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于公元460年到524年历经近七十年在都城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南麓雕凿的皇家石窟寺建筑。</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从一朵绽放的莲花、一件千佛的法衣,从头上的冠、眉眼中的表情,到身上的璎珞。经由雕刻,他们从一座山中浮现出来。</p><p class="ql-block">此后的1500年,雕刻在继续。世界被不同的文明雕刻成此刻的样貌。不同的陆地、海洋、山脉、湖泊、城市、村庄,人们的肤色、眼神、笑容,相遇一刻,生死一刻,聚散与悲欢的一刻,共同雕刻着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佛教源于印度。公元1世纪即中国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经陆路传入中原,经过长期不断的演变,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佛教日益适应华夏民族的特点,逐渐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汉代的统治者普遍信奉道教的“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因外来的佛教教理也能被视为“清虚无为”之道而和黄老之学相提并论,故逐渐为帝王所崇尚。北魏皇帝崇尚佛教经历了一段漫长过程。道武帝拓跋珪既好黄老,信奉道教,也阅读佛经,礼敬名僧。他下诏在京城(大同)为沙门始建佛塔、佛殿、讲堂和禅室,请赵郡沙门法果担任道人统,统辖僧徒。明元帝拓跋嗣亦如其父,道、佛二教并奉,从京城到各地广设佛像,还命沙门“敷导民俗”。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灭掉佛教发达、塔寺甚多、僧人工匠无数的北凉(今甘肃张掖、平凉一带),使凉州佛教东传,迎来了北魏佛教的兴盛期。</p> <p class="ql-block">在统治者的倡导下,修塔建寺,象教弥增,僧人众多,甚至妨害了国家扩充兵源,于是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佛事件。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下诏毁灭佛法,致使“土木宫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魏书》)。</p><p class="ql-block">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为巩固统治,下诏复法,佛教便以更大的势头发展起来。文成帝复法的直接结果,就是云冈石窟的大规模营造。云冈石窟主要洞窟的石雕造像即在六十多年(460-524年)的时间内建成。文成帝在和平初年(460年)接受高僧昙曜的建议,“于京城西武周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携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魏书·释老志》)。这就是云冈开凿最早的著名昙曜五窟(16-20窟)。</p> <p class="ql-block">昙曜,北魏僧,武威郡姑臧人也,生卒年不详。年少出家,原在凉州修习禅业,为太子拓跋晃所礼重。北魏太武帝废佛教,北地经像零落,佛事断歇,沙门多还俗,师独坚固道心,俨然持守其身。太子再三亲加劝喻,仍密持法服器物,不暂离身,闻者叹重之。后卒于大同。</p> <p class="ql-block">上面的石像就是他,好瘦啊!</p> <p class="ql-block">进入云冈石窟大门,走过昙曜和尚的塑像,就是长长的礼佛大道,两侧是13对“六牙大象驮塔”造像,六牙在佛教寓意“六度”,是佛教参悟的六种修持方法。听说<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的石柱,是里面一个窟的石柱模型制作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牌讲解</p><p class="ql-block">具有七年以上讲解工作经验,能够全面、深入讲解石窟相关知识,并对相关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具有较强的知识拓展能力,收费380元。</p><p class="ql-block">银牌讲解</p><p class="ql-block">具有五年以上讲解工作经验,能深入、全面地介绍云冈石窟的专业知识,并对相关研究成果有深入的了解,收费300元;</p><p class="ql-block">铜牌讲解</p><p class="ql-block">具有三年以上讲解工作经验,能全面的介绍云冈石窟的相关知识,并对相关研究成果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收费240元;</p><p class="ql-block">普通讲解</p><p class="ql-block">具有半年以上讲解工作经验,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熟练介绍云冈石窟的相关内容,收费180元。</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选了金牌讲师,一定要认真听讲。</p> <p class="ql-block">电瓶车下车后,一座绵延近一公里的黄色山体横亘在眼前。山体上开凿着大大小小的洞窟,有些洞窟前面还有木质的楼阁建筑,据说是清朝顺治年间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卷静态的胶片,是历史的缩影,也是历史的佐证</p><p class="ql-block">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起,经历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帝66年东征西讨,先后降柔然、荡漠南、吞北燕、灭北凉,结束了十六国长期割据的历史,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随着“廓定四表,混一戎华”(《魏书》卷4《世祖纪下》),我国北方相对和平稳定时期的到来,向魏都平城大规模的移民和建设同时展开。从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至494年魏孝文帝再迁都洛阳,平城作为北魏的首都和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历96年之久。云冈石窟便是北魏王朝为宣传佛教教义而营建的宏伟工程。</p> <p class="ql-block">石窟的最东端,我们的下车点是刻有“比丘尼昙媚造像记石碑文”的现代石壁。石碑很小,只有30厘米高,28厘米宽,现存于云冈博物馆中。“比丘尼昙媚造像记”碑文为公元503年(景明四年)的题记,也就是云冈石窟三期的时间段。此碑刻有文字110个,表达了发愿人比丘尼昙媚对佛教的高度信仰与虔诚以及希望佛教振兴发展的愿望。此碑文也向我们展示了北魏时期一种特有的字体,这种字体在当时多用于碑文,所以后人称它为魏碑体。魏碑字体外方内圆、拙朴有力,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字体。由此看来,魏碑书法应是北魏平城时的创造。</p> <p class="ql-block">第一、二窟为一组塔庙双窟,窟外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塔。第一窟外壁明窗东侧题刻清代朱廷翰《游云冈石佛寺诗》。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中央方塔上下两层,仿木构屋顶塔檐。塔顶处蛟龙盘绕,须弥山逶迤。北壁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东壁下层浮雕“睒子本生”故事。据考证,第一、二窟辽代以前建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明清号曰“石鼓寒泉”,属云中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进入山门左手边就是第1、2窟,洞窟不大,无法进入,洞窟中心有根塔柱造型,由于光照和风化的原因,看不出什么细节。第1、2窟在北魏一代并未完成,唐初利用未完工的塔身南面西侧开凿了倚坐大佛及其胁侍。</p> <p class="ql-block">古代车马的印记,在第3窟外与第2窟之间的岩石上留有一道常年车轮碾压留下的痕迹,这条交通参道,称之为“古道车辙”,现存车渠中心矩1.3米,车渠(石头壕)深0.16米,此车道在金代以前正是铁轱辘车的轨迹,是古驿道参合径的遗迹,是魏晋时期平城通往阴山南部平原的交通要隘,阴山之南,就是号称“塞上江南”的八百里河套。</p> <p class="ql-block">第3窟是云冈石窟开凿空间最大的一座石窟,洞穴前立壁高约25米,东西宽约50米,分前、后室。后室原似为塔庙窟设计,但只凿出了塔柱南壁与东、西两壁的南侧部分。洞窟南壁上部东、西各开一明窗,西侧明窗下凿窟门。</p> <p class="ql-block">和前2窟一样,第3窟也是北魏未完工的石窟。由于未完工和风化的原因,窟内仅能看到一组“华严三圣”的造像。</p> <p class="ql-block">华岩三圣,依据《华严经》,文殊菩萨以智、普贤菩萨以行辅佐在毗卢遮那佛(即释迦摩尼)的左右。</p><p class="ql-block">三世佛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期的佛,过去燃灯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代表着佛教的传承永续和经久不衰。</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横三世佛和纵三世佛两种不同的佛像布局,分别指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和西方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主尊阿弥陀佛,倚坐,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衣纹流畅;二菩萨分别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高约6米,头戴不同样式的宝冠,面相圆润饱满,衣纹贴体,小腹微凸,脚下踏着莲座,精美庄严。可惜的是,眼珠已经被盗。</p><p class="ql-block">佛像上怎么这么多小孔,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呢在佛像表面有一层彩色泥塑,可惜久经风霜导致泥塑脱落,就露出了石像上起到镶嵌泥塑作用的孔洞。</p> <p class="ql-block">第4窟位于第3窟西侧前端,东侧为主窟,西侧是一个敞口洞窟,为附洞。由于前面就是明星洞窟第5、6窟,这个小小洞窟很容易被忽略。一座未完工的、民间石窟,在加上风化因素不得原貌,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可看。只有南壁有北魏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为亡夫侍中造像记”的造像铭记,是目前发现的云冈石窟北魏最晚的造像铭记</p> <p class="ql-block">第5窟与第6窟是一组统一设计和建造的双窟,与前4窟在外立面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窟外是一座清顺治八年由清代满族将领、山西军务佟养量加盖的四层木构楼阁,清代号称“云冈佛阁”或“石窟摩云”,在阳光下碧瓦红柱甚是好看,被誉为云中八景之一。云冈5~7窟的外立面楼阁皆是如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第5窟是座大像窟 ,进入窟中,一尊巨大的石佛像端坐中央,令人仰望。大佛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双腿盘坐,双手呈入定印。这尊大佛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佛像中最大的一座,据说是孝文帝为纪念其父亲拓跋弘建造的一座帝王佛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洞窟高17.4米,宽18.7米,进深13米。窟形为大像窟,主体造像高大,占据窟内较大空间,后壁凿诵经礼拜道。造像题材为三世佛。主像释迦牟尼以17米的高度,成为云冈石窟的万佛之冠。大佛结跏趺坐于洞窟中央,面容慈祥,身躯伟岸。两腿盘坐宽14.6米,中指长2.3 米,耳长3.4 米,整个身体经后世包泥、彩绘、贴金,已看不到北魏的原始面貌。东、西两侧的胁侍佛高 8 米,头戴花鬘冠。东侧胁侍佛头部基本保存了北魏的面貌,身体部分经过后世包泥。西侧胁侍佛由于泥皮剥落显露原貌,非常引入注目,佛像肉髻高耸,眉眼细长,鼻梁挺直,嘴角上翘,身着褒衣博带式服饰,衣纹流畅自然,比例适中协调。窟内现存造像龛150多个,造像2300余尊,他们或端庄和蔼;或典雅含蓄;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呈现给世人一种超凡绝圣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主佛两侧各雕有一尊8米高的佛像,东壁为过去燃灯佛,西壁为未来弥勒佛,与中间的现世释迦摩尼佛共同组成纵三世佛题材。除此之外,洞窟四周满壁开龛造像,有上百个佛龛,上千尊佛像,使得整个石窟壮观且丰富。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洞窟在清代进行过包泥彩绘,所以洞穴中色彩艳丽,尤其主像面部还进行过贴金处理,闪闪金光让我们无法看到北魏石刻的原貌,但恰恰能感受到孝文帝时期的政治辉煌。</p> <p class="ql-block">外部包泥脱落</p> <p class="ql-block">石窟外面有了屋檐覆盖,就可以不受风雨影响而风化了。</p> <p class="ql-block">第6窟与第5窟是一组双窟。双窟窟制最早出现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并且贯彻整个云冈二期。之所以会有这种窟制与一个女人息息相关,那就是北魏著名的文明太后——冯太后。</p><p class="ql-block">冯太后是孝文帝拓跋宏的奶奶、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历经了三代皇帝。老公文成帝英年早逝,留下寡妇冯太后带着一个12岁的养子。面对权臣和皇戚的蠢蠢欲动,她凭借着个人出色的政治才干稳定住了北魏动荡的政局,同时也开启了临朝听政的政治野心,甚至不惜干掉18岁的养子献文帝,扶植不满5岁的孙子孝文帝上位。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北魏王朝一直处于二圣临朝的格局,为迎合这种政治特点,云冈石窟二期就开始出现了双窟制的设计以及大量的“二佛并座”的题材。据说,这些都是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所建,面对一位杀母弑父的祖母,孝文帝还要如此歌功颂德般的拍马,足以说明冯太后的权势能力。</p> <p class="ql-block">登临窟前阁楼,欣赏云冈最美佛像。坐佛身体前倾,颔首下视,长眉细目,鼻梁高直,鼻翼分明,嘴角上翘,略带笑意。简洁的刀法,凝练的线条,柔和的质感,超脱于世的气质,令人永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第6窟是云冈石窟中期开凿的最富丽堂皇的洞窟,洞窟内容丰富,造型变化有序,装饰华丽精美,堪称云冈第一伟窟。中心塔柱下层四面和洞窟四壁完整的保存了33幅浮雕,讲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既独立成章,又互相联系,称得上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珍品,也是现存最早的宗教题材的石刻“连环画”。</p> <p class="ql-block">第6窟上层雕刻内容丰富, 题材种类多样。近立于佛旁的弟子、供养天人、乐伎舞者,相互呼应、疏密有致、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如此多的人物分列于佛陀左右,体现了佛陀说法时众人摩肩接踵、竞相簇拥的盛大场景。</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p><p class="ql-block">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p><p class="ql-block">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为摩耶夫人。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p><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加上释迦族姓面临灭族的战争威胁,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p><p class="ql-block">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木中单独修苦行6年。认为苦行不是达到解脱的道路,转而到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达到觉悟。时年35岁,这一天是腊月初八,为佛陀成道日。80岁时于拘尸那迦城逝世。</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第6窟佛传雕刻分布图(根据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三卷《第六洞本文》第38页改绘)</p><p class="ql-block">1. 处㣼利天宫;2. 乘象入胎;3、4. 诸天神造宫殿;5. 天神奉食;6. 相师占梦;7. 树神现身;8. 各国朝贺;9. 树下诞生;10. 独步之吟;11. 龙浴太子;12. 太子回宫;13. 仙人占相;14. 姨母养育;15.已毁;16. 比武招亲?17. 较艺射鼓;18. 太子成婚;19. 请求出游;20. 出东门遇老人;21. 出南门遇病人;22. 出西门遇死人;23.宫中忧思;24.出北门遇比丘;25. 天神来请;26. 夜半逾城;27. 树下思维;28. 犍陟吻足;29. 山中苦行;30. 诸天神供养;31. 诸天或菩萨供养;32. 降魔成道;33. 梵天供奉钵;34. 初转法轮;35. 降伏火龙;36. 三迦叶皈依</p> <p class="ql-block">佛经说:“见塔即见佛”,第6窟的中心柱佛塔是云冈石窟现存的最高达的一座。塔柱下层正对大门的南面龛内造释迦摩尼坐像。绕塔行走,西面龛内是一尊法相庄严的倚坐佛,北面龛内雕的是“二佛并坐”像,二佛并坐出自《法华经》的典故,选此题材的理由前面已经提过了,在造像上的表现就是多宝佛和释迦摩尼佛一左一右并坐。东面龛内则是一尊交脚弥勒菩萨像。塔柱上层四角各雕一座九层楼阁式佛塔,下部由大象承托,四面镂空部分则是四尊四方佛。</p><p class="ql-block">此处需要注意,绕塔礼佛的规矩是“右绕”,就是顺时针绕,让佛塔始终保持在你的右手边。</p> <p class="ql-block">出来以后,发现有文创冰激淋,来来来,照个相!</p> <p class="ql-block">第7、8窟是继昙曜五窟之后最先开凿的二期的大型石窟,一改一期印度式的大像窟形制,而是将中国殿堂式建筑形式与石窟结合,创新性地开凿佛殿窟的形式。</p><p class="ql-block">殿堂式建筑讲究左右对称和上下分层布局。</p> <p class="ql-block">第7、8窟内雕有众多的供养人行列。最出名的当属后室南壁门拱与明窗间的6尊“供养天”人形象,双手合十,胡跪双腿呈供养状,这6尊供养天就是云冈石窟著名的“六美人”。六美人下方雕有一组伎乐天人的形象,手执乐器、衣袂(mèi)飘飘、体态丰腴,举止活泼,让整个洞窟带有一丝轻松欢乐之感。</p> <p class="ql-block">第9窟与第10窟同样是一组具有汉式殿堂布局形式的“双窟”。两窟门前均设7根高大的塔柱,塔柱为八棱,柱下有狮、象承驮,柱面各有10层千佛是汉魏“金楹齐列,玉舄承跋”的艺术再现,放眼望去,甚是壮观。顶部壁崖面残存7个长方形梁槽,与地面柱础穴相对应,属辽代窟前木构建筑遗迹,表明在辽金两代,这里曾依托石窟修建过窟前建筑。前面提到的景区入口的礼佛大道两侧13对塔柱的原型便是第9、10窟的窟前八角柱。只可惜因风化等原因,原柱的狮象形态已经模糊。</p> <p class="ql-block">门洞东、西两侧各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头戴化佛宝冠的交脚菩萨,手呈合掌形,指尖现有破损,上身斜披络腋,下身着长裙。火焰纹背光内饰。须弥座左右两侧各雕一狮(狮子座)。注意,龛柱柱头采用的是涡卷向下的爱奥尼亚柱头。这是古希腊建筑常用的柱头形式。</p> <p class="ql-block">11-13窟是五华洞的另外三个石窟,且是一组三窟的窟制,外加一个“小尾巴”13-4窟。从外立面可以明显看出连同右侧毗邻的第12、13、13-4窟,这几个区域是按统一计划斩山辟出的,说明这组洞窟是由同一造像势力在同一时期发愿营造的。如此浩大的工程定然是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才能完成,所以这组洞窟是皇家性质的洞窟。11-13窟的内部窟制完全不同,11窟为中心塔窟、12窟为具有前后室的佛殿窟、13窟为最接近昙曜五窟风格的大像窟。而13-4窟从内部空间看,怀疑为涅槃窟。但是四个窟中,11窟和13-4窟中途停工,13窟未能彻底完工,只有12窟才勉强完工。</p> <p class="ql-block">第11窟是一个方塔居中的塔庙窟(中心柱窟)塔柱分上下两层,四面开龛造像,呈梯形直抵穹顶,这种样式的中心柱,既不见于凉州,在云冈也是浅尝辄止。云冈中心柱式洞窟的设计方案首先应用于第11窟,其开凿的时间要早于孝文帝时期同是中心柱布局的第6窟。表明第11窟功德主的身份与地位极不寻常。</p> <p class="ql-block">有些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12窟是五华洞有名的洞窟,分前后室,其中前室雕刻了大量的乐伎、舞伎和乐器,所以俗称“音乐窟”。在音乐方面的雕塑主要集中在北壁门窗附近与窟顶处。按照位置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四个乐队。</p> <p class="ql-block">第12窟前室的长方形窟顶为八格平棊,由东西一枋、南北三枋构成。每格内雕一抹角叠砌斗式藻井,井心雕团莲,四周绕以飞天;枋梁交叉处,亦雕莲华,却是双层团莲;枋栱上,各雕成对的飞天。五身夜叉乐伎,中央指挥,两侧击鼓,外侧吹奏,其间所夹四龛坐佛像姿态各异,双双对称排列,这种中心主轴、两侧对称的壁面造像布局,是云冈石窟普遍遵循的造型法则。</p> <p class="ql-block">飞天长得像丘比特,说明工匠来自于西域</p> <p class="ql-block">1号乐队:8位逆发夜叉“乐手”。位于窟顶平棊(qí)藻井内。藻井内有64位高发髻的飞天舞伎和20位逆发舞神,彩带飘飞,身体纤柔,赤裸双足,环绕在窟顶的11朵盛开的大团莲周围翩翩起舞。就在他们四周边缘还飞舞着8身逆发夜叉伎乐,体形健硕,眼眶深凹,眼睛凸圆,极具异域风格。</p> <p class="ql-block">第12窟前室窟顶平棊藻井</p><p class="ql-block">中间11朵大团莲边缘处的“1号乐队”</p><p class="ql-block">平棊,就是指古代的室内吊顶,也就是天花板,古代的天花板下一般会施彩绘,这种形式最早就出现在北魏前后。</p> <p class="ql-block">2号乐队:6位镂空浮雕夜叉“乐手”(原是7位,现存6位),位于南壁列柱上方和东西壁与窟顶相交之处。他们身高1.35米,是云冈雕刻形象中最大的乐舞伎,其中穿红裤者就是“指挥”。因为他没有乐器。</p> <p class="ql-block">3号乐队:14位天宫“乐手”,位于前室北壁明窗之上窟顶之下一字排开的位置。乐人们依次手持“法螺”、“羯鼓”、“排箫”、“琵琶”、“羌笛”、“筑”、“琵琶”、“筚篥”、“竖箜篌”、“筝”、“细腰鼓”、“胡篪”、“埙”、“颦鼓”。乐伎列下方是16身飞天,仿佛伴着乐曲,翩翩起舞,乐舞相溶。</p><p class="ql-block">4号乐队:18位菩萨“乐手”,位于3号乐队下面,明窗窗框的上、左、右三框。“四只乐队”中人数最多的乐队。分别持合掌、五弦、鼓、法螺、琵琶、恒地、排箫、腰鼓、琵琶、法螺、腰鼓、竖箜篌、横笛、抃(biàn)、筚篥、腰鼓、排箫。这支乐队使用了3只细鼓,有大有小。唐代杜佑《通典·乐四》提到:“正鼓、和鼓者,一以正,一以和,皆腰鼓也。”宋朝陈旸《乐书·乐图论》载,“魏有正鼓、和鼓之别”。可见云冈石窟的乐器雕刻已经注意到实际乐队的音色需要了。</p> <p class="ql-block">5号乐队:10位飞天“乐手”,位于明窗下方拱门门楣处。10位乐手呈飞行演奏状,手中拿着北魏流行的各种乐器有束腰鼓、琵琶、埙、筚篥、排箫等。</p> <p class="ql-block">第13窟位于西侧西端,是一座大像窟,窟内主位是一尊巨大的交脚弥勒菩萨像,头戴宝冠,颈佩项圈,胸置璎珞和蛇饰,左手扶膝、右手施无畏印。这是云冈石窟中第二座单体造像为交脚弥勒菩萨像的洞窟,还有一座是昙曜五窟之一的第18窟,后面我们会说到。相比一期的大像窟,13窟的窟顶更着重装饰,我们可以看到窟顶雕刻精妙,中间为巨大的交龙,围绕近十组龙形云纹,其间夹杂着化生天人。</p> <p class="ql-block">主尊菩萨右手臂下有一尊高1.8米的托臂力士造像,两臂高举,奋力托住菩萨粗大的臂膀。相信这个设计纯粹是出于力学支撑考虑的,在昙曜五窟17窟也有类似的支撑设计,只是第二期的大像窟内直接将支撑巧思了一个力士,并且通过栩栩如生的刻画,还承托出了菩萨的高大雄伟。</p> <p class="ql-block">雕刻在第13窟南壁明窗与窟门之间的七佛龛像,庄严肃穆,高贵典雅,气象非凡。一字排列的七尊立佛是南壁的中心图像,与北壁主像交脚弥勒菩萨遥相对应,构成了三世佛造像组合。</p> <p class="ql-block">在前面第6窟曾经谈到过冯太后临朝称制,一句话带过了她的养子文献帝拓跋弘。文献帝十三岁继位,十九岁让位,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年轻的皇帝不满养母把持朝政,欲夺回皇权,充满野心的太后不甘心大权旁落,一场母子之战拉开了帷幕,最终年轻的皇帝败下阵来,不仅保护不了所爱的女人,还被迫禅位于自己四岁的儿子。太后获得了全面胜利,几年后,年轻的太上皇中毒身亡。这场政治风波对于云冈石窟的影响有可能就体现在了11~13窟。11~13窟很有可能是文献帝从政时期主导开凿的石窟,石窟起初的主理人还是昙曜,随着政治溃败,文献帝失势,被其仰仗的昙曜也不可避免的“打入冷宫”,连同石窟原有的规划也一并被推翻。深受冯太后宠信的王遇接手了石窟的督建工作,很有可能是他给13窟的主佛加了黑石,改变了主佛原有的身份,那个托臂力士也有可能是他给自己雕刻的功德,烂尾的11窟也有可能是他下的停工命令,对于功德人卷入政治风波的11-13窟仿佛一块禁地,最终流入民间还被后世善待已经是他最好的结局了。</p> <p class="ql-block">14、15窟很小,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时,属于三期洞窟了,政治中心的转移显然让这两个石窟得不到什么重视,所以无论从洞窟的规模还是精彩程度都要远远逊色于左右两侧,尤其第14窟,空间很小,再加上渗水侵蚀风化严重,洞外扫一下东西两壁基本也就没什么值得看的,但是如果有时间,我建议还是可以按捺住前方的吸引,静下心去看一眼15窟,一座被称为“千佛洞”的洞窟,也称万佛洞,窟中刻有近万座佛像,故得名。</p> <p class="ql-block">16-20窟——著名的昙曜五窟,开凿年代:公元460-465年,属于云冈一期文成帝时期开凿的洞窟</p> <p class="ql-block">第16~20窟是云冈石窟最先开凿的五个石窟。位于整个云冈石窟群的C位。五个石窟均采用“穹窿顶的大像窟”设计,前立壁开一门一窗,内设主像高大挺拔,相比5-13窟的华丽炫彩,昙曜五窟的朴拙深厚,让造像更具有佛性,不由自主的发起了敬仰之心。</p> <p class="ql-block">皇家开凿石窟必定是有政治目的,如同沮渠蒙逊为其母开窟塑像,宣扬以孝为天下。昙曜说服文成帝开凿石窟必定也是以“皇帝即佛、帝佛合一”为原则,通过给北魏五位帝王塑造佛像,以示“君权神授权天授”的正统地位。所以这五窟分别代表了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第二任皇帝太宗帝拓跋嗣、第三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第四位景穆帝拓跋晃、第五位文成帝拓跋濬。</p><p class="ql-block">这里提一嘴,第四位皇帝拓跋晃在世时仅仅是太子,他的帝位是儿子文成帝追封的,北魏真正的第四位皇帝是文成帝的叔叔拓跋余,但是他的帝位是靠太监宗爱弑杀太武帝后强行推上去的,上位第二年就因夺权又被宗爱所杀,所以拓跋余属于一位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既然拓跋晃在世时没有称帝,为什么要给其立佛像呢?那是因为太武帝下令灭佛时,拓跋晃是站在其父亲拓跋焘对立面的,他屡柬不从,私下保护了包括昙曜在内的很多无辜的僧侣,导致父子产生矛盾,最终被太监宗爱乘机诬蔑导致郁郁而终。所以立拓跋晃为第四帝佛像于公于私都是没有异议的,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昙曜还是在细节上做了处理,把拓跋晃的帝佛像塑成了弥勒菩萨像,也就是第17窟的交脚弥勒,因为弥勒是未来佛,在现世还未成佛,这与拓跋晃在世时的太子身份比较匹配。</p> <p class="ql-block">第16窟就是拓跋晃的儿子——文成帝拓跋濬</p> <p class="ql-block">主尊立佛像,法相庄严,波状螺髻,深目高鼻,面容清秀,身着褒衣博带式佛衣,立于莲台之上,挺拔的身姿展现出北魏帝王君临天下的气度。主佛手型自然而圆润,右手上举胸前施无畏印,左手的拇指与中指相捻,无名指弯回,食指与小指微曲,为智吉祥印。洞窟内侧千佛龛像横竖成行,龛内坐佛姿态稚拙,衣饰多样,富于变化,成为修行者供养、礼敬、禅观的对象,也是大乘佛教对于十方三世诸佛宇宙观念的具象化表达。千佛题材的流行使民众建立起人人信奉佛法、众生皆可成佛的观念,也成为了北朝佛教昌盛的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18窟的主佛像象征的正是灭佛的太武帝拓跋焘。我们相信,昙曜在为太武帝塑造这尊佛像时一定是带有一些想法的,比如造左手持衣角上举置于胸前,右手下垂的手势,代表“扪心自问”的一种忏悔之意,再比如就是这件千佛袈裟,在我看来千佛就是那些殉道的佛教弟子,因蒙难而成正果,附在太武帝的衣衫上以资永念,兼示惩罚。</p> <p class="ql-block">第18窟东侧的佛祖、胁侍菩萨与五弟子像</p><p class="ql-block">左侧面庞浑圆体魄伟岸的为佛祖,头戴花冠秀丽典雅的是左胁菩萨,上端为五弟子雕刻。五弟子雕像是典型的希腊式雕刻作品,高鼻深目,俱有西方人特征,或提瓶静立,或拈花微笑,或闭目倾听,或若有所悟,或喜从心生</p> <p class="ql-block">19窟,主佛像结跏趺坐,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第二大佛。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举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南壁罗睺罗因缘是云冈最早的佛教故事图像。窟外东西各开一耳洞,内一倚坐佛像。这种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既有变化,又显庄严,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创举。</p> <p class="ql-block">第19窟窟内,欣赏高大雄浑、宝相庄严的主尊佛像,观览东西南三壁上满雕千佛营造出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宏大盛景。南壁明窗西侧雕刻有罗睺罗因缘像,立佛著通肩佛衣,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抚摸双手合十、胡跪状的罗睺罗头顶,感悟最纯粹真挚的父子深情。</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第20窟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p><p class="ql-block">正因成了露天雕像,所以虽是坐姿,却分外高大。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他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他所具有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精神风貌,为这一时期佛像雕刻的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云冈石刻中的杰作,即在全国来说,也是佛像艺术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20窟之后,后续还有25座中小型洞窟,一般统称为西部洞窟,也就是云冈石窟的三期,这一时期的洞窟是北魏王朝迁都洛阳后,平城地区的大观显贵及善男信女自发开凿的。</p><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太晒,我们就不去了。下一站,应县木塔。</p>