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赤峰

枯藤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27日至8月2日,有幸参加相约草原采风活动,由南地贵阳乘机前往北疆赤峰。</p> <p class="ql-block">飞机在蓝天白云里穿行!我的心也随着翻腾的云彩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10点半起飞,中转南京,17点到达赤峰玉龙机场。几天来梦幻的赤峰终于展现在我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玉龙广场位于赤峰市政府前,宽敞雄伟!广场前有两条宽敞大道穿广场而过。</p> <p class="ql-block">广场前的雕塑名叫“飞龙在天”,由27片龙的鳞片组成,寓含玉龙腾飞、龙飞凤舞、龙凤和鸣、龙凤呈祥之意。</p> <p class="ql-block">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境内有山峰、沙漠包、草原、森林、温泉、湖泊、花岗岩石林等,有内蒙古的“名片”和“缩影”之称。有“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村”、“草原第一部”等重量级文化遗产。北京中华世纪坛上镌刻的那枚晶莹剔透的碧玉龙,就是源自在赤峰出土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龙的器物原型。</p><p class="ql-block">赤峰市东北部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是赤峰市、赤峰市红山区及红山文化的命名来源。</p><p class="ql-block">赤峰地区草原是内蒙古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赤峰地区曾是契丹于四世纪建立的辽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6600——5000年前出现的红山文化是对反映草原牧业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翁根毛都沙漠景区。住进了蒙古包,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心里是好奇与欣赏交织在一起。不由得对蒙古包仔细观察起来。</p><p class="ql-block">蒙古包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格儿。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为块状,每块高约130——160厘米,长约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上盖伞骨状园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周覆盖或围毛毡,用绳索固定。蒙古包由顶杆(蒙古语称乌尼)、围壁(蒙古语称哈那)、天窗(蒙古语称陶脑)、门几部分组成。天窗大小由包的大小决定;哈那用生驼皮或牛皮条做钉,把许多根柳木条编排成交叉式围墙(如15个头的哈那是把长短不同的30根木条编排在一起,撑开后形成圆形围墙)。哈那可以展开可以拆叠;门有一伞门和两伞门两种;围墙一般用羊毛制成,分为围毡、顶毡和天窗盖毡。五片哈那的蒙古包用四块毛毡围合,毛毡宽约四尺五寸。蒙古包内壁上通常挂有完整的羊皮,包内挂有许多珠宝项链。我这次见到的蒙古包内有两张睡铺、3张睡铺、四张睡铺和6张睡铺的,四张和6张睡铺的蒙古包我都享受过。现在的蒙古包内都通上了电,照明、wif都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翁根毛都景区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南,清朝时是阿鲁科尔沁旗驻地,距离大板镇政府驻地40公里。翁根毛都是蒙古语,翁根意指高贵、圣洁,毛都意指大树、老树。据传300多年前,巴林部落移居到现在的巴林地区时,翁根毛都噶查到古力古大河西岸的河滩边有70棵大树,人们感叹是天赐良机,必使族人兴旺发达,即把此地定名为翁根毛都。翁根毛都沙漠景区由沙漠、湖泊、草原、草甸、山地组成,其中沙漠2000亩、湖泊100亩、草地400亩,已成为赤峰市美丽的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蒙古族是世界性民族,千百年来都以游牧为生计,以迁徙为活动范畴。蒙古包就成为其独特居室。从匈奴时期发明使用至今不弃。蒙古包由木骨架及外覆毡片组成,易于建造和拆迁,冬暖夏凉,抗风御寒,是适应游牧生产生活的一种创造,也是长久性住宅建筑用材最少、建筑方式对自然破坏性最小的建筑,非常有利于保护草原植被。</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一群摄影人从香港、深圳、安徽、黑龙江、甘肃、贵州远赴赤峰,走进沙漠、草原,不畏艰险,气宇轩昂,为了宣传祖国大美河山,足迹与汗水撒便四野!</p> <p class="ql-block">赤峰市又一摄影基地挂牌成立,意在前赴后继,勇于担当,使命在肩,奋斗不息!</p> <p class="ql-block">  塔林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塔林花嘎查和雅阁嘎查,总面积43493公顷(652407亩),是一个纯牧业村,保持着较为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山地生态系统、河流的生态系统和原始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是国家自然保护区罕见山林地所在地,是全国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游牧草原。2022年5月20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p> <p class="ql-block">套马是蒙古族牧民的一项传统文化。据《元朝秘史》载,早在13世纪初出现至今长盛不衰,成为游牧民族的一项特殊本领和活动。</p><p class="ql-block">套马杆又称“套杆”,蒙古语为“兀兀兀合”。套马杆木质坚韧,长有300厘米,杆顶系有套形皮绳,既可套马又可狩猎。套马时每次捕捉马匹时,牧民持杆跨马,冲入奔跑的马群,瞄准目标,抖开绳套,将马颈套住勒紧,随马奔驰,直至马匹乏力被驯服为止。是牧民必备的一项勇猛技艺。这次赤峰之行,我见证了一次套马活动,场面颇为震撼!蒙古族牧民的彪悍、勇猛、智慧表演得淋漓至尽,让人十分佩服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见证了一场蒙古族婚礼!新郎带着伴郎,到新娘家接亲。新娘家亲切迎接。</p> <p class="ql-block">新娘头裹红巾被接出毡房。</p> <p class="ql-block">新娘和新郎跨上骏马,在草原小溪边纵情奔驰,钟情相诉,畅想未来幸福,畅享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此次赤峰之行,获益匪浅!领略了草原美丽风光;感悟了蒙古民族的生态智慧;感受了草原文化的独特气质;加深了老朋友的深厚感情;结识了新朋友的殷殷情谊!冉冉晨光、落日余晖映照在灿黄的沙漠里和翠绿的草原上,洁白的云朵飄洒在浩瀚蓝天里,袅袅炊烟衬托出牧民生活的安详,珍珠般牛羊马群撒落在美丽草原,清澈的溪水流淌在草原大地怀抱……每天出现的美丽画面,都让人难以忘怀,难以入睡!啊!草原之美,永远美在心间!</p><p class="ql-block">此行众多老师面前,我永远是一名小学生!感谢主办方香港摄影报、安徽省摄影协会、赤峰市摄影协会,感谢张万好社长、感谢吕援朝主席、感谢王爱峰主席、感谢那顺副主席等众多老师!</p><p class="ql-block">感谢时代!感谢遇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