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舞翠秋千院,击鼓鸣钲蹴鞠场

丽江马

<p class="ql-block">飞红舞翠秋千院,击鼓鸣钲蹴鞠场</p><p class="ql-block"> ——当足球遇上纳西文化公益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飞红舞翠秋千院,击鼓鸣钲蹴鞠场。”是丽江木氏第八世土知府木公《春居玉山院》中的诗句,生动地描写了明朝时期纳西族嬉戏足球的热闹场面,纳西族对足球的热爱古来有之。</p><p class="ql-block"> 最近玉龙县正在举办全民健身月的职工足球运动会,我们单位是30个参赛队中平均年龄最大的球队,但因实力不足,最终成为了小组一轮游的球队。通过3场小组赛,我们再次见证了参赛各方的倾力而为、血战到底态度,足球打的是血性、勇气、豪气,这就是这项运的本质和魅力所在。尽管我们战绩不佳,但我们敢于亮剑,敢与强大的对手正面硬刚,打出了我们的斗志和精神,也是对这项运的尊重和诠释,我们这支球队也是最近几年参加了玉龙县所有比赛的少数球队之一,真正做到了累战累败、累败累战。亮剑是我们的勇气,喜爱是我们的底气,我运动、我快乐!</p><p class="ql-block"> 足球对于丽江人、对于纳西族来说是意义深远的运动,似乎是从血液中传承而来的,任何一个纳西人对足球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从战术体系到临门一球都能说出一二。足球是11人团队作战的集体项目,攻防转换变幻莫测、粗中有细,是体能与智慧的结合体。宽大的球场有如辽阔的疆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城一池的争夺需要审时度势、伺机而动。纳西族在迁徙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就像足球运动一样要长途奔袭、攻防转换、历尽艰辛。这项运动契合了纳西族早期的发展经历,几百年来纳西族无论在怎样的社会条件下,总会把足球当成与生俱来的最喜爱的消遣方式之一,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雨雪霏霏,在玉龙山下金沙江边总能见到尘土飞扬、雨泥飞溅的激烈争抢场面,正是这项运动,传承了纳西族在艰难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坚韧和顽强,这样的民族精神谱写了纳西族无数壮丽的华章。</p><p class="ql-block"> 机缘巧合,第二期丽江纳西公益课也刚好在运动会期间开课,8月5日那天雨下不停,下午5点是我们小组赛最后一场对阵鲁甸队(目前鲁甸队已进入决赛),匆忙请假从授课的古城区文荣学校赶到玉龙县的文笔学校应战最强对手(鲁甸队当时已是小组两连胜,锁定小组第一)。从满脑子都还是这两天各位专家的授课内容又快速地切换到了一触即发的球场,一面思索如何应对对手,一面还沉溺课程之中,更想到了开班课上杨杰宏老师讲到的“学文化可以安魂、安身立命”的观点,而我们教练和梅桩(教练兼队员,老牌云师大体育专业毕业,丽江知名球星和教练)在雨中给我们做了简明扼要的战术安排及心理暗示,使我们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高质量地享受到了这场比赛。如果这场球我们还是按前两场一样的死缠烂打,那就几乎是没有意义的比赛。公益课传授给我们的是文化的学习、遗产的传承、问题的思考、心境的修炼,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包容、创兴的培训。如何在我们几乎没有可能取胜的这场荣誉之战中打出我们的精神、打出我们的斗志,这是我们当下最应思考的问题。而结果也正是这样,我们在雨中切实执行了教练的战术安排,最大限度做到了扬长避短,尽管这是一场以弱战强的遭遇战,但在局部争夺中我们同样有上佳表现和亮点,也攻破了对方的大门,对方始终不敢麻痹大意。更多的是我们要珍惜与强手过招的机会,学其所用、品味足球,在逆境中修炼自我。</p><p class="ql-block"> 和继全老师在上“旋律、形象、意境——东巴之美”课时的诵经演述,东巴经那古老的韵律和传说有如从天而降,滋润着大地的万物,熠熠生辉的东巴文化养育了在藏羌彝走廓中艰难跋涉人纳西族。之前我拜访过很多东巴大师,他们深居简出,诵经时的神态是如此的专注,学识是如此的高深总是让人肃然起敬。油米的杨扎实大东巴就是这样的一个高人,这个居住在远离乡镇的加泽大山深处的大东巴,学识十分渊博,从古至今,天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皆有涉足,与其交流,有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同样,足球也是这样,通过思考,这项运动总能给人以足球之外的感悟和享受,它是艺术、力量、智慧的结晶。足球场上看似力量的比拼,但这背后蕴藏着战术体系、观察思考等智慧所在,仅以蛮力很难走远走深,既要有力拔山兮的气概,也要有以柔克刚的韬略,就像学习纳西的立世哲学一样,要做到审时度势、大道之行。公益课上的杨杰宏、杨福全、李群育、李锡、邓彧位老师都谈到了纳西族的睿智、家国情怀。同样,足球作为一项运动,球员的精彩表现就是艺术的展现和他们对这项运动的理解,包括球技、意志、态度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国足(男足)已不是纯粹的足球,这是导致人们不再热衷国足,偏爱类似村超这样的比赛的原因所在。当年白沙人踢球的最大特点就是白沙大脚,这与当年白沙风大,球场差而难以控球等原因有关,但即便如此,白沙人乐此不疲、每球必争、战无不胜、干净利落的踢球风格也同样形成了白沙足球的实用价值和地域特点,也正是白沙人如此的禀赋,白沙因此而人材辈出、文武双全,创造了白沙悠久灿烂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香港中文大学教师、纳西文化国际人士英国人邓彧(Duncan Poupard)在“纳西文的国际化未来”授课中谈到了关于纳西文化传承的观点之一就是不仅要把文化宣传出去,还要吸引外人来学纳西文化,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自己也会更爱我们的文化,更会努力学习自己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氛围就会更加深浓,文化就会有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谈及到现在街面上有的东巴文乱用的问题,邓先生及多位专家的观点是不要过多纠缠这个现象,丽江的街面上出现东巴的标识总比没有出现要好,至少说明东巴文在丽江是存在的,这也是丽江有别于其他地方最显著的标识,是人无我有的唯一性,更是我们的金子招牌。因此纳西文化的传承不只是几个学者和爱好者的事,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喜爱,不能让他只停留在课本教材和学术报告、博物馆之中,要让我们的文化活起来,走进千家万户,让我们独具魅力的文化浸润更多人的心,让我们的文化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就像纳西古乐一样,我们几乎说不清古乐是纳西还是唐宋余音,但纳西古乐经历了独创和外来音乐有机融合的漫长过程并为我所用,特别是在经历了宣科先生的润色后,纳西古乐的国际化已是风生水起,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友人前来听音觅乐,丽江的纳西古乐也因此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古乐已不再是垂暮老人的专利,如今丽江已有很多年轻人抚音迷乐,呈现出后继有人的可喜场面。正在中央民大攻读民族语言研究生的侄姑娘及她的外地同学也参加了这次的公益课,像她们一样的年青人占这次公益课学员的半数,他们孜孜以求的好学精神和专注的神态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甚是欣慰。同样,足球在丽江也是一个弥久融合的运动,足球始终陪伴丽江人的喜怒哀乐、以球抒怀、借球消愁,足球也和纳西古乐一样是丽江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足球更是一项年轻人的运动,可喜的是这次很多参赛队中都是年轻人勇挑大梁,展现出了极高的技战术水平和体能优势,我们这支老年队输给他们是值得高兴的事,并不丢人,说明我们的足球也是后继有人,江山代有人才出,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杨杰宏在“纳西族史诗概论”授课中讲到:文化不能严防死守、被动挨打,要走出去,要像足球一样,以进攻代替防守”。特别是讲到纳西语已变成了受惊的语言,号召纳西族要讲好母语,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讲自己的母语,要学好《崇般图》、《董埃术埃》、《鲁般鲁饶》这样的纳西经典,守护好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的公益课中,除了前面提的几位老师外,还有和冬梅、杨一红、木诚、和集虎、和向军、赵振金、和素文、赵庆莲、和旭辉、木琛等几位老师从纳西文化的多个角度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让我们沉浸式享受着文化的滋润。</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的球赛、文化公益课都已结束,两件令人赏心悦目事碰在一起总能闪烁出耀眼光芒,足球是纳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丽江的精彩不止于此,我仿佛听到了击鼓鸣钲,故事仍在继续。</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