的马蹄印,是当年的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 古城不大,却保存了世界上最大最完好的藏族民居群。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曾这样描述独克宗古城:“昨夜有梦,遥远且古老。梦见庄严宗祠、虔诚僧侣、质朴村民、梦见千山飞雪间灯火通明的古老村落,梦见远道而来的马帮于此修整,马蹄轻脆,铃铛轻响。” 一样的古城,不同风格的四方街。月光城,四方街;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它与丽江纳西族古城的温柔细腻不同,处处显示出藏族特有的粗犷和坚韧。经幡、佛塔,显示着浓浓的宗教气息。 此时的夜空,飘起了雨滴,古城置身在灯火烟雨朦胧之中,别有一番意境,浓浓的藏式风情,显得传统、古朴。沿着街道,来到龟山公园的大佛寺,转经筒伫立在山顶寺内,约有5层楼那么高。筒身为纯铜镀金,显得金碧辉煌而不失庄重。在筒壁上端用浮雕篆刻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端刻有佛家的八宝图,寓意着吉祥如意。转经筒内部还刻有藏经文和无字真言等124万条,加上各种佛宝总重约有16吨,至少需要20个人的力量才能转动它。热情的人们有序的排队,都要围着它顺时针转满三圈,且转动的圈数不能为双数,方能心想事成。尽管文化的不同,但追求美好,是每个人的共同心愿。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时光如流向前去,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祈祷...... 站在山顶,古城的夜景尽收眼底,烟雨中梦幻的色彩不断变换。阵阵空灵超脱的梵音萦绕耳边,心灵仿佛都被洗涤了......子夜时分,各自归宿,期待明天的行程。 <b><font color="#ed2308">第二天</font></b><div><font color="#333333" style="">清晨,淅沥沥的小雨下过不停,正应了一句老话:二八月的天,小姑娘的脸,说变就变。大家没有耽搁,按照行程直奔纳帕海湿地景区。纳帕海自然保护区被称为“香格里拉的眼泪”,藏语称为“纳帕措”,意为“森林背后的湖”,海拔3266米,湖泊积水面积660平方公里,是滇西北最大的春季牧场。雨季时是高原湖泊纳帕海,旱季时湖水干涸为伊拉草原,是少有的季节性湖泊。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理想栖息地。</font></div> 雨天没有选择骑马游玩在泥泞的湿地上,而是驱车沿着环湖公路欣赏一路的湖光山色及草原景观。水天交接,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宁静的湖面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面镜子,让人感到无比的平静;草原上的牛、马各自成群,有时混杂交织,它们悠闲地吃着草,和辽阔的草原融为一体,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幅画卷。雨停了,路边山下的藏族民居里飞出一群群乌鸦,喧闹着消失在天边的云雾中,给宁静的草原带来一些动感,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离开纳帕海,天空逐渐晴朗。驱车来到噶丹.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驻车,购票,乘坐大巴到达松赞林寺。该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它依山而建(1679年兴建,1681年竣工),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 寺前打卡留念。 藏八宝,这是藏经文化的内涵。要了解一个民族,必先了解他的文化。多元文化的发展、包容,才能在精神上达到真正的和谐,真真走进心灵的永生...... 站在寺庙高处远眺,山下的公园尽收眼底。从公园栈道往上看,也是仰望寺庙全貌的好去处。 换上一套藏族服装,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美美的。端庄、秀丽却不失大方,顾盼生姿,恍惚间让人回到了昔日的香巴拉王国...... 午饭后,大家驱车前往30公里外的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天空又飘起了雨,给我们的行程浇下了一丝清凉。这里原始生态系统保持完整,2007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购票进入景区,乘坐大巴车前往属都湖。沿途峡谷幽深,山上由杨树、云南沙棘、高山柳等组成的古树群落层次分明。由西南鸢尾、滇蜀豹子花、金莲花(当地人又叫酥油花)等各色花卉点缀的草甸从车窗一闪而过。 15分钟的车程,接近属都湖畔。走过一段栈道,便见烟雨中的湖光山色别具风情,对于想远离尘世喧嚣的人们来说,它依然在等你。 漫步在悠幽步道,沉浸式体验“森林浴”,回归自然的方式任你选择...... 老弱小,脚力差,不想在雨中沿着湖边栈道前行2.5公里,那就乘舟佛光号到达湖的彼岸,再乘车沿着湖畔返回景区门口,可谓徒步与乘船兼得,领略了属都湖的魅力。 湖畔道路边,栈道隐约可见。林间清幽,草木清香,高山流水,羊肠小道,丛林间绿意悠悠,与自然亲密接触,正适合一次绿野仙踪。 回到景区门口,换乘大巴车前往碧塔海,沿途道路崎岖蜿蜒,山林、草甸宁静而恬淡。 10分钟的车程,来到碧塔海。这里还没有完全开放,只有1公里的栈道连接湖边。尽情感受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吧。 走进路边的生态图书馆,“拯救灵魂”的字幅映入眼帘。一杯茶、一本书,暂且抛弃岁月堆积的忧伤和烦恼,拥抱那份纯净,随时间向前...... 日暮时分,大家回到香格里拉市区。体验了一波当地的牦牛肉、烤羊排、青稞饼。适逢同行小友的生日,一盏烛火,一份真情,欣喜中增添了一段难忘的记忆。愿大家好梦连连,梦想成真...... <b><font color="#ed2308">第三天</font></b><div><font color="#333333">清晨,雨水不停。从市区出发,沿214国道向68公里外的巴拉格宗前进。沿途的山脉云雾缭绕,道路、桥梁、村庄犹如在仙境中。</font></div> 正应了那句话: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在214国道因山体落石堵车,延误40分钟后终于来到巴拉格宗景区。这里海拔2000米至5545米的垂直性气候,造就了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享有“香格里拉小江南”之美誉,是香格里拉最后的秘境。它地处川滇交界处,峡谷深而窄,壁高1000多米,最宽处80米,最窄处仅10余米。是“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红山片区的重要景区之一。 在菩提树广场稍作休整。准备购票进入景区。广场边的崖壁上,枝叶茂密的千年凤凰菩提树远远看去,犹如五指张开,为我们招来好运。 进入景区,乘坐大巴车,第一站便到了香格里拉大峡谷。 打卡留念,一段美好的记忆。 木质的栈道修建在陡峭的山壁上,脚下是滚滚的岗曲河水。U字型的峡谷粗犷、险峻,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峡谷的悬崖峭壁上只要有个裂缝,有点土壤就会长出许多植物。而这些植物充分向我们展示出了像生活在峡谷深处的巴拉人一样顽强的生命力。 行程2公里左右,来到峡谷漂流处,这里峡中有峡、峡上有峡、纵横交错、峡峡相连。 左侧蝴蝶湖流下的河水清澈偏蓝,犹如一位温柔的姑娘,与右侧峡谷岗曲河水的阳刚形成明显的反差。它们在这里交汇,一起携手向前流去。 蝴蝶谷内乳白的石头,吸引着人们去探寻一番。 而脚力弱不愿原路返回的人们,就坐上充气船感受一波漂流的乐趣。 上下呼应,增添了一抹喧闹。 回到峡谷停车场,已是中午1点半,抓紧在景区快餐店吃点东西,乘坐大巴车继续向秘境蜿蜒前行。雨水渐微,青山如黛,云雾和连绵起伏的陡峭山壁如影相随。真是人在车中游,车在画中行。沿途,一曲巴拉格宗、一个少年离家中年回,20年来以愚公移山精神立志为故乡在悬崖峭壁上修路,让家乡人圆了走出大山梦的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们。他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眼中具有故乡情结的香巴拉汉子斯那定珠。走在这条宽6.5米,长达58公里的柏油路上,那山、那路、那人,仿佛让我听到了神山、圣湖的呼唤。 沿着山路前行,便到了藏文化博览中心(巴拉卓玛拉康)巴拉达拥佛塔。庄严的寺庙供奉着藏传佛教最有代表性的8尊佛像。8座圣洁的白塔代表着藏地藏八宝吉祥。传说这些佛塔是1300多年前斯那多吉首领为族人寻找人间净土而从巴塘迁徙过来后建的寨子之一,也是巴拉人藏历新年祭祀神山、祈福吉祥的地方。它赋予了巴拉格宗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这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梦幻时光里,我们或许真的落入了世外桃源。 乘大巴车继续向上前行,便来到千年古村巴拉村。遥望它,不得不感慨,人间怎会有如此美好的地方。 沿着古村中石头小道拾阶而下,走进了斯氏民居博物馆。在这里,巴拉村人每户都有一座高三、四米石头垒成的碉堡式小楼房,下层为牛厩,上层住人,两层间架一独木梯,不乏浓郁的藏民族风情。 石房接石房,一户连一户,构成一个高山牧场石房巷。这里绝美而绝尘,是自然画卷最纯粹的一笔,是香格里拉能让梦盛开的地方。 古村边上,可见茂盛的高山玫瑰和高山苹果,物种的多样可容下多元的文化。在这里,疲劳会消失,紧张的心态会得到调整。 离开巴拉村,来到回音壁。这里山体植被稀疏,壁立千仞,对着这个独特崖壁大声呼喊,声波被石壁反射回来,会层层叠叠回响在耳畔。让你烦躁、抑郁的心情会感到豁然开朗,物我两忘,这,就是它独有的魅力。 回音壁对面山崖,就是玻璃栈道。沿着山体石壁崎岖的栈道行走1.5公里左右,便可到达。栈道下方,是千米深的峡谷。它以高、深、险惊人,以奇、雄、特闻名,以神、妙、秀催人向往。 无论走在镂空栈道还是玻璃栈道,当心脚下的深度便决定了你胆量的高度。一丝云雾拂过你的脸颊,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恬静和唯美。 玻璃栈道旁边,就是滑索,只需40多秒,就可以把你送到回音壁入口,避免你原路返回。它可以让你体会到大峡谷带来的内心震撼和视觉冲击。<div><br><div>天色已晚,只能返程了。心中无怨无悔,只有说不出来的喜悦,那一份顽强的坚持和对自然的虔诚,已为我的心灵披上归来的色彩,香格里拉,我心中的香巴拉,向那消失的地平线致敬......</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