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潮州笔架山位于广济桥东,与潮州古城隔韩江相望,我们驻车在笔架山下,山上就是韩文公祠。昨天从广济桥回来路上,看到路边有块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国保碑,潮州陶瓷在唐宋时期曾畅销海内外,今天正好和韩文公祠一起游览。</p><p class="ql-block">从停车场沿台阶上山,台阶中间是大型石雕,刻着耳熟能详的字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韩愈的名篇《进学解》。</p> <p class="ql-block">台阶之上是宽敞的平台,两大轿车的游客刚刚离开,腾出一片空场。韩文公祠免费参观,不仅是4A景区、国保单位,还挂有爱国主义、廉政教育等牌子,每日人流不绝。三门石坊上"韩文公祠"由前总书记胡耀邦题写。</p><p class="ql-block">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地位更是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死后追谥号文。韩文公祠始建于1千年多前的北宋时期,是中国现存建立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纪念韩愈的祠宇。祠堂独特的建筑布局,收藏的历代碑刻、书法珍品和珍贵的文史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进石坊右手是后建的近百米的碑廊,400多幅国家各级领导人和知名书画家赞赏、颂扬韩愈的墨宝刻在嵌墙碑上,石坊正门所对就是韩文公之祠堂,登堂入室前要先上51级台阶,象征着韩愈刺潮时51岁,同时也营造出仰慕韩文公的氛围。</p><p class="ql-block">韩愈一生刚正不阿,因直言上疏屡被贬谪。谏迎佛骨一事更是惹恼了皇帝,幸得宰相等相助才免予处死,但从京都副部职位被贬到唐代还是蛮烟瘴地,也是惩罚罪臣的流放处潮州任刺史。韩愈此时已经51岁,古代51岁已属高龄,远离长安八千里交通不便,途中丧女只能埋葬在乱山岗中,瞬间其人生跌入谷底。</p> <p class="ql-block">厄运中的韩愈历经苦难抵达潮州后,放下仕途的重挫和家庭的不幸,全身心投入到潮州各项事务的治理中。在不到八个月的任职期间内,为百姓做了许多切实的好事,首先开展声势浩大的驱鳄行动,并亲撰著名的《鳄鱼文》,迅速为民除掉危及百姓多年的鳄害,之后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引入北方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农桑发展,还颁布赦令废除奴婢制度,改变了当时潮州没良为奴的陋习。韩愈治潮最深远的业绩是倡导兴学育才,他推举潮州第一位进士主管教育,捐献自己的俸银建校舍、召集老师,兴办州学,从此潮州文风蔚起。后来治潮者继承了韩愈以兴学为首务的做法,使得潮州人才辈出,改变了蛮夷之地的形象,考取进士人数从唐代3人,宋代飞速跃升至191人,功绩影响绵延百世。</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高处建有一座侍郎阁,因韩愈曾任吏部侍郎而命名。墙面上“吾潮导师”4个大字由民国时一位潮安县长书写,道出了潮州人对韩愈的崇敬感恩之情。韩愈对潮州的影响之大超乎想象,许多地名都涵盖着他的身影。站在侍郎阁平台上,背靠的笔架山改为韩山,前面广济桥横跨的大江原名员水改为韩江,昨天去的祭鳄台渡口改为韩渡,韩愈栽培过的橡木被尊为韩木,祠堂旁建有一座由前广东省长叶选平题词的韩山师范学院,古城中还有多处以昌黎命名的道路、学校和社区,昌黎源自韩愈家族的郡望。韩愈虽然在潮州时间不足八个月,在潮人心中却神一般存在,“八月居潮万古名,赢得江山都姓韩。”这种现象其他地区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韩愈治潮仅是他人生的短暂片段,他一生在多个领域方面尤其是思想界颇有建树,他提出的弘扬儒家的道统论,成为后世构筑完整的儒学体系的基础,他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出的文以载道不平则鸣等理念,一扫唐初时浮靡文风,开创了中国散文史的辉煌时代,著名的《师说》中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从师和择师等理念影响教育界已经千年。</p><p class="ql-block">历朝历代对韩愈的功绩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祠堂中满是赞颂他的题匾、碑刻和诗文,其中称韩愈“功不在禹下”出自韩愈对孟子的褒扬,后人转赠与他。</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中收藏有各时期数百件碑刻和匾额,其中尤以苏轼手书的《潮州韩文公庙碑记》最为珍贵,文中“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高度评价了韩愈历史地位,可惜此碑多年立于户外,移入祠堂时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清代一座石碑因篆刻文字难辨,有多种解读而有名,据说是传道起文四字。韩愈的手书碑刻这里也有展示。</p><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中还有韩愈纪念馆、天水园等多处景点,是个能对韩愈一生有全面了解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跟着旅游团蹭听了几处导游的讲解还挺有意思,顺便问她另一处文保潮州窑的情况,结果她对此一无所知,因具体位置不明,我们也只好放弃。</p><p class="ql-block">离开韩公文词,再次走过广济桥来到潮州古城的东门前。潮州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个开放性景区,古城核心区域有着众多的国保和省保单位,若干个4A级旅游景点,现存民居代表性建筑百余处,享有“京城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东门的广济楼是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城楼,俗称“东门楼”,自韩愈之后也叫“韩江楼”。广济楼是潮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代,历经600多年的风云变幻,仅有红色的“广济门”几字是明代知府遗迹,门楼上的“广济楼”、“东为万春”、“岭东首邑”匾额均为现代书法家所题写。广济楼是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雕栏画栋四面环窗,飞阁流丹巍峨壮观。城楼前有省级文保的立碑。</p><p class="ql-block">登上广济楼城楼,看韩水北下,长桥卧波,远山如黛,是潮州内八景之一的 “东楼观潮”,不巧广济楼关闭,错过登高赏景。然而古城城楼宏大壮丽的外观,城防建筑的粗犷风格已足以显现城楼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潮州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经济中心,宋代以来,人文昌盛,文物荟萃,达官明吏多集于此。牌坊始建于宋代,以旌表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以及亲属,成为家族荣誉的象征和立于大众面前的特殊“勋章”。明清时潮州经济文化日渐发达,牌坊也随之增多,增加了纪念性建筑的含义。穿过广济楼门洞走进古城不远,就是古城的精华之处潮州牌坊街。</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以其规模之大和数量之多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据说仅1.6公里长的太平路上,曾多达39座牌坊,约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后历经战乱等原因多有损毁,近年经整体修复,还有22座明清时期所建牌坊矗立街中。</p><p class="ql-block">规模庞大,风格独特的牌坊群一直绵延到街中深处。牌坊群两旁随着人流的增加逐渐成为商业街,在清代时引入了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不少老字号、地方特色店铺入驻其中,现在古韵浓厚的古牌坊与东洋骑楼商街互为映衬,再加上街区中的古民居、古井遗迹,构成了独特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被称为潮州新八景之“坊街亭韵”。</p> <p class="ql-block">曾历经2O0多年修建的这20多座牌坊,大体分功名、职官、敕封三种类型,按品级规制分为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石雕凿成的顶、柱、梁也区分为上架二叠和三叠,柱边立石狮或是石鼓都有讲究。每座牌坊旁的介绍牌都记载着特有的历史文化信息,讲述着鲜为人的故事。走在石板路上,观赏着雕刻精致的牌坊,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文化瀚海之中。</p><p class="ql-block">功名类牌坊中,最著名的当属“状元坊”,状元坊是为明嘉靖壬辰科状元潮州人林大钦而建,他21岁成为状元,在中国科举历史上实属罕见。林大钦授翰林院修撰后负责起草制诰,尤以修史为重被称为东莆太史,与翁万达、陈北科并称为潮汕三杰。</p><p class="ql-block">在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广东省仅出了9位状元,林大钦的状元坊自然也是街中最显赫的,除三门三叠顶石鼓外,柱顶第一层是用整条横石贯通全亭,是“国家栋梁”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古时的科举考试成就了全国各地勤奋学子的成功之路,自韩愈刺潮后,潮州兴学已蔚然成风,人才也如雨后春笋逐渐破土而出。</p><p class="ql-block">“榜眼秋台坊”是为南宋建炎二年廷试第二名的王大宝所建,王大宝是宋代岭南唯一的榜眼。牌坊的特殊之处是顶部有砖木结构和琉璃瓦顶,搭配岭南独有的嵌瓷装饰,显得更加绚丽。王大宝曾任刑事长官,古称秋官,后官至礼部尚书,尚书古称台阁,故得名秋台坊。</p> <p class="ql-block">令人唏嘘的是为清代103岁的刘起振建的“木天人瑞坊“,“木天”是翰林院别称,“人瑞”指德行或年寿特高者。刘起振,海阳枫溪人,70岁中举人,88岁中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103岁跋涉山水赴杭州迎候南巡的乾隆皇帝,乾隆予以赠诗授匾,并亲赐翰林院侍读。</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牌坊街中观赏着职官类牌坊,就像穿越在历史长河中,每座牌坊的历史故事都受教颇深,获益多多。</p><p class="ql-block">位于东门街口的“少司马·大总制“坊,是为明代兵部侍郎翁万达而建。翁万达揭阳人,明嘉靖五年的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总制三边,后升兵部尚书。翁万达为官清正廉明,不畏权贵,沙场战功卓越,是潮州乃至岭南先贤中军功最卓著,诗文最具特色的人物。他的事迹随着海外潮人的足迹,声名远播异邦,据说泰国为他立庙祭祀达100多处。</p> <p class="ql-block">立于羊玉巷口的“理学儒宗“坊是为吏部郎中唐伯元所建。特别之处是正中两柱前后各立一对石狮,俗称“四狮亭”,这在潮州牌坊中绝无仅有。牌坊下层梁坊间两幅通雕麒麟,中间梅花鹿,双狮和锦鸡,寓意高官厚禄,公正无私和衣锦回乡。</p><p class="ql-block">唐伯元,澄海苏湾都人,明万历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吏部文选司员外郎、郎中。一生以清节知名,在治政和治学上都很出色,有“岭海士大夫仪表”的美称,唐伯元是理学名家,用“理学儒宗”表彰他在儒道方面的贡献和学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水平路口的“两京科道”坊,为陕西副使郑安和其弟吏科给事中郑寯而建。郑安,明正统年解元,景泰五年进士,授南京河南道御史,迁陕西按察副使,居官二十年,两袖清风。其弟郑寯,明成化年进士,任吏科给事中。因明永乐后确定了北京为主,南京为辅的两京制度,郑氏兄弟两进士分别在“两京”任职成为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牌坊中还有一类就是官员工作勤勉贡献突出,家属随其功绩被皇恩赐官,建牌坊以旌表贤才及其亲属和整个家族。</p><p class="ql-block">“吴楚重镇·四世大夫”坊位于甲第巷口,是为湖北宜昌总兵林炳星而建。林炳星,清乾隆壬戊科武进士,授御前三等侍卫,官至湖北宜昌镇总兵。宜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吴、楚二国辖境,故称“吴楚重镇”。为此林炳星及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授封武义、武功大夫,称四世大夫。</p> <p class="ql-block">位于分司巷口的“三世尚书·四朝大老“坊。是为追赠尚书林熙春而建。林熙春明万历年中进士。在京任职期间,前往河北兵变之地说服其归顺朝廷。任职大理寺时,革除私弊树立廉洁之风,后不愿与魏忠贤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不遗余力为地方兴办许多公益事业,终年80岁。皇帝追念他的功绩,追赠其祖父和父亲为尚书封号,含林熙春为“三世尚书”并立牌坊表彰。“四朝大老”是因林熙春辅万历,泰昌,天启和崇祯四朝皇帝,可谓四朝天子一朝臣。</p><p class="ql-block">据说此坊额八字均尺半见方,遒逸绝伦,为全城额坊字最佳。牌坊街有俗语“大街看亭字”,真长见识。</p> <p class="ql-block">““皇命三锡”坊位于军厅巷口,是为福建布政使黄琮而建。黄琮,饶平宣北都人,明万历年进士,授大理寺评事掌司法,治狱有方,平反冤案,深得民心。告老返乡后,修堤筑塔,做了不少利民善事。“皇命三锡”指黄琮曾任福建布政使,其祖父、父亲亦得赠布政使,“锡”通“赐”,故称“三锡”。</p><p class="ql-block">此坊不仅是为纪念黄琮,而且还纪念抗日英烈。1939年坊的西北处是日寇驻军司令部,当年国民党的独立旅攻入潮州城与日军巷战,某营长身先士卒不幸中弹横尸坊下,人们怀念英烈,便到坊下拜祭,日寇曾拆除此坊,但抗战阵亡将士永远活在潮州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有两座牌坊值得一提,建于明代的“十相留声” 和“泰山北斗”,两座坊原址在义安路。十相指唐宋两朝或被贬、或征战、或以忠义励人来潮州的十位宰相,其中含文天祥、陆秀夫等。“泰山北斗”则是为韩愈单独而建。</p> <p class="ql-block">还有”四进士坊“七贤坊”’等等,都是为颂扬潮州明清历届入榜学子和建功立业人士而建。听说如今的潮州人,但凡家里有上学读书且中考高考的孩子,都会带孩子来街中近距离观看抚摸状元坊等牌坊,接受熏陶,祈求好运。</p><p class="ql-block">探訪古迹的同时没有忘记潮州的美食,得空尝了尝手打牛肉丸,一路走来嘴里还不停地嚼着芋泥餅、绿豆饼、甘草水果,还喝了新潮的冰激淋醒茶。街边还随处可以欣赏潮剧人物雕塑,潮州木雕等非遗展示。</p><p class="ql-block">牌坊街的闹市之中有座开元寺,此开元寺是粤东第一古刹,是全国仅存的四大开元寺之一。唐开元年唐玄宗下诏以年号为名在全国各州郡敕建寺院,潮州大地上就有了占地百亩的开元寺。如今的开元寺成为国家级文保,旅游名胜古迹,潮汕人敬神信佛,一千多年香火持续。有为旺盛香火来虔诚求拜的,有为有求必应的灵验感恩的,也有慕名而来赏识古刹风采的。寺院门前人头攒动,哪哪都挤满了过往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的前身是荔峰寺,历代经过数次大规模修建,成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的地方,朱红色彩给人以威严之感。沿寺中轴的建筑观赏,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建筑风格雷同别的寺庙,但规模庞大。这里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是邻省、华人华侨和东南亚游客心目中的圣寺,以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p> <p class="ql-block">听说寺院中镇寺之宝是一部佛经,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享誉世界,据说是曾为寺中僧人的智诚法师在抗战期间闭关三年刺舌血书而成,整部经书八十余万字,字字端楷,一丝不苟。只是我们无缘相见,想想而已。</p><p class="ql-block">走遍了整个寺院,寺内人多却不闹,有些许清幽,寺中的塔座、石碑都很有年代感。至我们离去,上香之人都未减少,入门净心礼佛,出门人间烟火,或许这就是潮汕人的生活。其实有个信仰挺好。</p><p class="ql-block">离开开元寺,结束了潮州的旅游,名人辈出的古城,中西合璧的侨乡风貌,神韵超然的建筑艺术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扫码或识别二维码关注更多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