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守望者

青果

<p class="ql-block">  踏上心驰神往的独库公路,云绕山间,车行云端,我一边目不暇接地饱览天山大美风光,一边又在思索是什么人能在这高山峡谷中修建这样的公路。</p><p class="ql-block"> 车行至独库公路乔尔玛下车休息时,眼前出现了乔尔玛烈士陵园几个大字,一问才知,这里竞然藏着有一段催人泪下修路往事。</p><p class="ql-block"> 1974年独库公路开建,1983年历时10建成通车。由军委基建工程兵(后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交通二总队)承建。公路北起独山子,穿越天山,南至天山南麓的库车,全长562公里,全程穿过四个冰达坂,五条天山主要河流,大部分路段处在绝壁之上,很多路段还处在雪线附近。年平均气温在零下9度,最低气温在零下46度。施工难度极大,环境异常艰苦恶劣。</p><p class="ql-block"> 为打通这条南北疆的生命线,筑路官兵一万多人,牺牲了168人。这168名牺牲官兵的灵柩,后来从不同的地方移至乔尔玛烈士陵园安葬。其中一名当年参与筑路的战士陈俊贵带着他的妻子孙丽琴从1986年开始在这高山峡谷中为他死去的战友守墓,这其中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一句临终嘱托,那一次郑重的承诺。</p><p class="ql-block"> 那是1980年4月,陈俊贵所在的连队在天山深处开山修路</p> <p class="ql-block">遭遇暴风雪,部队被困,弹尽粮绝,通信中断,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危急关头,班长、副班长带领两名战士(其中一名为陈俊贵)在林海雪原里徒步向外求援,因深山之中没有道路,四个人失去了方向,在雪地里行进了四天也没有联系上大部队,饥寒交迫中,四人体力严重透支,眼看就要冻死在大山里。</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班长决定将仅有的一个馒头交给了陈俊贵,并命令陈俊贵吃了这唯一的馒头,好保持体力向外冲,这是因为四人中,班长、副班长是预备党员,两名战士中陈俊贵又是新兵。</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四人竭力在雪地里艰难地向前爬行,班长、副班长由于长时间严寒饥饿相继倒在雪地里再也没能站起来,其中班长在生命最后一刻握住陈俊贵的手说,如果你能活下来,别忘了到武汉老家看望他的父母亲。</p><p class="ql-block"> 最后陈俊贵和另一名战士被当地哈萨克老人救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1984年陈俊贵因伤残复员回到辽宁老家,被安排到县文化局放电影,有了体面的工作,同时也结婚成了家,过上了安稳日子。</p><p class="ql-block"> 可1986年春,因观看了电影《天山情》,陈俊贵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因为电影《天山情》就是根据他们部队的真实生活工作而改编的,当看到电影中死去的战友时,他寝食难安,头脑中老班长给他的馒头及临终嘱托总是挥之不去,他痛恨自己忘记了老班长和那些牺牲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  于是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承诺,决定辞去工作,说服妻子与其一道回天山,一生一世为死去的战友守墓。</p><p class="ql-block"> 这一守就是38年,这一守再也没回过故乡。</p><p class="ql-block"> 青山依旧在,只是白发生。</p><p class="ql-block"> 这是怎样的情怀,这是怎样的坚守。我想,这是一名军人对艰苦岁月的铭记以及对生死与共的承诺。</p><p class="ql-block"> 岁月有痕,人间有爱。</p><p class="ql-block"> 在烈士的墓碑前,我和妻子手捧鲜花向长眠于此的烈士们三鞠躬,我向一诺千金的老英雄及他的妻子敬礼。</p><p class="ql-block"> 独库本无路,只是有了前人的付出与牺牲,这里才有了路,当你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欣赏一山有四季的天山壮丽美景时,别忘了老兵陈俊贵和他的168位战友。</p> <p class="ql-block">向烈士敬献鲜花</p> <p class="ql-block">向老兵陈俊贵敬礼</p> <p class="ql-block">老兵陈俊贵将《守望天山》一书交到我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