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翻开福州这本历史书,一张三坊七巷的名片悄然滑落,轻轻弯腰拾起,就像拾起一段时光,拾起一段历史。三坊七巷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如今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光听这名字就文雅贵气,这里自古就是士大夫和贵族的居住地。“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官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反正我走在“文儒坊”街道上,左看右看,都是与它垂直的是一条条小巷。</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文儒坊,那门口的狮子,墙上的仿古路灯,高高翘起的马头墙(这里称马鞍墙)……让我这个来自徽州的游客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但这里的房子没有徽州房子高大,巷子更加开阔没有徽州古城的深幽。外墙顶走向形似波浪,我想这是临海城市的海洋意象吧?</p> <p class="ql-block">苍髯榕树荫庇着门户,添了几分清凉,多了几分苍桑。南后街上有一棵心型榕树,无论从哪个角度拍它都是的“心”爱你的样子,是不是让老街有了些浪漫?这里是网红打卡地,怎能不与她合几张影!</p> <p class="ql-block"> 三坊后面的南后街是文化商业街,鳞次栉比的商铺售卖着各种福建小吃和艺术品,佛跳墙、茉莉花茶、纸扇、笔墨……来不及细细品味,就买一碗有名的鱼丸当街边走边吃。</p> <p class="ql-block">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晚清到民国,福州在政治军事上是中国船政和新式海军的发源地,在文化上是中国“新文艺复兴”的代表者,在经济上是中国四大茶市之首、全国三大木材市场之一。可以说,福州是清末以来民智最早开化的地方之一。这里才子名人辈出,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多不胜数,林则徐、林觉民、冰心、严复、沈葆桢等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的先贤都在此留下过印记,对中国的近代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怀着对林则徐的崇敬心情走进了林文忠公祠。纪念馆为福州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相结合的建筑,回廊水榭,曲径通幽。专题展览打破了按纪年排序的传统,突出林则徐的人格魅力,并与历史大事件结合,布置了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五个展览专题。边走边看,最喜欢他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真的,心中淡名利,何惧风雨侵!而林则徐就像擎天之柱,无惧风雨,永立不倒。最敬佩他的载书出关,被贬到极远,极苦,极落后的新疆,也未敢忘忧国,屯田戍边,开垦荒地,兴修水利。</p> <p class="ql-block">还想去林觉民、冰心故居走一走(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失败被杀害,家人为躲避牵连,把房子卖给了冰心的祖父)。当年做学生时第一次读到《与妻书》,就被深深震撼到了!那爱国大义,那爱妻柔情,如此真切热烈,读来真是回肠荡气。今天如能到现场去感受一下,一定会更加动容。可惜行程匆匆,大部队要集合了。就留下一个遗憾吧。福州,有福之地,有机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